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回顾性分析肝癌介入治疗后发生肝脓肿的危险因素,探讨肝癌介入术后并发肝脓肿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2010年2月822例肝癌介入治疗术后并发肝脓肿17例临床资料,随机抽取同期17例肝癌介入治疗后无肝脓肿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并发肝脓肿的临床表现、治疗转归等临床特点,并总结其临床护理要点.结果 822例患者TACE术1 694次中共发生19次肝脓肿,发病率为1.12%.肝脓肿临床表现有肝大、肝区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发病时间为术后9-29(18±9)d.除1例由于诊断治疗不及时死亡外,余16例均康复出院.结论 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肝脓肿并发症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术前胆道梗阻是TACE并发肝脓肿的易感因素;针对性的观察和护理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医学》2017,(9):870-872
目的探讨肝恶性肿瘤动脉造影灌注化疗栓塞术后并发肝脓肿的诊治措施。方法选择2002-08—2016-03间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收治的9例TACE术后肝脓肿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肝脓肿临床表现,并分析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测定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治疗过程中,3例患者肝功能由Child-Pugh A级转变为B级,6例患者由肝功能Child-Pugh B转变为C级,9例患者经CT定位置管外引流并临床应用抗生素治疗,其中8例患者在肝脓肿疾病上获得治愈,待肝功能改善后继续行TACE治疗。其中1例出现败血症感染性休克、肝功能衰竭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TACE术后肝脓肿的发生是TACE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TACE术前全面、仔细的影像学检查,严格选择适应症是防止这种并发症发生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对20例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肝脓肿患者进行观察与分析,根据其临床特点和易患因素及时发现病变、有针对性的护理均有助于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经皮肝穿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35例汾阳县人民医院(032200)张榬洪我院于1984年10月~1990年12月共收治细菌性肝脏肿35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愈34例,1例置管失败改做手术引流。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35例细菌性肝脓肿中男性31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对肝恶性肿瘤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hepaticarterialchemotherapyandembolization,TACE)后脓肿形成诊治特点的认识。方法对近5年该院收治的7例TACE后脓肿形成的易发因素及诊治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7例患者中,5例为原发性肝癌,2例为肝转移癌;均为巨块型或多发性占位,3例合并门静脉癌栓;肿瘤血供丰富,多伴有侧枝供血;TACE中应用明胶海绵及PVC者6例;术后肝脓肿6例,肝周脓肿2例(1例为肝脓肿并肝周脓肿);TACE术至B超、CT等影像学确定诊断的间隔时间为(21.86±14.65)d;7例患者通过B超或CT引导下穿刺抽脓及抗生素治疗脓肿均治愈;6例患者预后差,1例预后良好。结论TACB后脓肿形成的易发因素有肿瘤有关巨大、血供丰富、并发门静脉癌栓、明胶海绵等栓塞剂的应用等,积极穿刺抽脓或引流结合抗生素的应用是治疗TACE后脓肿的良好方法,对易发患者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脓肿阶段性治疗选取不同方法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治疗效果. 方法 对我院2003年4月~2007年2月收治的32例肝脓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组32例患者,细菌性肝脓肿30例(94%),阿米巴性肝脓肿2例(6 %);单发性肝脓肿21例(65.6%),多发性肝脓肿11例(34.4 %);右肝脓肿29例(90.6%),左肝脓肿3例(9.4%).脓肿平均直径6.7cm(3.5cm~11.2cm). 6例患者(18.8%)行非手术治疗,17例患者(53.1%)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8例患者(25 %)行经腹切开引流术,1例患者(3.1%)行右半肝切除术.32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3天(12~45天),无并发症,均治愈出院.随访6个月,无复发,疗效满意. 结论 肝脓肿治疗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和经腹切开引流三种方法.根据疾病不同阶段选择适宜的方法是治疗肝脓肿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 1995年起采用了B超定位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 ,获得满意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例 ,男 15例 ,女 5例 ,年龄 32~ 6 5岁 ;细菌性肝脓肿 12例 ,阿米巴肝脓肿 4例 ,混合感染 2例 ,致病菌不明者 2例 ,肝右前叶 12例 ,右后叶 2例 ,左后叶 4例 ,左外叶 2例。发病时间 3~ 2 0天。细菌性肝脓肿及混合型感染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肝区疼痛、肝脏肿大、白细胞总数升高 ,12例贫血 ,3例黄疸 ,1例并发感染性休克 ;14例X线检查右侧膈抬高 ,有反应性胸水 3例 ,肝内有液平 2例。 2 0例均经B超检查确诊 ,脓腔 3…  相似文献   

8.
