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1):111-113,121,封3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超声评估系统对术前良恶性甲状腺结节鉴别及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5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资料,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及其中同时采用手术病理学检查的41例患者病理学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相比,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的符合率为87.8%,诊断甲状腺癌的特异性为92.6%,敏感性为78.6%;超声评估系统诊断符合率为92.7%,诊断甲状腺癌的特异性为96.3%,敏感性为85.7%。与超声评估系统比较,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诊断符合率为80.4%,诊断甲状腺癌的特异性为90.4%,敏感性为43.4%。结论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超声评估系统对术前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较高,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陕西医学杂志》2017,(5):624-62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两种穿刺方法对巨大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直径超过10mm的甲状腺结节患者50例,在超声引导下行细针抽吸细胞学和粗针穿刺组织学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手段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等。结果: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组织学与术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92.0%,明显高于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组织学诊断巨大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特异度为78.57%,明显高于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5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阳性预测值(92.11%)亦高于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76.32%),差异也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检查手段诊断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相比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粗针穿刺组织学对巨大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更高,其诊断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更高。  相似文献   

3.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是诊断甲状腺疾病的首选方法之一,可用于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对桥本甲状腺炎的诊断也有较大帮助[1].本科对5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FNAC诊断桥本甲状腺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欧斐  彭成忠  张正贤  姚春 《浙江医学》2017,39(5):386-388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结合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检查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二维超声检查提示恶性甲状腺结节可能并进行手术切除的患者68例(82个结节),术前分别进行FNAC和CEUS检查,将两种检查方法单独及联合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联合FNAC与CEUS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明显高于CEUS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18、6.77、12.23,P<0.05)。结论CEUS联合FNAC检查诊断甲状腺结节有利于提高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活检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甲状腺结节患者200例,均接受超声和甲状腺功能检查,采用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活检(FNAC)和丝/苏氨酸特异性激酶基因V600E(BRAF V600E)突变分析,研究其应用价值。结果:FNAC检测与病理符合率为76.5%,BRAFV600E检测与病理符合率为87.0%,二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92.3%,特异性为97.6%。结论:FNAC与BRAF联合应用,其特异性、敏感性更高,建议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在基层医院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准确率及误诊率。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7月~2014年7月以来乳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患者76例,进行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结果对比分析。结果76例乳腺肿块的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诊断对照分析,统计学结果显示:细胞学检查诊断的准确性与组织学诊断的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学诊断符合率94.74%,对恶性肿瘤诊断敏感性为93.10%,对良性病变诊断特异性为95.74%,假阴性率(漏诊率)为6.90%,假阳性率(误诊率)为0%,潜在假阳性率为4.26%。结论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具有安全、经济、痛苦小、微创、准确率较高等优点,在基层医院值得大力发展;同时FNAC也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结合组织病理学诊断,提高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6例患者超声表现甲状腺可疑癌结节208个,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及临床随访为诊断标准,评价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结果 细胞学诊断良性99个,恶性72个,可疑恶性26个,取材不满意11个.剔除11个取材不满意与4个未进行手术的恶性结节,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恶性结节96个,良性结节97个.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为94.7% (91/96),特异度为96.9% (94/97),阳性预测值为96.8%(91/94),阴性预测值为94.9% (94/99),准确性为95.8%(185/193).结论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安全准确,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超声造影(CEUS)及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诊断甲状腺结节(TN)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94例(105个结节)甲状腺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MRI、CEUS及FNAC检查。分析总结影像学特征,并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各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术后病理检查确诊恶性结节38个,良性67个。CT、MRI、CEUS检查TN良恶性病变均有各自的影像学特征。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FNAC特异度92.54%、准确率90.48%、阳性预测值86.84%、阴性预测值92.54%,均显著高于CT检查的52.63%、74.63%、55.67%、54.05%、和73.53%及MRI检查的68.42%、70.15%、69.52%、56.52%和79.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于CEUS检查的86.56%、83.81%、76.92%、87.88%,但两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US联合FNAC检查的灵敏度92.11%、特异度94.03%、准确率93.33%、阳性预测值89.74%、阴性预测值95.45%,均有所提升,但与FNAC诊断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MRI、CEUS及细针穿刺均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综合考虑细针穿刺为最优诊断方法;CEUS联合FNAC诊断未增加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9.
