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深入了解结直肠癌患者永久性肠造口术后的居家生活经历和体验,为促进其居家康复以及生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方法,目的性抽样选择行永久性肠造口1年以上患者8例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归纳主题。结果归纳为4个主题:复杂情绪反应;生活障碍或困惑;自我管理不断完善;生命价值再认识。结论护士应深入了解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居家生活中存在的困惑与问题,同时发现积极正向的行为方式,适时给予帮助和支持,提高其居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 目的 了解肠造口标准化术前管理期间患者的我心理体验,为护理人员制定心理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立意抽样法选取15例肠造口标准化术前管理期间患者,对其进行深度访谈,应用现象学方法进行资料整理 结果 肠造口标准化术前管理期间患者的心理体验归纳为1、对自我形象改变的认知;2、对学习造口知识的认知3、初期社会心理负性体验4、初期社会心理正性体验。结论 肠造口标准化术前管理期间患者处于心理应激期,为更好完成此时期的任务,应有效评估患者心理对造口的接受度、有效评估患者学习知识的能力、激发和鼓励患者的正性体验、帮助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临时性肠造口患者还纳术后居家生活体验,为制定干预方案及促进居家康复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2例造口还纳后的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按照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获得的资料进行编码、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 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提炼3个主题:疾病发展的不确定性;肠道症状伴生的生活困扰;疾病应对的情感调节。结论 造口还纳后肠道功能的改变,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的困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认知和需求,及时给予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鲜雪梅  石文莉  项伟岚 《护理与康复》2015,14(8):703-706+711
目的探究肠造口患者发生造口并发症后自我管理的体验,为临床护理人员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9例发生肠造口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Giorgi现象学研究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得出并发症发生后的体验、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最希望获得的帮助3个主题。肠造口并发症患者的主要心理体验有担忧、愤怒和自我效能感下降,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有信息缺乏、自理能力低下和医疗条件有限,患者最希望获得信息支持和更多更便捷的医疗资源。结论肠造口患者需要更多的信息和心理支持,医护人员应帮助肠造口患者增强自我效能感和自我管理能力,为其提供延续性护理以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造口治疗师在肠造口工作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围绕造口治疗师对护理工作的改善效果、病人医疗成本、造口治疗师的价值认同等设计访谈提纲。通过目的抽样方法,选择在三级甲等医院工作的8名造口治疗师作为访谈对象。采用归纳式代码和编码方式对访谈资料进行后期分析,以评价造口治疗师的价值。[结果]造口治疗师能够促进病人伤口愈合,减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缓解病人负性情绪,改善生活质量,降低病人综合医疗成本,并能够赢得病人对工作的认同。造口治疗师对工作的认同度较高。[结论]造口治疗师在肠造口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且自我认同和病人认同度较高。有条件的医院应加大造口治疗师的培养力度,更好地服务病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造口访问对提高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院拟行肠造口手术的患者8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由护士按常规实施术前、术后护理,出院后常规定期复查,接受由造口治疗师主导的个体化教育,出院定时造口门诊复诊。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安排2名造口访问者(由有相似经历并已在各方面调整较好的既往造口患者担任)在患者术前1~2d及术后4~10d探访患者,出院后定期电话访问或上门探访患者。干预的内容包括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日常生活、运动、工作,以及情感支持、社会支持、造口自我护理等咨询。干预前后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开发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 C30)中文版测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人口学资料及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实验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等功能维度和总生活质量得分分别为(85.92±10.06),(70.05±18.85),(89.77±17.03),(90.25±14.85),(73.15±18.70),(77.84±16.9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9.58±12.86),(41.66±23.35),(70.43±16.98),(71.03±15.64),(40.87±20.88),(53.16±19.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329,5.983,5.086,5.636,7.284,6.110;P〈0.01)。实验组疲倦、疼痛等症状维度得分分别为(19.44±10.96),(9.46±4.5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0.74±17.63),(17.85±8.9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489,-5.285;P〈0.01)。实验组单项问题中失眠、食欲缺乏和腹泻的例数分别为17,10,2例,均少于对照组的31,35,8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208,31.746,4.114;P〈0.05或P<0.01)。两组恶心呕吐症状维度得分和气促、便秘单项问题,以及经济困难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口访问干预能有效提高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程化护理管理对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2例接受永久性结肠造口术的患者按实施全程化管理的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造口护理常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全程化护理管理,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采用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总体健康方面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肠造口患者实施全程化护理管理,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整合肠造口患者居家护理需求的质性研究,为探索以肠造口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健康管理方案并制订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BSCO、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肠造口患者居家护理需求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3月。使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16)评价文献质量,采用Meta整合方法 对结果 进行整合。结果 共纳入18篇文献,提炼出67个研究结果 ,归纳出11个类别,最终综合为4个整合结果 :打破日常生活状态,渴望获得健康生活指导;遭受多种心理应激,伴随身心健康受损,情感、社会支持需求强烈;面临造口自我管理困境,亟需通过多种便捷渠道获得信息及专业支持;自我调适角色改变,生活重塑。结论 肠造口患者居家护理需求形式多样,医护人员应重视肠造口患者的身心健康,预测患者居家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与障碍,不断寻求最佳解决方案,为其提供情感、社会等多方面支持,以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郭梅  陈茁  骆传丽  郑欣 《全科护理》2013,(26):2402-2404
