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情况,为制定肥胖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中6~17岁儿童青少年调查资料,分析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6岁儿童采用WHO 2007年推荐的分年龄性别BMI超重肥胖判定标准判定超重肥胖,7~17岁儿童青少年采用《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预防与控制指南》中的分年龄、性别的BMI超重肥胖判定标准进行判定。结果 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9.6%和6.4%,其中城市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1.0%(男生:12.8%,女生:9.0%)和7.7%(男生:9.7%,女生:5.5%),农村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8.4%(男生:9.3%,女生:7.4%)和5.2%(男生:6.2%,女生:4.1%)。按家庭经济收入水平分,高、中和低家庭收入儿童青少年的超重率分别为12.3%、10.7%和8.2%,肥胖率分别为8.6%、7.2%和5.7%。结论 2012年,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表现为城市高于农村,男生高于女生;患病率与家庭经济收入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了解西安市城区2013年0~6岁儿童超重肥胖发病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分层抽样的方式,抽取西安市城区0~6岁儿童10 374名.以WH0 2007身高别体重肥胖标准作为诊断超重和肥胖的依据,将2013年西安市城区0~6岁儿童的超重/肥胖率与2005年全国同龄儿童进行比较.结果 2013年西安市城区0~6岁儿童的超重率为16.9%,肥胖率为8.2%.除3岁组与5岁组男童超重率高于女童(x2值分别19.696,11.756,P值均<0.01)外,其余年龄段儿童超重率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除4~6岁组儿童肥胖率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年龄组肥胖率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2005年全国同年龄段儿童相比,西安市2岁和4~7岁儿童超重率均低于全国水平,<1岁和1岁组肥胖率高于全国水平,而西安市0~6岁儿童总体超重率低于全国水平,总肥胖率高于全国水平(P值均<0.05).5 498名男童超重率为18.3%(1 008名),肥胖率为8.9%(491名);4 876名女童超重率为15.2%(742名),肥胖率为7.3%(358名),男童均高于女童(x2值分别为17.898,8.677,P值均<0.01).西安市男童超重率、女童超重率均低于全国水平(P值均<0.01),西安市男童肥胖率与全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安市城区0~6岁儿童超重、肥胖率处于较高水平,制定预防儿童超重/肥胖的有效干预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2017年苏州市姑苏区0~3岁儿童体格发育状况。方法抽取2017年在苏州市姑苏区进行体检的82 405名0~3岁儿童,从妇幼信息系统中收集身高、体质量与体型评价资料,比较男童和女童的身高、体质量,并与2006年WHO儿童生长标准进行比较。结果苏州市姑苏区0~3岁儿童的身高和体质量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3月龄之前生长最快,此后渐趋平缓。每个月龄组的男童身高均高于女童,差值为1~2 cm;每个月龄组的男童体质量均大于女童,差值为0. 3~0. 7 kg。苏州市姑苏区0~3岁儿童的身高、体质量均高于同月龄儿童WHO标准。男童身高比同月龄儿童WHO标准高约1. 5 cm,体质量比同月龄儿童WHO标准重约0. 7 kg;女童身高比同月龄儿童WHO标准高约1. 3 cm,体质量比同月龄儿童WHO标准重约0. 6 kg。相同月龄组的男童肥胖率、超重率均高于女童。6月龄男童肥胖率最高(8. 9%),8月龄男童超重率最高(23. 0%),6月龄女童肥胖率最高(6. 3%),8月龄女童超重率最高(20. 7%)。1月龄男童和女童的消瘦率分别为1. 3%和1. 2%,其余月龄儿童的消瘦率均在1%以下。结论苏州市姑苏区0~3岁儿童体格发育状况良好,明显高于同月龄儿童WHO标准,但超重和肥胖发生率较高,应引起社会各界广泛重视,卫生系统需及时做好管理和指导工作,全面提升儿童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4.
