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分析福建省≥60岁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流行病学特征,为老年人群HIV/AIDS精准干预和防治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福建省报告的2152例≥60岁HIV/AIDS病例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病例的基本人口学、既往高危行为接触史、可能的感染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2012-2016年重庆市主城区50岁及以上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病人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针对性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2-2016年在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报告的3 495例HIV感染者/AIDS病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3 495例研究对象中,死亡715例。2016年报告50岁及以上病例数比2012年增加了1.7倍。报告病例以50~岁年龄组为主,占47.3%(1 654/3 495);以已婚有配偶为主,占65.7%(2 295/3 495);以初中及以下学历为主,占78.2%(2 732/3 495);以性传播为主,占97.5%(3 409/3 495),其中,异性传播占88.4%(3 091/3 495),同性传播占9.1%(318/3 495)。阳性报告来源以医疗机构检测发现为主,占63.6%(2 222/3 495),其次为疾控机构检测,占32.8%(1 148/3 495)。结论 重庆市主城区50岁及以上艾滋病报告数呈增加趋势,异性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医疗机构检测是主要发现途径,应继续加强医疗机构HIV检测工作,以病例为线索开展溯源调查,制订针对性措施,控制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青岛市2010-2014年历年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青岛市有针对性开展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青岛市2010-2014年HIV/AIDS报告病例及哨点监测资料,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0-2014年,青岛市新报告HIV/AIDS病例数呈逐年增长趋势;男女性别比为10.8:1,20~39岁年龄组病例占77.1%;65.6%为未婚者;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67.6%;同性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MSM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结论 MSM人群为青岛市艾滋病流行的主要高危人群,同时需要加强对女性性乱人群的监测检测,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控工作,探索适合的防控模式,有效遏制艾滋病在青岛市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成都地区45岁以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HIV/AIDS)患者流行特征.方法 应用流行病学方式对2018—2020年期间成都地区45岁及以上HIV/AIDS患者发病资料予以分析.结果 2018—2020年新报告成都地区45岁及以上HIV/AIDS患者219例(35.67%),2018—2020年期间成都地...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12-2016年温州市5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流行特征,为制定针对老年人群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2012-2016年温州市5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资料,对病例人口学特征、传播途径、发现途径、首次CD4检测等进行分析。结果 温州市2012-2016年新报告5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736例,占总报告数的25.85%,老年病例构成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χ2=6.000,P=0.014)。本市户籍占87.64%,男女性别比为3.57∶1,确诊时平均年龄为(62.94±9.66)岁,主要分布在50~59岁年龄组,占43.34%,已婚有配偶占66.71%,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占65.76%,农民占34.38%,医疗机构检测发现占73.23%。异性传播为主,占85.33%,男性、女性异性传播分别占81.74%、98.1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285,P<0.001)。异性传播中通过非婚异性性接触感染占84.24%,男性、女性非婚异性性接触感染分别为94.04%、55.0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298,P<0.001)。HIV感染时间在3年以内和8年及以上分别占39.45%、15.75%。