[目的]探讨肠造口病人自我管理误区的因素,为编制肠造口病人自我管理误区的测量工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5例肠造口病人,采用深入访谈法收集资料,Clolaizzi法分析资料并形成主题。[结果]肠造口病人自我管理误区的主题包括认知、心理、饮食、社交、性、消费、工作7个方面。[结论]为了提高肠造口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应全面了解肠造口病人的自我管理误区,进行有针对性自我管理误区健康教育,注重心理疏导,争取广泛的社会支持资源,帮助肠造口病人走出自我管理误区,提高肠造口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保留永久性结肠及回肠造口的71例患者应用造口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47.23±17.02)分,不同年龄、是否自行造口护理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总体偏低,护士应该关注该人群的生活质量现状,寻求最佳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心理干预对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琴  陈伍 《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0):31-3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32例肠造口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评估患者对造口的适应、对造口的自我护理及对回归社会的信心。结果:32例患者均能对造口进行正确的自我护理,30例患者对造口适应,31例患者在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态度。结论:积极的心理干预能提高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关键词心理干预;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胡芳 《天津护理》2012,20(3):187-189
大肠癌(carcinoma of rectum)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是当前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主要手术方式,早期直肠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达90%[1]。Miles术后将排便出口移至腹部,即永久性肠造口,容易造成患者自尊低下和社交障碍,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美国造口师Fumbull[2]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住院肠造口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出院指导,出院后不施加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有专科护理经验护士以家庭随访或电话询问等形式进行家庭护理干预,包括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咨询、健康教育、护理指导等.每周1次,每次30~60 min,持续时间为3个月,3个月后两组分别采用问卷测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综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结直肠癌术后行肠造口的患者对于回归社会的真实想法,以期为促进患者回归社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上海市某医院肛肠外科结直肠癌术后行肠造口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文献研究为基础,结合临床实践制定访谈提纲,根据提纲对符合要求的患者进行面对面的半结构式访谈。结果共提炼出2个主题,主题1:不同年龄、学历、家庭角色的肠造口患者对回归社会的理解有所不同;主题2:肠造口患者回归社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题2包括促进患者回归社会的因素和阻碍患者回归社会的因素。结论肠造口患者对回归社会的认知不同,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应积极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给予其正向激励,体现个人价值,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进而促进其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肠造口术后患者对腹部运动的体验及态度,为提高肠造口患者腹部运动积极性、降低造口旁疝(PSH)的发生率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2例肠造口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并运用NVivo 11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肠造口患者造口术后对腹部运动的体验可归纳为3个主题:参与腹部锻炼的态度、影响腹部运动的因素、寻求腹部运动专业指导。结论 肠造口患者腹部运动认知一般,腹部运动知识缺乏,对运动消极应对等;医护人员应该关注患者腹部运动相关需求,给予有效的指导与干预,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吕娟  宁宁  廖灯彬  叶霞 《华西医学》2011,(10):1593-1596
目前国内肠造口患者数量逐年增加,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并不理想。现针对生活质量的定义、生活质量测量量表、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提出应该努力提高心理干预的水平,加强对肠造口患者的健康教育,积极动员患者的社会支持力量,提高其自理水平,从而提高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系统化、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肠造13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6例住院肠造121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34)和对照组(n=32)。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化、个体化护理干预。在入院时、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QLQ—c30)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比较。结果术后6个月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化、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护理服务的专科化,我国肠造口患者的数量日益增多,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而院外延续护理与患者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本文通过检索大量文献,对肠造口患者院外延续护理模式进行总结,旨在为指导临床实践,提高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王婷  陈湘玉 《护理研究》2014,(16):1921-1923
简述了生活质量定义及肠造口病人的现状,综述了人口学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及自护能力对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家属的照顾体验,探索促进照顾者身心健康的相关因素,为进行有效的偱证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收集12名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照顾者的资料,运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得到5个主题:知识缺乏;缺乏病情告知策略;心理负担过重;照护负担增加;连续性护理需求。结论关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同时,不应忽视其照顾者存在的问题,探索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来帮助照顾者恢复健康变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