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分析1990年与2013年中国≥ 70岁人群跌倒的疾病负担,为制定老年人跌倒预防控制策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采用因跌倒死亡数/标化死亡率、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标化YLL率、伤残损失寿命年(YLD)/标化YLD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标化DALY率等指标,对中国≥ 70岁老年人跌倒疾病负担进行描述,通过比较1990年与2013年相应指标的变化,描述疾病负担变化情况。结果 2013年中国≥ 70岁人群因跌倒造成的死亡人数、YLL、YLD和DALY分别为4.88万人年、43.96万人年、29.58万人年和73.54万人年;标化死亡率、YLL率、YLD率和DALY率分别为561.71/10万、55.87/10万、373.98/10万和929.85/10万。随着年龄增加,因跌倒造成的疾病负担加重。与1990年相比,2013年跌倒造成的死亡数量、YLL、YLD和DALY分别增加308.80%、161.01%、54.67%和104.47%;男性增幅高于女性。与1990年相比,2013年≥ 70岁人群因跌倒标化死亡率、标化YLL率和DALY率分上升为63.67%、38.54%和73.08%;而标化YLD率下降17.90%。结论 跌倒给中国≥ 70岁人群造成沉重的疾病负担,与1990年相比,2013年跌倒对中国≥ 70岁人群造成疾病负担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2.
1990-2013年中国男性前列腺癌疾病负担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1990年与2013年我国男性前列腺癌的死亡和疾病负担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GBD)中国分省研究结果,采用GBD2013世界标准人口对发病率、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率和伤残损失寿命年(YLD)率进行标化。分析1990年和2013年我国男性前列腺癌发病、死亡及其造成的疾病负担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1990年相比,2013年我国男性前列腺癌发病人数、死亡人数、标化发病率及标化死亡率均大幅增加,发病人数从1.38万增至8.14万,增加490.27%;死亡人数从0.58万增至1.78万,增加206.86%;标化发病率由4.48/10万增至13.33/10万,增加197.54%;标化死亡率也由1990年的2.26/10万增至3.32/10万,增加46.9%;前列腺癌死亡数占男性恶性肿瘤死亡比例从1990年的0.65%增至2013年的1.26%。发病数、死亡数、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高,0~49岁最低,≥80岁最高;1990年和2013年前列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各个年龄段均增加,65~69岁组增幅最大,为228.65%;与1990年相比,2013年前列腺癌造成的DALY、YLL和YLD分别增加30.66万人年(1.05%)、25.51万人年(1.04%)和5.15万人年(1.07%),DALY、YLL和YLD标化率分别增加1.02%、1.01%和1.04%;前列腺癌造成疾病负担占恶性肿瘤比例也存在明显变化,DALY增加1.03%。DALY、YLL和YLD及其标化率随着年龄增长基本呈现上升趋势。0~49岁年龄组均最低,70~79岁年龄组达到最高值,≥80岁略有下降。结论 与1990年相比,2013年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及死亡率及其造成的疾病负担呈现明显增加,应重点加强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1990年与2013年中国人群道路伤害疾病负担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我国道路伤害流行状况。方法 利用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采用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和伤残损失寿命年(YLD)等疾病负担指标,对我国1990年与2013年间道路伤害疾病负担变化情况进行描述。结果 2013年我国因道路伤害死亡313 676人,死亡率、DALY率、YLL率、YLD率分别为22.52/10万、1 076.54/10万、971.21/10万和105.34/10万。男性道路伤害死亡率、YLL率和YLD率均高于女性;行人的道路伤害死亡率、YLL率和YLD率均高于其他类型道路使用者;15~49岁人群道路伤害疾病负担高于其他年龄组。与1990年相比,2013年我国人群道路伤害死亡率升高了0.54/10万,男性道路伤害死亡率升高了2.34/10万,行人死亡率升高了0.81/10万;我国人群道路伤害DALY率、YLL率和YLD率分别降低了164.21/10万、115.06/10万和49.06/10万。结论 过去20年,我国道路伤害防控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道路伤害疾病负担总体呈下降趋势。男性、青壮年、行人是未来我国道路伤害防控工作需要关注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4.
