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采用椎板切除术治疗退行性颈椎管狭窄前后X线平片变化情况。方法:采用椎板切除术治疗退行性颈椎管狭窄,采用颈椎侧位X片测定治疗前后椎体矢状径、椎管矢状径、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的比值。结果:治疗前男女患者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的比值分别为0.74∶1.00和0.73∶1.00,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男女患者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的比值分别为0.85∶1.00和0.87∶1.00,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椎管矢状径较治疗前变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椎体矢状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的比值较治疗前增大,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C3、C4、C5、C6节段椎管矢状径治疗后长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C3、C4、C5、C6节段治疗前椎管矢状径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椎管矢状径长于女性。结论:退行性颈椎狭窄行椎板切除术前后的X线平片变化能够评价手术的疗效,并且简单方便,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形成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6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观察近期疗效。结果:26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中,退变性椎管狭窄11例(42.3%),单一节段颈椎间盘突出7例(26.9%)。本组病例平均随访14.3个月,3例轻度脊髓损伤患者保守治疗完全恢复,手术患者术前JOA评分平均为4.2分,术后1月平均为11.5分,最后随访平均为13.5分,术后改善率为72.7%。前路手术固定节段均获骨性融合;后路手术术后MRI检查显示椎管容积扩大,颈髓受压缓解。结论:颈椎椎管狭窄是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重要病理基础;合理选择术式,手术操作正确,前、后路手术均能获得较理想的脊髓功能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根据影像学表现,对23例伴有颈椎退行性改变、椎管狭窄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均采用颈后路C3~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结果本组23例患者术后Frankel分级较术前明显改善,临床效果满意。结论采用颈后路C3~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伴有颈椎管狭窄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手术操作不复杂,椎管减压充分,手术并发症出现少,是一种有效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振军 《中原医刊》2004,31(18):19-20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34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病人经颈后路C3—C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术后3周时Frankle分级平均恢复2个等级,其中21例病人术后平均随访8个月时,又恢复1个等级。结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常伴有颈椎管狭窄、脊髓受压、脊髓水肿,单靠药物达不到减压消肿的目的,应尽早手术治疗。C3—C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在脊髓型颈椎病的患病率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测量从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5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C3~C7的椎管矢状径及椎体矢状径,得出其比值,比值>0.75为正常,≤0.75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了解全部患者及接受手术患者中合并椎管狭窄的患病率.结果 52例患者中有35例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占67%;35例接受手术患者中共28例合并颈椎管狭窄,患病率达到81%,且手术患者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比值均小于全部患者值.结论 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是脊髓型颈椎病发病的重要诱发因素,尤其在手术患者中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临床体会。方法伤后的脊髓损伤按Frankel分级标准,A级8例,B级13例,C级7例,D级4例;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伤后72h内手术23例,〉7d手术9例;同时给予内固定的11例。结果本组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个月。2年,平均14个月。术后神经功能有2级以上的恢复;术后无感染,无脊髓损伤,出现3例脑脊液漏,2例肩外展肌力下降,肩背部酸痛7例,颈椎曲度变直5例,术中门轴处骨折3例。结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常伴有颈椎管狭窄、脊髓受压、脊髓水肿,单靠药物达不到减压消肿的目的,应尽早手术治疗。C3~C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操作简单,减压充分有效,并发症出现少,对于多节段脊髓腹背侧均有压迫,如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多节段退变性颈椎管狭窄、多节段或广泛OPLL的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手术,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治疗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临床体会.方法 伤后的脊髓损伤按Frankel分级标准,A级8例,B级13例,C级7例,D级4例;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伤后72h内手术23例,>7d手术9例;同时给予内固定的11例.结果 本组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个月~2年,平均14个月.术后神经功能有2级以上的恢复;术后无感染,无脊髓损伤,出现3例脑脊液漏,2例肩外展肌力下降,肩背部酸痛7例,颈椎曲度变直5例,术中门轴处骨折3例.结论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常伴有颈椎管狭窄、脊髓受压、脊髓水肿,单靠药物达不到减压消肿的目的 ,应尽早手术治疗.C3~C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操作简单,减压充分有效,并发症出现少,对于多节段脊髓腹背侧均有压迫,如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多节段退变性颈椎管狭窄、多节段或广泛OPI上的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手术,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治疗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黎君翔  林明侠  符波 《海南医学》2003,14(10):36-37
目的 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MRI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无骨折脱位塑颈髓损伤的MRI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 颈髓异常节段C3-43例,C4-52例,C3-51例,C5-62例,其中合并原有病变:椎管狭窄2例,颈椎病2例,后纵韧带骨化2例,无病变2例。结论 MRI能发现无骨折脱位塑颈髓损伤的细微改变,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金峥  曹晓建 《医学综述》2005,11(9):793-796
多节段颈髓型颈椎病(CSM)是指在影像学上存在多个节段颈椎椎体后缘骨质增生、骨赘形成及椎间盘变性、突出等多种病理改变,造成对颈髓或硬脊膜前方多个平面的压迫。它以椎间盘退变为基本病理基础,继发椎间盘突出、椎间不稳,相邻椎间盘后缘形成含有椎体缘骨赘的隆起物,在椎管前方压迫脊髓或支配脊髓的血管,导致不同程度的脊髓功能障碍。1病因正常颈椎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颈髓、脑脊膜、韧带及硬膜外脂肪。国人正常C3~C7的椎管矢状径男性为16~17mm,女性为15~16mm。颈椎病的发生与颈椎管矢状径的狭窄密切相关,而椎管狭窄的原因又分为静态因素和…  相似文献   

10.
