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莹:道长,七夕情人节就要到了,我们这期做夫妻养生的主题,有人说过爱情是养生的很重要的部分。从道家养生的理论里边,您怎么看这个观点?途中道人:夫妻和睦,情感要和睦才达到养生的前提。如果夫妻之间情感不和睦,包括分歧、吵架,对身体健康这方面会有影响。为什么有的夫妻有小宝宝,每次吵架,母亲生气  相似文献   

2.
<正>很多人都会有脾胃不好的症状,今天就为你介绍几个中医妙招简单易做,一学就会。※敲胆经位置:大腿外侧的足少阳胆经的循行路线,而不是整条胆经。方法:每天在大腿外侧的足少阳胆经循行路线上用力敲打,左右各两百下,以每秒大约两下的节奏,才能有效刺激穴位。时间大约15分钟。※揉太冲位置:行间穴上2寸,第一、第二趾骨结合郡的凹陷中。方法:晚上睡觉前,用热水烫脚10~15分钟,用手的拇指或食指按揉太冲穴,力度以太冲穴有痛、麻、胀的感觉为度,时间大约10分钟。※揉腹部位置:腹部,肚脐周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王乐亭教授治疗肝区痛的用穴特点、选穴规律和成方特色。方法:运用Excel 2016建立通过王乐亭教授治疗肝区痛穴位库,使用R语言作为工具进行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王乐亭教授在治疗肝区痛时,使用穴位51个,总频次577次,使用最多的穴位为:合谷、肝俞、足三里、脾俞、曲池。使用频次最多的经脉为:足太阳膀胱经,其次是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特定穴使用个数为34个,占总经穴数的65.38%,总使用频次为729次。交会穴的使用穴位数量和频次最高,其次为背俞穴、五腧穴和募穴。关联规则结果显示,治疗肝区痛,穴位关联度最高的为肝俞=脾俞。聚类结果显示,有4种类穴位组合。结论:本研究在临床上总结出王乐亭教授治疗肝区痛的组方特点、立方思路和穴位配伍组合;在研究方法上,首次引入了R语言作为工具,拓宽了应用于针灸处方的数据挖掘思路,对于已经故去的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整理、传承与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按揉膝眼和热药热敷膝关节治疗风湿性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取其足阳明胃经上的膝眼穴,采用按揉膝眼穴配合高度酒燃烧加温生姜、艾叶热敷的方法。结果:经过4h的按揉和配合热药热敷双膝关节,双膝关节凉寒痛消失。结论:按揉和热药热敷治疗风湿性膝关节炎疗效显著,具有临床价值及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云林  陈向武 《中国针灸》1999,19(12):728-728
笔者搜集民间用毫针点刺穴位、经络段治疗湿阻或水湿,疗效显著,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64例,其中男40例,女24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55岁;病程短者6天,最长2个月。其共同症状为:四肢酸重,纳呆,胸腹胀闷,舌苔厚腻等。其中44例为湿困脾胃型,20例为湿热中阻型,全部经中西药物治疗无效而要求点刺治疗者。2 治疗方法选穴:足阳明胃经胸部全部穴位,足太阴脾经胸部全部穴位,足太阳膀胱经背部全部穴位,及四肢穴:十宣、八邪、五趾穴八风。临床根据辨证施治,如以湿困脾胃型治疗为例,点刺应以四肢穴及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为主,足太阳膀胱经为辅。加…  相似文献   

