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疗指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在某些严重疾病基础上,由特定诱因引发的复杂的病理过程.致病因素引起人体凝血系统激活、血小板活化、纤维蛋白沉积,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微血栓形成;继之消耗性降低多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在凝血系统激活的同时,纤溶系统亦可激活,或因凝血启动而致纤溶激活,导致纤溶亢进.临床上以出血、栓塞、微循环障碍和微血管病性溶血等为突出表现.现就有关问题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简称 DIC)系指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凝血系统被激活,形成大量病理性凝血酶,加速凝血过程,血液呈高凝状态,微循环内纤维蛋白沉积及血小板凝集,形成微血栓。因凝血因子及血小板大量消耗而减少,血凝呈低凝状态以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简称纤溶)被激活,溶解纤维蛋白,导致广泛性出血。目前认为 DIC 是一种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及临床综合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血浆出凝血分子标志物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67例DIC患者根据病程分为DIC早期(初发高凝血期)、中期(消耗性低凝期)和晚期(继发性纤溶亢进期),测定其常规血凝学指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67例DIC患者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抗凝血酶(AT)、D.二-聚体(D-D)、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凝血酶原片段F1+2、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含量,并与38例正常人对照。结果DIC早期F1+2、D-D、TAT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GMP-140、PA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T活性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DIC中晚期F1+2、D-D、TAT、GMP-140明显升高,AT活性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以直线相关分析,D-D与F1+2、GMP-140、TAT在DIC患者中有显著性相关(r=0.871,P〈0.05;r=0.763,P〈0.05)。结论 出凝血分子标志物能早期反映体内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激活的敏感性指标.在DIC早期诊断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凝血及纤溶系统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纤维蛋白肽A(FPA)、凝血酶调节蛋白(TM)、D-二聚体(D-D)分别为凝血系统、抗凝血系统及纤溶系统的较有代表性的分子标志物,能较好地反映体内凝血、抗凝血及纤溶系统功能的变化.本文就其特性、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进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凝血与纤溶系统水平在围术期产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价值。方法从2013年4月到2014年1月,选取我院的52例围术期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正常的健康孕妇44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凝血与纤溶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病因产妇发生DIC的产前状态的凝血与纤溶系统检查结果不同,表明在发生DIC的产妇在产前状态时,常规检查就有各种凝血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Fbg)降低,D二聚体(D-D)升高;不同病因产妇发生DIC时的凝血与纤溶系统检查结果不同,表明随着产妇DIC的发生各种凝血时间延长,Fbg降低,D-D升高;与对照组产妇比较,观察组的PLT计数和Fbg水平显著性降低,而PT、TT及aPTT显著性增加,D-D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与纤溶系统水平对于围术期产妇DIC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aTPP、PT和TT水平的升高提示患者凝血功能下降,而的升高则说明纤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由多种基础病变所致的临床综合征,以全身凝血系统的激活、纤溶系统的紊乱、纤维蛋白沉积及多器官内微血栓形成等为特征,最终可出现广泛出血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感染、肿瘤、创伤、病理产科、严重肝病等是常见的病因,该病预后差,死亡率高,属临床重症。近年来,人们通过研究,对DIC的发病机制及诊治有了新的认识和更深入的了解,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血浆血栓前体蛋白在DIC检测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血浆前体蛋白(TpP)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病人实验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对27例DIC病人、45例Pie—DIC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BPC、PT等DIC常规检测,以及包括TpP在内的血小板活化、凝血纤溶激活和内皮细胞受损的分子标志物检测。并对其进行敏感度和特异性的比较。结果DIC患者组的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或P〈0.001或P〈0.05)。Pre—DIC患者组的分子标志物检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TpP在DIC早期诊断中的敏感度为80%,而特异性为96%。结论TpP可作为DIC实验室诊断的一个既敏感又特异,且对DIC的早期诊断和抗凝治疗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综合征,可发生在许多疾病,其特点是在某些诱因作用下.微循环中广泛而散在地发生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沉积或血液凝固,导致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大量消耗,继而纤维蛋白溶解(纤溶)系统被激活,临床上出现各受损脏器的功能障碍以及广泛而严重的出血。急性白血病是DIC的常见诱因之一,也是急性白血病的死亡原因之一。三诊断、分期与分型存在易引起DIC的基础疾病:如急性白血病(特别是APL)、急性白血病合并各种病原体严重感染等。有下列两项以上的;临床表现:①多发性出血倾向;②不易用原发病解释的微…  相似文献   

