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分析广州市开展现行大肠癌筛查策略的效果。方法 收集、整理2015-2016年广州市大肠癌筛查数据,评价问卷调查、便隐血检查和全结肠镜检查的筛查效果。结果 2015-2016年广州市50~74岁重点人群完成初筛220 834人,初筛阳性37 040例(16.77%)。全结肠镜检7 821人,肠镜检查顺应率为21.12%(7 821/37 040)。发现各类肠道病变4 126例(52.76%),其中进展性腺瘤614例(7.85%)、伴中/重度异型增生的其他病变73例(0.93%),大肠癌230例(2.94%);各类病变中男性检出率均高于女性(P<0.01)。病变早诊率为87.24%;筛查发现早期癌99例,占总大肠癌的46.26%。大肠癌筛查发现率为104.15/10万,明显高于相应年龄段(50~74岁)大肠癌监测发病率81.18/10万(P<0.001),表现为≤69岁年龄段大肠癌发现率明显高于相应发病率,≥70岁年龄段则相反。结论 广州市大肠癌筛查策略可以发现大肠癌高危人群,提高全结肠镜病变检出率、癌前病变早诊率和早期大肠癌的诊断比例,≤69岁人群受益高于70~74岁人群,是大肠癌筛查重点关注人群,应需进一步促进高危人群肠镜检查顺应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中国35~69岁女性人群子宫颈癌与乳腺癌筛查率并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2013年全国慢性病与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分别纳入女性35~64岁66 130人和35~69岁72 511人分析子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率。基于复杂抽样和加权方法估计筛查率及95% CI;采用Rao-Scott χ2检验不同人群筛查率差异;构建混合效应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筛查与主要影响因素关联性。结果 分析的样本中分别有26.7%(95% CI:24.6%~28.9%)接受过子宫颈癌筛查和22.5%(95% CI:20.4%~24.6%)接受过乳腺癌筛查,城市高于农村,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P<0.000 1)。≥ 50岁女性筛查率低于35~49岁。低教育水平、未就业、低家庭收入和无医保女性接受筛查的可能性显著低于高社会经济水平女性(P<0.000 1);居住在农村、西部地区与子宫颈癌筛查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而与乳腺癌筛查可能性较低相关(P<0.05)。结论 应提高人群子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覆盖率,重点提高≥ 50岁及低社会经济地位人群的筛查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中国≥40岁居民中COPD高危人群的分布和特征,为COPD综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象来源于2014-2015年中国居民COPD监测项目中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共调查125个监测点的≥40岁研究对象75 107名。采用面对面询问调查方式收集相关信息,符合四项条件之一者定义为高危人群:慢性呼吸道症状、危险因素暴露史、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家族史。对样本进行复杂抽样加权估计高危人群比例以及95% CI结果 74 296名调查对象纳入分析,至少符合一项条件的COPD高危人群比例为89.5%(95% CI:87.8%~91.2%),且随年龄增大比例增加(P<0.001);男性高于女性(P<0.001)、乡村高于城镇(P<0.001);西部农村男性中高危人群比例最高(98.8%,95% CI:98.0%~99.6%)。至少符合两项条件、三项条件和四项条件的高危人群占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32.0%(95% CI:29.7%~34.2%)、7.4%(95% CI:6.6%~8.3%)和1.5%(95% CI:1.2%~1.8%)。在高危人群中只有一项危险因素暴露者所占比重最大(61.7%,95% CI:59.8%~63.7%)。结论 中国≥40岁居民中COPD高危人群近九成,应在该人群中开展COPD筛查,采取综合防控策略降低人群危险因素流行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江苏省扬中市40~69岁高危人群食管癌发病情况。方法 2011-2017年运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江苏省扬中市食管癌高发区选取部分自然村,以其中40~69岁户籍居民作为目标人群,共筛查14 687人次,经内窥镜检查和病理学诊断食管癌。结果 筛查共发现341人患有食管癌前病变,检出率为2.32%(341/14 687),其中轻度异型增生234人(1.59%)、中度异型增生107人(0.73%)。食管癌阳性病例77人,检出率为0.52%,其中重度异型增生和(或)原位癌41人(0.28%)、早期癌19人(0.13%)、中晚期癌17人(0.12%)。筛查早诊率为77.92%(60/77),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食管各级病变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但男女性早期癌和中晚期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中晚期癌症外,各级食管病变检出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P<0.05),中晚期癌检出率在60~岁年龄组达到最高(0.39%,10/2 547),65~岁组略有下降。结论 食管癌筛查项目能够在高危人群中发现相当数量的癌症及癌前病变患者,对改善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意义重大。同时应当重视高危人群中的男性和老年群体,以此提高食管癌早期病例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2013-2017年河南省城市地区肺癌高危人群的低剂量螺旋CT(LDCT)筛查依从性并探索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河南省40~74岁城市户籍居民进行癌症危险因素调查和肺癌风险评估,并对评估出的肺癌高危人群进行LDCT检查。