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肝炎患者肝移植围术期应用抑肽酶对血管活性药物和输血输液需求的影响。方法重症肝炎40例随机分为抑肽酶组:微泵持续输入抑肽酶(4×106)U/h;对照组:输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肝移植围术期血流动力学、血液丢失量、输血和输液总量、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术后引流量、红细胞压积等临床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同一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和红细胞压积无显著性差异;抑肽酶组手术各期出血量和总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和液体输入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抑肽酶组无肝期和新肝期多巴胺、新肝期肾上腺素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重症肝炎肝移植围术期应用抑肽酶,可显著减少围术期失血、减少血液和液体的输注量,一定程度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肝移植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变化的观察及护理.方法:选择接受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手术的重型肝炎患者55例,分别于术前、手术1 h、无肝10 min、新肝5 min、新肝期3 h,抽血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纤溶酶活性,采用Sonoclot凝血分析仪测定床边活化凝血时间(ACT)、凝血速率(clot rate)及血小板功能(PF)的变化,记录凝血物质用量、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结果:与术前值相比:应用凝血物质后,PT在手术1 h及无肝10 min缩短,纤溶酶活性在手术1 h下降(P<0.05),ACT、TT在无肝10 min进一步改善(P<0.05);关腹前凝血速率明显低于术前值(P<0.05或0.01),PF增高.结论:重型肝炎患者术中凝血功能差而复杂,护士应密切观察术中出血的情况,及时监测凝血功能的变化和使用凝血物质,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抑肽酶对接受原位肝移植的终末期肝病患者术中连续心排量(CCO)、体循环阻力(SVR)、肺循环阻(PVR)等参数的影响,探讨抑肽酶在肝移植手术中的血流动力学保护作用。方法64例接受同种异体肝移植的终末期肝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抑肽酶组(A组n=32)和对照组(C组n=32)。分别记录无肝前期、无肝期、新肝期和手术结束时(再灌注后2h)的MABP、CCO、SVR、PVR、MPAP、CVP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及两组患者术中血液制品和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观察抑肽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①抑肽酶组术中血液制品和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②抑肽酶能明显减轻术中MABP、CCO、SVR、PVR、MPAP、CVP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波动范围,从而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相对稳定。结论肝移植患者术中预防性使用抑肽酶可以减少术中失血量,降低血液制品的使用量,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次数,更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重型肝炎肝移植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及监测意义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目的 探讨重型肝炎患者肝移植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10例重型肝炎患者行原位肝移植术。麻醉诱导后经右颈内静脉放入肺动脉导管,左桡动脉放置动脉导管,通过换能器连接HP多功能监测仪及Edwards持续心排监测仪,持续监测心排血量(CO)、平均动脉压(MAP)等血流动力学参数,记录体循环阻力(SVR)、肺循环阻力(PVR)、心脏指数(CI)、每搏指数(SI)等相关指标。结果 ①术中心率(HR)增快,MAP在无肝早期和新肝早期均降低;中心静脉压(CVP)变化显著,在无肝期明显下降,新肝早期急剧增高,新肝60min后逐渐下降;平均肺动脉压(MPAP)的变化与平均肺动脉楔压(PAWP)的变化一致,均在无肝期显著下降,新肝早期急剧增高。②SVR在手术开始前处于较低水平,无肝期开始后进行性升高,新肝期开始时较无肝期明显下降;PVR在新肝期变化最明显,早期显著升高后逐渐降至术前水平。③左室作功指数(LVSWI)在无肝期显著下降,新肝期1min继续下降后逐渐升高;右室作功指数(RVSWI)在无肝期显著下降,新肝期逐渐升高。④CO及C1始终处于高水平,无肝期较无肝前期明显下降,新肝期逐渐升高至较术前更高水平。结论 重型肝炎患者原位肝移植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以无肝期和新肝期最显著,但CO一直处于高输出状态。SVR变化复杂,受血压、血容量、血管活性药物等多种因素影响。