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9 毫秒
1.
2007年6月,我科从一患者痰液、血液中分别检出阴沟肠杆菌,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21岁,军人。发病初头痛、乏力、呼吸急促、咳嗽伴大量脓痰、无咯血、无恶心呕吐。测体:38.5℃。血常规:WBC:10.6×109/L,N:0.78,L:0.22,RBC:4.3×1012/L。便常规:WBC:3~5个/HP,未见RBC。尿  相似文献   

2.
资料与方法 2005—2007年本院收治慢性咳嗽患者116例,其中男65例,女51例;年龄15—82岁(平均46.5岁)。均以咳嗽为惟一临床症状,多为干咳、少痰或无痰,无咯血,无胸痛,连续或反复咳嗽2个月~2年,已排除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肺癌等疾病。116例均行血常规、痰找嗜酸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3.
病历摘要 患者,男,67岁,主诉"发热、咳嗽1个月",于2007年1月10日入院.3个月前患者查体X线胸片大致正常.1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及少量咯血,体温38.5℃:7天后外院查WBC 10.9×109/L,中性粒细胞83.8%,ESR 45mm/h:胸片示右上肺大片渗出影,其内可见空洞,诊断为大叶性肺炎.子头孢呋辛和克林霉素治疗4天无效,改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左旋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7天,仍为稽留高热,体温39.5℃.查痰细菌、真菌培养均阴性,多次痰抗酸染色阴性,PPD试验阴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方法对干咳病人促进排痰的效果.方法:2003年2月至2005年8月本所临床科室收治的需取痰样检查而采样困难的120例病人,用5%氯化钠溶液或0.9%氯化钠溶液对无痰病人进行雾化吸入后采痰.结果:5%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组有效排痰率为93.5%(56/60);0.9%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组有效排痰率为30%(18/6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雾化吸入高渗盐水可明显提高干咳病人痰标本采样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我院于2007年5月10日收治了1例小儿腹泻伴血小板减少的病例,血小板减少从发现到恢复正常仅用了5天时间.现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 患儿,男,2岁,2007年5月10日入院,主诉:黄色稀水样便6天,每日8余次,近2天每天3~4次,偶有呕吐,3天前出现咳嗽,开始为刺激性干咳,现有痰,无发热.体格检查:患儿精神不振,咽红肿,双肺可闻及少量湿啰音,体温37.5℃,心率120 次/min,呼吸28次/min.实验室检查:2007年5月10日大便镜检见中等量脂肪滴及淀粉小体,未见红白细胞.  相似文献   

6.
伊曲康唑注射液联合两性霉素B治愈侵袭性肺曲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秋艳  张彧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5):2028-2029
1病例摘要患者,男,44岁,以“发热、咳嗽、咳黄粘痰4d,加重伴胸痛、呼吸困难1d”于2007年11月17日入院,常年在室内种植花卉,已有多饮、多食、消瘦症状4a。入院时查体:T38.6℃,P100次/min,R23次/min,BP130/80mmHg,神清,急性面容,口唇紫绀,端坐呼吸,双肺呼吸音粗,双上肺可闻及啰音,心率110次/min,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无异常。血Rt:WBC38.72×109/L,N77.24%,HB153g/L,PLT331×109/L,尿Rt:Glu(++++),Pro(+),KET(++++),PH7.032,PO266.7mmHg,PCO217.4mm-Hg,血Glu16.9mmoL/L,Urea5.5mmoL/L,Cre76umoL/L,电解质及心肌标志物正常。入院后诊断双肺细菌性肺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肾病(Ⅲ期),予胰岛素泵入控制血糖,补液,抗炎治疗,11月19日起患者5次痰真菌培养均显示为曲霉菌,肺CT示双上肺散在团片密度增高影,可见卫星灶,且痰涂片、结核菌抗体、结核PCR、PPD实验均排除结核可能性,故临床诊断侵袭性肺曲菌病。予抗细菌治...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23岁.因咳嗽,少痰间感胸闷,X线胸片示:陈旧性肺结核,左胸膜增厚并少许积液,于1991年3月25日收入我院外科治疗.3月30日中午,胸闷加重、口干、无胸痛、呕吐,血压13/10Kpa,HR:75次/分.