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了解北京市入托儿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感染状况及其相关的就诊率,为估算手足口病疾病负担参考。方法 2013年8月20-31日对北京市东城区、朝阳区和怀柔区进行入托体检的健康儿童开展血清学调查,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EV71和Cox A16的IgG和IgM抗体。结果 共调查813名儿童,平均年龄为(3.5±1.0)岁。Cox A16 IgG阳性率为61.9%,IgM阳性率为4.4%;EV71 IgG阳性率为9.3%,IgM阳性率为1.1%;各种抗体阳性率在不同性别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年龄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 A16抗体阳性者中7.8%有皮疹,EV71抗体阳性者中10.7%有皮疹。Cox A16或EV71抗体阳性者中,仅7.1%在父母陪伴下到医院就诊,而有皮疹的抗体阳性病例中,80.5%去医院就诊。结论 北京市健康入托儿童中,既往感染Cox A16的比例较大,EV71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Cox A16,提示托幼儿童对EV71普遍易感,应是手足口病防控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2012-2016年广东省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感染手足口病病例流行特征。方法 在广东省8个城市共选取8家哨点医院开展手足口病普通病例Cox A16感染监测,结合手足口病个案及暴发数据,估算Cox A16感染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并分析人群和时间分布特征。结果 ①广东省Cox A16感染手足口病估算发病率以2014年(113.0/10万)最高,其次为2016年(86.4/10万)、2012年(79.1/10万);2015年(29.0/10万)和2013年(28.8/10万)较低。②暴发以Cox A16感染(54.6%,89/163)为主,高流行年份年均暴发数(28起)是低流行年份(2.5起)的11.2倍。③估算发病率随年龄升高呈下降趋势(趋势χ2=853 905.63,P<0.01),高发年龄组依次为1~(1 449.2/10万)、3~(1 097.0/10万)、2~(1 083.5/10万)、4~(687.8/10万)和0~岁(604.9/10万);随月龄增加呈上升趋势(趋势χ2=5 541.77,P<0.01),高发月龄依次是11~(2 105.1/10万)、10~(1 448.6/10万)、9~(938.3/10万)、8~(703.3/10万)和6~月龄(664.6/10万)。④高发月份是5月(143.9/10万)和6月(131.5/10万)。结论 2012-2016年广东省Cox A16感染手足口病在各年份流行强度不同;Cox A16感染水平高时,暴发疫情增多,主要发生在托幼机构,5-6月常见,0~4岁儿童是Cox A16感染手足口病高危人群,6~11月龄为高发月龄。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江苏省无锡、常州、连云港3个城市2012-2015年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全省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处置工作规范(2012版)》,主动收集3个城市2012-2015年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资料,实验室确认试验采用荧光定量RT-PCR 方法,分析描述疫情的时间、地区、场所分布及其规模,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疫情罹患率和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2-2015年3个城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疫情1 425起(其中聚集性疫情1 314起,暴发疫情111起)。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3-6月和9-12月,分别占58.18%(829/1 425)和33.68%(480/1 425);无锡市报告的疫情较多,占59.30%(845/1 425);疫情场所主要在托幼机构,占68.63%(978/1 425)。931起聚集性和暴发疫情经实验室确认试验显示,2012年、2014年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两种病毒株主导流行,2013年、2015年分别以单一病毒株EV71和Cox A16为优势毒株。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疫情的罹患率与周围环境卫生状况有关,卫生状况越好,罹患率越小(中 vs. 差:OR=0.150,95%CI:0.034~0.667;好 vs. 差:OR=0.072,95%CI:0.016~0.317);疫情持续时间与报告的及时性有关,报告时间越晚,疫情的持续时间越长(4~7 d vs. 1~3 d:OR=3.452,95%CI:2.293~5.198;8 d vs. 1~3 d:OR=12.108,95%CI:7.767~18.763)。