外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对外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影像学结果的分析 ,探讨其损伤机制。方法 通过 2 9例外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X线片、CT和MRI影像学表现 ,结合临床损伤原因和机制等因素综合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均未见骨折脱位 ,X线片和CT表现为 :1)颈椎生理弧度改变 ;2 )椎间隙变窄 ;3)颈椎不稳 ;4 )椎体后缘骨赘 ;5 )后纵韧带骨化 ;6 )黄韧带肥厚、骨化 ;7)椎管狭窄 ,椎管 /椎体比值小于 0 .75。MRI表现为 :1)早期变化有脊髓肿胀、髓内水肿 ,髓内出血或血肿 ,脊髓压迫 ,前纵韧带撕裂、椎前出血 ,后纵韧带、棘上和 /或棘间韧带损伤 ,椎管后方软组织损伤出血等 ;2 )晚期变化有脊髓内囊肿、软化灶 ,脊髓萎缩。结论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多在发病前已经存在一定的非创伤性病理基础 ,创伤成为其诱发因素。创伤引起突出的椎间盘、椎体后缘骨赘或骨化的后纵韧带与肥厚的黄韧带皱摺从前后方呈钳夹状造成脊髓损伤。MRI为该病的诊断提供了十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 对25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采用JOA评分、Frankel分级及影像学检查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8~20个月,平均13个月.随访结束时JOA评分平均为10.3分.术前Frankel分级B级2例改善到C级,C级5例改善到D级,D级3例改善到E级.影像学检查25例颈椎生理屈度正常,无一例发生再"关门"现象,未发现有不稳定现象.最终随访时有4例患者颈部轻度僵硬和活动受限.结论 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合并颈椎管狭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及多节段椎间盘退变突出的患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腰段爆裂骨折椎管狭窄程度与脊髓损伤的关系以及后路手术的效果。方法:对66例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伤椎椎管正中矢状径,并按椎管正中矢状径〈40%、40%~59%,〉59%依次为Ⅰ、Ⅱ、Ⅲ度,同时按ASIA神经功能分级法记录脊髓损伤程度,比较椎管狭窄程度之间与脊髓损伤的关系,以及后路手术前后椎管正中矢状径、椎体高度的变化。结果:Ⅱ、Ⅲ度两组与Ⅰ度组的脊髓损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度两组的脊髓损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路手术前后椎管正中矢状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高度恢复理想。结论:胸腰段爆裂骨折椎管狭窄程度与脊髓损伤有相关性,但不能反映脊髓损伤程度。后路手术是创伤小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Zhang L  Ying M  Dang GT  Wang C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5):3193-3196
目的研究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出现脊髓型颈椎病高发倾向的发病机制以及这两种疾病的内在联系。方法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对行手术治疗的68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其颈椎侧位x线片上进行颈椎管测量,并计算颈椎椎管矢状径比值。其中男性23例,女性45例,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50.0岁。将测量的411例正常人颈椎侧位x线片椎管矢状径结果作为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结果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组其颈椎椎管矢状径比值平均值男性为0.781,女性为0.807;而正常对照组其颈椎椎管矢状径比值平均值男性为0.874,女性为0.968。两组相比,无论男女,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组其颈椎椎管矢状径比值为C3~C7节段均低于其相应的正常对照组(均P〈0.05)。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组有27.9%出现发育性颈椎管狭窄,高于正常人中可以有10%出现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比例。结论与正常人群相比,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更加易于出现发育性颈椎管狭窄。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脊髓型颈椎病与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的关系,测量了60例正常人和100例脊髓型颈椎病颈推侧位X线片的椎管矢状径和椎体矢状径,测量范围从C_2~C_7。结果:60例正常人椎管矢状径平均值为(16.69±0.25)mm;100例脊髓型颈椎病椎管中矢径平均值为(15.7±0.17)mm。C_3~C_7椎管矢状径与椎体矢状径之比值平均值正常组为0.906,颈椎病组为0.774。颈椎3节以上比值小于0.75者在正常组中无1例,脊髓型颈椎病组有41例,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提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是脊髓型颈椎病的一个重要发病因素。  相似文献   

15.