结论 温州市50岁及以上老年人艾滋病疫情发展较快,已成为艾滋病防控重点对象,亟需根据该人群艾滋病流行因素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无锡市2004-2018年老年HIV/AIDS病例的流行特征,为制定老年人群的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无锡市2004-2018年老年HIV/AIDS病例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18年无锡市累计报告老年HIV/AIDS病例843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25.1%,确证时平均年龄(57.6±7.5)岁,男女比例4.5∶1,已婚有配偶占52.1%,初中及以下占78.3%,经性传播占98.8%;经医疗机构检测发现占69.3%。男性病例中同性传播占比从2004年的0.0%上升至2018年的55.7%(χ趋势2=18.168,P<0.001)。经异性性传播的病例中,98.4%的男性病例有非婚异性性接触史,高于女性病例的42.1%(χ2=229.381,P<0.001);59.2%的女性病例配偶/固定性伴阳性,高于男性病例的3.0%(χ2=216.699,P<0.001)。结论无锡市老年HIV/AIDS病例主要经性传播途径感染,同性性传播比例上升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泰安市HIV/AIDS患者的生存状况,为制定相关的救治救助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本地区能随访到的全部HIV/AIDS患者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的36例HIV/AIDS患者感觉自己生活质量很好或较好的仅占22.22%,4/36评定有焦虑,13/36评定有抑郁,家庭收入低于当地农民平均水平;年龄小于30岁、最近1个月参与社交活动多、最近1次CD4细胞检测结果高、没有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自我感觉生活状况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V/AIDS患者自我感觉生活状况差,部分存在心理问题,经济收入较低,应进一步加大心理支持和社会救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2013-2017年温州市报告15岁以上女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HIV/AIDS)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2013-2017年温州市报告且年龄≥15岁的女性HIV/AIDS病例的人口学和行为学信息,分析该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3-2017年温州市报告的15岁以上女性HIV/AIDS病例数明显增长,50岁及以上的女性所占比例为34.25%。已婚有配偶者占62.62%,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接近90%,五年间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性传播比例为96.50%,其中尤以非婚异性性接触是主要传播途径,占71.37%,不同年龄组女性病例异性传播表现形式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2015-2017年报告的15~24岁年龄段青年女性病例非婚非商业异性性行为、商业异性性行为比例分别为62.79%和23.26%,高于其他年龄组;50岁及以上女性经配偶/固定性伴阳性感染的比例最高,为36.36%。结论 2013-2017年温州市报告15岁以上女性HIV/AIDS病例数明显增长,50岁以上女性所占比例高;建议开展相关人群的扩大检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9.
对人类致病的支原体有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生殖支原体(Mg)、发酵支原体(Mf)、穿通支原体(Mpe)和梨支原体(Mpi)。其中Uu和Mh在性病人群的检出率较高,而另4种难培养支原体自被发现以来,常常与HIV感染联系在一起,被认为是HIV/AIDS感染发病的协同因子。为了解HIV+/AIDS患者的支原体感染状况并分析其与疾病发展的关系,我们对江苏省部分HIV+/AIDS患者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福建省 ≥ 60岁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流行病学特征,为老年人群HIV/AIDS精准干预和防治资源配置提供参考。  方法  对2015年1月1日 — 2019年12月31日福建省报告的2 152例 ≥ 60岁HIV/AIDS病例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病例的基本人口学、既往高危行为接触史、可能的感染途径、HIV抗体检测和CD4 + T淋巴细胞检测等信息,比较分析老年人群中易感染HIV危险行为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  结果  2015 — 2019年福建省每年报告 ≥ 60岁HIV/AIDS病例数逐年增多,所占比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χ2 = 90.411,P < 0.001)。异性传播是 ≥ 60岁老年病例感染HIV的最主要途径,占91.6 %(1 971/2 152),不同性别之间的接触史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男性病例主要通过商业性行为感染HIV,占67.9 %(1 079/1 589),女性病例以非婚非商业和配偶阳性接触为主,分别占44.2 %(169/382)和39.5 %(151/382)。随着年龄的增加,非婚非商业和配偶阳性所占比例逐渐减少,而商业性行为所占比例逐渐增多。非婚非商业和配偶阳性从60~65岁年龄组的24.7 %(219/885)和13.6 %(120/885)下降至 ≥ 73岁年龄组的19.6 %(89/455)和4.0 %(18/455),而商业性行为则从60~65岁年龄组的52.0 %(460/885)上升至 ≥ 73岁年龄组的66.2 %(301/455)。