深圳市2013-2017年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2013-2017年深圳市儿童青少年肥胖现状和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深圳市随机抽取6所小学、3所初中和3所高中,监测所有在校学生2013-2017年5年间的身高及体重。结果 2013-2017年6~18岁儿童青少年共监测94 868人次,超重率为13.31%,肥胖率为9.60%;男生超重率和肥胖率(17.60%和12.43%)均高于女生(10.27%和5.93%);近5年来男、女生超重肥胖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男、女生超重率峰值分别出现在10~12岁和13~15岁年龄组,而肥胖率峰值均在6~9岁组。结论 2013-2017年深圳市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应继续加强监测和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7~12岁儿童超重和肥胖与血压的关系,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测量瑞安市92所小学60 120名儿童的身高、体重和血压,分析儿童超重、肥胖与血压的关系。结果 60 120名儿童中男童31 160人(51.83%),女童28 960人(48.17%)。儿童总超重率为16.37%,男童和女童超重率分别为22.24%和10.22%;总肥胖率为6.42%,男童和女童肥胖率分别为9.11%和3.53%。男童超重和肥胖率均高于女童(P0.01)。受检儿童的血压偏高率为6.63%,其中男童8.79%,女童4.31%,男童血压偏高率高于女童(P0.01)。随年龄增加,血压偏高率呈上升趋势(P0.05)。儿童超重和肥胖与血压相关,随体重增加血压偏高率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超重和肥胖对儿童血压升高有影响,控制超重和肥胖是减少儿童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我国不同省份0~5岁儿童的超重和肥胖现况。方法数据来自中国2013年0~5岁儿童乳母营养健康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研究对象为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5个调查县区中的0~5岁儿童。儿童身高、体重的测量采用标准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儿童基本信息。儿童超重和肥胖采用WHO 2006年、WHO 2007年的生长发育标准(参考)进行判断。所有分析使用2010年国家统计局的省级标准人口进行事后分层加权计算。结果2013年监测0~5岁儿童样本量为32861名,各省0~5岁儿童城乡合计的超重率在3.3%~16.1%之间,肥胖率在0.6%~9.7%之间。在只有城市调查点的省份,山东0~5岁儿童超重率最高(14.3%),海南最低(3.3%);山东儿童肥胖率最高(5.2%),海南最低(0.6%)。在只有农村调查点的省份,山西儿童超重率最高(16.1%),青海最低(3.3%);肥胖率为山西最高(9.7%),青海最低(0.7%)。兼具城乡调查点的省份,儿童超重率为河北最高(14.3%)、贵州最低(3.5%);肥胖率为河北最高(6.6%)、贵州最低(0.9%)。结论2013年中国东部、中部地区0~5岁儿童的超重率、肥胖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西安市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病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西安市7岁以下儿童10 374人,男5 498人,女4 876人。以WHO 2007身高别体重肥胖标准作为诊断超重和肥胖的指标,并抽取3岁及以上的超重/肥胖儿童606例,选择正常体重儿童763例为对照,向以上儿童家长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对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以儿童是否超重/肥胖为因变量(即:是=1,否=0),儿童性别、年龄、出生体重、母亲生产方式、母乳喂养情况、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情况、儿童健康饮食情况和运动情况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1)2013年7岁以下儿童的超重率为16.87%,肥胖率为8.18%。其中男童超重1 008例,超重率为18.33%,肥胖491例,肥胖率为8.93%;女童超重742例,超重率为15.21%,肥胖358例,肥胖率7.92%,男童超重/肥胖率均显著高于女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898,8.677,P均<0.001)。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肥胖、家庭收入高、经常喝甜饮料、食欲好、进食速度快是儿童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父亲受教育程度高、代养人为父母是儿童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结论 西安市7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处于较高水平,男童高于女童。儿童超重/肥胖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华东地区儿童超重及肥胖的分布特点,探讨基于微信平台收集数据的优缺点,为今后进行调查和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0~5岁儿童家长通过微信平台在线填写,19 793名儿童纳入分析,其中男童11 770例,女童8 023名,以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值作为诊断超重和肥胖的指标。将本次调查儿童的超重和肥胖率与2006年中国九市超重和肥胖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本研究华东地区0~5岁儿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0.1%和4.2%,男童肥胖的总检出率高于女童(χ2=14.965,P<0.001),尤其0~1岁和2~3岁男童肥胖的检出率均高于女童(χ2=9.528和14.066,P值均<0.001),华东地区各年龄段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均高于2006年中国九市水平。结论 华东地区0~5岁儿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较高,使用移动平台进行人群调查研究更快捷和简便。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02-2012年广东省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流行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2002年营养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与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全省抽取13个监测点共7 075名6~17岁儿童青少年进行调查。2009-2012年的广东省居民营养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广东省9区/县城乡调查点抽取2 319名6~17岁儿童青少年,进行身高和体重测量。结果 2009-2012年广东省6~17岁儿童青少年平均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7.3%和4.5%,男生超重率和肥胖率(8.9%和6.5%)均高于女生(5.3%和2.2%),城市超重率和肥胖率(9.3%和5.6%)均高于农村(4.7%和3.2%);以9~11岁组超重率(8.8%)和肥胖率(6.0%)最高。与2002年比较,除城市女生肥胖率下降外,城市男生、农村男生和女生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均明显上升,其中农村超重和肥胖增幅高于城市,男生增幅高于女生。结论 广东省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率较2002年有较大上升,其中农村、男生和9~11岁超重/肥胖比例较高,应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西安市17年间儿童超重/肥胖的变化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按照整群随机抽样方式,兼顾全市地理分布及经济状况,抽取了莲湖、未央和临潼3个区的0~7岁儿童10 374人,男5 498人,女4 876人。