经皮穿刺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4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皮穿刺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44例,在B超定位下采用局部脓肿穿刺引流、灌注抗生素和全身以头孢类+氨基甙类+甲硝唑药物联合治疗,辅以必要的支持疗法及保肝治疗。结果穿刺引流35例和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9例全部治愈。住院11~28天,平均18天。随访39例,1年无复发。肝脓肿直径3~5cm、位置表浅,首选经皮肝穿刺引流;脓腔大、位置深,宜选用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作者认为此法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疗效确切、痛苦小。  相似文献   

9.
10.
多发性肝脓肿39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6年8月至2006年8月间,采用开腹手术、区域性动脉内灌注抗生素(放射介入治疗)及经皮多脓腔穿刺置管引流等方法治疗多发性肝脓肿39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经皮扩穿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的护理李丽艳(广西桂林地区人民医院桂林市541001)关键词置管引流;肝脓肿;护理肝脏受到感染后,因未及时处理而形成脓肿,称为肝脓肿。肝脓肿都是继发的,临床上常见的有细菌性肝脓肿和阿来巴性肝脓肿。对于较大的脓肿,估计有穿破的...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肝脓肿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2005 年1月~2012年4月期间,对19例肝脓肿病人予以超声引导下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结果 本组19例病人共进行24次穿刺、置管引流术,效果满意.结论 超声引导下肝脓肿穿剌置管引流术简便、安全、费用少、并发症和死亡率低,是用于治疗肝脓肿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我科自1985年以来采用B超导引下经皮穿刺或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1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除有肝脓肿临床特点外,均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 1993年 12月~ 2 0 0 0年 12月 7年间共收住细菌性肝脓肿患者 189例 ,其中 4 8例经B型超声波导向经皮穿刺置管引流 ,患者痛苦小、费用省、住院时间短、又简单易行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周密细致的护理措施 ,在肝脓肿经皮穿刺置管引流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7.
1982~1987年共收治细菌性肝脓肿50例,其中手术切开引流27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23例。文中通过两种治疗方法比较,侧重就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之优点谈了看法。认为此种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费用低、手术创伤小、便于掌握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意义。方法对采用超声定位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21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患者置管成功,症状及体征于术后1d~3d内明显改善,治疗后经B超检查证实脓腔基本消失,治愈率100%。结论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创伤小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X线引导下经皮肝穿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的疗效及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X线引导下经皮肝穿置管引流治疗的49例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为多房脓肿(部分液化),20例为单房脓肿(完全液化),所有患者均穿刺成功,无并发症发生。45例脓液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大肠杆菌35例,肺炎克雷伯杆菌10例), 4例阴性。术后引流管留置15~40天,经1~48个月随访发现脓肿灶于24个月后消失。结论:X线引导下经皮肝穿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操作简便安全,引流较彻底,术后随访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1997年 6月至 2 0 0 0年月 12月 ,我科应用大口径套管针 ,在 B超定位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 5 2例 ,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 2例中 ,男 42例 ,女 10例 ;年龄最大 6 5岁 ,最小 12岁 ,平均 40岁。全部病例根据主要临床表现如发热、肝区疼痛、压痛及叩击痛 ,以及肝脏 B超检查而诊断 ,14例同时行肝脏 CT扫描协助诊断 ,其中右叶肝脓肿 40例 ,左叶肝脓肿 8例 ,多发肝脓肿 4例。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5 2例中细菌性肝脓肿 44例 ,占 85 % ,阿米巴性肝脓肿 8例 ,占 15 %。脓肿 (B超检查作依据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