6.
先父丁鸿山老中医 ,师承家传一指禅推拿法 ,在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 ,根据小儿肢体细嫩的生理体征 ,结合一指禅推拿的手法特点 ,自创了“一手三穴”的推拿手法 (一手拇、食、中 3指同时推拿 3个穴位或 3条经络 ) ,专用于小儿四肢部位疾患的治疗 ,施用于小儿脑性瘫痪的治疗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供同道参考。1 治疗方法医患取对面座位 ,患儿抱座于家长腿上。医者以一手拇、食、中 3指分别置于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上 ,以一指禅点揉法始于脾关、殷门穴 (操作时无需每次必有 3穴 ,无穴位时 ,3指仍沿 3经点揉下行 ) ,循经络下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人体下肢穴位与非穴位痛阈的差异,探讨穴位的相对特异性。方法:制定人体随机测量数据表和人体体表图。选无心理和生理疾病的66名成年人,用Von Frey测量小腿和足部感受器阈值,分析对比穴位与非穴位痛阈值的异同。结果:膀胱经承山、昆仑、京骨和束骨的痛阈显著低于非穴位,昆仑的痛阈值最低(P<0.05);足三里同一水平节段穴位足三里、阴陵泉和阳陵泉与同一水平节段的非穴位比较,穴位处的痛阈值明显低于非穴位(P<0.05);下巨虚同一水平节段的穴位下巨虚、外丘、阳交、飞扬、漏谷与同一水平节段的非穴位比较,穴位处的痛阈值明显低于非穴位(P<0.05);解溪同一水平节段的中封、商丘、解溪、申脉相比较,解溪穴的痛阈值最高(P<0.05);分布于趾间的荥穴之间比较,侠溪穴和大都穴的痛阈值较高(P<0.05);位于足少阴肾经的水泉、太溪、筑宾和足太阴脾经的漏谷之间比较,漏谷的痛阈值最高,水泉次之(P<0.05)。结论:穴位的痛阈值明显低于非穴位,且穴位之间的痛阈值也存在差异,表明穴位确实具有相对特异性,从而为临床选穴规范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探寻少阳经脉头部循行以及之间的关系,分析"以痛为腧"的产生过程和腧穴主治特异性规律。方法:发放调查问卷700份,让偏头痛患者将3个最剧烈的痛点标注在网格图上,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得到382份有效问卷,通过统计问卷结果总结和分析其分布规律。结果:头侧部少阳经穴位被点出的次数为732占比63.87%,其中足少阳胆经痛点数为674个占比58.81%,手少阳三焦经痛点数为133个占比11.61%。痛点出现频次较高的少阳经穴有足少阳胆经的悬颅穴、率谷穴、正营穴、颔厌穴等穴位,所占比例分别为8.12%、7.50%、6.46%、6.28%等,以及手少阳三焦经的角孙穴、丝竹空穴、耳和髎穴,所占比例分别为4.10%、3.40%、3.14%。结论:偏头痛在侧头部痛点与少阳经脉的循行线是有联系的,痛点与足少阳胆经的循行线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9.
腹部手术后的病人 ,多见腹痛 ,腹胀。常以药物 ,热敷 ,肛管排气等方法治疗。我科自 1 996年以来对 1 56例腹部手术后腹痛 ,腹胀病人进行分析 ,用点穴疗法进行治疗 ,取得满意疗效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1 56例 ,男性 1 0 6例 ,女性 50例 ,年龄最大为 71岁 ,年龄最小为 1 2岁。2 治疗方法2 .1 选穴原则 按病循经取穴。腹痛 ,腹胀多表现于足三阳及足三阴经上的穴位 ,可按足三阳 ,足三阴走行线上的穴位按压病人感到特别痛的穴位 1~ 2个。常用膀胱经上穴位有 :承山、委中、厥阴俞、肝俞、胆俞、足太阴脾经、用阴交、太冲等。2 .2 操…  相似文献   

10.
条口穴主治肩周炎经验的追本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医籍中,条口穴从未有主治肩痛的记载,可当代许多针灸医家都对条口穴针刺治疗肩周炎十分推崇.人们是如何发现条口穴治疗肩周炎的呢?它又是如何传播与发展的呢? 1 条口穴主治的古今变化 条口穴,最早见于<黄帝明堂经>,收载于<针灸甲乙经>,位于下巨虚上1寸,足阳明经穴,可主治"胫痛,足缓失履,湿痹,足下热,不能久立."此后,历代医家对其主治略有增减或变化.  相似文献   

11.
胃俞膈俞乃属于足太阳膀胱经腧穴。胃俞取穴于第十二胸椎与第一腰椎棘突间旁开1.5寸处,是胃的俞穴,主要治疗胃痛、腹痛、胸肋痛、腹泻、呕吐、消化不良等病。膈俞取穴于第七与第八胸椎棘突间旁开1.5寸处,是八会穴中的血会,主要治疗胃痛、腹痛、腹胀、胸肋痛、呕吐、呃逆等病。根据两穴同一条经络,而且功能相似的共同点,笔者在临床上以胃俞膈俞穴位为主的背穴上施行推拿手法治疗胸腹疾病多例,均收到明显效果,此法操作简单,收效快,特介绍如下: 一、刘××,男,26岁,工人,1984年7月15日就诊。自诉:因吃下生冷食物引起腹部痛,反复发作一个星期。服用胃舒平等  相似文献   