结论 江苏省3个城市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的时间特征呈现双峰分布,病毒型别存在年份差异,托幼机构是疫情主要场所,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对控制疫情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2014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2014年河南省手足口病(HFMD)重症病例病原学特征。方法 整群抽取郑州市某儿童医院2014年4-6月244例HFMD住院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粪便标本,病原学检测采用荧光定量RT-PCR、病毒分离、VP1测序比对等方法。病原学特征统计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结果 244例手足口病病例中,重症组109例,轻症组135例,肠道病毒(EV)通用引物RT-PCR阳性229例,阳性率为93.85%。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和Cox A10的感染构成比分别为83.84%、5.68%和8.30%。EV71感染致8例心肺功能衰竭,2例死亡;Cox A10感染致1例心肺功能衰竭、死亡。重症组与轻症组之间肠道病毒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2,P=0.021)。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对重症组和轻症组EV71、Cox A16和其他EV感染构成比进行统计学比较,P=0.048。EV71和Cox A10感染致心肺功能衰竭发生率和致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χ2=0.051,P=0.821和χ2=2.198,P=0.138)。2014年河南省Cox A10分离株属于基因6型,VP1区段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4.3%~99.7%和96.3%~100.0%。结论 EV71仍然是河南省HFMD的主要病原。Cox A10在感染病原谱中所占比加大,且感染后可致心肺功能衰竭,应加强对其他EV的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15-2016年我国手足口病哨点监测系统的手足口病特征,探讨建立手足口病哨点监测的可行性、优势及不足。方法 数据来源于11个国家级哨点监测点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手足口病监测数据,描述手足口病的病原特征、代表性和重症病例并发症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手足口病哨点监测样本阳性率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有4 783例手足口病病例样本,其中轻症病例3 390例,重症病例1 390例,死亡3例。肠道病毒(EV)阳性率为81.43%(3 895/4 783),轻症病例优势血清型为其他EV(52.68%,1 482/2 813),重症病例优势血清型为EV71(65.31%,706/1 081)。哨点监测显示的优势血清型与同时期现有监测血清型基本一致。其他EV所致病例中低年龄组儿童所占比例高于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χ2=130.17,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样本阳性率高与男性、高发月份病例、儿童医院病例、样本为粪便、及时采样有关。不同类型样本阳性率均呈现随发病-采样间隔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的趋势(粪便趋势χ2=14.47,P<0.001;咽拭子趋势χ2=31.99,P<0.001;肛拭子趋势χ2=24.26,P<0.001)。无菌性脑膜炎、非脑干脑炎、脑干脑炎为重症病例最常见的3种并发症,EV71和其他EV所致重症病例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哨点监测发现性别、发病月份、接诊医院类别、标本类型、采样及时性是影响手足口病样本阳性率的5个独立影响因素。哨点监测可以收集这些影响因素以提升监测质量。设立手足口病国家级哨点监测在我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2014年肾癌发病与死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的登记资料,估计2014年全国肾癌的发病和死亡情况。方法 对全国肿瘤登记中心449个登记处上报的2014年肿瘤登记数据进行评估,其中339个肿瘤登记处的数据符合入选标准,按城乡和年龄分层,结合2014年全国人口数据,估计全国肾癌的发病和死亡情况。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人口年龄构成,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采用Segi''s标准人口年龄构成。结果 339个肿瘤登记地区覆盖人口为288 243 347人(城市144 061 915人,农村144 181 432人)。肾癌病理诊断比例为72.70%,只有死亡证明书比例为1.27%,死亡发病比为0.37。估计全国新发肾癌病例数约为6.83万例,发病率为4.99/10万(95% CI:4.95/10万~5.03/10万),中标发病率为3.43/10万(95% CI:3.40/10万~3.46/10万),世标发病率为3.40/10万(95% CI:3.37/10万~3.43/10万),累积发病率(0~74岁)为0.40%。