陈公仆  王圣应  郑绪才 《安徽医学》2017,38(12):1570-157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UG-FNAC)在术前评估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安徽省肿瘤医院7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细针穿刺病理情况,对比分析UG-FNAC结果与术后大体标本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一致性情况.结果 7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最终有50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UG-FNAC诊断与术后病理的总符合率为90.00%,假阳性率为4.00%,假阴性率为6.00%.结论 UG-FNAC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术前评估方法,对鉴别甲状腺良恶性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状腺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07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2例行术前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的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将术前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结果与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确诊,在102例手术患者中有桥本氏病5例(4.9%),甲状腺癌47例(46.1%),甲状腺腺瘤19例(18.6%),结节性甲状腺肿31例(30.4%)。FNAC与组织病理学总体诊断符合率为83.3%,误诊率为8.8%。结论:FNAC诊断的准确性高,在临床中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ultrasound-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US-FNAB)对甲状腺超声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4a类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15位患者130个TI-RADS 4a类甲状腺结节的手术结果,将术前甲状腺结节的超声特征、术前穿刺结果分别与术后病理进行比较。结果 入院手术的行US-FNAB的TI-RADS 4a类甲状腺结节中,细胞学诊断阳性48个,阴性42个;手术后病理,恶性44个,良性46个,细胞学结果和实际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S-FNAB细胞学诊断TI-RADS4a类甲状腺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1.67%、90.48%、91.11%。结论 US-FNAB对TI-RADS4a类甲状腺结节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有效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US-FNAB)对甲状腺超声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4类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接受US-FNAB检查的甲状腺患者的术前超声特征,根据TI-RADS评估每个结节的恶性风险并进行分类,将其中TI-RADS 4a、4b和4c类共265例患者的281个结节纳入为可疑结节,所有结节均行US-FNAB检查,排除细胞学无相关诊断(不满意)结果的病例,将入组的274个结节的US-FNAB细胞学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或随访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281个TI-RADS 4类结节中,细胞学诊断恶性97个,可疑恶性45个,良性120个,不满意7个,不确定12个;经术后病理或临床随访,恶性146个,良性128个,US-FNAB细胞学结果和实际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US-FNAB细胞学诊断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93.83%、96.09%、96.48%、93.18%和94.89%。结论 US-FNAB检查对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有效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TI-RADS分类有助于甲状腺可疑结节临床处理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71例甲状腺癌术后病理诊断和术前针吸细胞学诊断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针吸细胞学诊断甲状腺癌60例,符合率84.51%(60/71)。本文就针吸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镜下特点及如何提高甲状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二代沉降式液基细胞学(liquid-based preparations,LBP)制片技术在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6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细针穿刺检查,分别采用LBP和传统涂片(coventional smear,CS)制片,比较两种方法制片的标本质量和细胞病理诊断结果。细胞学诊断结果按照甲状腺细胞病理学Bethesda报告系统进行分类。结果:LBP制片与CS比较,有效诊断细胞量增多,血细胞及炎症细胞更少,背景更干净,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形态与排列更清晰,三维立体感强,细胞重叠现象少。两种制片技术在细胞学诊断结果分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BP制片的标本满意率为84.27%,甲状腺乳头状癌阳性诊断率为3.74%,分别高于CS制片的75.28%和0.75%。结论:液基细胞学技术有利于提高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标本的质量及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有助于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为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科学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1731例乳腺肿块细针穿刺诊断的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肿块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2010年的1 731例乳腺肿块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 731例乳腺细针穿刺病例,2009~2010年的病例及阳性病例明显高于2006~2008年,其中924例做了活检对照,恶性肿瘤敏感性为96.68%(233/241),假阴性率为3.32%(8/241),无假阳性。FNAC诊断的总准确率为97.29%(899/924)。结论:乳腺肿块细针穿刺诊断技术,操作简易、快速、安全、可靠、价格低廉,可在基层医院及乳腺癌筛查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与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检测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浙江衢化医院经病理检查诊断为单发甲状腺结节的患者96例,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以手术组织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的诊断效能。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出良性53例、恶性10例,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检查出良性65例、恶性18例。细针穿刺活检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86.46%、72.00%、91.55%,显著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的65.63%、40.00%、74.64%(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对于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结果更为准确,可作为临床上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联合细胞块技术对于明确诊断颈部肿大淋巴结的意义。方法选择颈部肿大淋巴结病例109例行细针穿刺涂片并制备细胞块切片,必要时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比较单纯常规穿刺涂片与涂片联合细胞块切片检查结果,分析相应技术诊断的准确性。结果109例中,单纯常规细针穿刺涂片与最终诊断的符合率仅为54.1%,联合细胞块切片符合率为78.9%,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查后符合率则达到95.4%。结论常规细针穿刺涂片联合细胞块切片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于颈部肿大淋巴结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对于少数差分化肿瘤及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存在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细针乳腺肿块微小碎片组织学(简称微小切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有组织学对比的264例乳腺肿块微小切片与涂片细胞学(简称涂片)检查结果。结果①微小切片对恶性肿瘤诊断敏感性88.1%,良性肿瘤诊断特异性100%,总准确率89.8%;涂片分别为82.7%、93.2%和84、5%;涂片结合微小切片分别为91.6%、93.8%和92.0%。②微小切片与涂片对恶性肿瘤组织分型诊断的准确率分别92.9%、67.6%,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良性病变的组织分类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6.7%和63.6%,P〈0.05。结论微小切片和涂片的诊断准确性均高,两者结合提高诊断准确性;微小切片对恶性肿瘤组织学分型、良性病变分类诊断价值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在乳腺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复习乳腺肿物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1500例。与其中手术后获病理组织学诊断的415例做对照比较。结果1500例全部为女性,年龄11-88岁,平均38.6岁。415例手术病例中组织学为良性病变的197例中,细胞学诊断有1例不符,诊断为癌。组织学诊断为恶性肿瘤的218例,细胞学诊断有6例不符,诊断为良性。本组的敏感性、特异性、总准确度、假阴性和假阳性分别为97.25%,99.49%,98.31%,2.75%,和0.51%。结论细针吸取细胞学对乳腺肿物诊断具安全、可靠等优点,可作为乳腺肿物常规检查手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