9.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或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整个病理过程中的一部分,不论是感染因素还是非感染因素,当发展到SIRS或MODS均可能引发DIC.DIC包括两个互相依存的病理过程:一方面是凝血机制被激活而出现的广泛小血管(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内微血栓的形成;另一方面是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被激活而出现的纤溶亢进.DIC的凝血过程及纤溶过程目前已经比较清楚,而DIC原发启动过程也随着对细胞及炎性因子的深入研究有了初步了解.但对于SIRS及DIC的治疗虽然有了一些实践经验,可仍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际血栓止血学会DIC专业委员会于2001年11月公布的概念,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系指血管内凝血系统激活,弥散性微血栓形成导致的获得性临床综合征,可伴有继发性纤溶,大多数情况下微血栓形成与出血并存.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出血、贫血和休克,严重者导致器官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1.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简称DIC)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由于多种原因所引起的一种复杂的病理过程和临床综合征,是一种获得性出血综合征。其特点是在某些促发因素作用下,微循环中发生广泛的血小板聚集及纤维蛋白沉着。形成广泛的微血栓,继发性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大量消耗,加之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被激活,在临床上引起出血、休克、器官损害、溶血等一系列的表现。DIC的诊断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妊娠过程中,孕妇自身体内会发生激素水平改变等生理性变化,导致母体凝血、抗凝血和纤溶功能发生适应性改变。特别是妊娠晚期体内凝血成分、抗凝及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出现明显改变时,可能发生某些出血性、血栓性疾病[1]。为了客观地观察这些变化,有效地预防临产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发生大出血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本文检测了本院80名妊  相似文献   

13.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致病因素可以归纳为激活凝血系统及纤溶系统,导致形成全身微血栓、消耗凝血因子及继发纤溶亢进,引起全身出血及微循环障碍。现将2010年5月至2013年10月浙江省富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3例产科DI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蛇毒溶栓素(ATE)对家犬、猕猴体内外凝血作用的影响.体外实验表明:ATE具有类凝血酶样作用,能使去钙血浆和纤维蛋白原直接凝固,它不激活Ⅻ因子,产生是非交联的纤维蛋白,并且有纤溶酶样作用,能直接溶解纤维蛋白,产生抗凝作用.体内实验表明:ATE显著延长全血凝固时间、凝血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注射ATE后血浆中纤维蛋白原降低,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三P试验阳性,血小板减少.体内外实验表明,ATE具有去纤、纤溶、抗血小板功能和抗凝效应.  相似文献   

15.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是由于某种致病因素激活凝血系统,使血液凝固性升高。在微循环中主要是毛细血管和微静脉内广泛地形成微血栓,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并激活纤溶系统以致血液从高凝状态变为低凝状态,最后导致广泛出血、血管内溶血、休克、各脏器功能障碍等表现犤1犦。产科DIC发病急骤,病情复杂、凶险,母婴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明显降低死亡率。现将我院1998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14例报道如下。1临床表现1.1一般资料1998~2002年5年间我院住院分娩孕妇3850例,发生产科DIC14例,发生率0.…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在有无肿瘤复发转移不同时期的止凝血功能的变化,以探索其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中的诊断、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对48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止凝血功能进行检测,并对36例正常对照组人群进行比较。检测项目包括PLT、PT、aP TT、TT、Fbg、D-D等常规止凝血指标,及GMP-140、TF、AT、TAT、PAP、tP A、PAI-1等反映血小板活化、凝血、抗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分子标志物指标。结果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中均有Fbg和D-D的升高(P0.05),但在疾病复发转移组中升高更加明显(P0.01),同时在复发转移组中又出现了PT、aP TT的缩短(P0.05);在胃肠道恶性肿瘤组中均存在着GMP-140、TF、和TAT的升高(P0.05)、且在肿瘤复发转移组中升高得更明显(P0.05或P0.01),同时在这组患者中又有AT活性的降低(P0.05);在胃肠道恶性肿瘤组中存在着纤溶指标PAP和tP A含量的升高(P0.05),在肿瘤复发转移组中这些指标升高得更明显(P0.05或P0.01),而在这组患者中又出现了纤溶酶原抑制物PAI-1含量的升高(P0.05)。结论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同时存在着血小板活化、凝血激活、抗凝血抑制和纤溶系统的常规止凝血指标和分子标志物指标的改变。这些改变可作为胃肠道恶性肿瘤的预测、肿瘤复发转移以及判断预后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动态观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在有无肿瘤复发转移不同时期的止凝血功能的变化,以探索其止凝血机制的常规检测指标及分子标志物的改变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诊断、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对30例正常对照组人群和42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常规止凝血功能的检测,包括PLT、PT、aPTT、TT、Fbg及血小板活化、凝血、抗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包括GMP-140、TF、TAT、TFPI、TpP、PAP、u-PA、t-PA、PAI-1、D-D含量和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和Ⅺ活性及抗凝血酶AT活性。