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包虫病血清抗体测定的流行病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包虫病间接血凝试验检查了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牧民923人,抗体滴度≥128者22人,抗体阳性率2.38%。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35~44岁年龄组最高(5.38%)。对抗体滴度≥64的43人进行体检,以X线胸片和腹部B型超声探查而临床诊断为包虫病者13例,患病率为1.41。抗体滴度≥64者中临床诊断包虫病人占30.23%;≥128者中为57.89%;≥256者中87.50%;≥512者全部诊断为包虫病人。在血清学筛查的13例病人中仅1例有自觉症状。在门诊健康检查中发现的3例病人均自觉症状。无症状病人与有症状病人之比为15:1。认为血清抗体调查结果可以反映人群患病状况。在危险人群中进行大规模血清学筛查,可以发现大量无症状包虫病人。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了使用不同抗原的包虫病间接血凝试验方法的实验结果。采用高浓度戊二醛化和1/20000鞣酸处理的绵羊红细胞,用绵羊肝包囊液粗抗原和部分纯化抗原致敏。用包虫病人血清进行方阵滴定,包囊液粗抗原,亲和层析抗原、Oriol氏法纯化抗原和Burstein氏法纯化抗原的最适致敏浓度分别为250、25、25和6.25μg/ml。血清终点稀释度的倒数皆为1024。用包囊液粗抗原对1295名健康人血清做间接血凝试验(IHA)结果,抗体滴度≥64者仅6例(0.46%)。95例牛肉绦虫病人血清的阳性率为1.05%(1/95)。这种致敏红细胞的冻干制剂,在室温下存放18个月后,仍保持稳定。囊液粗抗原、亲和层析抗原、Oriol氏法纯化抗原和Burstein氏法纯化抗原致敏红细胞,对47例包虫病人血清做IHA结果阳性率各为91.49%、44.68%、76.59%和85.12%,阳性血清抗体滴度的几何均值分别为389.29±2.55、247.69±4.20、271.21±2.45和343.65±2.43。29份囊虫病人血清IHA的结果为囊液粗抗原致敏红细胞的阳性率为27.5%,阳性血清的几何均值为128。其他三种抗原致敏的红细胞均为阳性。说明三种纯化抗原致敏红细胞与囊虫病人血清不发生交叉反应。根据本项实验结果建议将Burstein氏法纯化抗原致敏绵羊红细胞的间接血凝试验做为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3.
采用滤纸干血滴标本进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对徐州市部分小学学生、职业中学学生及肉联厂工人调查弓形体感染情况,在三个单位530名人群中,阳性137人,阳性率为25.84%。小学生阳性率为21.15%,职业中学学生为19.06%,肉联厂工人为33.78%。男性237人,阳性率为21.94%,女性293人,阳性率为29.01%。滤纸干血滴浸液和血清标本进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法比较,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青海省人体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流行现状,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确定调查点.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人血清中抗包虫IgG抗体,确定感染率;用B超诊断技术行腹部包虫病筛查.结果 共调查6个县10个点5274人,查出包虫病病人95例,检出率为1.80%;检测血清3989人份,男、女感染率分别为12.01%(198/1649)和16.37%(383/2340),女性高于男性(χ2=14.78,P<0.01);包虫病感染率、检出率总体上以藏族[18.54%(446/2405)、2.54%(78/3070)]、牧民[24.97%(239/957)、4.78%(50/1046)]和60~<70岁年龄组[15.81%(34/215)、6.52%(18/276)]较高,地区分布以共和县[24.44%(240/982)、3.95%(41/1037)]和玉树县[20.59%(161/782)、2.99%(32/1070)]较高.结论 青海省包虫病在各调查点均有分布,病情以青南高原和环湖牧区最重.防治工作的重点仍应放在广大牧业区,主要目标人群应针对女性、藏族和牧民.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共和县包虫病流行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查明青海省共和县包虫病的流行现状、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用卡松尼皮内试验(ID)、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和B超检查人群包虫病的感染与患病情况;用剖检观察触摸法检查家畜棘球蚴病的感染情况;用氢溴酸槟榔碱口饲导泻法检测家犬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缩写为Eg,下同) 的带虫情况。结果显示,ID、IHA、ELISA检查阳性率依次为12.14%、4.04%和4.65%,人群囊型包虫患病率为2.67%,藏族居民的囊型包虫病患病率显高于汉族;绵羊和Mao牛的棘球蚴感染率分别为62.91%和46.15%,母绵羊的棘球蚴感染率显高于羯绵羊;家犬的Eg。带虫率为36.00%,牧业点犬的Eg。带虫率显高于农业点和乡镇居民点。提示该地区为包虫病高发流行区,积极推行控制包虫病流行措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漳县泡型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报告甘肃省漳县韩川乡和草滩乡的泡型包虫病流行病学初步调查,380人包虫皮内试验(ID有73人呈阳性反应,阳性率19.2%,男女阳性率相近,分别为19.4%和18.9%。ID阳性的73人中,有19人作间接血凝反应,结果12人阳性,阳性率63.1%,血清滴度1∶64~1∶2048。380人除75名小学生外,其余305人的年龄组ID阳性率以20~30岁组为高(27.5%),10~20岁和30~40岁两组次之,分别为21.8%和23.8%。380人体查发现肝肿块9例,符合晚期肝泡型包虫病的临床诊断,发病率2.4%。在韩川乡首次发现家鼠感染孤立性肝棘球蚴囊肿,病理检查尚难确定为多房棘球蚴。剖检4只犬和1只狐,小肠内均未查见多房棘球绦虫。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棘球蚴病流行现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分别选择青海省玉树、治多和称多等3县(州)的2个镇6个乡共27个自然村,对1岁以上常住居民用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和B超进行棘球蚴病诊断检查。IHA共检2 251人,抗棘球蚴抗体IgG阳性率为9.2%(207/2 251);B超共检2 581人,患病率为4.1%(106/2 581)。