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口舌糜烂,今人多以心脾积热论治,实火型清热泻火,虚火型滋阴清火而收效。但中气不足,虚火上炎者,则收效不佳。笔者治以廿温除热法收到一定疗效,现举两例介绍如下。例一:隋××,男,37岁,教师,1979年1月就诊。患者口舌生疮糜烂6年余,经多方治疗时轻时重,经久不愈,口干咽燥,咽炎长久。检查:面色苍白无华,精神倦怠,唇周、口腔糜烂,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脉证合参,此乃中气不足,虚火上炎所致,治以甘温补中除热法。药用:党参、白术、炙甘草、熟地各6克,焦神曲、肉桂、干姜、防风各3克,黄芩(酒炒)2克,大枣3枚。水煎,每天1剂,2次分服。守方内服8剂而愈,随访至今未见复发。例二:杨××,男,20岁,农民,1979年5月 相似文献
5.
刘某,女,27岁。1991年6月13日入院。1月前因患胃大弯粘液细胞腺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癌、卵巢转移腺癌而行胃大部切除、网膜淋巴结清扫、双侧卵巢肿块切除术。术后第3天体温升至39℃,开始用化疗:5-Fulg/次,1日2次静脉滴注;阿霉素50mg,每周1次静脉滴注。化疗第12天,自诉口、咽疼痛,吞咽时食道剧痛,下腹部阵痛,大便水泻,伴恶心呕吐。上述症状逐日加重,于6月29日停止化疗。7月1日五官科会诊所见:张口困难,口腔上下唇、两颊、软腭、悬雍垂、咽前后壁广泛性溃疡,多处溃疡融合成片状,表面覆盖伪膜。先后取溃疡伪膜及大小便标本检查霉菌,均属阴性。考虑为化疗所致的口腔溃疡和胃肠功能紊乱,经对症处理和常规口腔护理近1月,疗效不显著,于7月13日转入中医科。 相似文献
6.
7.
<正> 一、溃疡性咽炎宋某,女,47岁,1981年3月31日初诊。咽部溃烂疼痛,吞咽困难20天。伴发热、头昏、口干喜饮、不思纳谷、大便干结。曾用抗生素静脉点滴13天,身热虽退,但余症依然。左侧咽峡部溃烂面约有3.5×3cm 大小,表面附有脓性分泌物,周围充血,舌苔黄腻,脉数,体温37.3℃,血白细胞总数12.0×10~9/L(12000/mm~3),中性78%。本例属中医的烂喉风证,乃火毒炽盛,热胜肉腐为患,治从清热凉血、泻火解毒。药用: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板蓝根10克,蒲公英10克,生地黄10克,牡丹皮6克,赤 相似文献
9.
10.
口腔溃疡(肾阳不足,虚火上炎)(?)××,女,3后岁。门诊号:21—155。初诊:1977年3月23日。多发性口腔溃疡5天。舌面舌边以及内唇上下各有米粒或绿豆大小之溃疡点多枚,疼痛难忍。语言、饮食,均感困难;上腭粘膜亦破碎疼痛。伴恶寒怕冷,腰膝痠楚,脚跟足底疼痛,不能履地。便调,溲清。舌胖嫩,齿印深,苔淡白,脉沉细。证由肾阳不足,阳损及阴,水不济火,虚火上炎。治拟温肾和阳,补虚敛阴。处方:潞党参9克、上肉桂2.4克、川黄连1.8克、五味子4.5克、京元参9克、肥知母9克、杭白芍9克、北细辛1.5克、补骨脂9克、怀牛膝9克、生甘草3克。3剂。 相似文献
11.
12.
13.
宋××,女,43岁,工人。门诊号:08339。患者因反复发作上腹部疼痛,伴暖气等症状,于1982年3月20日收住广州某医院,住院一月未见好转。经纤维胃镜检查,结果为:1.糜烂性胃炎;2.胃溃疡(大弯侧1.5×2厘 相似文献
14.
白伯敏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8,21(22)
1舌失味觉案
患者甲,去年11月产后月余,始觉唇麻不仁,舌动不利,渐至含酒而不知其味,经中西医屡治,虽唇麻已愈,舌动自如,而舌仍失味觉,病已三月。彼亦业医,故询其前医何治?谓以心肝肾脾诊之。更询之,素来体弱,短气乏力,胃脘怕泠,常敷热水袋,纳谷不香,食后可缓,脘腹隐痛乍作乍止,尤值产后失血,诸证渐甚。望唇口色淡颜面胱白,脉细而缓,舌淡苔白。 相似文献
15.
16.
<正> 杨某,女,39岁,农民。1992年5月25日诊,口腔溃疡糜烂4年,加重4个月。患者素体健康,5年前罹腹痛便溏,经中西医治疗数日痊愈。1年以后出现口腔糜烂,疼痛流诞,进食尤剧,经多方医治无效。去西安某口腔医院病理切片诊为“扁平苔藓”,用激素、干挠素治疗年余,病情稍有好转。但不敢停药,经本院口腔科治疗 相似文献
17.
18.
19.
季清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7):3360-3361
魏稼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针灸学家,其重刺营思想渊源于先师徐少廷刺少商、老商放血的临床经验,并在<黄帝内经>等古代名著和名医的刺营放血思想上,创立出综合刺营放血(丛刺三商穴、点刺咽喉患部和点刺耳轮三点)的独特疗法,运用于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急性创伤性喉炎、急性咽炎、溃疡膜性咽峡炎、急性充血性扁桃体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等6种咽喉急症,临床效验颇佳,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