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脏瓣膜病恶液质病人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心脏瓣膜病的严重病变,致心脏功能严重不全,并继发其他脏器的损伤,可伴有内分泌、代谢、营养、凝血机制的改变。表现为体重明显减轻、肝脾肿大、胸腹水,严重者出现肝、肾、肺等多脏器的功能不全。这类病人经积极围术期处理、重视术中心肌保护,其预后还比较满意。2000年8月至2003年9月,我们共收治21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人,  相似文献   

2.
心脏恶液质病人的营养状况和围术期营养支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心脏恶液质病人的营养状况和围术期营养支持吴兰笛综述叶必远审校心脏恶液质综合征(syndxromeofcardiaccachexia,SOCC)的临床认识系始于波克拉底[1]首先观察到慢性充血性心衰(chroniccongestiveheartfail...  相似文献   

3.
风湿性瓣膜病合并心脏恶液质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程长,可达十数年至数十年,尤其以二尖瓣和三尖瓣病变所致的心肌损害为著,容易出现心脏恶液质综合征(syndrome of cardiac cachexia,SOCC),1年、5年的自然病死率高达50%和80%,手术病死率达16%,50%。1996年8月至2001年9月,我们共收治此类病人221例,占同期瓣膜病的12.31%,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源性恶液质病人的围手术期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6年 42例心脏恶液质瓣膜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 4例( 9 .5 2 % ) ,2 0例术后出现并发症 ,3 8例患者出院时肝脾明显缩小 ,食欲好转 ,血红蛋白、血浆蛋白及肝、肾功能正常。随访 10个月~ 6年 ,心功能恢复至Ⅰ级 2 4例 ,Ⅱ级 14例。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围术期营养支持 ,正确地选择好手术时机 ,加强术中处理 ,积极治疗术后并发症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回顾性分析2001年12月至2009年6月我院收治的65例心脏恶液质(SOCC)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外科治疗及围手术期的处理经验。  相似文献   

6.
7.
尽管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在我国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然而危重心脏瓣膜病人的死亡率仍然较高(13.8%~41.0%)。因此,如何改善此类病人的预后,降低其手术死亡率,已成为我国心脏外科工作者关心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儿童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锡珍 《护理学杂志》2000,15(11):651-652
对11例心脏瓣膜病儿童施行机械瓣膜置换术,术后心功能Ⅰ级8例、Ⅱ级3例,机械瓣功能均良好。护理要点:①术前将患儿心功能控制至最佳状态,指导其练习深呼吸,以利术后肺膨胀;②术后加强呼吸支持与循环监测,观察机械瓣膜功能,根据凝血酶原时间调整抗凝药剂量,注意有无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4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给予术前心理支持和完善各项准备及术后病情观察与监测、用药指导等各项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2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发生1例心律失常,经对症处理及护理后痊愈,未发生低心排综合征、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均治愈出院。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积极实施围手术期各项护理措施,对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巨大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围手术期监护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刘晓莉,朱学敏,鄢渝萍1980年1月至1994年12月,我院对69例心胸比率>0.70,心脏容积指数>正常2倍的巨大心脏的风心病病人施行瓣膜置换术。现将围手术期监护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  相似文献   

11.
癌肿恶液质病人的营养支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建斌 《普外临床》1994,9(3):169-170
  相似文献   

12.
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 1998~ 2 0 0 1年收治 11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 11例 ,男 6例 ,女 5例 ,年龄 4 5~ 6 4岁 ,平均年龄 4 6岁 ,心功能Ⅰ~Ⅲ级。二尖瓣置换术 8例 ,主动脉瓣置换术 2例 ,二尖瓣加主动脉瓣置换术 2例。腹部手术距心脏瓣膜手术 1至 14年。本组 11例胆囊炎、胆石症中慢性 10例 ,慢性急性发作 1例 ,择期手术 10例 ,急诊手术 1例 ,均未发生腹腔内出血及伤口渗血 ,无胆汁漏 ,伤口全部一期愈合 ,术后恢复抗凝顺利 ,1~ 2d内PT恢复手术前水平。本组住院天数最长 11d ,最短 6d ,平均 8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12月行低温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患者37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心外科治疗与护理;2016年1~12月行相同手术的患者39例作为观察组,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进行围手术期管理。结果观察组术后腹胀、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ICU观察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出院时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近10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人均寿命延长,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另一方面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得心血管疾病(动静脉疾病)已逐渐低龄化;在接受非心脏外科手术的病人中,越来越多的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病人术前已长期应用各类抗栓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和(或)抗凝药物].我国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外科手术病人术前使用口服抗栓药物比例为8...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注意事项、瓣膜选择。方法:总结1998年~2001年间对35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手术的经验,回顾性分析其围手术期处理的注意事项。结果:35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中,住院死亡1例,全组随访,术后一个月死亡1例,术后一年死亡1例,其余32例患者仍健在。术后心功能恢复到Ⅰ级者20例,恢复Ⅱ级者12例。结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瓣膜病的瓣膜置换手术的手术适应证、术前严格准备、术中瓣膜的选择、术后严密监测、正确使用正性肌力药物、血清钾离子水平的调节以及术后抗凝药物量的调节都是直接影响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随着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普及,凡病程长、心功能Ⅳ级、心胸比例>0.65、反复心衰、不能停用洋地黄制剂和利尿药、肺动脉高压或伴有肺、肝、肾功能损害的重危病人,心脏瓣膜置换术之所以能顺利施行,围手术期处理占有重要地位。现将我院1988年8月至1989年6月进行的40例危重病人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病人上腹部手术围手术期的心脏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冠心病病人上腹部手术围手术期有关心脏保护的问题。方法86例拟行上腹部手术的冠心病病人应用高位胸段硬膜外交感神经阻滞(HTESB),术前1~4天行胸段(T3~5)硬膜外腔头侧置管3~5cm,每4小时硬膜外注射0.5%利多卡因5ml,维持到术后1~2周。结果用药后数分钟即可明显改善自觉症状,SBp、DBp下降1.33kPa左右,HR减慢5~10次/分,ECG显示缺血性改变的ST-T在数分钟后至数日内均有改善或转为正常。术前、术中无死亡病例,术后1例因冠心病发作猝死。结论HTESB能明显改善心肌缺血,稳定循环指标,对上腹手术合并冠心病的病人具有良好的心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肠梗阻病人围手术期的处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临床上常可见到,肠梗阻患即使手术成功、梗阻解除,亦可因伴有全身其他严重疾病或肠梗阻本身引起的全身性严重病理生理改变,未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而死亡。因此,对肠梗阻患同手术期处理至关重要。本仅从四个方面对肠梗阻的病理生理改变以及如何纠正这些改变,作一扼要讨论。  相似文献   

20.
胃癌病人容易出现营养不良,除了癌消耗营养物质、释放引起代谢紊乱的毒素等直接影响以外,胃癌还会通过影响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导致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增加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制约着辅助治疗的实施,影响总体存活率。不同生长方式、不同分期、不同位置的胃癌,营养不良的成因中直接因素与间接因素所占比例各不相同,需要区别对待。营养支持是打破肿瘤和营养不良间恶性循环的关键,为实施有效的治疗创造机会。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各有其优缺点,都是有效的营养治疗手段,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个体化选择应用。在营养支持基础上针对肿瘤进行动静脉结合的术前化疗,可以使肿瘤直接影响减轻的同时,消化道梗阻等症状也得到缓解,造成营养不良的两大因素均得到控制,有效地纠正病人的营养不良。因此,营养支持和辅助治疗均是胃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辅相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