男性发病率为6.09/10万(6.03/10万~6.15/10万),中标发病率为4.32/10万(4.28/10万~4.36/10万);女性发病率为3.84/10万(3.79/10万~3.89/10万),中标发病率为2.54/10万(2.50/10万~2.58/10万)。城市地区发病率为6.60/10万(95% CI:6.54/10万~6.66/10万),中标发病率为4.25/10万(95% CI:4.21/10万~4.29/10万);农村地区发病率为3.05/10万(95% CI:3.01/10万~3.09/10万),中标发病率为2.29/10万(95% CI:2.25/10万~2.33/10万)。估计全国肾癌死亡病例数约为2.56万例,死亡率为1.87/10万(95% CI:1.85/10万~1.89/10万),中标死亡率为1.16/10万(95% CI:1.14/10万~1.18/10万),世标死亡率为1.16/10万(95% CI:1.14/10万~1.18/10万),累积死亡率(0~74岁)为0.12%。男性死亡率为2.31/10万(95% CI:2.27/10万~2.35/10万),中标死亡率为1.52/10万(95% CI:1.50/10万~1.54/10万);女性死亡率为1.41/10万(95% CI:1.38/10万~1.44/10万),中标死亡率为0.81/10万(95% CI:0.79/10万~0.83/10万)。城市地区死亡率为2.49/10万(95% CI:2.45/10万~2.53/10万),中标死亡率为1.42/10万(95% CI:1.40/10万~1.44/10万)。农村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12/10万(95% CI:1.09/10万~1.15/10万),中标死亡率为0.78/10万(95% CI:0.76/10万~0.80/10万)。结论 我国肾癌发病死亡水平较低,但较以往有巨大上升,城市男性为重点防控对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 估计苏州市区<5岁儿童流感嗜血杆菌相关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住院率。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2014年因社区获得性肺炎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5岁儿童的病历资料及细菌学检测结果,描述流感嗜血杆菌的检出情况,并通过苏州市CDC免疫接种平台获取市区儿童人口数,估计流感嗜血杆菌相关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住院率。结果 2010-2014年共纳入28 043例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病例,19 526例(69.63%)进行了细菌学检测,流感嗜血杆菌总阳性率为11.06%(2 160/19 526),其中12~23月龄组阳性率最高(14.29%,550/3 850),冬、春季高于夏、秋季(χ2=455.11,P<0.01);<5岁儿童流感嗜血杆菌相关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年均住院率为760.36/10万(95%CI:733.70/10万~787.01/10万),冬、春季(898.79/10万、1 249.52/10万)高于夏、秋季(514.35/10万、359.04/10万),男性(942.12/10万)高于女性(563.76/10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5月龄组年均住院率最高(2 478.31/10万),随年龄增长住院率逐渐下降(χ2=2 129.80,P<0.01)。结论 苏州市区<5岁儿童流感嗜血杆菌相关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率较高,<6月龄组住院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掌握2005-2018年全国及分省死亡率及期望寿命现状分布及变化情况。方法 利用全国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死因监测数据、全国妇幼卫生监测数据、全国死因监测漏报调查数据及社会决定因素相关协变量数据,对2005-2018年全国及分省居民死亡率及期望寿命进行估计,描述全国及分省死亡率和期望寿命差异及变化趋势。采用死亡数变化分解方法,分析年龄别死亡率、人口老龄化及人口增长原因对全国及分省总死亡数变化的贡献程度。结果 2018年,我国居民估计死亡数为10 482 297(95%CI:9 723 233~11 466 875)人,男性6 113 926(95%CI:5 773 158~6 572 407)人,女性4 368 241(95%CI:3 950 075~4 894 468)人;死亡率为755.54/10万(95%CI:701.49/10万~825.78/10万),男性861.78/10万(95%CI:813.75/10万~926.40/10万),女性642.73/10万(95%CI:581.20/10万~720.15/10万);标化死亡率为652.27/10万(95%CI:599.22/10万~721.71/10万),男性806.38/10万(95%CI:755.10/10万~874.31/10万),女性503.37/10万(95%CI:450.50/10万~572.01/10万)。2018年,全国人均期望寿命为77.15(95%CI:75.92~78.11)岁,男性74.81(95%CI:73.57~75.76)岁,女性79.87(95%CI:78.61~80.91)岁。