1990年与2013年中国人群暴力疾病负担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1990年与2013年中国人群暴力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中国研究结果,采用死亡率、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伤残损失寿命年(YLD)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等指标,对中国人群暴力疾病负担情况进行描述,并与1990年相应指标进行对比,描述中国暴力疾病负担的变化情况。结果 2013年中国人群暴力死亡2.05万人,死亡率为1.44/10万;暴力造成的DALY损失为108.3万人年,其中锐器伤暴力造成的DALY损失为47.50万人年,火器伤暴力造成的DALY损失为9.03万人年,其他原因暴力造成的DALY损失为51.60万人年。男性暴力造成的DALY损失高于女性。与1990年相比,暴力标化死亡率下降67.35%,暴力DALY绝对值下降68.07%,暴力年龄标化DALY率下降70.47%;分年龄组结果显示,青壮年和老年人群的暴力疾病负担最为严重,与1990年相比,2013年≥ 70岁老年人的DALY绝对值上升9.36%,其中锐器伤暴力DALY上升17.65%;暴力标化DALY率在各个年龄段均呈现下降趋势,下降幅度最大的是0~4岁,其中,锐器伤暴力DALY率在0~4岁年龄段下降幅度为75.11%,火器伤暴力DALY率在0~4岁年龄段下降83.20%。结论 现阶段暴力造成的疾病负担下降,男性人群疾病负担高于女性,老年人的暴力疾病负担出现上升,且以锐器伤暴力为主,须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1990-2017年中国人群缺血性心脏病(IHD)疾病负担及其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方法 基于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GBD)中国研究开放数据,利用伤残损失寿命年(YLD)、早死损失寿命年(YLL)、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等指标对1990-2017年中国不同性别和年龄人群IHD疾病负担变化趋势进行描述,并结合人群归因分值(PAF)分析IHD危险因素的变化情况。结果 2017年,IHD的YLD率、YLL率、DALY率分别为74.2/10万、2 057.2/10万、2 131.0/10万。YLD率为女性高于男性,YLL率和DALY率则为男性高于女性。与IHD有关的24种可改变危险因素中,导致DALYs、PAF、DALY率排名前5位的危险因素均为高血压(1 642.9万人年、54.6%、1 163.1/10万)、高LDL-C(1 394.1万人年、46.3%、987.0/10万)、钠摄入过多(1 090.0万人年、36.2%、771.1/10万)、吸烟(864.7万人年、28.7%、612.2/10万)、坚果摄入不足(745.2万人年、24.8%、527.6/10万)。IHD DALY率由1990年1 116.4/10万增至2017年2 131.0/10万,增长率为90.9%。与1990年相比,2017年15~49岁和≥70岁人群IHD的YLD率增加,且≥70岁人群YLD率的2007-2017年年均增长率(0.4%)高于1990-2007年年均增长率(0.2%)。但YLL率和DALY率的2007-2017年年均增长率(0.6%、0.6%)低于1990-2007年年均增长率(1.3%、1.2%)。与1990年相比,2017年归因于加工肉摄入过多(929.7%)、高糖饮料摄入过多(822.7%)、高BMI(327.3%)的DALYs增幅较大;PAF值增幅最大的为高糖饮料摄入过多(400.0%)。2007-2017年,有8种IHD危险因素的DALY率顺位上升,7种危险因素的DALY率顺位下降。结论 IHD所致伤残负担增大,尽管其所致的过早死亡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仍为疾病负担的主要来源,≥70岁人群中表现尤为明显。IHD对男性患者的影响主要为早死所致疾病负担,对女性主要为失能所致负担。加强对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减少吸烟和改善不合理膳食习惯等行为危险因素是防控IHD的优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我国1990—2019年老年人群跌倒疾病负担的时间趋势,为制定老年人群跌倒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全球疾病负担(GBD)2019数据库的研究结果,选取老年人群因跌倒死亡例数、死亡率、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DALY率、伤残损失寿命年(YLD)、YLD率、损失寿命年(YLL)、YLL率等指标,对跌倒造成的疾病负担进行分析,并描述1990—2019年疾病负担变化趋势。 结果 2019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因跌倒造成的死亡人数、DALY、YLD、YLL分别是10.07万人、318.29万人年、181.00万人年、137.29万人年;死亡率、DALY率、YLD率、YLL率分别是39.19/10万、1238.95/10万、704.35/10万、534.42/10万。1990—2019年,跌倒造成的老年人死亡人数、DALY、YLD、YLL增长率分别为294.90%、220.70%、213.80%和230.26%,死亡率、DALY率、YLD率、YLL率上升趋势显著。 结论 跌倒给我国老年人造成了沉重的疾病负担,死亡率和疾病负担仍在增长,应当以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为重点人群,通过多种途径加强老年人跌倒的预防,降低其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7.
