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是供应各种无菌器械、敷料、用品的重要科室,其消毒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治疗的质量和患者安危,预真空灭菌器是我科重要的仪器之一,B-D试验合格与否,直接影响消毒供应质量。灭菌器B-D试验显示不合格,有灭菌器本身故障所致,也有其它因素所引起,其处理方法亦不相同,这对加速故障排除,确保灭菌质量,很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真空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空气排除效果试验(B-D试验)是专门用于检测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空气排除效果的试验,以检测预真空灭菌器系统的有效性。为了提高B-D试验的成功率,保证灭菌的安全性,现将我院B-D试验监测分析结果及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B-D测试监测预真空压力灭菌器系统有效性的效能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 -D测试是专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真空有效性的监测方法。而残留于灭菌柜内的冷空气可影响饱和蒸汽的穿透 ,是导致灭菌失败的常见原因之一。灭菌柜内的冷空气是否排尽 ,用传统的监测方法无法测知。B -D试验是在热蒸汽进入灭菌柜内时 ,试验包的相对较大体积和可透气性布料极易“吸附”或“捕获”残留冷空气 ,使试验包成为无菌柜内残留冷空气的聚集点。从而可以迅速、准确地检测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系统的有效性。对于中心供应室来说 ,只有B -D测试合格 ,才能运转灭菌器。因而必须确保B -D测试的准确性。现将体会介绍如下。1 材料…  相似文献   

4.
杨雪华  刘锦明 《嘉兴医学》2001,17(4):238-239
目的:观察预真空蒸汽压力灭菌器的空气排除效果。方法:每日晨空锅进行B-D测试,并在134℃条件下作用4min,操作时将试验包呈水平位放在低层靠近柜门与排气管口处。结果:在1510次B-D试验中成功1453次为96.23%,失败57次为3.78%。结论:找出失败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灭菌质量。  相似文献   

5.
对供应室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B-D试验过程出现设备B-D试验不合格,有冷空气残留.经过加装电磁阀,达到良好灭菌效果.  相似文献   

6.
PCD在真空灭菌器B-D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B-D测试是用来检测预真空(脉动)压力蒸汽灭菌器空气排除效果[1]。2006年7月《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讨论稿中提到PCD是指对灭菌过程有一定的抵抗力的模拟装置。其内部可以放置化学或生物指示物,用于灭菌物品的批量监测、B-D测试、腔体器材的灭菌监测等。2007年4月我院消毒供应室试用PCD对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B-D测试,结果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材料MG-1.2Ⅱ千樱预真空灭菌器,3M00135B-D测试包,德国gke公司提供的Helix螺旋形PCDB-D检测体及专用化学指示物。1.2方法1.2.1监测方法于每日操作前打开灭菌器进气阀门,预热5min后…  相似文献   

