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初次服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的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并将胆红素水平变化同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心脏内科初诊冠心病患者276例, 根据冠心病患者实际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的剂量,分为20 mg/d组(158例)和40 mg/d组(118例)。收集服药前后临床资料,血清胆红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RP、血清尿酸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观察阿托伐他汀钙治疗1个月后上述指标的变化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两不同剂量组服药后与服药前相比,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直接胆红素水平均呈显著性升高(P<0.05),间接胆红素水平前后无明显差异。CRP水平与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降低(P<0.05)。两不同剂量组间比较,40 mg/d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服药前:(10.3±2.0) μmol/L;服药后:(13.7±2.2) μmol/L〕、直接胆红素〔服药前:(3.0±1.1) μmol/L;服药后:(4.6±1.3) μmol/L〕升高更显著(P<0.05),但间接胆红素水平未发生明显变化。同时40 mg/d组CRP及血清尿酸水平较20 mg/d组降低水平更明显(P<0.05)。直接胆红素变化与患者CRP、血清尿酸水平均呈负相关性。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可促使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同时降低CRP和血清尿素水平;且高剂量较低剂量作用更显著。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升高同CRP降低、血尿酸水平降低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胆红素及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对225例疑为冠心病的患者行冠脉造影并测定空腹血清尿酸,胆红素及血脂水平,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衡量冠脉造影结果。依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正常对照组(105例)和冠心病组(120例),冠心病组又分为单支病变组(43例)、双支病变组(38例)和多支病变组(39例),分析血清尿酸、胆红素及血脂水平在各组间的差异性,及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血清尿酸、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红素比值在各组间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除甘油三酯F=1.058,P0.05外余F=10.913~56.238,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尿酸、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红素比值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评分独立相关(β=0.268,-0.526,0.250,-0.039,0.316,P0.05~0.01)。结论:血清总胆红素浓度降低,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红素比值升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血清尿酸、胆红素与血脂联合检测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脂蛋白(a)、胆红素和尿酸联合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脂蛋白(a)、胆红素和尿酸水平进行监测,阐明脂蛋白(a)、胆红素和尿酸联合检测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冠心病患者108例,正常对照100例,测定血清脂蛋白a[Lp(a)]、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和尿酸(UA)水平.结果 Lp(a)、U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胆红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脂蛋白(a)、胆红素和尿酸联合检测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林岭  谢文光  李敏  吕湛 《心脏杂志》2012,24(4):503-50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肠道对尿酸的清除作用,探讨该类患者血尿酸代谢异常的可能机制。方法: 入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正常对照组40例、冠心病患者30例(伴血尿酸增高者15例和血尿酸水平正常者15例),收集所有受试者相关的血液学指标,并用酶比色法在体外检测其大便中的尿酸含量。结果: 1 g大便内的细菌分解的尿酸量:血尿酸水平正常的冠心病患者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5);伴血尿酸水平增高的冠心病患者亦高于正常对照但无统计学差异; 冠心病两亚组间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血脂:冠心病患者的血三酰甘油显著高于正常人(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0.01)。血清内的总胆红素:冠心病患者血清中总胆红素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肠道对尿酸的代谢活性高于正常人,肠道在冠心病患者血尿酸的代谢异常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冠心病患者的抗氧化能力较正常人降低。  相似文献   

5.
血尿酸和胆红素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尿酸和血胆红素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将108例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分为冠心病组(53例)和非冠心病组(55例),入院后次日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血尿酸和血胆红素水平。结果冠心病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总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水平显著降低,但直接胆红素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血尿酸水平升高和血胆红素水平降低与冠心病相关,早期干预有可能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法测定112例冠心病患者和11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结果:112例冠心病组的TBIL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TC、TG/HDL-C、LDC-C/HDL-C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结论:血清低胆红素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胆红素、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94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根据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将其分为动脉粥样硬化组(134例)和非动脉粥样硬化组(60例),再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将134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分为轻度狭窄75例、中度狭窄30例、重度狭窄29例,比较各组血清胆红素、血尿酸水平。结果与非动脉粥样硬化组比较,动脉粥样硬化组患者血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下降,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患者比较,狭窄程度越严重,血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与狭窄程度呈负相关,血尿酸水平与狭窄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且血清胆红素、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血清胆红素和铁蛋白测定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传华 《中国心血管杂志》2005,10(2):160-160,F003
目的研究低血清胆红素和高血清铁蛋白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43例冠心病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钒酸氧化酶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铁蛋白。结果冠心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总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显著降低、铁蛋白显著增高。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的降低与铁蛋白水平的增高皆可导致体内抗氧化活性下降,两者皆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及尿酸水平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225例患者作为冠心病组,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后排除冠心病的20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入选者均检测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尿酸及血脂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患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11.16±2.12)μmol/L比(16.45±2.36)μmol/L,(2.53±1.21)μmol/L比(3.35±2.11)μmol/L,(7.63±2.48)μmol/L比(9.52±3.27)μmol/L],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369.82±95.62)μmol/L比(302.69±72.53)μmol/L,(5.13±1.48)mmol/L比(4.35±1.32)mmol/L,(1.65±0.23)mmol/L比(1.12±0.17)mmol/L,(3.26±1.24)mmol/L比(2.59±1.06)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的降低和尿酸水平的升高与冠心病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新疆维吾尔族(维族)、汉族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积分(CSS)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分别将242例维族和238例汉族患者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采用Gensini法计算CSS.检测窄腹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结果: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在维、汉两个民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维、汉两个民族冠心病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其对照组(P<0.05),且随着CSS增高,总胆红素水平也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总胆红素水半的降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增大(P=0.000);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维族及汉族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其CSS呈负相关(P<0.05).结论:维族、汉族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其是否患冠心病的危险及CSS呈显著负相关.维、汉两个民族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无民族差异.  相似文献   