1990年与2013年中国人群肺癌疾病负担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1990年与2013年中国人群归因于肺癌的疾病负担。方法 利用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采用死亡率、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伤残损失寿命年(YLD)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等指标,对中国人群肺癌的疾病负担情况进行描述,并通过计算1990年与2013年相应指标的变化幅度,描述全国肺癌疾病负担的变化情况。结果 中国人群肺癌的标化死亡率从1990年的36.04/10万增至2013年的40.41/10万,增加12.13%,标化YLL率从1990年的805.07/10万降至2013年的781.09/10万,降低2.98%;标化YLD率从1990年的8.57/10万升至2013年的11.13/10万,增加29.87%;标化DALY率从1990年的813.64/10万降至2013年的792.22/10万,降低2.63%。与1990年相比,中国人群肺癌的死亡数、YLL、YLD和DALY值均显著上升,且男性上升幅度均比女性大。男性和女性的肺癌死亡率和DALY率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且每个年龄段的男性死亡率和DALY率均明显高于女性。东北、华北地区,西南的四川、重庆及部分东中部地区2013年肺癌的标化死亡率和DALY标化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西部地区相对较低。结论 与1990年相比,2013年中国人群肺癌死亡造成的疾病负担仍较为严重,各省份肺癌造成的疾病负担水平各有差异,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1990年与2013年中国人群自杀疾病负担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掌握自杀疾病负担的现状及变化趋势,为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中国研究结果,采用死亡率、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伤残损失寿命年(YLD)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等指标,对中国人群自杀疾病负担情况进行描述,并通过与1990年相应指标进行对比,描述中国自杀疾病负担的变化情况。结果 2013年中国标化自杀死亡率为9.08/10万,≥ 80岁组自杀死亡率为73.39/10万;自杀DALYs率和YLLs率在75~79岁组最高,自杀疾病负担各项指标男性高于女性。与1990年相比,2013年我国自杀疾病负担各项指标均下降,女性下降幅度大于男性,≥ 70岁组下降幅度最小。2013年自杀YLLs/YLDs为90.03,男性自杀YLL/YLD为89.83,女性YLL/YLD为89.00。结论 与1990年相比,2013年我国自杀疾病负担大幅度下降,但老年人群自杀疾病负担严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1990年与2019年中国10~24岁青少年人群HIV/AIDS疾病负担在性别中的变化,为制定针对该年龄层人群的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信息。  方法  使用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2019数据库资料,按性别和年龄提取1990—2019年中国10~24岁青少年人群因HIV/AIDS的死亡数和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DALY率、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YLL率、伤残损失寿命年(YLD)、YLD率等指标来分析该群体HIV/AIDS疾病负担在性别中的变化幅度。  结果  2019年,中国10~24岁青少年人群因HIV/AIDS的死亡数和死亡率、DALY、DALY率、YLL、YLL率、YLD与YLD率分别为847人、0.37/10万、62 621人年、27.51/10万、58 036人年、25.49/10万、4 584人年与2.01/10万,相比1990年增幅分别为401.18%,691.49%,370.48%,648.26%,409.53%,710.33%,138.87%与279.25%。2019年中国10~14,15~19岁与20~24岁男性因HIV/AIDS的死亡数和死亡率、DALY与DALY率均高于女性,与1990年相比,增幅均高于女性;10~14岁人群疾病负担增幅高于20~24岁。1990—2019年,随着年龄和年份的增加,青少年死亡率和DALY率的性别差距增大。  结论  与1990年相比,2019年中国10~24岁青少年人群HIV/AIDS感染风险持续增加,低龄HIV感染者增幅明显,性别差异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10.
