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目的评价广州市"发现即治疗"实施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优化HIV/AIDS病例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模块,收集广州市2019年新报告的HIV/AIDS病例信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IV/AIDS病例确诊后30天内开始治疗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019年广州市新报告HIV/AIDS病例确诊后30天内接受抗病毒治疗1 185例,占71.6%。与确诊后30天内未治疗的病例相比,确诊后30天内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病例女性较多[aOR(95%CI):1.61(1.08~2.39)](男性作为参照),已婚有配偶的比例高[aOR(95%CI):1.51(1.04~2.17)](未婚作为参照),文化程度高,初中[aOR(95%CI):1.58(1.08~2.30)],高中或中专[aOR(95%CI):2.24(1.49~3.37)],大专及以上[aOR(95%CI):2.66(1.74~4.08)](小学及以下作为参照),同性传播的比例高[aOR(95%CI):1.45(1.10~1.92)](异性传播作为参照),自愿检测发现的比例高[aOR(95...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福建省新报告HIV感染者/AIDS病人完成首次随访情况及影响因素,以加强随访管理.方法 从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下载福建HIV/AIDS病例卡,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截至2011年8月31日,全省首次随访的新报告HIV/AIDS 702例,随访完成率94.0%;男性、有登记身份证、联系电话及由疾控中心报告和现住我省的病例,首次随访完成率较高.结论 应强调责任报告单位作用,改善与患者的沟通技能,提高病例信息收集质量,以提高病例首次随访完成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许昌市近年来新报告HIV/AIDS病例早期接受抗病毒治疗情况,分析影响及时治疗的因素,为提高治疗及时性提供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模块中获得2017-2020年许昌市新报告HIV/AIDS病例信息,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HIV/AIDS病例确诊30 d内开始抗病毒治疗的因素。结果 许昌市2017-2020年新报告HIV/AIDS病例1 335例,其中确诊30 d内开始抗病毒治疗808例,占60.52%。已婚有配偶(OR=1.583,95%CI:1.193~2.100)、同性性传播(OR=1.650,95%CI:1.293~2.105)、报告时疾病名称为艾滋病(OR=1.447,95%CI:1.122~1.866)、通过咨询检测发现(OR=1.310,95%CI:1.031~1.644)、本地报告(OR=1.794,95%CI:1.399~2.300)确诊后30 d内接受抗病毒治疗率高。结论 许昌市新报告病例确诊30 d内开始抗病毒治疗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要进一步推广建立咨询检测、诊断治疗“一站式”服务,缩短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16年7月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纳入标准调整后报告的HIV/AIDS首次随访后的跨省流动及其抗病毒治疗和病毒抑制情况,了解其流动特征及对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利用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的HIV/AIDS报告及治疗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和
χ
2检验探讨HIV/AIDS流动与治疗和...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淮安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实施免费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2005—2013年在淮安市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的资料,分析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以及治疗后病毒抑制率。结果共214例HIV/AIDS接受抗病毒治疗,在治194例,死亡20例。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平均值为(170.1±117.3)个/μl,治疗后3、6个月和1、2、3、4、5年与治疗前相比,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有增加(P0.05)。治疗1年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基线平均增加146.7个/μl,病毒抑制率为81.48%。有94例更换过抗病毒治疗药物,换药原因主要为药物不良。结论淮安市HIV/AIDS抗病毒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重建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分析我国男男性行为HIV感染者(MSM感染者)确证后婚姻及危险行为变化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预防二代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截至2012年12月31日的艾滋病网络直报病例报告卡和2013年12月31日艾滋病随访管理定时数据库,对2012年新报告MSM感染者的基本人口学特征、婚姻状况和高危行为及其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新报告MSM感染者中,66.1%(10 426/15 768)为未婚,69.6%(10 970/15 768)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2012年随访到的MSM感染者中,1年后有96.0%(14 451/15 049)仍接受随访,其安全性行为比例从首次随访前的67.7%(9 779/14 451)上升到91.1%(13 277/14 451);发现感染HIV时已婚有配偶的MSM感染者中,64.1%在1年后仍维持有配偶状态;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OR=1.540,95%CI:1.138~2.085)、职业为工人(OR=1.430,95%CI:1.131~1.808)、干部职员(OR=1.610,95%CI:1.236~2.098)和农民(OR=1.661,95%CI:1.214~2.271)相对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和职业为商业服务的MSM感染者更易采取安全性行为。