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半常规量甘露醇和尼莫地平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继续出血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治疗组入院后24h内应用甘露醇125mL和尼莫地平,对照组入院后即应用甘露醇250mL。24h后复查头颅CT,血肿增大超过33%为血肿扩大。分析半常规量甘露醇和尼莫地平对血肿扩大的影响。结果:治疗组血肿扩大5例(10%),对照组血肿扩大20例(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两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发病24h内应用半常规量甘露醇和尼莫地平能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继续出血的发生率,并且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2.
早期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血肿周围低密度区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9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治疗组(对照组)48例和早期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组(治疗组)48例,分别对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d、7d、30d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并且于治疗后30d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同时观察2组患者血肿体积及血肿周围低密度区。结果2组治疗后3d、7d、30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肿体积及血肿周围低密度区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后30d临床疗效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79.17%(38/48),高于对照组62.50%(30/48)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减少早期血肿扩大,减轻脑水肿,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脑出血患者微创血肿引流术后局部注入地塞米松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海清  张艳 《中国医药》2009,4(3):171-172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微创血肿引流术后血肿腔内注入地塞米松的疗效。方法80例经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微创血肿引流术后血肿腔内注入地塞米松5mg/d,连用5d,对照组除不注入地塞米松外,治疗方法与观察组相同。比较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肿周围水肿大小。结果观察组微创术后7d和15d血肿周围水肿在地塞米松组比对照组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7d和15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治疗过程中未见相关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微创血肿引流术后血肿腔内注入地塞米松可明显减轻脑血肿周围水肿,并促进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目.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应用丁咯地尔、血塞通治疗脑出血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88例经头颅CT证实脑出血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2.09%和64.44%(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颅内血肿、血肿周围水肿带面积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丁咯地尔联合应用血塞通,能显著改善脑出血病人的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其对脑出血患者脑水肿、血肿、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在本院治疗的7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镇痛、吸氧、止血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治疗,疗程30d,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脑水肿量、血肿量,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总有效率75%,P〈0.05;观察组的脑水肿、血肿体积相比对照组有明显减小,P〈0.05;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想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使用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良好,能显著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减轻脑水肿与血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尼莫地平对脑出血后脑损害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明庆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3):3208-3209
目的研究尼莫地平对脑出血后脑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62例脑出血后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尼莫地平治疗,疗程为10d。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肿体积、临床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缺损评分均显著降低,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血肿体积明显缩小,治疗组更明显(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6%,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对脑出血后脑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改善神经功能,缩小血肿体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云南白药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后对比,治疗后两组的头颅CT血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血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云南白药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可显著促进患者脑血肿吸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用YL-1型血肿粉碎穿刺针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照组行小骨窗开颅术,比较两组疗效、手术情况、神经功能恢复和预后。结果痊愈率、显效率、好转率、总有效率观察组分别为18.3%、33.3%、33.3%、85.0%;对照组分别为8.3%、26.7%、28.3%、63.3%,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持续时间、恢复清醒时间、GCS评分观察组分别为(2.3±0.7)h、(3.5±1.2)h、(13.2±1.3)分,对照组分别为(3.8±1.2)h、(5。5±2.3)h、(10.1±1.2)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下降,但对照组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两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肯定,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血塞通注射液与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春江  李秋茹 《中国药业》2009,18(15):52-53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与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47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血塞通注射液0.4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15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肿吸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与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0.
舒血宁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血肿吸收及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秀芬  刘秀兰 《河北医药》2009,31(7):831-832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血肿吸收、血肿周围水肿面积改善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作用。方法将急性脑出血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舒血宁注射液10nd静脉滴注,1次/d,14d后对比2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血肿体积及血肿周围水肿面积。结果治疗结束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肿体积明显缩小(P〈0.05),血肿周围水肿面积明显缩小(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改善(P〈0.01)。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能促进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血肿吸收和神经功能缺损改善。  相似文献   

11.
黄小红  李碧峰 《中国医药》2008,3(12):757-758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结合尿激酶腔内注入治疗高血压病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高血压病脑出血患者62例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2组;治疗组28例在内科治疗基础上进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结合尿激酶腔内注入治疗;对照组34例给予内科常规治疗。比较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程度和疗效。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5.39,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结合尿激酶腔内注入是治疗高血压病脑出血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西米替丁对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经头颅CT证实的脑出血患者69例随机分为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35例,加用西米替丁400mg、静脉注射、2次/d,持续14d。对照组34例,未用西米替丁治疗。结果治疗组35例中1例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对照组34例中6例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4,P〈0.05)。结论西米替丁对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出血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3.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富国 《中国药业》2008,17(3):55-55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组)和杏丁注射液(对照组)治疗2周,评价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变化及疗效。结果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临床疗效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87.5%)优于对照组(67.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泮托拉唑与雷尼替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166例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3例,治疗组采用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雷尼替丁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4.0%和69.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泮托拉唑较雷尼替丁能更有效地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  相似文献   

15.
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血肿吸收及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秀兰  雷秀芬 《河北医药》2009,31(8):963-964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血肿吸收、血肿周围水肿面积改善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作用。方法将急性脑出血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14d后比较2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血肿体积及血肿周围水肿面积。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较对照组血肿体积明显缩小(P〈0.05);血肿周围水肿面积明显缩小(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改善(P〈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能促进急性脑出血的血肿吸收、血肿周围水肿带的缩小及神经功能缺失改善。  相似文献   

16.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显微术和微创颅内血肿消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小骨窗开颅显微术(对照组)和微创颅内血肿消除术(观察组),每组各59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57.63%,死亡率为6.78%;对照组优良率为44.07%,死亡率为10.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1.02±0.37)h,术中出血(48.51±5.08)ml,住院时间(10.08±1.65),d,对照组手术时间(2.79±1.08)h,术中出血(187.23±11.87ml,住院时间(21.39±4.68)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ADL能力恢复方面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神经功能及ADL能力恢复均优于小骨窗开颅显微术,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王能江 《海峡药学》2011,23(7):109-110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脑出血患者行微创血肿清除术预后的作用。方法选取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微创血肿清除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纳洛酮,连续用药10d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随时间延长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纳洛酮可有效改善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预后神经功能,加快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颅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颅脑出血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结果治疗1周及2周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观察组总有效率(86.84%)高于对照组(6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颅脑出血患者疗效佳,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刘伟 《中国药师》2011,14(5):713-715
目的:观察阿卡波糖对急性脑出血继发高血糖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12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采用脱水、降颅压、营养神经等方法综合治疗脑出血,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阿卡波糖50mg,餐时口服或鼻饲,tid。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等指标的变化。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FBG、2hPG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BG、2hPG、HbA1c及血脂有显著差异(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1.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13%(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继发高血糖患者旱期口服阿卡波糖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喻小玲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7):166-167,170
目的观察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微创血肿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1、3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操作简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