以WHO 2007身高别体重肥胖标准作为诊断超重和肥胖的指标,筛查出超重/肥胖儿童,并与1996年同年龄段儿童超重/肥胖率进行比较。对3岁及以上超重/肥胖儿童发放自行设计的0~7岁儿童饮食行为调查问卷。结果 1)2013年0~7岁儿童的超重率为16.87%,肥胖率为8.18%。2)2013年0~7岁男、女童超重率较1996年增加了约2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413.611,401.898,P<0.001)。2013年0~7岁儿童不同年龄段肥胖率的均显著高于1996年。3)超重/肥胖儿童食欲好,进食速度快,喜食甜饮料与肉食。结论 17年间西安市城区0~7岁儿童超重/肥胖显著增高,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制定儿童超重/肥胖的干预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最新颁布的儿童青少年消瘦超重肥胖国家标准与WHO及国际标准,描述苏州市6~17岁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 方法 选取苏州市7 340名6~17岁儿童青少年,男性3 821名,女性3 519名,测量其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分别采用WHO标准、国际标准、中国标准进行评价。 结果 依据WHO标准、国际标准、中国标准,消瘦检出率分别为2.3%,8.4%,5.2%(两两比较均P<0.05);超重检出率分别为20.0%,19.6%,17.4%(中国标准低于WHO和国际标准,P<0.05);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1.5%,6.7%,14.1%(两两比较均P<0.05)。与此同时,不同年龄、性别分组,基于不同标准的营养状况差异不同。WHO和国际标准一致性(Kappa=0.705)、中国和国际标准一致性(Kappa=0.692)低于WHO和中国标准对不同营养状况检出率的一致性(Kappa=0.811)。 结论 儿童营养健康(消瘦、超重、肥胖)成为苏州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中国标准与WHO及国际标准检出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应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25(1985-2010)年间蒙古族7~18岁青少年超重肥胖长期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现况研究方法,应用1985、2000和2010年共计18 366人的蒙古族7~18岁青少年体质健康调研数据,分析比较不同监测年份、性别、城乡间的儿童青少年BMI均数和超重肥胖检出率.结果 25年间蒙古族7~18岁青少年BMI均数总体变化趋势为逐年升高,1985、2000和2010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1%、0.5%,6.3%、2.4%和9.1%、6.6%;1985-2000年的15年间超重、肥胖率分别增长了2倍和4倍,2010年时比1985年增长4倍和12倍.1985、2000和2010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在城市男性中分别为1.2%、0,7.9%、3.4%和11.0%、11.8%;农村男性分别为0.6%、0.6%,2.8%、2.1%和9.0%、3.4%;城市女性分别为1.8%、0.3%,8.1%、4.3%和9.4%、8.4%;农村女性分别为4.5%、0.9%,8.8%、2.2%和10.2%、4.5%,各组间不同监测年份其超重、肥胖检出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逐年增加趋势.结论 1985-2010年蒙古族青少年的超重、肥胖检出率大幅上升,并有继续升高的趋势,应采取合理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国3—5岁儿童肥胖与铁营养状况及其相关关系。方法以参加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8960名3~5岁儿童为研究对象,排除没有血清铁蛋白检测数据者。以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儿童生长标准为参照,计算身高体重Z评分(WHZ),WFIZ≤-2判定为消瘦,2〈WHZ≤3判定为超重,WHZ〉3判定为肥胖。以血清铁蛋白作为铁营养状况指标。结果3~5岁儿童的资料,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2.0%和2.1%。消瘦、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儿童的血清铁蛋白〈12μg/L的患病率分别为2.4%、4.0%、4.4%和5.4%。将身高、体重、身高体重Z评分(WHZ)与血清铁蛋白浓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仅女孩的身高与血清铁蛋白未见显著性关联(P〉0.05),血清铁蛋白与身高、体重、WHZ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3~5岁儿童肥胖状况与血清铁蛋白水平有一定关联,提示肥胖儿童更易出现血清铁蛋白低于正常水平(〈12μg/L)。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山东省学龄期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现况,为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治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利用2015年山东省中小学生体检数据,共纳入9 583 576名6~18岁儿童青少年。利用国内外四种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标准分析山东省学龄期儿童超重肥胖性别、年龄、城乡分布特征,并比较国内标准与国外标准间的一致程度。结果 基于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中国标准)、国际肥胖问题工作组(IOTF标准)、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推荐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体重指数(BMI)筛查标准,山东省6~18岁儿童青少年总体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7.5%、16.6%、13.9%和17.6%,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1%、7.2%、11.4%、10.8%。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高于女生,城市高于农村。在6~11岁年龄组随年龄增长超重肥胖检出率呈平稳上升趋势,12~18岁年龄组呈迅速下降趋势。中国标准与其他三种国际标准之间一致性较好,加权Kappa值分别为0.82(中国标准vs.CDC标准)、0.70(中国标准vs.IOTF标准)和0.83(中国标准vs.WHO标准)。结论 儿童青少年肥胖已成为山东省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需引起全社会的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5.
成都市0~18岁儿童肥胖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成都市0~18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发病情况.[方法]以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成都市3个城区16901名儿童测查身高、体重,以WHO标准同性别组身高的体重的超重和肥胖标准计算超重和肥胖的发病率.[结果]成都市0~18岁儿童超重总的发病率为12.5%(2019人),肥胖为5.2%(833人),超重的发病率远远高于肥胖的发病率.婴儿期超重发病率最高.男孩的肥胖发病率高于女孩.[结论]成都市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发病率较高,必须加强对儿童肥胖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