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女性月经初潮年龄与肥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中国中老年女性中,月经初潮年龄与一般性肥胖(基于BMI)和中心性肥胖[基于腰围(WC)与腰围身高比(WHtR)]之间的关系。方法:以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的6 363名中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初潮年龄与肥胖的关系类型,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初潮年龄(分为≤13、14~、16...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成年女性初潮年龄与糖尿病患病的关系。方法 使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浙江省桐乡市项目点32 364名30~79岁女性常住居民有效基线调查数据,使用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研究初潮年龄与糖尿病患病的关系,使用回归模型中初潮年龄与不同变量的乘积项,评价二者的交互作用。结果 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51.42±9.63)岁,3.73%的女性初潮年龄≤12岁,24.17%的女性初潮年龄≥17岁。调查对象糖尿病患病率为5.75%。调整年龄、社会经济状况、糖尿病家族史、行为习惯、闭经、BMI和腰围等因素后,与初潮年龄≥17岁相比,初潮年龄15~16、13~14和≤12岁女性成年后糖尿病患病OR值(95% CI)分别为1.13(1.00~1.27)、1.29(1.12~1.49)和1.68(1.31~2.15)。吸烟、饮酒、体力活动、肥胖等与初潮年龄无相乘交互作用(P>0.05)。结论 初潮年龄与女性糖尿病患病存在着关联。初潮年龄越早,成年后患糖尿病风险越大。初潮年龄和吸烟等成年期暴露因素对糖尿病无相乘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常山县女性月经初潮年龄。方法:对常山县9所学校8~18周岁的女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对婚前医学检查的女性,进行月经初潮年龄问询调查。按年龄分组,计算各年龄组女性平均初潮年龄。比较各年龄段平均初潮年龄以及各年龄段小于12岁和大于18岁初潮者比例的差异。结果:调查3991例妇女,已初潮妇女3005例,平均初潮年龄(14.13±1.73)岁,初潮年龄最早8.99岁(1例),初潮最晚22岁,各年龄组平均初潮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龄增大,初潮年龄呈增大趋势,小于12岁初潮者的比例在≤20岁年龄组中最高,而初潮年龄大于18岁者的比例随着被调查者年轻化而比例逐渐减少。结论:常山县妇女月经初潮年龄呈现逐渐提前趋势,40年间提前3.64岁。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女性初潮年龄(MA)对青春晚期(LP)和中年期(ML)肥胖的远期影响。方法以北京市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BCAMS)研究样本中16~18岁女性(2035人)为LP研究人群,以“宫内发育与成人疾病”队列人群中41~52岁女性(479人)为ML研究人群。以体重指数(BMI)和腰围身高比(WHtR)评价肥胖和中心性肥胖;以LP、ML各自MA的P25和P75将两人群分别划分为早、中、晚初潮组;分别以中国学龄儿童和中国成年人BMI标准作为两人群超重和肥胖的诊断标准,以WHtR≥0.5定义中心性肥胖;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MA与BMI和WHtR相关关系,以及早初潮预测LP和ML肥胖的比值比(OR)。结果LP和ML人群的肥胖率、中心性肥胖率均随初潮年龄提前而上升(χ^2趋势检验,P值均〈0.001);初潮年龄每提前1岁,LP和ML女性的BMI分别增加0.58kg/m^2和0.35kg/m^2,腰围分别增加1.1cm和0.6cm;与晚初潮者相比,早初潮者在LP和ML发生肥胖的OR值分别是8.740(95%CI:3.653~20.911)和2.498(1.145~5.453),中心性肥胖的OR值分别是14.280(3.223~63.267)和15.604(1.821~133.679)。结论月经初潮相对较早的女性在LP和ML更趋向于发生肥胖,特别是中心性肥胖。  相似文献   

5.
广西女性月经初潮年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分析影响广西地区女性月经初潮年龄的相关因素。方法调查848名年龄在14~16岁之间的女生及母亲的相关因素,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这些因素与初潮年龄的关系。结果平均初潮年龄为13.04±1.45岁。母亲初潮年龄,1岁时体块指数(BMI),出生时体重,母亲身高和出生时身长为影响月经初潮年龄的主要因素。结论女孩初潮年龄不仅与遗传因素有关,而且与宫内环境和儿童时期的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6.
阜阳市女学生月经初潮年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阜阳市青少年发育水平及其第二性征状况,于1995年3~4月对女学生月经初潮年龄作了一次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选择市区有代表性的中小学各2所,采用现况调查法,登记调查卡片,按出生年月计算实际年龄,然后按目测概率法计算平均年龄及95%可信限。2结果与讨论2.1共调查女生2281人,每个年龄组都在150人以上。剔除不合格卡片,实际统计女生2260人。初潮年龄最小11岁,最大17岁,平均们引岁295%可信限为11.12~16.14岁(见表1)。2.2与各地女生初潮平均年龄比较。根据有关资料t’j,对我国青少年发育水平的分界线,…  相似文献   

7.