体查:舌质嫩红,苔厚黄腻,脉弦微数,中医拟痰浊壅塞,胸阳不振,痰浊郁阻化热所致.(转内科诊为心肌梗塞).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期间诊治的肺真菌感染高危因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21例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后均收集组织标本,检查前进行痰涂片、痰培养以及胸部CT诊断,检查后进行痰涂片、痰培养以及活检病理诊断,对检查前后诊断的阳性率进行对比,明确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价值。结果:镜检之前取痰涂片、痰培养以及胸部CT诊断结果如下:痰涂片和痰培养阳性率均为19.05%(4/21),胸部CT诊断阳性率为9.52%(2/21);镜检之后取痰涂片、痰培养以及活检病理检查,痰涂片阳性率为61.90%(13/21),痰培养阳性率为71.43%(15/21),活检病理诊断阳性率为95.24%(20/21),镜检前后诊断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侵袭性肺真菌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11年02月我科MECT过程中救治的86例缺氧患者,应用SpO2监测指导氧疗和吸痰等急救措施。结果:轻、中度缺氧患者经及时处理,缺氧状态均得到完全缓解;7例重度缺氧患者经积极治疗后,缺氧状态也得到有效缓解,无意外死亡病例。结论:在MECT过程中,SpO2监测能迅速及时反映患者缺氧情况,并有效指导护理人员吸痰、给氧等的具体操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分泌蛋白胶体金法检测患者痰液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0年12月在滨州市中心医院确诊的住院肺结核患者173例作为研究对象,留取晨痰,分别采用痰抗酸染色涂片镜检法、痰培养法、MTB分泌蛋白胶体金法、GeneXpert MTB/RIF法进行检测,对比不同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173例患者痰涂片阳性59例(34.10%),痰培养阳性66例(38.15%),痰胶体金阳性90例(52.02%),GeneXpert MTB/RIF法阳性102例(58.96%)。痰胶体金法与痰培养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24,P=0.010);GeneXpert MTB/RIF法和痰培养法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95,P<0.001);痰胶体金法与GeneXpert MTB/RIF法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85,P=0.194)。173例患者痰液检测,菌阳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菌...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30岁,哈族,因咳嗽、咳痰、乏力、盗汗、发热半年,加重10天,于2003年9月18日入院,无胸痛、咯血、痰带血丝病史,入院反复行抗痨抗炎对症治疗近60天无效,无吸烟史1989年因子宫肿瘤(类型、性质不详),行子宫全切术。查体:消瘦体型,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气管居中,右侧呼吸运动减弱右肺呼吸音低,心(-),腹(-)。住院后发现病人咳大量泡沫样痰约500ml/d,红细胞沉降率>52mm/h,血清结核抗体(-),痰涂片5次,查抗酸杆菌(-),前2次痰查恶性细胞(-),第3次查痰找到癌细胞,细胞学诊断:腺癌。血象:白细胞11.17×109L,中性97%,淋巴1.77%。X线胸片提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机械通气吸痰方法的安全性。方法:将40例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开放式吸痰法(即脱机吸痰),观察组使用三通管不脱机密闭式吸痰。对2组患者吸痰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进行监测。结果:对照组吸痰后PaO2、SaO2较吸痰前均明显降低,HR、SBP均明显升高(P<0.01),DBP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吸痰后PaO2、SaO2、DBP较吸痰前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SBP均明显降低(P<0.01);2组吸痰前后PaO2、SaO2变化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三通管不脱机密闭式吸痰能降低ARDS机械通气患者由吸痰引起的低血氧水平,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3.