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人群的LDCT筛查参与率差异,并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对筛查参与率的时间趋势进行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LDCT筛查参与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符合研究要求的肺癌高危人群35 672例,其中13 383例接受了LDCT检查,总体参与率为37.52%。LDCT筛查的参与率存在显著的地区和时间差异:最高和最低城市的参与率分别为38.47%和26.73%;2013-2014年的总体筛查参与率最低,为29.22%,2014-2015年最高,为43.30%(P<0.05),且随着筛查年份增加,筛查参与率逐渐增加(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45~69岁、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既往吸烟、正在饮酒或既往饮酒、不经常体育锻炼、有肺结核史、有慢性支气管炎史、有肺气肿史、有哮喘支气管扩张史和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更愿意接受LDCT检查(均P<0.05)。结论 河南省城市肺癌高危人群的LDCT筛查参与率仍不高。针对本研究识别出的特定高危人群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可能会在将来的肺癌筛查中提升LDCT检查的总体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不同筛查起始年龄对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的进展期病变检出的影响。方法 基于浙江省嘉善县结直肠癌早诊早治筛查项目,以2007年1月至2020年12月两轮筛查中初筛阳性的结直肠癌高危人群为研究对象,剔除信息不全者后,最终分别纳入27 130例和31 205例。采用基于广义加性模型的样条分析拟合高危人群进展期病变检出率的年龄变化趋势。进一步计算50、45和40岁3种不同起始年龄的进展期病变检出率和需镜检人数,并采用χ2拟合优度检验比较检出率差异。结果 两轮筛查分别有21 077例(77.69%)和25 249例(80.91%)参与了肠镜检查,分别检出结直肠进展期病变(癌与进展期腺瘤)1 097例(52.05‰)和1 151例(45.59‰)。结直肠癌和进展期腺瘤的检出率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增加(趋势检验P<0.05),且第一轮检出率显著高于第二轮(P<0.05)。分别以50、45和40岁为起始年龄的结直肠进展期病变检出率在第一轮筛查中依次为61.11‰、56.14‰和52.05‰,在第二轮中依次为49.10‰、46.75‰和45.59‰。χ2拟合优度检验表明,以40岁为起始年龄的进展期病变检出率显著低于以50岁为起始年龄的进展期病变检出率(P<0.05)。相应地,50、45和40岁3种起始年龄每检出1例进展期病变的需镜检人数在第一和第二轮筛查中分别为17、18、20人和21、22、22人。结论 结直肠进展期病变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大。因此,筛查起始年龄提前会使进展期病变检出率减小,但实际差异有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描述甘肃省2019-2022年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人群中发病水平及流行病学特征,为ITP的诊治、病因学研究及该病与疫苗接种的关联性分析判断提供证据支持。方法 使用Spark软件从甘肃省电子病历数据库中提取2019-2022年首次确诊的ITP病例,描述2019-2022年ITP新发病例的发病率及其流行病学特征,采用Poisson分布计算发病率,并估计其95%CI,使用Poisson回归进行组间差异比较。结果 2019-2022年甘肃省首次诊断为ITP共4 159例,总发病率为4.11/10万(95%CI:3.98/10万~4.23/10万),男性为3.49/10万(95%CI:3.33/10万~3.65/10万),女性为4.74/10万(95%CI:4.56/10万~4.94/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儿童及老年人发病率高,男性在<10岁儿童及≥80岁老年人群中的发病风险高于女性,女性在成年以后(20~69岁)高于男性;甘肃省ITP发病峰值出现在夏季(6、7、8月),谷值在2、10月,各年龄组人群发病水平在一年中呈周期性变化;地区分布为东部和西部发病风险高,中部发病风险低。结论 2019-2022年甘肃省儿童及老年人ITP发病率高,且男性发病风险高于女性,在总人群中女性发病风险较高,亦存在季节性和区域性高发现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中国甲状腺癌发病和死亡趋势,探讨趋势变化原因,并对未来发病和死亡情况进行预测。方法 收集2019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中1990-2019年中国甲状腺癌发病和死亡数据。利用Joinpoint连接点回归模型描述变化趋势。基于2012-2019年发病和死亡数据,构建灰色模型GM(1,1)预测未来10年情况,根据后验误差法、残差检验法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 全国、男性、女性粗发病率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值分别为4.15%(95%CI:3.86%~4.44%,P<0.001)、5.98%(95%CI:5.65%~6.31%,P<0.001)、3.23%(95%CI:2.94%~3.53%,P<0.001),年龄标化发病率AAPC值分别为2.47%(95%CI:2.12%~2.83%,P<0.001)、3.98%(95%CI:3.68%~4.29%,P<0.001)、1.65%(95%CI:1.38%~1.93%,P<0.001),粗死亡率AAPC值分别为2.09%(95%CI:1.92%~2.25%,P<0.001)、3.68%(95%CI:3.45%~3.90%,P<0.001)、0.60%(95%CI:0.50%~0.71%,P<0.001)。男性年龄标化死亡率呈先下降(1990-1994年)后上升(1994-2012年)再下降(2012-2019年)的波动趋势(AAPC=1.35%,95%CI:1.16%~1.53%,P<0.001)。女性年龄标化死亡率呈持续下降趋势(AAPC=-1.70%,95%CI:-1.82%~-1.58%,P<0.001)。建立的GM(1,1)模型均能够进行中长期预测,残差检验法结果显示,所有模型平均相对误差≤10.00%且预测精度>80.00%,预测效果优;后验误差法结果显示,除男性年龄标化发病率为合格外,其余均为好。