11.
血尿酸和胆红素与冠心病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冠心病病人血尿酸和血胆红素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108例病人经冠状动脉造影分为冠心病组(53例)和非冠心病组(55例),入院后次日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血尿酸和血胆红素水平.结果冠心病组病人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P<0.05),总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水平显著降低,但直接胆红素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血尿酸水平升高和血胆红素浓度降低与冠心病相关,早期干预有可能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浓度与冠心病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85例因胸痛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具有至少一个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冠心病确诊情况分为冠心病组(574例)和非冠心病组(511例),观察血清尿酸浓度与冠心病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血清尿酸浓度高于非冠心病组。两组血清尿酸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多因素逐步回归显示,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尿酸血症是本组患者预测冠心病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UA)含量对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治疗术(PCI)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对87例曾经接受PCI及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测定血脂,UA,C反应蛋白(CRP),及空腹血糖(FBG)等项目,根据术后随访冠状动脉造影,以支架植入处内径>50%为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23例)和对照组(64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再狭窄组U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443.8±99.62)mmol/L vs.(395.6±86.36)mmol/L](P<0.01)。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UA)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omocysteine,Hcy)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患者165例,按Gensini评分分为3组,A组(<20分组)、B组(20~40分组)、C组(>40分组),另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54例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比较各组间UA、Hcy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的UA、Hcy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不同Gensini积分组C组与A和B组UA、Hcy水平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A、Hcy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糖耐量减退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取糖耐量减退患者118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纯糖耐量减退组(51例)及糖耐量减退合并冠心病组(67例),测定两组患者的血尿酸、血脂等生化指标,分析血尿酸水平与糖耐量减退合并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糖耐量减退合并冠心病组血尿酸水平为(354.92±51.27)μmol/L,单纯糖耐量减退组血尿酸水平为(323.57±48.66)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单支、双支、三支病变患者血尿酸水平分别为(330.92±53.65)μmol/L(、347.25±56.17)μmol/L、(362.93±54.21)μmol/L,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24,P<0.05)。结论老年糖耐量减退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尿酸相关,测定血尿酸水平可对此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尿酸、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于我院住院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试验组,纳入同时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冠脉造影正常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SYNTAX评分对冠状动脉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根据结果分为低危组(<22分)、中危组(23~32分)及高危组(>33分)。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抽取清晨空腹血化验UA、Hcy、TC、TG、HDL-C、LDL-C,并行冠脉造影检查,比较分析各组患者血脂、UA、Hcy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SYNTAX评分中危组、高危组与对照组相比较,TC、LDL-C、UA、HCy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与SYNTAX评分呈正相关(r=0.487,P<0.05),Hcy与SYNTAX评分呈正相关(r=0.437,P<0.05);Logstic回归分析发现LDL-C、UA、Hcy是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尿酸、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且血尿酸、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越高,冠脉病变越严重。  相似文献   

17.
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180例,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及稳定型心绞痛组,另设对照组150例。分别测定血清尿酸、血糖以及血压、体重指数(BMI)、血脂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尤其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1),相关分析提示血清尿酸水平与冠心病显著相关。结论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浓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检测115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患及75例非冠心病病人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分析冠心病与胆红素水平的关系。结果: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明显低于非冠心病组(P<0.05),血清总胆红素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水平呈负相关,结论:低胆红素血症可能是冠心病危险因子之一,胆红素对血脂代谢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U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科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者408例。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状动脉正常组和冠心病组,并根据SYNTAX评分,将冠心病组分为低危组(1~22分)、中危组(23~32分)及高危组(>33分)。测定空腹UA水平、空腹血脂:包括TC、TG、HDL-C及LDL-C。比较各组患者血脂、血UA水平。男性UA以<416μmol/L为正常值,女性以<357μmol/L为正常值,再将患者分为高UA组和正常UA组,比较两组SYNTAX评分,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YNTAX评分高危组、中危组与正常组比较TC、LDL-C显著增高,而正常组、低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YNTAX评分高危组、中危组与同性别冠状动脉正常组比较,血UA水平显著增高。正常UA组与高UA血症组在年龄、性别、TC、TG、HDL-C及LDL-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UA血症组患者的冠状动脉SYNTAX评分显著高于正常血UA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U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结论:血UA是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危险因素,随着血UA水平的增高,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及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程度及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将186例患者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20例)和对照组(66例),测定血清胆红素及血脂水平。结果:(1)冠心病组的胆红素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ox-L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总胆固醇(TC)较对照组增高(P<0.05);(2)冠状动脉病变范围越大、狭窄程度越重、病变越不稳定,总胆红素(TBIL)水平越低、ox-LDL浓度越高(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使体内抗氧化活性减弱,可能引起LDL-C氧化修饰形成ox-LDL增多,从而促使冠心病的发生;TBIL及ox-LDL与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程度及稳定性相关,对评价冠心病的预后和疗效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