始终无配偶(OR=0.563,95%CI:0.439~0.722)、有配偶变无配偶(OR=0.624,95%CI:0.448~0.870)和无配偶变有配偶(OR=0.444,95%CI:0.288~0.687)较始终有配偶的MSM感染者更易发生危险性行为。结论 规范化的随访管理有助于MSM感染者采取安全性行为,随访过程中需针对无配偶/固定性伴、低文化程度、职业为商业服务的MSM感染者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HIV的二代传播。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分析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失败病例的耐药情况,指导HIV/AIDS抗病毒治疗工作。方法 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库中提取200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福州市接受抗病毒治疗、治疗时间≥6个月、病毒载量>1 000拷贝/ml的抗病毒治疗失败病例。采用In-House方法检测耐药,使用美国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进行耐药分析。结果 200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福州市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HIV/AIDS病例4 583例,其中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失败246例,占5.37%。246例治疗失败病例中出现耐药74例,占30.08%。确诊年龄中位数34岁,感染途径以性传播途径为主,占80.49%(198/246),病毒载量检测结果中位数13 000拷贝/ml。不同确诊年龄、初始CD4+T细胞计数、临床分期、治疗开始间隔、治疗时长的治疗失败患者间耐药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46例患者中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和蛋白酶抑制剂(PI)耐药的比例分别为23.17%(57/246)...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我国2008-2015年新报告的男男性行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MSM感染者)未接受随访干预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提高该人群随访干预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分析2008-2015年新报告的MSM感染者未接受随访干预情况,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 2008-2015年新报告MSM感染者的未随访干预的比例为5.06%(6 037/119 358),由2008年的37.57%(1 261/3 356))下降到2015年的0.84%(267/31 935),呈逐年递减趋势(趋势χ2=103.43,P<0.01)。年龄<20(OR=1.30,95% CI:1.11~1.52)、20~(OR=1.52,95% CI:1.36~1.69)、30~(OR=1.22,95% CI:1.12~1.34)和40~(OR=1.10,95% CI:1.01~1.20)岁组未随访干预的比例均比50~岁组高;初中及以下(OR=1.52,95% CI:1.37~1.69)、高中或中专(OR=1.35,95% CI:1.23~1.49)文化程度者未随访干预的比例比大专及以上者高;职业为不详者(OR=2.06,95% CI:1.49~2.87)、家政家务及待业(OR=1.54,95% CI:1.30~1.83)、商业服务(OR=1.31,95% CI:1.15~1.49)及学生(OR=1.34,95% CI:1.18~1.52)未随访干预的比例比干部职员高;样本来源于羁押场所(OR=2.99,95% CI:2.26~3.95)和专题调查(OR=1.43,95% CI:1.29~1.59)未随访干预的比例比来源于检测咨询点高;流动人口(OR=1.46,95% CI:1.28~1.66)未随访干预的比例比常住人口高。结论 新报告MSM感染者未随访干预比例逐年降低。年龄<50岁、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职业不详、家政家务及待业、商业服务及学生、源于羁押场所及专题调查、流动人口的未随访干预比例高,要加强这些特征的MSM感染者的随访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了解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及其性伴的性行为现状及特征,为进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在云南省澜沧县对已确诊的HIV/AID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2.87%的感染者有临时性伴,HIV/AIDS与固定性伴、非商业非固定性伴和商业异性性伴性生活频率比感染前明显下降,性生活中安全套坚持使用率分别为40.00%、25.00%和62.50%;78例HIV/AIDS的性伴中检出13例HIV阳性,部分性伴存在多性伴现象。结论澜沧县部分HIV/AIDS及其性伴存在多性伴现象、性生活活跃,今后要进一步加强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的宣传和干预,减少HIV经性传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山东省50岁及以上首次接受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情况。方法 收集2003-2014年底在山东省内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50岁及以上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基线和治疗后的相关资料,分析抗病毒治疗效果。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322例,其中男性占76.7%,女性占23.3%;平均年龄为(56.9±6.4)岁;以已婚或同居者为主,占63.4%;感染途径以异性性传播为主,占54.3%;基线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是194.0(83.5~301.0)个/mm3,基线时仅不同感染途径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4.200,P=0.003)。