期望寿命较高的省份有上海市、北京市、江苏省、浙江省等发达省份,较低的有西藏自治区、贵州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等欠发达省份。2005-2018年,全国死亡数共增长29.87%,男性27.74%,女性31.29%;其中,年龄别死亡率原因占比-35.74%,人口增长原因占比7.34%,人口老龄化原因占比58.28%。结论 2005-2018年,我国居民估计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人口老龄化为其主要原因。期望寿命涨幅较明显,但省际间差异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08-2018年我国≤5岁儿童手足口病死亡病例的特征,为制定针对性措施,减少死亡病例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从全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收集2008-2018年手足口病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手足口病死亡病例的人群特征、空间分布、诊断和报告情况及病原构成变化,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2008-2018年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5岁儿童死亡病例3 646例,男性多于女性(1.82:1),以≤2岁儿童为主(87.71%)。2010年之后全国≤5岁儿童报告手足口病调整后的死亡率由0.87/10万下降至2018年的0.11/10万(APC=-23.20%)。2 523例实验室确诊的死亡病例中,2 323例(92.07%)为肠道病毒71型(EV-A71)感染,但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构成呈现增加趋势。死亡病例发病至诊断时间间隔M=2(P25P75:2~4)d,发病至死亡时间间隔M=3(P25P75:2~4)d。0~1岁、EV-A71感染、发病诊断时间间隔较长和居住地为农村是手足口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2010年后,我国手足口病死亡水平呈下降趋势;死亡病例中优势病原仍为EV-A71,应加强死亡病例中非EV-A71和非CV-A16肠道病毒基因分型;西部省份、农村地区和小年龄组病例应当加强EV 71灭活疫苗接种宣传,提高诊断、救治及时性,降低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宁波市健康人群百日咳感染血清流行病学特征,评估人群百日咳实际感染水平。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分层随机抽取宁波市3个区(县)9个年龄组共1 206名健康居民纳入研究,采集调查对象血清并用ELISA法定量检测血清百日咳毒素IgG(PT-IgG)抗体。结果 调查对象PT-IgG抗体阳性率为0.91%(95%CI:0.45%~1.63%),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3.10(95%CI:2.86~3.36)IU/ml。9个年龄组人群PT-IgG抗体阳性率在0.00%~1.68%之间,GMT在2.08~5.28 IU/ml之间。≥5岁人群百日咳评估感染率为4 572.81/10万(95%CI:1 807.30/10万~9 348.12/10万),感染率高峰出现在5~岁组和≥50岁组,分别为9 301.62/10万(95%CI:1 121.77/10万~33 154.68/10万)和8 967.02/10万(95%CI:1 059.45/10万~31 845.94/10万)。结论 2019年宁波市人群百日咳实际感染率较高。由于疫苗诱导产生的抗体并不持久,宁波市青少年和成年人已成为百日咳感染重点人群。建议强化百日咳监测能力,完善疫苗免疫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描述2009-2015年湖北省手足口病的分年龄组、轻症和重症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09-2015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报告的湖北省手足口病例个案信息和湖北省各级CDC病原学监测的信息;通过对病例年龄、病例类型、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确诊及不同血清型分层分析。结果 2009-2015年湖北省累计报告手足口病495 783例,年均发病率为1 231.0/100万。手足口病高发的年龄段为0.5~5岁,重症和死亡病例发生风险的高发年龄段为6~11月龄。轻症病例2009-2015年的优势病原每年依次是EV71、Cox A16、Cox A16、Cox A16、EV71、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发病高峰出现于每年的4-6月和11-12月,偶数年比奇数年发病峰值高。结论 2009-2015年湖北省手足口病重点干预人群是0.5~5岁婴幼儿,尤其是发生重症死亡风险高的6~11月龄婴儿。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监测,有效防控手足口病,减少重症和死亡。  相似文献   

12.
