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的社区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社区健康教育,评价健康教育对COPD患者自我保健能力的影响。方法:对31例COPD病人进行社区健康教育10.12个月,教育前后对病人进行自我保健能力各项指标的评测,采用教育前后自身对照方法,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健康教育前比较,31例患者中14名吸烟者8名戒烟,2人减少吸烟次数。31例患者均学会自行呼吸训练,均掌握适合自己的排痰方法,12例每天坚持锻炼身体,15名经常锻炼身体,4名偶尔锻炼身体。健康教育前后ADL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COPD病人进行合理有效的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自我保健能力,从而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护理.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68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把68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护理干预对策,对照组34例采取常规护理,对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实施有效地护理干预对策,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了不良反应,提升了生存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3.
江珍桃 《中国保健营养》2012,(12):2259-2260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在行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健康知识教育,并综合评估对患者临床治疗的影响。方法本文中我们将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5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42例COPD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两组患者1年之内的再次住院次数,其中观察组患者再次住院为9例(42.86%),而对照组患者再次住院为16例(76.19%),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和血氧分压(SaO2),并对比分析与治疗前测量值,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COPD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健康知识教育活动,明显提高了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进而有效提升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最终达到最佳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4.
周井松  金诗荣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1):5707-5708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继发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14例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情况.结果 14例COPD继发真菌感染的患者送检标本中共检测出白色念珠菌5例(35.7%),酵母样真菌3例(21.4%),光滑念珠菌2例(14.3%),克柔念珠菌1例(7.1%),热带念珠菌1例(7.1%),曲霉菌1例(7.1%),毛霉菌1例(7.1%).结论 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多为白色念珠菌感染.做好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5.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病原学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ICU在2004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128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老年COPD患者,取肺泡灌洗液行真菌培养、鉴定及药敏测定.结果 有78例患者肺泡灌洗液中共分离出真菌78株,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41株(52.56%),热带假丝酵母菌14株(17.95%),克柔假丝酵母菌9株(11.54%),近平滑假丝酵母菌5株(6.41%),酵母样真菌7株(8.98%),曲霉菌属2株(2.56%),对两性霉素B的敏感率>80.00%,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的敏感性>70.00%.结论 老年COPD机械通气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率在上升,其中仍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对三氮唑类药物的耐药性也在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社区医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认知情况,为COPD社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4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单纯随机抽样法抽取325名医生进行面对面调查,应答率为99.1%,问卷调查社区医生一般情况、COPD防治相关知识和COPD管理认知情况。结果86.6%的医生认为肺功能检测是COPD诊断的必备条件,77.0%的医生认为稳定期COPD患者需要维持治疗,26.4%的医生认为稳定期COPD患者外配药品首选气雾剂,23.0%的医生认为长期吸氧可能产生依赖性,60.2%的医生以前接受过COPD相关知识培训,仅21.7%的医生知道COPD诊治指南的主要内容,49.7%的医生认为自身不具备提供COPD社区保健服务的能力,尤其缺乏社区管理指导能力和临床治疗指导能力。