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脱水指标血尿素氮/肌酐(BUN/Cr)对非溶栓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预测价值。 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发病24 h内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624例,其中END组69例,非END组555例。END定义为入院后72 h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基线增加≥2分。比较END组与非END组的人口统计学、基线临床资料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END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BUN/Cr对END的预测价值。 结果END组患者糖尿病比例,基线NIHSS评分、血压、血糖、白细胞、D-二聚体、红细胞沉降率(ESR)、BUN/Cr、血浆渗透压、住院时间及出院时mRS评分均显著高于非END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OR=1.175,95%CI 1.075~1.284;P<0.001)、收缩压(OR=1.021,95%CI 1.002~1.040;P=0.029)、BUN/Cr(OR=1.091,95%CI 1.023~1.163;P=0.008)、ESR(OR=1.031,95%CI 1.010~1.052;P=0.004)是非溶栓AIS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BUN/Cr预测EN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52(95%CI 0.588~0.715;P<0.001),最佳截断值为16.6,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和54%。使用预测方程0.087×BUN/Cr + 0.03×ESR + 0.161×基线NIHSS评分+0.021×收缩压-8.036对END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835(95% CI 0.776~0.894;P<0.00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和71%。 结论BUN/Cr作为脱水指标与非溶栓AIS患者发生END的风险相关,对END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血浆渗透压水平与END的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2.
现将我院 1997年— 1999年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 6 0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女 2 4例 ,男 36例。年龄 5 0岁— 89岁 ,平均 6 8岁。既往有TIA2 7例 ,高血压病 2 6例 ,风湿性心脏病 6例 ,冠心病 ,心肌梗塞 5例 ,脑梗塞 14例 ,糖尿病 12例 ,高血脂症 4例 ,脑动脉硬化 17例 ,冠心病 ,心律失常 3例。1.2 临床表现 大多突然发病 ,活动中突然起病 37例 ,在睡眠或安静休息时发病 2 3例。意识障碍 2 1例 ,语言障碍 2 7例 ,中枢性面瘫 17例 ,肢体运动障碍 6 0例 ,偏盲 9例 ,头痛 31例 ,呕吐7例。1.3 辅助检查 常规检查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北京地区肺结核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6-2018年北京市登记的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两水平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肺结核患者治疗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 在研究范围内影响肺结核患者治疗结局的因素包括年龄和职业.年龄在40~59岁组和60岁及以上组肺结核患者治疗不成功的风险分别是0~19岁组的1.8...  相似文献   

4.
马耒  左文平 《现代保健》2009,(31):155-157
脑卒中是当今社会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与肿瘤、癌症构成多数国家的三大致死性疾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情复杂,伴随多种疾病,颅内压增高(ICP),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水电解质紊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有些类型的的缺血性卒中,如颅内颈内动脉闭塞,大脑中动脉近端闭塞,基底动脉血栓形成,占位性脑梗死病死率较高,约占80%以上,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进行超早期康复治疗能否更好地改善其日常生活的独立性。方法将96名发病24h内入院的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超早期康复组在发病24h内开始接受包括下床站立活动的康复治疗;标准康复组在发病72h至7d开始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均由专业治疗师进行,每日1次,每次不少于30min,共14d。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恢复至独立行走50m所需的天数,次要指标包括发病后30d和90d时的NIHSS评分和Bathel指数。结果超早期康复组共纳入41名患者,标准康复组55名患者。和标准康复组相比,超早期康复组恢复至独立行走50m的时间要明显缩短[(8.71±14.162)dvs(16.64±20.338)d,t=-2.138,P=0.035)]。90d时超早期康复组患者获得良好独立日常生活能力的比例(以Bathel指数达到95~100的比例表示,75.6%vs56.4%,χ2=3.891,P=0.049)更大。其余观察指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超早期康复治疗可以使缺血性卒中患者更早地恢复独立行走能力,并能改善功能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流程优化实践、成效与启示。方法分析原有流程,明确存在问题,多部门、多维度协作,构建急性缺血性卒中新流程。结果流程优化后,收治患者DNT时间较优化前明显缩短,候诊时间、抽血 等候时间也明显缩短。同时,流程优化后收治了更多的时间窗内患者。结论该院还需进一步优化公共平台配置,进一步缩短患方知情同意时间,推进急诊绿色通道“先诊疗后付费”信息化进程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7月-2012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帕罗西汀治疗组,病程均为30天。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Barthel指数、改良Rinkin评分。结果治疗组SSS、Barthel、Rinkin疗效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帕罗西汀能有效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促进缺血性卒中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8.