1990年与2013年中国人群结直肠癌疾病负担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1990与2013年中国人群结直肠癌的疾病负担变化情况。方法 利用2013年中国分省疾病负担研究结果,分析1990-2013年间中国人群结直肠癌的发病和死亡变化趋势,及1990年和2013年结直肠癌导致的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伤残损失健康寿命年(YLD)及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比较1990年与2013年中国结直肠癌标化死亡率、DALY和DALY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中国人群结直肠癌标化发病率从1990年12.15/10万升至2013年20.27/10万,上升66.83%(男性上升72.82%,女性上升55.26%)。结直肠癌标化死亡率从1990年10.57/10万升至2013年11.07/10万,上升4.73%(男性上升9.03%,女性减少3.12%),因结直肠癌死亡人数从1990年7.79万例升至2013年14.80万例,上升90.08%(男性上升105.36%,女性上升72.14%)。2013年中国因结直肠癌造成的DALY为333.16万人年、YLL为320.07万人年、YLD为13.09万人年,YLL是DALY的主要构成部分。1990年中国因结直肠癌造成的DALY为201.91万人年,标化DALY率为238.54/10万,2013年标化DALY率为224.23/10万,DALY上升65.01%,标化DALY率降低6.00%。各年龄组中,男性结直肠癌死亡率、DALY和DALY率均明显高于女性。结论 2013年中国结直肠癌造成的疾病负担仍维持在较高水平;2013年结直肠癌疾病负担总值高于1990年,标化DALY率和标化YLL率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描述1990-2017年湖南省脑卒中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为其防控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描述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s study,GBD)结果中包括湖南省脑卒中死亡数、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ears of life lost,YLLs)、伤残损失寿命年(ye...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描述和分析1990—2019年中国高体质指数(高BMI)归因疾病负担状况及变化趋势,为我国高BMI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提取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中中国高BMI归因死亡、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早死损失寿命年(YLLs)和伤残损失寿命年(YLDs)等疾病负担指标,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析率的变化趋势,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0年来,高BMI归因死亡数从23.5万人增至76.47万人,DALYs从787.63万人年增至2 483万人年,YLLs从651.34万人年增至1 831.91万人年,YLDs从136.29万人年增至651.09万人年(标化率分别增长36.07%、44.43%、28.19%和125.05%)。经标化后,死亡率、DALYs率、YLLs率和YLDs率整体呈上升趋势(AAPC分别为1.0%,1.3%、0.9%和2.8%,均P<0.05)。亚组分析发现,男女性别比范围除YLDs率外均大于1;高BMI归因疾病负担随年龄增长显著增加。结论 近30年我国BMI疾病负担日趋沉重,应持续加强高BMI的筛查和健康干预,对男性、高龄人等重点人群采取针对性措施,以减小健康损失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恶性肿瘤在中国造成的疾病负担现状与趋势,为恶性肿瘤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使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数据,采用粗发病率、粗死亡率及其标化率评估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水平,采用伤残损失寿命年(years of lived with disability, YLDs)、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ears of life lost, YLLs)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 DALYs)等疾病负担指标评价中国不同性别和年龄的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情况,分析1990―2019年恶性肿瘤的疾病负担变化趋势。  