结果①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均有Fbg升高(P〈0.05),在疾病复发转移组中升高更加明显(P〈0.01),同时在复发转移组中又出现了PT、aPTT的缩短(P〈0.05)。②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组中均存在着GMP-140、TF、TAT和TpP的升高(P〈0.05)、且在肿瘤复发转移组中升高得更明显(P〈0.05或P〈0.01),同时在这组患者中又有凝血因子Ⅶ、X活性的升高和AT活性的降低(P〈0.05)。③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组中存在着纤溶指标PAP、u-PA、t-PA和D-D含量的升高(P〈0.05),在肿瘤复发转移组中这些指标升高得更明显(P〈0.05或P〈0.01),而在这组患者中又出现了纤溶酶原抑制物PAI-1含量的升高(P〈0.05)。结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同时存在着血小板活化、凝血激活、抗凝血抑制和纤溶系统的活化。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常规止凝血功能的指标除Fbg含量变化与肿瘤复发转移明显相关外,其余指标变化不大,而血小板活化、凝血、抗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分子标志物水平的改变,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复发转移的止凝血功能异常的意义更明显,可作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预测、肿瘤复发转移以及判断预后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动态观察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在疾病缓解和进展不同时期的止凝血功能的变化,以探索其止凝血机制的常规检测指标及分子标志物的改变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疾病进展和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0例正常对照组人群及44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常规止凝血功能的检测,包括PLT、PT、aPTT、TT、Fbg及血小板活化、凝血、抗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包括GMP-140、TF、TAT、TFPI、TpP、PAP、u-PA、t-PA、PAI、D-D含量和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和Ⅺ活性及AT活性.结果 1.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组及其疾病缓解期组中存在着Fbg的升高(P<0.05),至疾病进展期中PLT、Fbg出现了下降(P<0.05).且出现了PT、aPTT的延长(P<0.05);2.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组中,GMP-140、TF、TAT、TFPI和TpP含量的升高及AT活性的降低,在疾病进展期中变化更明显(P<0.05或P<0.01),同时有凝血因子Ⅴ、Ⅵ、Ⅷ、Ⅸ的降低(P<0.05),而在疾病缓解期时同样存在着GMP-140、TF、TpP的升高及AT活性的降低(P<0.05);3.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组中同样存在着纤溶指标PAP、u-PA、t-PA和D-D的含量的升高(P<0.05),疾病进展期升高得更明显(P<0.05或P<0.01),且同时出现了纤溶酶原抑制物PAI-1含量的升高(P<0.05).结论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同时存在着血小板、凝血、抗凝和纤溶方面的止凝血功能的异常.表现为血小板数量下降、功能活化、凝血激活、抗凝血降低和纤溶系统的活化.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常规止凝血指标PLT、Fbg的变化与疾病的进展密切相关.而血小板活化、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的分子标志物水平的改变对其疾病合并有止凝血功能异常的意义更明显,可作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疾病的进展和缓解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其止凝血机制的常规检测指标及分子标志物的改变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有无复发、转移不同时期患者的诊断、复发转移和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对30例正常对照组人群及84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常规止凝血功能的检测,包括PLT、PT、aPTT、TT、Fbg及血小板活化、凝血、抗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包括GMP-140、TF、TAT、TFPI、TpP、PAP、u-PA、t-PA、PAI-1、D-D含量和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和Ⅺ活性及抗凝血酶AT活性。结果 (1)在头颈部恶性肿瘤组患者中均有Fbg升高(P〈0.05),且在疾病复发转移后更加明显(P〈0.01),同时在这组患者中出现PT、aPTT的缩短(P〈0.05)。(2)在头颈部恶性肿瘤组中均存在着GMP-140、TF、TAT和TpP的升高(P〈0.05),且在疾病复发转移组中更明显(P〈0.05或P〈0.01),同时在这组患者中又有凝血因子Ⅶ、Ⅹ活性的升高和AT活性的降低(P〈0.05)。(3)在头颈部恶性肿瘤组中存在着纤溶指标PAP、u-PA、t-PA和D-D含量的升高(P〈0.05),在肿瘤复发转移后这些指标升高更明显(P〈0.05或P〈0.01),同时在这组患者中又出现了PAI-1含量的升高(P〈0.05)。结果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存在着血小板、凝血、抗凝血和纤溶方面的止凝血功能的异常。表现为血小板活化、凝血激活、抗凝血抑制和纤溶系统的活化。常规止凝血功能的指标除Fbg含量变化与肿瘤复发转移明显相关外,其余指标变化不大。血小板活化、凝血、抗凝血和纤溶系统分子标志物水平的改变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合并有复发转移者中变化更加明显,可作为头颈部恶性肿瘤预测、肿瘤复发和转移及判断预后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0.
蔡玉琳 《基层医学论坛》2014,(13):1743-1745
D-二聚体(D-dimar,DD)是纤溶蛋白单体由活化因子XⅢ交联作用后再经血浆纤溶酶降解产生的、包含γ链相连2个D片段的终末产物之一,在体内起着调节纤溶-凝血间平衡的重要作用,是反映体内血浆高凝状态及纤溶系统激活的首选分子标志物。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D-二聚体检测敏感性及预测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在许多临床疾病如静脉血栓形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肝脏疾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恶性肿瘤等的鉴别诊断及病情判定、进展、治疗、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现就其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