熊劲  江显萍 《现代养生》2013,(20):35-35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7月一2012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帕罗西汀治疗组,病程均为30天。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Barthel指数、改良Rinkin评分。结果治疗组SSS、Barthel、Rinkin疗效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帕罗西汀能有效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促进缺血性卒中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9.
急性缺血性卒中局部脑缺血区分为中心区和周边区,中心区很快缺血坏死,而周边区脑血流介于功能损害和形态损害缺血阈值之间,称为缺血半暗带。Astrup证实在卒中早期神经功能受损并非意味着缺血半暗带内的神经组织已坏死,如能迅速恢复血流灌注则可能使神经功能恢复,遏制病变的发展;如不能在有效的时间内恢复血流灌注,则缺血半暗带内的脑组织向不可逆的方向发展。因此,超早期迅速恢复血流灌注对改善和恢复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症状有重要意义。超早期溶栓治疗是迅速恢复半暗带血流灌注的理想方法,从缺血开始到恢复灌注的时间间隔则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急性缺血性卒中局部脑缺血区分为中心区和周边区,中心区很快缺血坏死,而周边区脑血流介于功能损害和形态损害缺血阈值之间,称为缺血半暗带.Astrup [1]证实在卒中早期神经功能受损并非意味着缺血半暗带内的神经组织已坏死,如能迅速恢复血流灌注则可能使神经功能恢复,遏制病变的发展;如不能在有效的时间内恢复血流灌注,则缺血半暗带内的脑组织向不可逆的方向发展.因此,超早期迅速恢复血流灌注对改善和恢复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症状有重要意义.超早期溶栓治疗[2,3]是迅速恢复半暗带血流灌注的理想方法.从缺血开始到恢复灌注的时间间隔则是治疗成功的关键.1996年美国FDA首次批准重组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用于3h以内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10年来,溶栓治疗的时间窗发生了改变,出现了动脉溶栓,溶栓药物也在不断发展[4].本文拟对10年来静脉rt-PA溶栓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cute ischemic stroke,AIS)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9月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AIS患者725例,最终纳入患者426例。根据患者病情稳定即将出院时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其是否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201例和认知功能正常组225例。应用单因素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来评估Logistic回归模型的效果。结果 单因素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史、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体育锻炼、交流频率、日常生活能力是脑卒中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均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Logistic回归模型效果的曲线下面积为0.853(95%CI:0.781~0.926)。>3个独立危险因素组MMSE评分低于≤ 3个独立危险因素组MMSE评分(t=4.183,P=0.016)。结论 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影响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较多,需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或延缓认知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尿失禁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4年5月至2014年10月在广州市5家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的59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尿失禁发生的因素。结果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尿失禁的发生率为37.7%。多因素分析显示,BI评分、病变部位、患者文化程度、照顾者是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尿失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BI评分低、额叶病变、颞叶病变、患者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护工陪护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易发生尿失禁,临床工作中对高危人群予以重点关注,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筛选出缺血性脑卒中抗栓治疗后发生消化道出血的关键变量,评价Catboost、支持向量机(SVM)、logistic回归(LR)三种机器学习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抗栓治疗后消化道出血的预测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接受抗栓治疗的住院患者,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确定初始变量,综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RFE、lasso回归三种特征选择方法筛选变量,比较Catboost、SVM、LR在缺血性脑卒中抗栓治疗后消化道出血预测模型中的效果。结果 在1 605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消化道出血的患者84名,单因素分析初步确定了17个变量,根据三种特征选择方法确定年龄、GCS、谷草/谷丙、碱性磷酸酶、低密度脂蛋白、出血性转化为关键变量,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后重复交叉验证结果显示, Catboost算法的综合性能较好,特异度、准确率、AUC、阳性似然比分别为0.851(95%CI:0.85~0.853)、0.84(95%CI:0.838~0.841)、0.848(95%CI:0.841~0.855)、4.463(95%CI:4.378...