女性IHA阳性率和患病水平(分别为11.3%和5.0%)均高于男性(分别为6.6%和3.0%)。IHA血清阳性者中,40岁组最高,占16.4%;患病率则随年龄增长而升高,60岁以上组最高,占15.5%。不同职业人群中IHA血清阳性率和患病率均以半农半牧为最高,分别占21.5%和11.4%。玉树州人群棘球蚴病抗体阳性率和患病率均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简称和丰县)棘球蚴病感染流行现状并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2013年,在和丰县5个乡(牧场),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532人进行一般情况调查、B超肝脏扫描及血清学抗体检查;剖检38只犬;另入户收集126份犬粪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粪抗原,同时对犬主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AS JMP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为4.70%(25/532),其中细粒和多房棘球蚴病检出率分别为4.32%(23/532)和0.38%(2/532).血清总阳性率为25.46%(125/491),其中41 ~ 65岁人群阳性率(30.70%,66/215)高于0~17岁人群(8.33%,5/60,P<0.05);女性阳性率(30.19%,93/308)高于男性(17.48%,32/183,P<0.05);蒙古族阳性率(29.08%,107/368)高于汉族(13.79%,4/29,P<0.05);牧民阳性率(32.77%,58/177)高于学生(4.17%,2/48,P<0.05);那仁和布克牧场阳性率(36.96%,61/165)高于巴音敖瓦乡(7.69%,6/78,P< 0.05).剖检的38只犬中,有16只感染棘球绦虫.犬粪抗原阳性率为39.68%(50/126),其中那仁和布克牧场阳性率(48.78%,20/41)与查和特乡(20.00%,4/20)比较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126只犬总体平均驱虫率只有49.20%(62/12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地区、职业是人群棘球蚴病的影响因素.结论 新疆和丰县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和血清阳性率较高;性别、地区、职业可能是人群棘球蚴病主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共和县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查明青海省共和县包虫病的流行现状、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用卡松尼皮内试验 ( ID)、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 IH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EL ISA)和 B超检查人群包虫病的感染与患病情况 ;用剖检观察触摸法检查家畜棘球蚴病的感染情况 ;用氢溴酸槟榔碱口饲导泻法检测家犬细粒棘球绦虫 ( Echinococcus granulosus,缩写为 Eg.下同 )的带虫情况。结果显示 ,ID、IHA、EL ISA检查阳性率依次为 12 .14%、4.0 4%和 4.6 5 % ,人群囊型包虫病患病率为 2 .6 7% ,藏族居民的囊型包虫病患病率显著高于汉族 ;绵羊和牦牛的棘球蚴感染率分别为 6 2 .91%和 46 .15 % ,母绵羊的棘球蚴感染率显著高于羯绵羊 ;家犬的 Eg.带虫率为 36 .0 0 % ,牧业点犬的 Eg.带虫率显著高于农业点和乡镇居民点。提示该地区为包虫病高发流行区 ,积极推行控制包虫病流行措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了1988年9月对新疆托克逊县城镇、农业区、牧业区1009人用皮内过敏试验(ID)、间接血凝试验(IHA)和胶乳凝集试验(LA)三种方法,进行人群包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城镇132人,感染率6.06%;农业区742人,感染率5.39%;牧业区135人,感染率7.41%。各民族间感染率分别是汉族4.97%、维族5.5%、回族8.33%、哈族13.51%。男女间感染率分别为男性4.06%、女性7.07%。总感染率为5.75%。提示哈族及女性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以冰冻保存的绵羊棘球蚴内原头节为抗原作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和间接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检测对包虫病人、非包虫病人及键康人的敏感性、特异性及交叉反应性,并与间接血凝试验相比较(IHAT)。结果表明IFA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36%和97.67%;IES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55%和100.0%;两种方法均高于IHAT的敏感性(85.54%)和特异性(95.35%)。三种方法对血吸虫感染者和癌症病人血清均无交叉反应,但对囊虫病人的交叉反应率为IFAT(51.35%)>IHAT(37.84%)>IEST(21.62%)。以原头节为抗原IEST诊断人体包虫病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适用范围广,不需特殊设备,具有现场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用不同来源(绵羊、牦牛、人)棘球蚴囊壁切制成4μm厚的冰冻切片和绵羊棘球蚴内原头节涂片作抗原,以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诊断人体包虫病并进行比较。结果认为羊源细粒棘球囊壁抗原和头节抗原对诊断人体包虫病有一定价值。将IFAT和其它免疫学方法合用,能提高包虫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用马来丝虫成虫冰冻切片抗原作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PAT),以1:20稀释样本检测丝虫抗体的阳性符合率为97.50%,假阳性率为2.44%。在282名流动人口中抗体阳性率为16.31%(46/282)。自1987年以来我省抽样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人群丝虫抗体水平逐年下降,1992年对21个县市10798人份血样检测,显示基本消灭丝虫病8~11年后人群抗体平均阳性率为3.18%,GMRT为25.59,已接近非流行区健康人水平(2.44%).结果表明丝虫病流行区经海群生防治后的效果是稳定的,IFAT用于现场监测能反映丝虫病流行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4.