治疗后不同时间段与基线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进行比较,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和治疗前机会性感染情况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均有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病毒完全抑制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93,P=0.719)。结论 山东省50岁以上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病毒载量。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分析2005-2019年江苏省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的HBV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研究对象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江苏省2005-2019年HIV/AIDS首次入组抗病毒治疗数据库,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不同特征HIV/AIDS的HBsAg检测率和HBsAg阳性率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2005-2019年江苏省首次入组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共29 288例,总体HBsAg检测率为49.8%(14 594/29 288),2005-2019年HBsAg检测率由0.0%(0/80)增加到75.2%(3 448/4 586),呈逐年上升趋势。进行HBsAg检测的HIV/AIDS中,江苏省籍占81.6%(11 915/14 594),男女性别比7.34:1(12 845:1 749),年龄(38.5±13.8)岁,汉族占96.1%(14 023/14 594),已婚/同居占48.9%(7 131/14 594)。男男性传播和异性性传播感染途径占97.9%(14 294/14 59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sAg检测率的影响因素中,2015年及以后入组、外省户籍、已婚/同居、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注射吸毒感染途径的人群HBsAg检测率较高。HIV/AIDS的HBsAg阳性率为8.6%(95%CI:8.2%~9.1%),HBsAg阳性率在2016年之前均>10.0%,自2016年以后稳定在6.7%~8.2%。HBsAg阳性率的影响因素中,2015年及以后入组、女性、年龄>59岁、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的HBsAg阳性率较低,而45~59岁年龄组和少数民族人群的HBsAg阳性率较高。结论 2005-2019年江苏省首次入组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中,HBsAg检测率总体不高,合并HBV感染高于一般人群,需要加强其HBsAg相关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河南省艾滋病防治人员随访管理能力的干预效果。 方法 对5个项目县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人员进行基线调查,督导干预1年后进行随访调查。 结果 基线和随访调查分别纳入研究对象139人和128人,他们的能力测评得分分别为(27.77±5.49)和(29.77±4.93)分,(t = 3.121, P = 0.002),其中分析评价能力、政策执行能力、社区实践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的提升具有统计学意义(t = 4.366、P <0.001,t = 4.613、P <0.001,t = 2.626、P = 0.009,t = 2.976、P = 0.003)(P <0.01)。结论 随访干预可以有效提升艾滋病防治人员随访管理能力,丰富的随访管理经验、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对随访工作满意和年总收入的增加均有利于随访管理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10-2018年河南省新报告HIV/AIDS流行特征,为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我国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下载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河南省新报告HIV/AIDS个案信息,应用Excel 2010软件整理数据、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0-2018年,河南省新报告HIV/AIDS 41 223例,新报告HIV/AIDS数从2010年的3 087人逐年增加至2018年的5 910人。新报告HIV/AIDS以性传播为主,性传播构成比从2010年的50.6%(1 564/3 087)升至2018年的98.8%(5 839/5 910),异性性传播从2010年的44.9%(1 387/3 087)先升后降至2018年的65.7%(3 885/5 910),男男性行为传播从2010年的5.7%(177/3 087)升至2018年的33.1% (1 954/5 910)。异性性传播HIV/AIDS中有非婚异性性行为的比例从2010年的69.4%(962/1 387)升至2018年的91.7%(3 562/3 885)(趋势χ2=657.802,P<0.001)。15~24岁青年、≥ 60岁老年新报告HIV/AIDS数逐年增多,青年以男男性行为传播为主(52.7%,2 561/4 856),老年以异性性传播为主(86.4%,5 907/6 833),且老年异性性传播HIV/AIDS中,以男性为主,男性HIV/AIDS数从2010年的122例增加到2018年的738例,历年男性构成比在82.2%~91.0%之间,女性构成比从2010年的9.0%(12/134)增加到2018年的17.8%(160/898)。结论 2010-2018年河南省新报告HIV/AIDS数逐年增多,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艾滋病防控重点应以控制非婚异性性行为传播和男男性行为传播为主,并关注青年和 ≥ 60岁老年人群的性传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