预测2029年全国、男性、女性的粗发病率为3.57/10万、2.78/10万、4.40/10万,年龄标化发病率为2.38/10万、1.89/10万、2.88/10万,粗死亡率为0.57/10万、0.62/10万、0.53/10万,年龄标化死亡率为0.33/10万、0.42/10万、0.27/10万。结论 全国、男性、女性年龄标化死亡率近10年呈下降趋势,预测结果显示未来可能进一步下降,但粗发病率、年龄标化发病率和粗死亡率一直处于上升状态,且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需要密切关注并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CYP24A1基因多态性与绝经后女性乳腺癌风险关联。方法 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江苏省无锡市选取绝经后女性1 134人(589例乳腺癌患者和545例非乳腺癌患者)。采取Sequenom MassARRAY平台对CYP24A1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2209314、rs2585428、rs2762941、rs3787555、rs4909959、rs912505和rs927650)进行分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CYP24A1多态性与乳腺癌的易感性,并采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方法分析位点-位点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 CYP24A1基因的rs2209314、rs2585428、rs2762941、rs3787555、rs4909959、rs912505和rs927650在共显性、显性、隐性和相加模型下均未发现与乳腺癌存在统计学关联。在腰围<80 cm的人群中,rs2585428能降低乳腺癌风险(OR=0.64,95% CI:0.42~0.96),rs3787555也表现出相似关联(OR=0.58,95% CI:0.38~0.87)。同时rs2585428、rs3787555和rs4909959与腰围在乳腺癌发病风险存在交互作用。rs2209314、rs3787555和rs912505之间可能存在位点-位点之间的交互作用(P=0.054 7)。结论 在绝经后人群中,rs2585428和rs3787555与乳腺癌的易感性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描述我国成年人血糖水平现状,探讨BMI、腰围与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 数据源于2018年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98个监测区(县)选取≥18岁常住居民,以面对面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查方法收集人口学基本信息、慢性病危险因素信息、BMI、腰围和血糖水平等。对数据进行复杂加权后,分组描述不同特征人群的血糖水平,并利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不同特征人群的BMI及腰围与FPG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177 816名研究对象,我国成年人FPG和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5.73±1.46)mmol/L、(5.37±0.83)%,其中,均以≥60岁年龄组最高,男性均高于女性(P<0.001),城市的平均糖化血红蛋白略高于农村(P<0.001);平均FPG和平均糖化血红蛋白均随BMI和腰围的增长而增高(P<0.001)。多重线性回归校正混杂因素后,BMI每增加1 kg/m2,未诊断为糖尿病、新诊断为糖尿病和自报已诊断为糖尿病的FPG分别增加0.019 mmol/L(P<0.001)、0.021 mmol/L(P=0.163)和0.028 mmol/L(P=0.088);糖化血红蛋白分别增加0.015%、0.050%和0.033%(均P<0.001)。腰围每增加1 cm,亚人群的FPG分别增加0.008 mmol/L(P<0.001)、0.014 mmol/L(P=0.004)、0.023 mmol/L(P<0.001);糖化血红蛋白分别增加0.006%、0.019%、0.019%(均P<0.001)。腰围的标准化β值均高于BMI。结论 未被诊断为糖尿病且BMI或腰围高于正常值的成年人是重点防控人群。腰围预测血糖水平的能力高于BMI,应加大举措提高腰围知晓率,有助于实现各人群维持血糖正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醛氧化酶1(AOX1)和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基因甲基化及其和相关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与乳腺癌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0-2014年纳入的401例乳腺癌病例和555例对照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检测AOX1和IRF4基因甲基化水平。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基因甲基化水平及其和环境因素的相乘交互作用与乳腺癌的关系,采用Excel软件分析其相加交互作用。结果 AOX1非甲基化的个体发生乳腺癌风险是携带AOX1甲基化个体的1.37倍(95% CI:1.02~1.84)。AOX1甲基化与食用菌类(OR=2.06,95% CI:1.12~3.79)和运动(OR=2.18,95% CI:1.16~4.09)存在协同相乘交互作用,均未发现相加交互作用。IRF4非甲基化能够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OR=1.71,95% CI:0.99~7.43);IRF4甲基化与环境因素无相乘和相加交互作用。结论 AOX1和IRF4非甲基化可能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单中心数据构建预测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某院行剖宫产术的孕妇临床资料,分别使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孕妇行剖宫产术后发生产褥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关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妊娠期生殖道炎性感染(OR=3.457,95%CI:1...