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降纤治疗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进行降纤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25例临床资料,根据降纤治疗后复查头颅CT及MRI发现梗死部位出血分为出血性转化(HT)组,非出血性转化(非HT)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共34例发生出血性转化,发生率为15.11%,24例发生于降纤治疗后1周内,10例发生于第8~13天;中位时间4 d。因脑实质血肿死亡1例。HT组冠心病、房颤、大面积脑梗死、皮质梗死、心源性脑栓塞占比例明显高于非HT组,HT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空腹血糖、尿酸值明显高于非HT组,均与降纤治疗出血性转化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房颤、大面积脑梗死、心源性脑栓塞、严重神经损害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降纤治疗出血性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肠道菌群与血清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8年1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就诊的30例AIS患者纳入AIS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30例纳入HC组.检测两组肠道菌群、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AIS组双歧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明显高于H...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探讨两者的关系,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未卒中患者(100例)作对照,血浆ADMA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浆ADM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1.438,P=0.000)。血浆ADMA浓度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成正相关(2)各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浆ADMA水平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MA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标志物,测定ADMA水平有助于指导预防策略,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中性粒细胞比率、血糖水平与其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以山东省4 家医院的2 265 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 通过查阅病历档案, 收集患者入院时的人口统计学资料、生活方式、疾病史、家族史及实验室资料等。研究终点事件定义为患者出院评分NIHSS≥5 或住院期间死亡。将研究对象分为4 组:中性粒细胞比率、血糖均正常组(NN/NG);中性粒细胞比率正常、血糖高组(NN/IG);中性粒细胞比率高、血糖正常组(IN/NG);中性粒细胞比率、血糖均高组(IN/IG)。采用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中性粒细胞比率、血糖与急性脑梗死短期预后的关系。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组的中性粒细胞比率和血糖高于未发生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多因素调整后, 与NN/NG相比, NN/IG、IN/NG 和IN/IG 组发生终点事件的OR 值(95%CI)分别为1.356(0.942~1.953)、1.879(1.113~3.171)和2.210(1.477~3.307)。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中性粒细胞比率是其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IN/IG 发生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最大。中性粒细胞比率/血糖水平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短期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缺血性卒中患者对卒中危险因素、预警症状及溶栓治疗认知情况,并探索影响卒中认知的相关因素。方法自2015年3月至2015年9月期间,使用结构式问卷横断面调查缺血性卒中患者对卒中的认知,分析卒中认知与可能影响卒中认知的相关因素,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探索影响缺血性卒中患者卒中认知的因素。结果共调查了138例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年龄(63.53±11.41)岁,男性89例(60.1%)。认知率最高的卒中危险因素是高血压(64.5%),卒中症状是偏侧肢体无力(60.1%);知道溶栓治疗5.8%,知道溶栓治疗时间窗为1.4%。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与识别3个及以上卒中危险因素(P=0.036)和卒中症状(P=0.042)、知道溶栓治疗(P=0.045)及时间窗(P=0.017)都有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发病时能识别卒中症状(OR=0.252,P=0.012)是识别3个及以上卒中危险因素的独立预测因素;使用非正规降压药物(OR=1.344,P=0.024)和发病后急诊转运途径(OR=0.662,P=0.05)是识别3个及以上卒中症状的独立预测因素;发病时能识别卒中症状(OR=2 249.238,P=0.032)是知道卒中溶栓治疗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卒中危险因素、症状及溶栓治疗的认知率低,更高的文化程度和卒中高认知率有关。  相似文献   

19.
脑梗死众多危险因素中,高血压是最持久、最强有力但也是可以控制的因素。尽管大量循证医学系统评价已证实,在脑梗死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成功有效地调控血压可显著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复发率,然而对于脑梗死急性期的血压调控,尚无统一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