围术期监测血流动力学可指导加强麻醉管理,对预防和控制心功能不全、低血容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重症肝炎与非重症肝炎在原位肝移植术中血气、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26例晚期肝病患者,ASAⅢ~Ⅳ级,据病史、临床表现、肝功能等指标分成非重肝组(I,n=15)和重症肝炎组(Ⅱ,n=11),分别在术前、无肝前期、无肝期30、60min、新肝再灌注期5、30min、术毕抽取右侧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测定pH、BE、血Na+、K+、Cl-、Ca2+、葡萄糖、乳酸和HCO3-浓度,并记录患者术中碳酸氢钠、CaCl2、胰岛素的用量。结果:I组pH、BE、HCO3-从无肝期始明显降低,至再灌注5min时为最低,以后逐渐回升;K+浓度从无肝期始升高,至再灌注5min时为最高,以后逐渐下降;血糖、乳酸水平随手术的进行呈升高趋势,术毕时乳酸有所下降。Ⅱ组pH、BE、HCO3-从无肝期始明显降低,新肝期30min时逐渐回升;K+浓度从无肝期始升高,至再灌注30min时逐渐下降;血糖、乳酸水平随手术的进行呈升高趋势。组间比较,II组术前pH、BE、HCO3-明显高于I组,无肝期30min明显低于I组,无肝期60min、新肝再灌注期5min时pH、BE、HCO3-又明显高于I组;Ⅱ组血K+在再灌注期5min时明显高于I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型肝炎肝移植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9年7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32例因重型肝炎行肝移植手术的患者,观察术前、术中、新肝期、术后72 h的凝血功能,探讨有效护理措施.结果 PT值及APTT值术中逐渐升高,新肝期为最高峰,术后72h降为正常;AT值术中逐渐下降,新肝期为最低值,术后72 h升为正常;新肝期3项指标水平与其他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移植手术患者实施有效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监护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重型肝炎和肝癌肝硬化患者肝移植围手术期肾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重型肝炎及肝癌肝硬化患者原位肝移植围手术期肾功能变化,评价肝移植术对该类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术前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正常的终末期肝病、行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患者,手术过程中均未采用体外静-静脉转流。按原发病不同分为重型肝炎组(15例)和肝癌肝硬化组(肝癌组15例),分别于术前(麻醉后)、无肝前20min、无肝30min、新肝60min、术毕不同时间点取桡动脉血,测定β2-微球蛋白(β2-MG)值,并记录血流动力学变化;分别于术前、新肝60min、术毕留取新鲜尿液,测定尿β2-MG及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值。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h、术后1周的SCr、BUN值以及术后肝移植相关性肾功能衰竭(肾衰)的发生情况。结果1术前重型肝炎组有7例血β2-MG、12例尿β2-MG、14例尿NAG值均高于正常参考值;而肝癌组仅有3例血β2-MG、3例尿β2-MG、7例尿NAG值高于正常参考值;两组各时间点血β2-MG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重型肝炎组术前尿β2-MG及NAG异常率明显高于肝癌组(P〈0.01和P〈0.05)。2术中两组血β2-MG值与术前比较变化不大,变化趋势两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新肝期60min及术毕尿β2-MG及NAG均较术前呈增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而重型肝炎组各时间点尿NAG值明显高于肝癌组(P〈0.05或P〈0.01)。3重型肝炎组肝移植相关性肾衰发生率为46.7%,而肝癌组无一例发生(P〈0.01)。结论 重型肝炎患者较肝癌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术后早期易发生急性肾衰,围手术期应注意肾功能保护。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肝移植技术已被大家熟知且认可.但术后众多并发症是导致肝移植患者术后死亡的主要因素,尤以肺部并发症为甚[1].有研究表明,肝移植术后肺部并发症早期的发生率达64.0%~86,7%[2].重症肝炎肝移植术后最主要的并发症也是肺损伤,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3].必须注重对肝移植术后肺损伤的预防、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现就慢性重症肝炎肝移植术后肺损伤的危险因素、诊断标准及防治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回顾性分析40例重型肝炎患者急诊肝移植围手术期处理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40例重型肝炎患者来自本院肝移植中心2000年3月—2006年4月的手术患者。诊断符合2000年全国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男35例,女5例;年龄26~66岁,平均(42.8±9.4)岁。原发疾病:乙型肝炎(乙肝)39例,甲型肝炎1例;急性重型肝炎5例,亚急性重型肝炎2例,慢性重型肝炎33例;合并肝性脑病~度10例,度30例,消化道大出血6例,肾功能不全8例,糖尿病3例。Child-Pugh分级均为C级;血清总胆红素为533.5μmol/L(173~970μmol/L)。术前有10例做了人工肝…  相似文献   

10.