脊髓型颈椎病与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脊髓型颈椎病与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的关系,测量了60例正常人和100例脊髓型颈椎病颈椎侧位X线片的椎管矢状径和椎体矢状径,测量范围从C2-C4。结果:60例正常人椎管矢状平均值为(16.69±0.25)mm;100例脊髓型颈椎病椎管中矢径平均值为(15.7±0.17)mm。C3-C7椎管矢状径与椎体矢状径之比值平均值正常给为0.906,颈椎病组为0.774。颈椎3节以上比值小于0.75在正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节段性不稳定在颈椎病性脊髓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性脊髓病患者共125例,对患者的颈椎侧位以及屈伸位行X线片检查,并测量椎体中矢径、椎管中矢径、功能Ⅰ、Ⅱ径,并于颈伸位时的椎体后滑距离,并行后缘骨刺.以JOA评估患者的精髓功能.结果患者不稳定性功能的发生率增高,颈椎管狭窄患者的功能Ⅰ径小于Ⅱ径,而非狭窄患者的功能Ⅰ径大于Ⅱ径,前者脊髓并损伤程度重于后者.结论节段性不稳定合并发育性的椎管狭窄是导致颈椎病性脊髓病发病的重要因素,对明确致病因素以及定位颈脊髓损伤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手术方式选择,观察治疗效果。方法本组24例,短节段(≤2个节段)椎间盘突出6例行前路手术。多节段(≥3个节段)颈椎管狭窄18例行后路手术,其中1例合并C5~6髓核游离于椎管,二期再行前路手术。结果 JOA评分术前平均5.70分,术后6周评分平均8.47分,术后12周10.26分,术后24周为12.02分。所有病例均获骨性融合。结论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彻底减压,可靠融合及内固定,可取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诊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①目的 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②方法 对 4 2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行颈椎正侧位X线片检查 4 2例 ,CT扫描 2 5例 ,MRI检查 19例 ;手术治疗31例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 4例 ,后路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 2 7例。③结果 颈髓损伤组颈椎管狭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χ2 =13.0 9,P <0 .0 0 5 )。MRI检查 19例提示颈髓损伤存在脊髓水肿、髓内出血和脊髓挫裂伤 3种形式。伤后 14d内手术者疗效优于晚期手术者。④结论 发育性或退变性颈椎管狭窄、颈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骨化、颈椎失稳是该病的主要病理解剖基础。临床Frankel分级与MRI检查对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对X线片或CT扫描示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病人 ,应尽早行MRI检查 ,争取 14d内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MR、CT检查价值。方法 对70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MR、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多发生在C3—5节段,其病理改变以水肿为主,急性期MRI表现为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慢性期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结论 MR检查能发现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细微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20.
骨质疏松合并颈椎病的颈椎影像学及骨密度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合并颈椎病时颈椎影像学及骨密度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3组,正常组20例,平均年龄23岁;颈椎间盘突出症组(颈椎组)18例,平均年龄43岁,桡骨骨密度正常,行颈椎前路手术;骨质疏松合并颈椎管狭窄症组(疏松组)25例,平均年龄59岁,桡骨骨密度低于正常,行颈椎后路手术,所有病例测量颈椎侧位C3-C6的椎管、椎体矢状径比,椎体变形指数,C4-C6骨密度。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颈椎组患仅在C5,C6椎体出现轻度椎管狭窄,椎体变形,骨密度无明显变化;疏松组则是颈椎广泛椎管狭窄,椎体变形,骨密度升高,三值之间有较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颈椎骨质疏松可能是颈椎开始退变进而发展为颈椎病的始动因素之一,C5,C6椎体最早发生椎体变形,椎管狭窄,以后逐渐扩大至其他椎体,椎体周围骨增生使椎体骨密度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