社区全科医生的COPD相关知识技能水平高于公卫医生,但是否接受过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并不影响全科医生的COPD相关知识技能水平。结论社区医生在COPD预防及患者诊疗方面存在不足,有必要完善社区肺功能仪等相关设备的配置,并加强COPD专业知识和技能系统化培训,并且需要完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强化其中的COPD防治相关内容,切实提升社区医生的COPD防治能力。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确切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但认为与肺部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1]。它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相似文献   

8.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遗传流行病学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遗传因素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高人们对COPD的环境病因和遗传病因的认识,收集了206个COPD核心家系的资料。分析结果表明,COPD的分离比为0.27,COPD属于多基因遗传;COPD的遗传度为44.4%,其中男性为49.3%,女性为38.8%。显示遗传因素在男性产生COPD的过程中作用较大;但不论男性还是女性发生COPD,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同样都是COPD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感染血清炎性因子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为其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医院的3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肺部感染患者为A组,另将同一时期的3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选为B组,同一时期的于医院进行体检的34名健康人员选为C组,将3组人员的血清促炎因子与抑炎因子水平进行检测比较。结果 A组的血清IL-2水平为(4.24±0.56)μg/L,低于B组的(6.57±0.79)μg/L与C组的(8.89±1.13)μg/L,血清IL-6、TNF-α与IFN-γ水平分别为(16.33±1.78)pg/ml、(2.31±0.24)ng/ml和(20.32±2.14)μg/ml,其均高于B组的(11.74±1.29)pg/ml、(1.57±0.15)ng/ml和(14.68±1.62)μg/ml与C组的(6.86±0.92)pg/ml、(0.92±0.10)ng/ml和(8.78±0.99)μg/ml,而A组患者中重度肺部感染患者血清IL-2水平低于轻度感染患者,IL-6、TNF-α与IFN-γ水平则高于轻度感染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波动相对较大,对于感染的存在及严重程度均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讨论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患者感染的病原学分布特征,并初步探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现感染的潜在影响因素。方法 研究从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本院就诊的全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295例中选取并发肺部感染患者134例,以及未并发任何感染患者131例纳入此次研究,合计265例患者(并发肺部意外其他器官系统感染者30例,不符合研究纳入排除标准,予以排除)。研究收集受试对象基本情况信息以及潜在影响出现肺感染的因素信息。使用SPSS统计软件包分析研究数据。研究首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感染(134例)患者的病原学进行进一步分析,探讨病原学分布特征。同时研究对比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感染(134例)和未并发任何感染患者(131例)相关情况,探索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发肺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患者研究检出菌株共149株,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所占比例更高(97/149,65.10%),革兰阳性菌50株(50/149,33.56%),其他(真菌等)2株(2/149,1.34%)。革兰阴性菌中菌种包含:鲍曼不动杆菌(53/149,35.57%)、肺炎克雷伯菌(25/14...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临床特点、高危因素、治疗及转归.方法 对医院2006年1月-2011年1月29例COPD合并IPA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曲霉菌属感染的病例中,拟诊11例、临床诊断16例、确诊.2例;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加重25例占86.2%、哮鸣音增多21例占72.4%、发热15例占51.7%等,影像学表现为肺部的炎性渗出、实变、结节、空洞等,但都无特异性;高龄、低蛋白血症、广谱抗菌药物及激素的使用等是肺曲霉菌属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及早期有效合理的治疗,是改善预后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气道细菌感染的特性及耐药性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在医院确诊并有完整病原学资料的260例COPD住院患者进行痰标本采集,对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结果 共检出细菌21种195株,总阳性率为75.0%,革兰阴性菌127株,占65.1%,革兰阳性菌68株,占34.9%;铜绿假单胞菌对加替沙星、头孢噻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性较强,分别为55.9%、47.5%、47.5%;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及环丙沙星的耐药性较强,分别为75.6%、84.4%;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噻肟及头孢他啶的耐药性较强,均87.0%;金黄色葡糖球菌和肠球菌属对除万古霉素外的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较强.