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HIV单阳夫妻配偶HIV血清阳转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浙江省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下载的数据进行整理, 选取2009-2013年配偶首次检测结果阴性的HIV单阳夫妻为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包括一般特征、感染危险行为、抗病毒治疗、配偶HIV血清阳转情况、阳转夫妻基本特征。结果 2009-2013年2 575对HIV单阳夫妻配偶HIV血清学总阳转率为3.56/1 000人年, 年阳转率从2009年5.49/1 000人年下降至2013年3.20/1 000人年。经异性性行为感染的男性感染者配偶HIV阳转率逐年上升, 女性感染者的配偶HIV阳转率有所下降。抗病毒治疗1年以上(OR=0.063, 95%CI: 0.019~0.204)是预防配偶HIV阳转的保护性因素, 先证者感染时间在3年及以上(OR=3.564, 95%CI: 1.296~9.804)、外省户籍(OR=2.626, 95%CI: 1.098~6.230)是配偶HIV阳转的危险因素。结论 浙江省艾滋病单阳家庭配偶HIV血清学阳转率低, 地区分布不平衡。以异性性行为感染的男性感染者配偶阳转率有所上升, 重点关注外省户籍女性先证者单阳家庭。抗病毒治疗、感染时间、户籍是配偶HIV阳转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a possible association of breast cancer occurrence in women with their breastfeeding experience. A matched case-control study was conducted in Kragujevac, Serbia. A total of 382 women (191 cases with breast cancer and 191 controls) were interviewed, but the data were explored on breastfeeding and breast cancer only among parous women (339 women).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used to calculate odds ratios (ORs) as estimates of the relative risk of breast cancer. Compared with controls, significantly more cases ever breastfed [adjusted OR (ORadj) = 2.90, 95 percent confidence interval (95 percent CI) 1.02–8.22], breastfed all their children (ORadj = 2.93; 95 percent CI 1.03–8.29), and had longer lifetime duration of breastfeeding (ORadj = 3.44, 95 percent CI 1.15–10.24 for 13 or more months). In comparison with controls, significantly more cases breastfed at first birth (ORadj = 3.17, 95 percent CI 1.36–7.37). Breast cancer risk increased if first breastfeeding occurred at an older age (p for trend = .042) and with longer duration of breastfeeding (p for trend = .037). Our study is one of the few in which breastfeeding was found to be a risk factor for breast cancer.  相似文献   

15.
Selenium has been suggested to be protective regarding breast cancer risk but no overall effect has been established. Genetics may modify the effect. This study compares the effect of selenium exposure on breast cancer risk between women with different alleles in 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 The Malmö Cancer and Diet Study, a cohort including 17,035 women and >25 years of follow-up on breast cancer diagnosis, was used. Five promising SNPs regarding interaction with selenium exposure were selected from the literature: rs1050450, rs4880, rs3877899, rs7579, and rs71304. Selenium exposure was assessed in three ways: genetically elevated (n = 16,429), dietary intake (n = 15,891) and serum levels (n = 2037) at baseline. Cox regression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es evaluated breast cancer risk from selenium exposure, stratified for the SNPs and adjusted for risk factors. A total of 1946 women were diagnosed with breast cancer. Women with T/T alleles in rs1050450 had lower breast cancer risk compared with C/C, HR 0.81 (0.68–0.96). Interaction by rs1050450 limited a protective effect of higher selenium intake to T/T carriers, HR 0.68 (0.43–1.08) for intermediate intake and HR 0.63 (0.40–1.00) for high intake. No interactions or risk differences were seen for other SNPs or for serum selenium or genetically elevated selenium.