结果  与1990年相比,2019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人数及死亡人数分别增加170.07%和86.10%,粗发病率与粗死亡率分别上升124.76%和54.87%,标化发病率上升24.18%,标化死亡率下降19.06%。中国恶性肿瘤标化YLDs率在各级社会发展指数(socio-demographic index, SDI)国家中处于中等水平,但标化YLLs率及DALYs率处于较高水平。中国总体标化YLDs率[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APC)为1.56%, P < 0.001)]呈上升趋势,标化YLLs率及标化DALYs率(AAPC分别为-1.15%和-1.10%, 均有P < 0.05)呈下降趋势。相较于女性,男性的整体标化YLDs率上升速度较快,标化YLLs率和DALYs率下降速度较慢。15~ < 50岁组的整体标化YLDs率上升速度较快,≥70岁组的整体标化YLLs率和DALYs率下降速度较慢。男性和50~ < 70岁组的YLDs、YLLs和DALYs构成占比最大。DALYs构成中,YLLs构成占比大于YLDs,且呈下降趋势。  结论  1990―2019年中国恶性肿瘤的疾病负担仍较重,尤其是男性和中老年人群,YLLs是疾病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应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管理和预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崩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对山东省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和肝癌的疾病负担进行评价并计算HBV感染所致的总疾病负担.方法 以2004-2005年山东省第三次死因调查中乙肝、肝硬化和肝癌的死亡资料,2005年乙肝发病资料和2007年恶性肿瘤患病调查中的肝癌患病资料与残疾权重资料为基础,利用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方法分别计算三类肝病的寿命损失年(YLLs)、健康寿命损失年(YLDs)和DALYs,并估计由HBV所致的总疾病负担.结果 2005年山东省因乙肝损失211 616个DALYs(其中YLLs为39 377,YLDs为172 239),因肝硬化损失16 783个DALYs(其中YLLs为13 497,YLDs为3286),因HBV感染所致肝癌损失247 795个DALYs(其中YLLs为240 236,YLDs为7559);男性疾病负担分别是女性的2.19、2.36和3.16倍.乙肝疾病负担中以残疾所致的YLDs为主(81.39%),肝硬化和肝癌疾病负担均以早死所致的YLLs为主,分别占80.42%和96.95%.每例乙肝、肝硬化和肝癌所致的DALY损失分别为4.8、13.73和11.11.结论 乙肝、肝硬化和肝癌对山东省人群造成沉重的疾病负担;控制HBV感染具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崩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对山东省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和肝癌的疾病负担进行评价并计算HBV感染所致的总疾病负担.方法 以2004-2005年山东省第三次死因调查中乙肝、肝硬化和肝癌的死亡资料,2005年乙肝发病资料和2007年恶性肿瘤患病调查中的肝癌患病资料与残疾权重资料为基础,利用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方法分别计算三类肝病的寿命损失年(YLLs)、健康寿命损失年(YLDs)和DALYs,并估计由HBV所致的总疾病负担.结果 2005年山东省因乙肝损失211 616个DALYs(其中YLLs为39 377,YLDs为172 239),因肝硬化损失16 783个DALYs(其中YLLs为13 497,YLDs为3286),因HBV感染所致肝癌损失247 795个DALYs(其中YLLs为240 236,YLDs为7559);男性疾病负担分别是女性的2.19、2.36和3.16倍.乙肝疾病负担中以残疾所致的YLDs为主(81.39%),肝硬化和肝癌疾病负担均以早死所致的YLLs为主,分别占80.42%和96.95%.每例乙肝、肝硬化和肝癌所致的DALY损失分别为4.8、13.73和11.11.结论 乙肝、肝硬化和肝癌对山东省人群造成沉重的疾病负担;控制HBV感染具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崩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对山东省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和肝癌的疾病负担进行评价并计算HBV感染所致的总疾病负担.方法 以2004-2005年山东省第三次死因调查中乙肝、肝硬化和肝癌的死亡资料,2005年乙肝发病资料和2007年恶性肿瘤患病调查中的肝癌患病资料与残疾权重资料为基础,利用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方法分别计算三类肝病的寿命损失年(YLLs)、健康寿命损失年(YLDs)和DALYs,并估计由HBV所致的总疾病负担.