抑肽酶对骨科手术病人围术期出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抑肽酶对骨科手术病人围术期出血的影响。方法 :30例ASAⅠ~Ⅱ级择期骨科术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 ,每组 15例。A组为对照组 ,B组为抑肽酶组。分别于术前 (T0 )、术毕 (T1)、术后 1d(T2 )和术后第 7d(T3 )测血红蛋白 (Hb)、红细胞压积 (HCT)、白细胞 (WBC)、血小板 (PLT)变化 ,凝血酶原时间 (PT)、部分凝血激活酶时间 (APTT)和纤维蛋白原 (FIB)含量 ;术中失血量 ;术中、术后异体血输入量及手术失血量、术后 2 4h切口引流量。结果 :自T1起两组患者Hb、HCT、PLT均明显低于术前 (P <0 .0 1) ,PLTT3 恢复至术前水平。WBC明显升高(P <0 .0 1) ,但至T3 时 ,B组WBC恢复术前水平 ,而A组仍高于术前 (P <0 .0 1)。A组各时点APTT无显著变化 ,B组T1及T2 APTT较T0 延长 (P <0 .0 1) ,T3 恢复至术前水平。T1起A组FIB较T0 下降 (P <0 .0 1或P <0 .0 5 ) ,组间同期比较 ,B明显高于A组 (P <0 .0 1或P <0 .0 5 )。B组术中出血量 ,术中、术后异体血输入量 ,术后 2 4h切口引流量均少于A组 (P <0 .0 1)。结论 :抑肽酶可减少骨科手术病人围术期的出血量及异体血的输入量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2月14日,我们对1例重症肝炎合并高钠血症患者行肝移植手术,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1岁.于2004年12月14日来我院就诊,门诊以肝硬化失代偿期伴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Ⅱ期、慢性重型乙型肝炎、高钠血症收入院.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血浆置换(PE)加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各种原因所致重症肝炎肝移植手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PE+CVVH)人工肝技术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9例不同病因重症肝炎患者进行27例次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生化指标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血氨及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及观察治疗不良反应对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 患者在治疗后意识障碍、黄疸、乏力、恶心、呕吐、腹胀、纳差等症状明显改善,食欲增加,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血氨分别较治疗前下降了49.4%、58.1%、65.8%.血浆白蛋白、转氨酶、肾功能较前好转,凝血酶原时间由治疗前(35.18±9.26)%下降为(19.61±10.26)%出血倾向得到纠正.血白细胞、血小板及电解质水平无明显变化.未发生出血、休克、过敏等并发症,患者耐受好.结论 (PE+CVVH)人工肝技术可显著改善各种原因引起的重症肝炎肝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安全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近期疗效显著.可作为支持治疗和肝移植的术前过渡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Sonoclot~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在肝移植围术期的应用。方法:19例行原位肝移植术晚期肝病患者,观察在术前(T0)、手术60min(T1)、无肝10min(T2)、新肝5min(T3)和新肝120min(T4)5个时间点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浓度(FIB)、血小板计数(PLT)、纤溶酶活性(PL),同时用Sonoclot!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分析仪测定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凝血速率(clotrate)及血小板功能(PF)变化。分析Sonoclot监测结果与常规监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1)与T0比较,T3时ACT、APTT明显延长,PL明显升高,PLT及PF均降低(P<0.05)。(2)ACT与APTT,凝血速率与FIB浓度在T0~T4明显相关(P<0.05);PF与PLT计数在T0和T4明显相关(P<0.05),而在T1~T3无明显相关性(P>0.05)。(3)Soncolot能够及时反映机体纤溶亢进及低凝状态。结论:Sonoclot~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分析仪能对肝移植围术期凝血-纤溶系统作出较为快速、准确的监测。  相似文献   

14.
日本活体肝移植围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晚期肝病病人进行肝移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肝移植倒数的增加,国外对活体肝移植围术期的护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重点介绍活体肝移植术后的临床护理。  相似文献   

15.