46.5 %(818/1 761)的病例感染发生在60岁之前,感染持续时间在 ≥ 3年占82.7 %(1 457/1 761),医疗机构筛查是福建省发现 ≥ 60岁HIV/AIDS病例的最主要来源,占78.3 %(1 685/2 152)。  结论  老年人群已经成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人群之一,应针对其行为特征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在老年人群中蔓延扩散。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15~49岁人群是HIV感染的高危及主要人群,但近年来我国艾滋病疫情报告系统显示≥50岁年龄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报告数及构成比有增多趋势.随着全球范围老龄化问题的出现,≥50岁年龄组人群的HIV感染状况开始引起社会关注[1].为了解我国中老年人群艾滋病疫情特点及流行因素,本研究对我国≥50岁年龄组HIV/AIDS报告病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厦门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和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厦门市HIV/AIDS的流行特征和趋势,为制定本地区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我市1990-2004年艾滋病血清学监测、国家哨点监测及各人群行为调查进行分析。[结果]15年共监测各类重点及高危人群266536人,累计报告HIV感染者56例,其中AIDS病人9例;性接触是主要传播途径(58.9%);吸毒人群有56.1%为注射吸毒,其中共用注射器者占34.8%;工人、小业主有多性伴的比例分别为17.2%和22.5%;媒体调查同性性行为发生率5.0%,多性伴的发生率为27.0%。[结论]我市艾滋病流行已至快速增长期,扩散蔓延的因素不断增加,建议加大防控力度,遏制艾滋病疫情上升的势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2010-2019年我国新报告青年学生HIV/AIDS的基本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定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资料来源于我国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2010-2019年新报告15~24岁青年学生HIV/AIDS。描述和分析不同年份和性别的青年学生HIV/AIDS分布特征,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各年龄段报告率时间变化趋势。结果 新报告青年学生HIV/AIDS共23 307例,男女性别比为33.9:1(22 640:667),诊断时年龄(19.9±2.05)岁。新发现率变化趋势分2个阶段,2010-2015呈上升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为32.1;2015-2019年趋于平稳,APC=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0-2015年各年龄组新发现率均呈上升趋势,15~17岁组新发现率上升最快,APC=30.2;2015-2019年23~24岁组新发现率呈下降趋势,APC=-17.0,其他2组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以同性性传播为主,女性以异性性传播为主,异性性传播的青年学生中,男、女性均以非婚非商业性行为为主;男性主要来源于自愿咨询检测点,女性主要来源于医疗机构;男性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女性(t=3.917,P=0.000)。结论 2010-2019年我国新报告青年学生HIV/AIDS整体疫情上升趋势有所减缓,但15~17岁年龄组新发现率仍呈上升态势。应积极开展青年学生的性健康教育、减少不安全性行为和扩大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山东省50岁及以上艾滋病感染者/病人流行特征,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8-2017年山东省报告的50岁及以上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的病例报告信息进行流行病学资料分析。结果 2008-2017年共报告50岁及以上艾滋病感染者/病人1403例,81.6%(1145例)为男性,18.4%(258例)为女性,平均年龄(57.7±7.0)岁,63.7%(894例)已婚有配偶,文化程度已初中及以下为主占70.6%(991例),职业以农民为主占49.0%(688例)。2008-2017年50岁及以上艾滋病感染者/病人数量不断增加,占当年新报告病例的比例呈增长趋势(〖XC六号.EPS;P〗趋势=107.4,P<0.001),男性病例以男男同性传播为主,病例发展到病人的时间短,大部分发现时已处于病人阶段。结论 山东省50岁及以上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呈上升趋势,晚发现比例高,其中的男男性行为人群需要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5.