结论 COPD患者检出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明显,临床医师应注意气道细菌感染的种类及耐药性分析,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利于尽早控制感染,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湖北省四个监测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14-2015年在湖北省开展2 400人的人群调查,按照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40岁及以上的居民,对人群进行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肺功能检查。采用复杂抽样设计的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该人群COPD患病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40岁以上成年人2 389人,COPD患病人数为213人(占8.92%)。经复杂加权后患病率为12.36%(95%CI:6.95%~17.77%),乡村患病率(13.96%)高于城镇(9.04%),男性患病率(17.47%)高于女性(6.54%)。χ2检验结果显示,地区、性别、年龄、收缩压、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是否吸烟是COPD患病的相关因素(均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40~岁年龄组相比,年龄在50~岁(OR=2.316,95%CI:1.999~2.683)、60~岁(OR=4.641,95%CI:2.479~8.687)和70岁及以上(OR=9.066,95%CI:5.735~14.333)会增加COPD患病风险;吸烟(OR=3.376,95%CI:2.357~4.834)和使用家庭取暖污染燃料(OR=1.734,95%CI:1.264~2.380)也是COPD患病的危险因素;与低体重相比,超重(OR=0.599,95%CI:0.367~0.978)和肥胖(OR=0.404,95%CI:0.218~0.752)的人群患COPD的风险较低。结论 湖北省乡村人群中男性的COPD患病率较高,年龄大、有吸烟史、使用家庭取暖污染燃料的人群患COPD的风险较高,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对46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作血清和尿磷以及其它电解质、动脉血气分析、肾功能等生化指标测定。其中26例还作血清2、3-磷酸甘油酸(2、3-DPG),心动图超声等检查。发现低磷血症者14例,占30.4%;24小时尿磷减少者40例,占87.0%。左心功能,肾功能,肾磷阈值和2、3-DPG等指标,低磷血症组明显低于血磷正常组(P<0.05)。对6例明显低血磷症者给予补磷(KH2PO420mmol/d),补磷后用力肺活量(FVC)比补磷前有明显增加(P<0.05)。探讨影响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低磷血症或磷缺乏的因素,认为以药物、肾功能、心功能和酸碱平衡紊乱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中国≥ 40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的药物治疗率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提高慢阻肺患者诊断治疗水平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4-2015年中国居民慢阻肺监测。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肺功能检测,将支气管舒张试验后FEV1/FVC<70%者诊断为慢阻肺。共9 120名慢阻肺患者纳入分析。基于复杂抽样设计估计慢阻肺患者药物治疗率及其95% CI,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 40岁慢阻肺患者的药物治疗率为11.7%(95% CI:10.2%~13.0%),吸入药物治疗率为3.4%(95% CI:2.9%~4.0%),口服或静脉药物治疗率为10.4%(95% CI:9.0%~12.0%),调查前知晓自己患有慢阻肺者的药物治疗率最高。≥ 60岁患者的药物治疗率高于<60岁者。女性药物治疗率、口服或静脉药物治疗率均高于男性,有职业有害因素暴露者这2个治疗率高于无暴露者,曾经吸烟者的药物治疗率、口服或静脉药物治疗率高于现在吸烟者和从不吸烟者。调查前知晓自己患有慢阻肺者的治疗率均高于不知晓者,有呼吸道症状者的治疗率均高于无症状者。结论 中国≥ 40岁慢阻肺患者药物治疗率,特别是吸入药物治疗率很低,了解自己慢阻肺患病状况、出现呼吸道症状是影响慢阻肺药物治疗的重要因素。应加强慢阻肺早期诊断,提高患者规范化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中国≥40岁居民中COPD高危人群的分布和特征,为COPD综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象来源于2014-2015年中国居民COPD监测项目中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共调查125个监测点的≥40岁研究对象75 107名。采用面对面询问调查方式收集相关信息,符合四项条件之一者定义为高危人群:慢性呼吸道症状、危险因素暴露史、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家族史。对样本进行复杂抽样加权估计高危人群比例以及95% CI结果 74 296名调查对象纳入分析,至少符合一项条件的COPD高危人群比例为89.5%(95% CI:87.8%~91.2%),且随年龄增大比例增加(P<0.001);男性高于女性(P<0.001)、乡村高于城镇(P<0.001);西部农村男性中高危人群比例最高(98.8%,95% CI:98.0%~99.6%)。至少符合两项条件、三项条件和四项条件的高危人群占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32.0%(95% CI:29.7%~34.2%)、7.4%(95% CI:6.6%~8.3%)和1.5%(95% CI:1.2%~1.8%)。