7.
脉动真空灭菌器B-D试验效果监测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和分析脉动真空灭菌器B-D试验的效果和影响因素,找出相应的对策,以指导今后工作方法。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对我院供应室2006年和2007年两年中所做的B-D试验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B-D试验544例,阳性54例,使用生物监测追踪的结果,只有2例阳性,余为阴性。结论 B-D试验,只能反映真空灭菌器的性能,不能决定医疗物品的灭菌质量。要减少B-D试验的阳性,必须加强对专职消毒员的培训和完善设备的检修和保养制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造成B-D试验失败的灭菌器故障类型和原因。方法观察我科从2006年10月~2008年11月800锅次的B-D试验。结果B-D试验指示图边缘呈黑色,中间颜色几乎没有变化,仍为黄色的2例;边缘呈黑色,中间出现气团样变化,颜色浅黄,形状近似圆型的3例;变色均匀,但颜色较浅,近似银白色的1例;变色不均,颜色较浅的1例;其余793例显示黑白线条分明,颜色均匀、清晰。结论冷空气残留是造成B-D试验失败并进而导致灭菌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B—D试验是用于检测预真空(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冷空气排出情况的试验,该试验是根据指示图颜色的改变是否均匀来判断灭菌器在灭菌过程中是否有冷空气团残留。笔者于2004—2005年对我院日常进行的288次B—D试验进行了观察,现将观察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预真空压力灭菌器对密闭容器的灭菌效果.方法将纱布分别放置在密闭和开放的容器内,并分为 4组.按照不同时限,分别用预真空灭菌器和下排汽式灭菌器灭菌,利用化学指示卡和生物指示剂观察其灭菌效果.结果各组预真空灭菌法灭菌效果均达 100%.下排气式灭菌器均未达到理想的灭菌效果.结论 (1)预真空灭菌器的灭菌效果优于下排气式灭菌器; (2)密闭容器应用于预真空灭菌器既可达到理想的灭菌效果,又可有效地预防灭菌物品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1.
董立君  张继利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12):1721-1722,1725
目的:分析批量检测ABO血型错检的原因,有利于医务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掌握情况,为ABO血型鉴定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试管离心法对无偿献血者、参加健康体检的群众进行ABO血型鉴定,对可疑血液样本做盐水试管法的正反定型试验。结果:共检出错误血型75例,误判血型33例,试管标识错误15例,笔误16例等。结论:影响血型准确性的因素主要是人为因素。当发现血型鉴定出现可疑时,首先应重复做试验一次,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细心观察结果,按步骤排除错检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确定蒲黄炭饮片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总黄酮,结合正交设计对蒲黄炭的炮制工艺进行研究。总黄酮测定的色谱条件为Waters Nove-Park C18色谱柱(150mm×3.9mm,4μm);流动相:甲醇-四氢呋喃-0.05%三氟乙酸水溶液(16∶24∶60);体积流量:0.8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60nm。结果蒲黄炭炮制的最佳工艺为控制温度210℃,炒制8min。结论选择的最佳炮制工艺对于蒲黄炭的制备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干化学法检测尿液的诸多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日本京都MAX-4280全自动尿液分析仪与手工法及显微镜镜检相对比,观察每一份标本的测定结果.结果 两种方法均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结论 干化学法检测尿液受诸多因素影响,在临床检测中,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和手工法及显微镜镜检应该相互补充,以得到更加可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提出了动态粘弹仪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数据处理方法,对高分子样品的应力、应变进行FFT,在频域中求取复合杨氏模量。对FFT方法和某些商品仪器采用的时域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作了实验。FFT方法在重复性、抗干扰能力等方面优于时域方法,适宜用计算机实现,能提高仪器的可靠性,且可应用于动态力学频率谱和非线性粘弹性的测定。文中还提出了用软件构成的仪器位移校正系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参附注射液无菌检查方法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所载的"无菌检查法"进行试验。结果样品管无菌生长,6株阳性菌生长良好。结论无菌检查方法可行,所得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7.
孟秀春 《当代医学》2022,(5):110-112
目的 探究细菌培养法和PCR检验法在阴道细菌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0月于本院行阴道细菌检验的12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细菌培养方法,观察组采用PCR检测方法,比较两组阳性检出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观察组阳性检出率(98....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研究床旁头脉冲实验阳性(head impulse test,HIT)患者的前庭系统疾病的病因构成.方法 连续纳入我院神经内科门诊收治的105例HIT阳性的患者.根据临床特点、眩晕床旁检查、前庭功能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综合分析HIT阳性的病因构成.结果 105例HIT阳性患者中,单侧HIT阳性78例,双侧HIT阳性27例;前庭外周性疾病76例(72%),包括前庭神经炎35例,双侧前庭病13例,梅尼埃病12例,突发性耳聋伴眩晕7例,前庭神经鞘瘤4例,迟发性膜迷路积水4例,上半规管裂1例.前庭中枢性疾病15例(14%),包括后循环梗死5例,多发性硬化4例,颅底畸形3例,多系统萎缩2例,脑干肿瘤1例,未明确病因者14例(13%).15例HIT阳性的前庭中枢性疾病患者头颅MR均提示异常,其中11例呈双侧HIT阳性,出现神经系统缺损症状者12例,中枢性眼震6例,视跟踪异常4例,凝视性眼震4例,眼偏斜实验阳性2例,前庭自旋转试验提示前庭中枢性异常13例.结论 HIT实验阳性多数提示前庭外周性疾病.HIT实验阳性不能完全排除前庭中枢性疾病,尤其是双侧HIT阳性,需结合其他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上TAT皮试液溶度过高的原因与对策。方法选择目前正在不同地区50家二甲以上医院使用的TAT注射液为调查对象。采用符合标准的1mL注射器抽吸,以准确了解TAT注射液的容积,同时询问各家医院护理人员配制皮试液的方法。结果不同厂家生产的TAT注射液容积不同。甚至相同厂家不同批号的产品容积有时也不同,而各家医院护理人员配制皮试液的方法一致。结论TAT制剂溶度和容积不同而护理人员采用相同的方法配制是导致TAT皮试液溶度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