用生长在LAS双相培养基上48h的贴壁溶组织内阿米巴作抗原和略加修改的等(1971)方法进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结果54例阿米巴肝脓肿病人血清或滤纸干血滴全部阳性,且滴度都较高(1:80-1:2560)。23例阿米巴痢疾患者中,19例阳性,阳性率为82.6%;42例非阿米巴病和40例正常人血清或滤纸干血滴均阴性。  相似文献   

15.
作者用活化生物素标记抗细粒棘球蚴抗原单克隆抗体(McAb)1D8,以聚氯乙烯(PVC)白色薄膜凹孔板为载体,建立了McAb-Dot-ABC-ELISA检测包虫病人循环抗原的方法。测定人源包虫囊液抗原的灵敏度为6ng/3μl样品.92例确诊包虫病人血清循环抗原检出率为76.1%(70/92),在抗体阳性者中循环抗原检出率为81.6%(62/76),抗体阴性者中检出率为50%(8/16)。100份正常人和122份羹虫病等其它寄生虫病人血清,仅1份囊虫病人血清出现交叉反应.测定循环抗原对包虫病人,尤其是血清抗体阴性者的免疫诊断有重要价值.本法简便、快速,适于推广.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一种改进的斑点酶标法诊断包虫病的初步结果。对60例经手术证实的包虫病患者的阳性率为93.33%.56例正常人的假阳性率为1.79%,与猪囊虫病患者血清有一定的交叉反应。比较了改进的斑点ELISA、IHA、ELISA的阳性率和假阳性率以及与猪囊虫病患者的交叉反应程度。观察了棘球蚴原液粗抗原与Burstein法提取的纯化抗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用量与交叉反应的关系。比较了三种底物该法对包虫病的流调和病人的快速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单克隆抗体Dot-ELISA检测包虫病人循环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单克隆抗体-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McAb-Dot-ELISA)检测46例确诊包虫病患者血清循环抗原,35例呈阳性反应,阳性率为76.09%。14例猪囊虫病人,50例健康人血清均为阴性,上述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操作简便,试剂用量少,肉眼判断结果,可用于包虫病的诊断和疗效考核。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疟疾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疟疾流行情况,考核防治效果。方法采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以学龄儿童为检查对象,对监测点进行纵向监测,对流行区进行横向监测,对基本消灭疟疾地区进行抽样调查;通过学龄儿童疟疾抗体水平分析疟疾态势。结果1996~2002年5个监测点纵向监测结果,抗体阳性率依次为0.61%、0.77%、2.38%、2.00%、0.00%、0.44%、0.25%;6个流行县横向监测结果,抗体阳性率在o.50%~11.31%之间;对8个基本消灭疟疾县共抽样调查2683人,结果均为阴性。结论通过不同疟区的间接荧光抗体水平检测,掌握了全省疟疾态势,评价了防治措施,考核了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同种和异种抗原诊断泡球蚴病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应用成虫冰冻切片抗原作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及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T),对比检测了 51份华支睾吸虫病患者和 50份健康人血清,两法的阳性率分别为 92%和 88%;假阳性率分别为 2%和4%,应用 IEST和IFAT对比检查 22份急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20份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及 15份并殖吸虫病患者血清。IEST 出现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 14%、5%和0;IFAT出现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 14%、10%和0。表明两法诊断华支睾吸虫病均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且抗原定位好。而 IEST不需要特殊仪器,更适合于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