在高危人群中只有一项危险因素暴露者所占比重最大(61.7%,95% CI:59.8%~63.7%)。结论 中国≥40岁居民中COPD高危人群近九成,应在该人群中开展COPD筛查,采取综合防控策略降低人群危险因素流行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2014-2015年我国≥ 40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检查率及其影响因素,为慢阻肺患者规范化诊断、治疗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4-2015年中国居民慢阻肺监测。采用面对面调查的方法收集调查对象既往肺功能检查状况等信息。通过肺功能检查将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者诊断为慢阻肺患者,共纳入9 130名慢阻肺患者。经复杂抽样加权后,估计≥ 40岁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检查率及其95% CI,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我国≥ 40岁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检查率为5.9%(95% CI:4.9%~6.9%),男性为6.1%(95% CI:5.2%~7.1%),女性为5.3%(95% CI:4.0%~6.6%),城镇高于乡村(P<0.001),且随患者文化程度升高而增加(P<0.001)。务农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检查率最低为4.0%(95% CI:3.1%~4.9%)。知晓肺功能检查的患者肺功能检查率为32.3%(95% CI:26.4%~38.1%)。有既往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和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肺功能检查率分别为13.7%(95% CI:11.5%~15.9%)和8.8%(95% CI:7.2%~10.4%)。有职业粉尘和/或有害气体暴露的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检查率为5.7%(95% CI:4.6%~6.9%)。曾经吸烟的患者肺功能检查率为10.2%(95% CI:8.0%~12.4%),均高于现在吸烟者(4.2%,95% CI:3.3%~5.1%)和从不吸烟者(6.3%,95% CI:5.1%~7.6%)。结论 我国≥ 40岁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检查水平很低,慢阻肺患者规范化诊断、治疗和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吸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及呼吸道症状的影响。   方法   利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安徽5个COPD监测点抽取≥40岁调查对象, 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肺功能检测。利用复杂抽样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吸烟对COPD及呼吸道症状的影响。   结果   ≥30包年的吸烟者在总人群中占13.9%(95% CI:10.3%~17.5%, P < 0.001), ≥40年的吸烟者在总人群中占8.5%(95% CI:6.7%~10.3%, P < 0.001)。吸烟者平均吸烟年数为32.4 (95% CI:31.2~33.5)年, 吸烟者日均吸烟量为21.1 (95% CI:19.6~22.7)支/天。调整混杂因素后, COPD和呼吸道症状的患病风险均随吸烟包年和吸烟年数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均有Ptrend < 0.001)。   结论   吸烟增加COPD及呼吸道症状的患病风险, 吸烟包年和吸烟年数越多, 慢阻肺和呼吸道症状的患病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分离致病菌菌群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262例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痰标本作病原菌分离培养和耐药性分析。结果:262例患者中分离出227株病原菌,142株为革兰阴性菌感染,66株为革兰阳性球菌感染,19株为真菌感染。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等较为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较高,真菌中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较为敏感;革兰阴性杆菌中产β-内酰胺耐药性为主。结论: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产生,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气管支气管炎(VA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RICU住院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患者136例,其中13例确诊为VAT,设为VAT组,配对病例13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结果 13例VAT患者送检标本检出细菌共19株,其中18株为多药耐药菌,占94.7%,对照组7株占77.8%(P<0.05);VAT组混合感染患者6例占46.2%,对照组3例占23.1%(P<0.05);VAT相关的常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和MRSA;VAT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延长,为22d,对照组仅为13d(P<0.05);VAT组患者ICU住院时间也明显延长为28d,对照组仅为16d(P<0.05);VAT组中使用恰当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为6例占46.2%,与使用非恰当抗菌药物的患者相比,机械通气时间较短,分别为12d和20d,ICU住院时间较短,分别为17d和23d,但上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VAT会导致COPD患者机械通气和ICU住院时间延长,恰当的初始抗菌药物治疗有助于改善VAT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