永州市1966~1986年出生女性月经初潮年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永州市1966~1986年出生女性月经初潮年龄动态变化。方法 通过查阅住院病历和现况调查,对永州市:1966-1986年出生女性月经初潮年龄作了动态分析,绘制出了折线图,统计月经初潮提前速度。结果 月经初潮年龄20a间提前1.66岁,1966—1976年出生者的月经初潮年龄平均数基本稳定在14.0岁左右,正负不超过0.18岁,1976-1981年出生的月经初潮年龄提前1.52岁。1981-1986年出生者的月经初潮年龄又基本稳定在12.5岁。20a女性月经初潮平均年龄在12.50~14.18岁之间。结论 该项调查结果符合罗小玲等提出的永州市女生95%月经初潮年龄正常范围,此城市女生正常参考值在较长时间内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通道县侗族女中学生月经初潮年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侗族女中学生月经初潮状况,为适时有效地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不记名方式问卷调查。结果 通道县侗族女中学生月经初潮平均年龄为13.79岁,城镇女生月经初潮平均年龄较农村女生早0.55岁,侗、汉族女生月经初潮年龄无显著性差别,女儿月经初潮平均年龄较母亲早1.87岁。结论 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最佳时间是初中一年级。  相似文献   

9.
母女月经初潮年龄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金辉  贾胜梅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2):4362-4363
[目的]探讨母、女平均初潮年龄(MMA)的变化。[方法]对1984、1985年出生的河北籍1400名汉族女生及其母亲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分农村组(710名)和城镇组(690名)。使用SPSS10.0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农村组女生MMA为(14.76±1.23)岁,母亲MMA为(16.46±1.59);城镇组女生MMA为(13.85±1.17)岁,母亲MMA为(16.38±1.43)岁。[结论]城镇组女生MMA比农村组女生提前了0.91岁;城镇组女生MMA比母亲提前了2.53岁;农村组女生MMA比母亲提前了1.72岁;经u检验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呼和浩特地区蒙汉族女生月经初潮年龄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庞淑珍 《中国校医》1998,12(1):64-65
  相似文献   

11.
唐玲  陶芳标  朱鹏  徐红  赵玉秋  王惠  张悦  周露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3):5275-5279
目的:了解安徽省汉族女生月经初潮年龄变化情况及不同经济状况地区月经初潮年龄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月经初潮年龄与肥胖度的关系。方法:按照2010年全国中小学生体质调研的相关要求,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和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安徽省南、北、中3个地区的城乡7~18岁中小学女生共6 840人进行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及腹部、上臂、肩胛下皮褶厚度等指标,并对她们是否有月经初潮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安徽省汉族女生半数月经初潮平均年龄为12.44岁,与往年相比呈现提前趋势。城乡女生半数月经初潮平均年龄分别为12.39及12.49岁。体质指数、腰高比及3个部位皮下脂肪厚度等指标的均值来潮组均大于未来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月经初潮年龄与体脂因素关系密切,呈现负相关;应该提前加强中小学生的性教育及让中小学生加强锻炼、控制饮食,减缓月经初潮年龄提前的长期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孕妇分娩年龄和初潮年龄间隔年数与大于胎龄儿(large for gestational age, LGA)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8年4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5个县孕早期建卡产检2 032名孕妇为研究对象。分析孕妇间隔年龄与LGA发生的相关性,接收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孕妇间隔年龄在预测LGA发生中的作用。结果  队列随访至2 032名孕妇分娩,其中发生LGA 67例,发生率为3.3%。LGA组孕妇分娩年龄、间隔年龄和BMI较非LGA组大(均有P < 0.05)。相关性分析中,校正混杂因素后,孕妇间隔年龄与出生体重无相关(P=0.178),但间隔年龄≥30岁的孕妇LGA发生风险是间隔年龄 < 10岁的29.214倍(P=0.018)。ROC曲线分析显示,孕妇间隔年龄预测总体、分娩女婴的AUC分别为0.585、0.644,孕妇间隔年龄预测LGA的最佳截断点均为13岁。结论  孕妇分娩年龄和初潮年龄间隔年数与LGA发生有关,间隔年数越大则LGA发生风险越大。分娩年龄和初潮年龄间隔在女婴LGA发生预测中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女生月经初潮年龄变化趋势及与体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玲  陈丽萍  居文 《中国校医》2007,21(6):614-616