结果 2005年山东省因乙肝损失211 616个DALYs(其中YLLs为39 377,YLDs为172 239),因肝硬化损失16 783个DALYs(其中YLLs为13 497,YLDs为3286),因HBV感染所致肝癌损失247 795个DALYs(其中YLLs为240 236,YLDs为7559);男性疾病负担分别是女性的2.19、2.36和3.16倍.乙肝疾病负担中以残疾所致的YLDs为主(81.39%),肝硬化和肝癌疾病负担均以早死所致的YLLs为主,分别占80.42%和96.95%.每例乙肝、肝硬化和肝癌所致的DALY损失分别为4.8、13.73和11.11.结论 乙肝、肝硬化和肝癌对山东省人群造成沉重的疾病负担;控制HBV感染具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崩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对山东省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和肝癌的疾病负担进行评价并计算HBV感染所致的总疾病负担.方法 以2004-2005年山东省第三次死因调查中乙肝、肝硬化和肝癌的死亡资料,2005年乙肝发病资料和2007年恶性肿瘤患病调查中的肝癌患病资料与残疾权重资料为基础,利用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方法分别计算三类肝病的寿命损失年(YLLs)、健康寿命损失年(YLDs)和DALYs,并估计由HBV所致的总疾病负担.结果 2005年山东省因乙肝损失211 616个DALYs(其中YLLs为39 377,YLDs为172 239),因肝硬化损失16 783个DALYs(其中YLLs为13 497,YLDs为3286),因HBV感染所致肝癌损失247 795个DALYs(其中YLLs为240 236,YLDs为7559);男性疾病负担分别是女性的2.19、2.36和3.16倍.乙肝疾病负担中以残疾所致的YLDs为主(81.39%),肝硬化和肝癌疾病负担均以早死所致的YLLs为主,分别占80.42%和96.95%.每例乙肝、肝硬化和肝癌所致的DALY损失分别为4.8、13.73和11.11.结论 乙肝、肝硬化和肝癌对山东省人群造成沉重的疾病负担;控制HBV感染具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崩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对山东省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和肝癌的疾病负担进行评价并计算HBV感染所致的总疾病负担.方法 以2004-2005年山东省第三次死因调查中乙肝、肝硬化和肝癌的死亡资料,2005年乙肝发病资料和2007年恶性肿瘤患病调查中的肝癌患病资料与残疾权重资料为基础,利用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方法分别计算三类肝病的寿命损失年(YLLs)、健康寿命损失年(YLDs)和DALYs,并估计由HBV所致的总疾病负担.结果 2005年山东省因乙肝损失211 616个DALYs(其中YLLs为39 377,YLDs为172 239),因肝硬化损失16 783个DALYs(其中YLLs为13 497,YLDs为3286),因HBV感染所致肝癌损失247 795个DALYs(其中YLLs为240 236,YLDs为7559);男性疾病负担分别是女性的2.19、2.36和3.16倍.乙肝疾病负担中以残疾所致的YLDs为主(81.39%),肝硬化和肝癌疾病负担均以早死所致的YLLs为主,分别占80.42%和96.95%.每例乙肝、肝硬化和肝癌所致的DALY损失分别为4.8、13.73和11.11.结论 乙肝、肝硬化和肝癌对山东省人群造成沉重的疾病负担;控制HBV感染具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崩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对山东省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和肝癌的疾病负担进行评价并计算HBV感染所致的总疾病负担.方法 以2004-2005年山东省第三次死因调查中乙肝、肝硬化和肝癌的死亡资料,2005年乙肝发病资料和2007年恶性肿瘤患病调查中的肝癌患病资料与残疾权重资料为基础,利用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方法分别计算三类肝病的寿命损失年(YLLs)、健康寿命损失年(YLDs)和DALYs,并估计由HBV所致的总疾病负担.结果 2005年山东省因乙肝损失211 616个DALYs(其中YLLs为39 377,YLDs为172 239),因肝硬化损失16 783个DALYs(其中YLLs为13 497,YLDs为3286),因HBV感染所致肝癌损失247 795个DALYs(其中YLLs为240 236,YLDs为7559);男性疾病负担分别是女性的2.19、2.36和3.16倍.乙肝疾病负担中以残疾所致的YLDs为主(81.39%),肝硬化和肝癌疾病负担均以早死所致的YLLs为主,分别占80.42%和96.95%.每例乙肝、肝硬化和肝癌所致的DALY损失分别为4.8、13.73和11.11.结论 乙肝、肝硬化和肝癌对山东省人群造成沉重的疾病负担;控制HBV感染具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