肝移植围术期护理进展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肝移植(1iver transplant)手术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最理想的方法,随着国内肝移植手术的广泛开展,围术期护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本综述了国内外近几年来肝移植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对策及出院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辉  汪巧娅  王卫军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6):1518-1519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肝移植手术的成功率越来越高,但肝移植患者术后易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可达15%~52%[1],是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对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极为重要.本文对我院开展的119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通过探讨我院肝胆胃肠病研究所自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完成的8例心脏死亡器官捐赠(donation after citizen's death,DCD)肝移植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认为有必要积极做好受体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监测病情、及时护理,给予营养支持,维持内环境稳定;积极做好保护性隔离,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对于特殊患者需要给予个体化心理护理,预防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发生;为了提高DCD受体肝移植的存活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需不断完善出院指导.通过探讨8例DCD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的护理,对公民死亡供体捐献行肝移植的流程及围术期护理重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今后开展DCD肝移植工作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中、术后的液体治疗与术后早期肺部并发症的关系,为肝移植围手术期合理的液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移植受者62例,根据术后早期是否有肺部并发症分为有并发症组(并发症包括肺水肿、急性肺损伤、肺炎、ARDS)和无并发症组。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前3d治疗中的参数20项,筛选出影响早期肺部并发症的一些变量,并比较这些变量对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结果62例患者中,术后早期有肺部并发症29例(46.77%),其中围手术期死亡3例(4.84%)。应用单因素分析比较有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患者的各项参数,结果发现以下参数有统计意义:术前肺功能、术中入量、术中出血量、术中出入量差和术后前3d至少有2d的液体平衡≤-500mL。将它们作为自变量、术后肺部并发症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早期肺部并发症的因素,结果保留在回归方程中的变量有:术前肺功能、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前3d至少有2d的液体平衡≤-500mL。结论肝移植围手术期液体治疗中,术中、术后维持液体平衡是减少肝移植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尤其是术后前3d在血液动力学稳定的前提下,适当的液体负平衡有利于受体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妊娠晚期合并重症肝炎围手术期临床处理的特点,为诊治该病、改善孕妇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晚期合并重症肝炎患者5l例,按时间顺序分为传统方法组28例,改进措施组23例,比较不同产科处理方式下两组孕妇剖宫产率及子宫切除率、肝功能实验室指标、肝性脑病及肝肾综合症发生率、产后出血量及出血率、产褥感染率及产妇病死率。结果传统治疗组与改进措施组比较:剖宫产率(92.9%与95.6%)、分娩后肝性脑病发生率(19.2%与13.6%)、分娩后血清胆固醇(TG)[(2.55±0.63)mmol/L与(2.87±0.74)mmol/L]、血清胆碱酯酶(CHE)[(2.01±0.80)kU/L与(2.63±0.89)kU/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分娩后肝肾综合症发生率(39.3%与18.2%)、产后出血率(21.4%与9.1%)、产褥感染率(25.0%与4.3%)、病死率及放弃治疗发生率(34.6%与18.2%)、产后出血量[(705.4±145.3)ml与(383.6士73.1)m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值分别为3.916、1.534,Fisher’s精确概率分别为0.0006、0.0342,t值为59.67,P均〈0.05);AST/ALT(1.39±0.84与0.99±0.45)、血清胆红素(TBIL)[(353.4±112.32)Ixmol/L与(225.56±35.28)tx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VIA)[(20.59±14.68)%与(41.84±8.1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妊娠晚期合并重症肝炎围手术期应重视临床综合治疗,术前积极纠正凝血功能及支持治疗,术中预防性应用前列腺素促宫缩,术后官腔放置水囊及缩宫素持续静点可显著减少产后出血率及子宫切除率,改善肝功能及孕妇预后。  相似文献   

20.
肝硬化患者肝移植围术期肾脏功能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根据肝硬化患者的病理生理和肝移植手术的特点在围手术期采取相应的保护策略防止肾功能的进一步损害.方法:观察98例原位肝移植患者围术期肾功能的变化情况.术前积极改善肝肾功能:术中调整血容量和凝血功能,维持血压和内环境的稳定,保证肾脏的有效灌注;术后避免肾毒性药物.根据情况使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白蛋白、呋塞米、乌司他丁等药物,以有效保护肾功能.结果:98例患者中40例术后血肌酐值始终维持在正常范围,其余患者肾功能异常指标多能随着肝功能的好转而恢复正常.血肌酐持续升高的2例患者接受了血液净化治疗.98例患者中除2例因其他原因死亡外,其余96例均康复出院.结论:围术期有效的肾功能保护是保证肝移植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