2009年7月中华医学会信息管理平台升级,本刊登录网址更新为:http://www.cma.org.cn/ywzx/ywzx.asp。新老用户使用过程中具体注意如下:(1)第一次使用本系统进行投稿的作者,必须先注册,才能投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中国手足口病疫情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报告系统收集2008-2017年中国大陆手足口病报告病例个案和暴发数据,按地理位置将31个省份划分为西北部、北部、中北部、东部、中南部、南部和西南部7个片区,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用动态数列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增长速度。结果 2008-2017年全国手足口病报告发病率为134.59/10万,平均增长15.92%,报告重症比例为0.84%,平均增长9.56%,报告死亡率为0.03/10万,平均下降3.49%,报告病死率为0.02%,平均下降16.86%。累计报告暴发疫情6 000起。除北部发病率下降1.09%,其余片区发病率均上升,以南部增幅最大(25.20%)。西南部和中北部死亡率分别上升27.53%和0.60%,其余片区均下降。西南部病死率上升4.15%,其余片区均下降。年龄别发病率前2位为1~岁组(3 184.19/10万)和2~岁组(2 547.47/10万),上升幅度前2位为0~岁组(26.08%)和1~岁组(23.35%)。死亡率居前2位的是1~岁组(0.86/10万)和2~岁组(0.54/10万),分别下降1.21%和10.70%。病死率居前2位为0~岁组(0.039%)和1~岁组(0.027%),分别下降19.12%和19.91%。男、女性病死率分别下降16.93%和16.75%。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构成比分别下降4.28%和3.07%,其他肠道病毒构成比上升16.07%。中北部和中南部以EV71占优势,其余片区以其他肠道病毒占优势。结论 中国大陆地区手足口病呈现报告发病率、重症比例上升,死亡率、病死率下降的特点。3岁以下儿童仍是手足口病高危人群,非EV71和非Cox A16流行强度增加,流行特征和病原变化趋势存在明显地区间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2010年北京市手足 (口)重症病例肠道病毒(EV)检出情况及EV71病原学特征.方法 荧光定量RT-PCR检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采用RD细胞对检测阳性的咽拭子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和鉴定,对EV71分离株的VP1基因序列进行种系发生分析.结果2010年北京市手足口重症病例442例荧光定量RT-PCR检测阳性253例,阳性检出率为57.24%,其中EV71为54.55% (138/253),CoxA16为5.93%(15/253),其他肠道病毒为39.53%( 100/253).VP1基因序列分析表明2010年北京市手足口重症病例的12株EV71分离株均属于C4a基因型,核苷酸同源性为97.2% ~ 100.0%;与2007-2010年北京EV71分离株、2007年山东手足重症病例、2008年安徽阜阳及2008年广东手足口重症及死亡病例EV71分离株VP1基因序列核苷酸同源性为94.0% ~ 99.9%.结论 北京市2010年手足口重症病例由C4a基因型EV71引起,其中至少有4个病毒链在重症病例发病中起作用.分离的12株EV71与安徽阜阳地区2008年手足口重症病例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5.
海口市2008-2015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2008-2015年海口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5年海口市手足口病发病资料和病原学检测情况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5年海口市共报告手足口病71 611例,其中报告重症病例728例,重症百分比为1.02%。年平均发病率为 458.89/10万,年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死亡11例,年均死亡率为0.07/10万。发病高峰在4-7月和9-11月。病例以≤5岁儿童为主,占总病例数的95.78%;1~岁组发病率(12 881.24/10万)最高;男性报告发病率高于女性。全市4个区均有病例报告,病例主要为散居儿童,占报告总病例数的79.89%。引起手足口病流行的病原为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及其他肠道病毒,2011年后呈现交替流行态势。结论 海口市是我国手足口病高发地区,近年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应加强监测、传染源管理、健康教育以及重点人群的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患病情况、病原构成以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5年11月1日至2016年11月30日全国手足口病监测试点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1 489例手足口病重症及死亡病例进行研究,对基本信息、就诊及治疗情况、临床严重程度及病原构成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通过多项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重症病例治疗结果的危险因素。结果 1 489例重症病例中有7例死亡病例。960例(72.9%)年龄<3岁,937例(62.9%)为男性,病例大部分居住于农村(63.9%)。494例(33.2%)患者首次就诊时选择村级和乡镇级机构。