目的了解福建省女生月经初潮的发生现状及其变化规律。探讨月经初潮与形态、机能、素质的关系,为青春期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分层整群抽样法,对7~18岁3847名女生进行现状调查,采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月经初潮平均年龄(MMA)。结果女生月经初潮平均年龄为12.5岁,城乡月经初潮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形态指标(身高、体质量、胸围、坐高)、维尔维克指数、劳累尔指数、肺活量,均为来潮组明显大于未来潮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马氏躯干腿长指数则表现为未来潮组高于来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福建省学生月经初潮平均年龄提前趋势依然存在。形态发育、机能指标与青春期发育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绝经后女性初潮年龄与脉搏波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及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2014年间参与贵阳地区调查的女性7 330人,排除已确诊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未绝经女性和非正常绝经女性、初潮年龄和绝经年龄信息不确定者,最终纳入2 682例女性分析,通过问卷、体格检查、血清学及多普勒超声检测,获得初潮年龄、体质指数、血糖、血脂、PWV等指标,并依初潮年龄分为6组,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结果 本组研究人群平均初潮年龄为(14.6±1.9)岁,随初潮年龄增加,6组PWV异常率依次为88%、76%、71%、75%、76%、80%,呈近U型分布趋势(χ2=121.20,P=0.040);13~14岁初潮年龄组PWV异常率是U分布的谷值;PWV的危险因素为初潮年龄、实际年龄、体质指数、腰围、空腹血糖、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均有P<0.05);不同年代出生女性初潮年龄对PWV异常风险影响不同。结论 贵阳地区40岁以上自然绝经女性的初潮年龄与脉搏波速度及心血管危险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
赵继  马亚娜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3):1956-1959
目的:探讨月经初潮年龄与人体形态、机能、素质指标的相关关系,为采取干预措施和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文献中收集2005年全国30个省市汉族女生的生长发育指标共15项,对所有生长发育指标与汉族女生月经初潮年龄进行简单相关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在简单相关分析中,有5个因素与月经初潮年龄相关,其中有2个因素进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中,分别是体重和握力。结论:汉族女生的部分生长发育指标与青春期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巨大儿与单纯性肥胖症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 探讨巨大儿与婴幼儿、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的关系。  [方法 ] 对 6~ 14岁的 132例巨大儿、5 0 0例正常对照儿及其双亲作了身高和体重的人体测量学检查 ,并对以往超重肥胖情况采用了回顾性问卷调查 ;对婴儿期 5 0例巨大儿 ,15 0例对照儿于 1岁内作了身长体重测量的定期随访。  [结果 ]  6~ 14岁时巨大儿组肥胖率 16 .3% ,高于对照组的 8.6 % (P <0 .0 5 ) ,巨大儿组超重率 10 .9% ,略高于对照组的 9.8% ,且与遗传因素无明显的相关性。肥胖和超重在婴儿期最多 ,在学龄前期 ,随着年龄的增加 ,人数逐渐减少 ,但在各年龄段巨大儿组和对照组的肥胖和超重率差异均有显著性。  [结论 ] 胎儿期肥胖易导致婴幼儿期肥胖 ,与青少年肥胖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国青春期女生月经初潮较早与身体形态发育的关系.方法 资料均来自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数据,采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月经初潮年龄的第10百分位数(P10)概率界值,将界值以前已来月经者定义为月经初潮较早(9.0~11.6岁),共筛选出初潮较早女生1072名,按城乡、年龄(精确到0.1岁)1∶2频数匹配未来潮女生2144名,并选取其身高、体重、坐高、胸围、BMI和身高坐高指数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9.0~11.6岁各组中月经初潮较组与未来潮女生各项指标的差异,采用x2检验分析超重、肥胖率的差异;采用多水平模型分析月经初潮较早与各项形态指标及超重肥胖的关系.结果 纳入1072名月经初潮较早者以及2144名未来潮者.初潮较早组女生身高、坐高、胸围、体重和BMI分别为(151.42±7.46) cm、(80.86±4.21)cm、(73.88 ±7.72)cm、(44.32±9.35)kg和(19.18 ±3.03) kg/m2,未来潮组分别为(144.86±7.55)cm、(76.96±4.05)cm、(67.25±6.94) cm、(36.07 ±7.88)kg和(16.64±2.48) kg/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2.20、-23.69、-24.38、-23.12、-20.17、-6.33,P值均<0.01);多水平分析结果显示,9.0~11.6岁组月经初潮较早与各项身体形态发育指标均具有相关性(P值均<0.05),初潮较早组女生与未来潮组比较,身高、坐高、胸围、体重和BMI分别高5.28 cm、3.37 cm、5.53 cm、6.37 kg、1.79 kg/m2;分年龄段分析,发现初潮较早组与未来潮组之间身高、坐高和体重的差异随年龄增加呈抛物线型变化趋势,胸围呈“U”形变化;9.0~10.8、10.9~11.0、11.1 ~11.2岁组初潮较早女生出现超重肥胖的风险分别是未来潮组的2.98倍(95% CI:1.92 ~4.63)、6.76倍(95% CI:2.79 ~16.39)、2.99倍(95%CI:1.40~6.40).结论 中国青春期女生月经初潮较早与身高、坐高、体重和胸围等生长发育指标有关,且与超重肥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