167例吸毒人员艾滋病病毒/梅毒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天津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以及艾滋病病毒(HIV)、梅毒(SP)感染状况,为开展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对2009年进入天津市戒毒所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抽取血样进行梅毒和HIV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共收集到167例吸毒人员的问卷及血样,其中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44.31%,仅有7.19%的调查对象意识到自己有感染艾滋病的危险,与临时性伴发生性关系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仅为21.56%。梅毒检出率为4.19%,HIV检出率为1.80%,其中注射吸毒者HIV检出率为3.08%。结论天津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对艾滋病的危险因素认识不足,应加强这一人群的宣传教育,提高干预覆盖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010-2018年河南省新报告HIV/AIDS流行特征,为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我国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下载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河南省新报告HIV/AIDS个案信息,应用Excel 2010软件整理数据、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0-2018年,河南省新报告HIV/AIDS 41 223例,新报告HIV/AIDS数从2010年的3 087人逐年增加至2018年的5 910人。新报告HIV/AIDS以性传播为主,性传播构成比从2010年的50.6%(1 564/3 087)升至2018年的98.8%(5 839/5 910),异性性传播从2010年的44.9%(1 387/3 087)先升后降至2018年的65.7%(3 885/5 910),男男性行为传播从2010年的5.7%(177/3 087)升至2018年的33.1% (1 954/5 910)。异性性传播HIV/AIDS中有非婚异性性行为的比例从2010年的69.4%(962/1 387)升至2018年的91.7%(3 562/3 885)(趋势χ2=657.802,P<0.001)。15~24岁青年、≥ 60岁老年新报告HIV/AIDS数逐年增多,青年以男男性行为传播为主(52.7%,2 561/4 856),老年以异性性传播为主(86.4%,5 907/6 833),且老年异性性传播HIV/AIDS中,以男性为主,男性HIV/AIDS数从2010年的122例增加到2018年的738例,历年男性构成比在82.2%~91.0%之间,女性构成比从2010年的9.0%(12/134)增加到2018年的17.8%(160/898)。结论 2010-2018年河南省新报告HIV/AIDS数逐年增多,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艾滋病防控重点应以控制非婚异性性行为传播和男男性行为传播为主,并关注青年和 ≥ 60岁老年人群的性传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入境的外国人进行艾滋病血清学检测,防止艾滋病由国外传入。方法 对被监测对象静脉采血,用BLISA进行初筛试验和蛋白印迹法(WB)进行确认试验。结果 2002年从来湘工作的外国人中发现3例HIV—1抗体阳性。结论 加强对在湘外国人的疾病监测,建立外籍人员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做好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福建省性传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艾滋病病人(AIDS)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自1987年福建省报告首例经性传播病例-2014年11月30日病例基本信息和随访资料,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6 146例研究对象平均生存时间为(189.91±7.58)月,中位生存时间216月;首次确诊HIV抗体阳性时年龄<50组死亡风险低于年龄≥50岁组(P均<0.0001);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病例死亡风险低于其他文化水平患者(95%CI=0.20~0.87,P=0.020),重点人群、羁押人群发现病例死亡风险低于医疗机构发现病例(P分别为0.010、0.046);CD4+T淋巴细胞≤500个/μL病例死亡风险高于CD4+T淋巴细胞>500个/μL病例(P均<0.000 1,95%CI=19.04~83.03、6.17~28.33、1.89~8.26);未治疗组死亡风险高于治疗组(P<0.000 1,95%CI=4.12~7.21)。结论 年龄、文化程度影响HIV/AIDS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适合于高危人群HIV急性期/早期感染的检测策略,减少窗口期漏检。方法收集来自广西的MSM人群专项调查样本,分别利用抗体诊断试剂(ELISA)、抗原抗体诊断试剂(ELISA)、抗原抗体诊断试剂(胶体金)、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以及核酸检测建立四种检测策略,对常规策略与四种检测策略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3 253份调查样本中,策略一检测出抗体阳性、核酸阳性分别为304例、10例;策略二检测出抗体阳性、核酸阳性分别为304例、14例;策略三检测出抗体阳性、核酸阳性分别304例、17例;策略四检测出抗体阳性、核酸阳性分别为304例、20例。策略一至四的检测敏感性分别为96.91%、98.15%、99.07%、100.00%,四种策略对HIV急性期/早期感染者的检测能力优于常规策略。确证结果不确定或阴性而核酸结果阳性的病毒载量值均大于5 000拷贝/ml,提示可能为HIV急性期/早期感染。结论在HIV感染率较高的高危人群中,采用抗原抗体诊断试剂结合核酸检测方法可以检出HIV急性期/早期感染者,提高阳性检出率,四种检测策略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实验室条件、样本量和目的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