重症病例的发病-就诊、发病-诊断为手足口病和发病-重症诊断的时间间隔分别为0(0~1) d、1(0~2) d和2(1~4) d。并发症有无菌性脑膜炎(51.9%,773例)、非脑干脑炎(25.3%,377例)、脑干脑炎(17.5%,260例)、脑脊髓炎(0.4%,6例)、急性弛缓性麻痹(0.1%,1例)、肺水肿/肺出血(0.3%,4例)和心肺功能衰竭(4.6%,68例)。1 217例纳入病原分析的重症及死亡病例的病原构成依次为肠道病毒(EV)71(52.8%,642例)、其他肠道病毒(21.5%,261例)、柯萨奇病毒(Cox) A16(3.0%,36例)、EV71和Cox A16合并感染(0.1%,1例)。并发症(Z=3.15,P=0.002)和发病-重症诊断的时间(Z=3.95,P<0.001)为治疗结果的危险因素。结论 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以农村男童为主,并发症以无菌性脑膜炎、非脑干脑炎和脑干脑炎为主。EV71是重症及死亡病例的重要病原构成。确诊的及时性以及并发症类型对于治疗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手足口病重症患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估手足口病重症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方法 以全国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报告的实验室确诊的6月龄至5岁手足口病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代理欧洲五维度健康量表,包括EQ-5D健康描述系统和视觉模拟标尺法(Visual Analogue Scale,EQ-VAS),通过电话调查方式获得患者在患病期间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结果 对685名手足口病重症患者进行调查,男性456例(66.6%),519例(75.8%)研究对象为≤3岁儿童。337例(49.2%)和407例(59.4%)手足口病重症患者在行动能力和日常活动维度报告有问题,569例(83.1%)和616例(89.9%)患者在疼痛/不适和焦虑/抑郁维度报告有问题。重症患者的平均健康效用值为0.58±0.23,EQ-VAS评分为53.6±25.7,随病程延长评分降低。手足口病重症患者患病期间平均质量调整生命年损失为(15.45±13.75)年/1 000人,各并发症患者的质量调整生命年损失(年/1 000人)分别为呼吸道感染11.17 ±8.83;无菌性脑膜炎13.56±11.99;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 15.31±12.63;心肌炎17.28±18.16;肺出血/肺水肿17.34±14.98;心肺衰竭25.47±20.53。EV71相关患者的质量调整生命年损失为16.51±14.48,高于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感染患者的13.02±11.45和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患者的14.74±14.22(Z=11.83,P=0.003)。结论 手足口病重症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受影响较大,且随着并发症的加重和病程的延长而加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陕西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动态变化特点,为科学防控手足口病提供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09-2018年陕西省手足口病报告病例,采用动态几何数列平均法和圆形分布法对其流行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 2009-2018年陕西省手足口病年均发病率为140.04/10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死亡率和病死率均呈波动性下降。发病率最高的依次为1~岁组(3 494.24/10万)、2~岁组(2 734.79/10万)和3~岁组(2 608.58/10万),报告死亡率最高的依次为1~岁组(1.42/10万)、2~岁组(0.77/10万)和0~岁组(0.53/10万)。发病率增长速度最快的是1~岁组和0~岁组,平均增长速度分别是17.89%和17.05%。年均报告发病率位居前3位的分别是西安市(251.34/10万)、渭南市(161.21/10万)和咸阳市(123.73/10万),均位于关中平原地区。10个地级市的发病率平均增长速度均>0;多个地级市的重症比例呈不同程度下降趋势。圆形分布法推测的发病高峰时间为每年的4月10-11日,高发月份为每年的4-7月。2018年的肠道病毒71型的构成比仅为26.47%(1 303/4 922)。2014-2018年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的构成比在20.06%(753/3 753)~23.08%(855/3 705)之间。其他肠道病毒构成比从2009年的6.09%(14/230)增加到2018年的51.91%(2 555/4 922)。结论 2009-2018年陕西省手足口病的重点人群为<3岁幼儿,总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死亡率、病死率呈下降趋势,大部分地区的重症比例呈下降趋势。病原构成也随时间的发展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