胡玉珍 《中国民康医学》2012,(22):2713+2730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肺结核的效果与方法。方法:对2007~2011年我科收治的96例手术治疗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外科手术治疗有效控制结核病变,术后痰菌持续转阴88%,且无复发。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6~18个月,痰菌转阴11%;持续阳性2%。结论:应用外科手术治疗肺结核是一种根治肺结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重症药物中毒性大疱表皮松解症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建华 《宁夏医学杂志》2005,27(11):796-796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36岁。因肺结核14年,咳嗽、胸痛、气短半个月于2003年2月8日住院。查体:T36.2℃P 62次/分,R 16次/分,BP12/8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皮肤无黄染、无出血点、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巩膜无黄染,口唇无发绀。左侧胸廓塌陷,左侧叩浊,呼吸音低,左肺可闻及水泡音,心脏、腹部(-)。化验血常规,白细胞总数11.0×109/L,中性粒细胞0.82,淋巴细胞0.18,血沉6mm/h,肝肾功能正常,血电解质正常,乙肝两对半均阴性,心电图正常。B超提示:左侧胸膜腔少量积液。痰涂片找抗酸杆菌,痰结核菌培养阳性。药敏结果报告:结核菌对INH…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护理督导对提高痰细菌培养质量效果.方法 选择2007年3月~2007年12月在本院住院有肺部感染存在、须行痰细菌培养以协助治疗的患者共76例,分为护理督导组和非督导组,比较两组痰细菌培养质量.结果 通过护理督导,痰细菌培养质量明显高于非督导组,痰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督导可提高痰细菌培养质量,为医疗提供较可靠的病因学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治咳川贝枇杷滴丸治疗外感咳嗽痰热郁肺证的量效关系。方法:病例来源为2012年4月15日~2012年10月15日我院中医科门诊外感咳嗽痰热郁肺证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每组40例。低、中、高剂量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分别含服治咳川贝枇杷滴丸3粒/次、6粒/次、10粒/次,3次/d,治疗1周,观察比较三种剂量治疗外感咳嗽痰热郁肺证的临床疗效。结果:治咳川贝枇杷滴丸对三组外感咳嗽痰热郁肺证患者均有效(P<0.05),剂量越大,有效率越高,但该差别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咳川贝枇杷滴丸治疗外感咳嗽痰热郁肺证有效,但本研究所用剂量未发现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49岁,病历号84—6395。因发热、咳嗽、小量咯血于1984年12月15日第一次入院。入院前半个月发热、体温38℃,咳嗽、咯血100ml,乏力,食欲减退,睡眠欠佳。经对症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收住院治疗。查体:体温36.7℃,脉搏60次/分,血压140/80mmHg。营养佳,全身皮肤无黄染,表浅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未见异常。化验检查:血色素98g/L,白细胞5.5×10~9/L。血沉正常。痰致病菌培养),痰涂片未查到抗酸杆菌,痰癌细胞(-)。胸部X线所见:右肺门阴影增大变浓,右肺第二前肋间片状阴影,密度不均,边缘欠清晰,侧位胸片示病灶位于右  相似文献   

18.
张萍  张振国  董旭峰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6):5034-5035
目的:了解HIV/AIDS患者中结核病的感染情况。方法:对辖区内已登记和管理存活的HIV/AIDS患者拍胸片、痰涂片、PPD试验进行结核病筛查,按照活动性肺结核病诊断标准进行确诊。结果:390例HIV/AIDS患者中合并活动性肺结核36例。发病率9.23%,其中痰涂片阳性21例。占5.38%,痰涂片阴性15例。占3.83%。男性组合并活动性肺结核23例,发病率10.60%,女性13例,发病率7.51%,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1.09,P>0.05)。各年龄组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无统计学意义(P>0.05)。PPD试验阳性率为15.1%。结论:HIV/AIDS患者中结核病双重感染率较高。应加强时HIV/AIDS患者的结核病监测。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28岁,因反复咳嗽、咳痰、腹泻1月余,活动后气促10d于2007年11月3日入住本院呼吸内科。患者9月21日出现咳嗽、咳痰,始为干咳后为湿咳,为白色痰,偶有黄色痰,痰量不多约有5mL,伴有发热,最高体温达40%,盗汗,乏力,体重减轻,食欲减退,腹泻,稀水样便,6~7次/d,无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64岁。因咳嗽、咳痰、发热20余日伴痰中带血5日,于1988年1月26日入院。入院体检: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均无异常。精神尚可。右颌下淋巴结花生米大,质韧,无粘连,可活动。口唇无发绀,咽部无充血。左上肺呼吸音略低,叩浊,气管偏左,心界不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10g/L,WBC 6.9×10~9/L,N60%,L34%。尿常规(一)。ESR 56mm/h。痰找抗酸杆菌六次均(一)。痰病理检查三次均未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