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genetic variation in rs1050450 might affect breast cancer risk and that selenium exposure could be a possible modifiable risk factor for breast cancer among women with that variation.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巨大儿发生与孕前超重、孕期过度增重的直接关联及关联强度。方法 2015年1月起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建立孕妇队列,创建孕妇健康档案,收集孕期及分娩信息,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分娩体重、孕期健康状况及各种孕期并发症、分娩情况等,计算孕前BMI及孕期增重,收集新生儿出生体重,了解巨大儿发生与孕前超重、孕期过度增重之间的关系。结果 巨大儿发生率为6.6%(149/2 243)。不同孕前BMI组巨大儿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控制了孕妇年龄、孕产史等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孕前BMI适宜的孕妇比,孕前BMI超重以及肥胖的孕妇生产巨大儿的风险均增加(OR=3.12,95%CI:1.35~7.22,P=0.008; OR=2.99,95%CI:1.17~7.63,P=0.022)。不同孕期增重组巨大儿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在控制了孕妇年龄、孕产史、孕期并发症等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孕期增重适宜的孕妇比,孕期增重不足的孕妇生产巨大儿的风险降低(OR=0.52,95%CI:0.30~0.90,P=0.019)。而孕期过度增重在调整了各种孕期指标后,与孕期增重适宜的孕妇比,巨大儿发生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41,95%CI:0.96~2.09,P=0.084)。结论 孕前超重或肥胖是巨大儿发生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孕妇孕前BMI、孕期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 以来自西南3省的5 395名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WHO推荐的BMI分类标准将孕妇分为孕前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以及肥胖组。按照美国医学研究院推荐的孕期增重标准定义各组孕妇孕期增重是否适宜。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前BMI和孕期增重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结果 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孕前BMI较低(OR=1.91,95% CI:1.47~2.50)是分娩小于胎龄儿(SGA)的危险因素,但可降低分娩大于胎龄儿(LGA)的风险(OR=0.55,95% CI:0.47~0.66)。孕期增重不足会使SGA的发生风险增加(OR=1.57,95% CI:1.21~2.03),分娩LGA的风险降低(OR=0.48,95% CI:0.41~0.57)。孕前超重肥胖(OR=1.85,95% CI:1.58~2.17)以及孕期增重过多(OR=1.87,95% CI:1.67~2.11)与LGA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分层分析显示孕期增重不足仅会使孕前BMI较低和正常的孕妇分娩SGA的风险升高,对孕前超重肥胖的孕妇分娩SGA的风险没有影响。结论 孕前BMI和孕期增重是新生儿出生体重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加强孕妇健康教育、合理控制孕期增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北京市35~75岁居民心血管病高危的特征与现状,对心血管病防控策略与措施的制定完善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北京市2016年9月至2019年11月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资料,纳入北京市8个区93 520名35~75岁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分析。采用 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人群心血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河北省22所监测医院入院分娩的218 880例孕产妇资料。分析胎盘早剥的流行病学特征、时间分布、人口分布、地域分布和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结果 218 880例孕产妇中诊断为胎盘早剥者669例(0.31%);不同地区发生率整体趋势符合南高北低、区域性经济中心高于周边地区;省市级医院患病率高于县乡级,医院等级越高发生率越高;发病年龄(27.87±4.50)岁,孕妇年龄的发生率呈"J"型分布,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妊娠合并高血压(OR=1.65,95% CI:1.09~2.50),轻度子痫前期(OR=3.65,95% CI:2.40~5.56),重度子痫前期(OR=4.72,95% CI:3.86~5.76)和贫血(OR=2.41,95% CI:2.05~2.83)是胎盘早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胎盘早剥患病率在<20岁和≥ 35岁都较高,建议适度孕育,针对不同地区,尤其是高危人群采取预防措施,加强监测,对改善围产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