12.
足三里属阳明胃经腧穴,不但能治疗下肢疾病,而且有调整消化系统的功能。笔者在约10年的外科护理实践中发现该穴还具有止术口痛及防治术后尿潴留的作用。临床上我们常采用足三里穴位注射、针灸或穴位按揉方法广泛应用于腹部手术后病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测量健康受试者膝关节相关腧穴的机械痛阈和压痛阈,分析生理状态下穴位的痛阈特征,为构建膝骨性关节炎的穴位痛敏化诊断界值提供正常参考范围。方法 采用Von Frey检测仪和WAGNER压痛仪对120例健康膝关节周围19个相关穴位进行痛阈检测,采集穴位的平均机械痛阈值和压痛阈值,分析膝关节相关穴位的痛阈表现特征。结果 健康人膝关节相关穴位的机械痛阈与压痛阈表现特征一致,总体机械痛阈参考范围为51.33 ~ 53.66 g,总体压痛阈参考范围为2374.24 ~ 2500.38 gf,腰背部穴区的痛阈最高,下肢偏低;三个穴区的压痛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下肢远端穴区与腰背部穴区、膝关节穴区的机械痛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腰背部穴区与膝关节穴区机械痛阈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 0.05);膝关节局部足三阴经痛阈明显低于足三阳经(P < 0.05)。结论 健康人膝关节相关腧穴的整体痛阈取值幅度小,痛阈呈现向心性升高的趋势,膝关节局部痛敏化现象呈现循经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内关与公孙     
内关是手厥阴的络穴,公孙是足太阴的络穴,宋元时期针灸家又说二穴通于奇经八脉的阴维和冲脉。《八脉交会八穴歌》说:“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意思是内关通阴维,公孙通冲脉,共同会合于心、胸、胃。这应当如何理解呢?《灵枢·经脉》载:手厥阴络脉从内关穴处上行,“系于心包,络心系”,其病“实则心痛,虚则烦心”,可知本穴与“心”有特殊联系。这种联系,临床上可从感传现象和穴位的主治作用反映出来。近人曾以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经络穴位介入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选穴规律。方法:通过筛选2007年~2017年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pubmed数据库上的关于络穴位介入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试验文献,运用频数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分析选穴规律和特点。结果:总共纳入文献126篇,选用经络8条,穴位19个,选穴频次201次。结论:最终得出选穴频次最多的穴位为足三里、曲池、血海、肺俞、膈俞,每条经络的选穴比例以手阳明大肠经最高,其次为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太阴脾经,最常用的经脉为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痛的选穴规律。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为资料来源,选取2008年至2018年的文献,以"慢性盆腔痛""针灸""选穴规律"为关键词进行检索,采用电子表格对入选文献选穴、归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8篇文献中穴位频次前六位为中极、三阴交、关元、气海、足三里、子宫,腧穴总频次出现最高的部位为胸腹部,尤以腹部为主,腧穴归经则多集中在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结论: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痛取穴选经有规律,腧穴多分布于腹部并以任脉、足阳明胃经及足太阴脾经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经络穴位介入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选穴规律。方法:通过筛选2007年至2017年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pubmed数据库上的关于络穴位介入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试验文献,运用频数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分析选穴规律和特点。结果:总共纳入文献126篇,选用经络8条,穴位19个,选穴频次201次;最终得出选穴频次最多的穴位为足三里、曲池、血海、肺俞、膈俞,每条经络的选穴比例以手阳明大肠经最高,其次为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太阴脾经,最常用的经脉为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  相似文献   

18.
牙痛为常见的口腔疾患,临床上有虚、实之分;实痛多是由风火、胃火所引起的;虚痛每因肾亏虚火所致。治则;清热降火止痛、滋阴降火止痛治法;以循经取穴和辨症取穴相结合,取手、足阳明经输穴为主。手法以点、按、揉、摩,主穴加运热气。  相似文献   

19.
一、填空:(20分,每空0.5分) 1.《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盛则虚之”。 2.中脘上下左右各二寸,分别是:巨阙,下脘,梁门,梁门。 3.颧髎是手太阳小肠经穴,禾髎是手阳明大肠经穴。巨髎是足阳明胃经穴,和髎是手少阳三焦经穴。 4.外踝上七寸平线上是足少阳胆经的阳交,外丘;是太阳膀胱经的飞扬,足阳明胃经的下巨虚。 5.太洲穴位于腕横纹桡侧端,是手太阴肺经的输穴,肺的原穴,八会穴中的脉会。 6.十二经脉的循行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7.关于经脉的气血多少,《素问·血气形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正清风痛宁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洛索洛芬片60mg,每日3次,同时局部应用超导疼痛治疗仪理疗,每天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穴位注射正清风痛宁。主穴:以患侧肱骨外上髁压痛明显处阿是穴为主穴。主穴注入1ml。辅穴:在痛点主穴的上下左右4个方向,各旁开0.5寸取穴,如上操作,4辅穴各注入0.35ml。穴位注射一天1次。两组均14d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d,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正清风痛宁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