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介绍一种收集新生儿期女婴尿标本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梅 《护士进修杂志》2005,20(11):987-987
对于在新生儿病房工作的护理人员来说,由于新生儿排尿随意性大及男女生理结构不同等因素,一次性婴幼儿尿液收集器(简称一次性尿袋)用于男婴效果较好,但对于女婴来说收效甚微。为有效收集新生儿期女婴尿标本,笔者总结出一套方法,经临床实践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女性新生儿采用改良尿标本收集方法的效果。方法将132例女性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一次性婴幼儿尿液收集器留取尿标本,观察组采用改良法即一次性婴幼儿尿液收集器加灭菌干棉球留取尿标本。结果尿标本留取一次成功率对照组48.48%、观察组93.9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会阴部皮肤发红发生率对照组37.88%、观察组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女性新生儿采用改良尿标本收集方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女婴尿液标本收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需收集尿液标本的女婴82例,均使用传统方法及改良方法收集尿液,改良方法组将无菌大棉球放置在尿液收集器开121处留取女婴尿液标本,传统方法组直接用尿液收集器留取尿液标本,比较两组尿液标本平均使用收集器数、收集器受大便污染总次数、平均留取标本时间及标本检验结果。结果改良方法组留取尿液标本平均使用尿液收集器数、收集器受大便污染总次数及平均留取标本时间分别为(2.43±0.18)个,(24.02±8.43)次,(2.32±0.16)h,明显低于传统方法组的(6.78±0.87)个,(78.01±11.32)次,(6.69±0.35)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4.84,34.65,103.53;P〈0.01)-;两组尿液标本尿液常规(酸碱度、尿液比重、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上皮细胞计数)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0.604,0.395,0.498,1.278,0.492;P〉0.05)。结论改良女婴尿液标本收集法能显著提高尿液标本的留取率,减少使用尿液收集器的数量及留取尿液标本所需时间,且对尿液常规检测结果无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自制尿液标本收集器,并探讨其在婴幼儿尿液标本留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3月在广州市某医院收治的患儿2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30例,研究过程中,实验组退出3例,对照组退出7例,最终实验组127例、对照组123例完成研究。实验组使用自制尿液标本收集器,对照组使用普通尿液标本收集器,分别比较两组尿液标本的有效收集率、尿液标本污染率、护士尿液标本留取时间和患儿家长对2种尿液标本收集器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尿液标本有效收集率高于对照组(χ2=2.500,P<0.001),实验组尿液标本污染率、护士尿液标本收集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自制尿液标本收集器能提高尿液标本的有效收集率、减少标本污染率和护士尿液标本留取时间。  相似文献   

5.
钟艳麟  谭永娟  雷雯媛 《全科护理》2020,18(11):1376-1377
[目的]观察改良式女婴集尿袋收集尿液标本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300例新生儿女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试验组采用改良式集尿袋收集尿标本,对照组采用传统集尿袋收集尿标本,分别比较两组收集尿液标本一次成功率及受大便污染率。[结果]试验组收集尿液标本一次成功率为79.3%明显高于对照组60.7%,试验组尿液标本受大便污染率为4.7%低于对照组12.7%(P均<0.05)。[结论]改良式女婴集尿袋的使用能明显提高留取尿液标本的一次成功率,同时降低受大便污染率。  相似文献   

6.
临床上新生儿的尿标本应用一次性小儿集尿袋进行收集,男婴成功率高,而女婴由于外阴皮肤皱折不平的解剖特点,张贴尿袋容易出现缝隙,使尿液外漏而导致标本留置失败。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应用改良式集尿袋收集女婴尿标本,解决了留置尿标本过程中出现的漏尿问题,大大提高了女婴尿标本收集的成功率,收到良好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式集尿袋在新生儿女婴尿液标本收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8月在我科住院女性新生儿146例,将其随机进行编号,单号纳入对照组,双号纳入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收集尿液标本,试验组采用改良式集尿袋。比较两组新生儿尿液留取所需时间及一次性尿液留取情况。结果:试验组新生儿尿液留取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新生儿一次性尿液留取成功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式集尿袋尿液留取成功率高,操作简便,是一种较好的新生儿女婴尿液标本收集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新生儿女婴尿潴留导尿时,两种不同导尿管插入长度对其拔除导尿管后膀胱残余尿量的影响,探讨新生儿女婴导尿时最适宜的导尿管插入长度。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07年3月至2009年10月儿科住院出现尿潴留需导尿的38例新生儿女婴分为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分别对两组新生儿女婴采用插入不同长度的导尿管进行导尿,观察两组新生儿女婴拔除尿管后的膀胱残余尿量。结果实验组新生儿女婴拔除尿管后膀胱残余尿量≥20 ml者3例,占15.0%,<20 ml者17例,占85.0%;对照组新生儿女婴膀胱残余尿量≥20 ml者8例,占44.4%,<20 ml者10例,占55.6%,两组新生儿女婴拔出导尿管后的膀胱残余尿量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女婴导尿插入尿管时,导尿管先插入尿道1.5 cm,见尿后导尿管再进0.5 cm,此方法能够有效保证导尿管引流尿液通畅,尿液引流彻底、干净。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 ,疾病的诊断不仅依据临床症状和体征 ,而且需要检验的紧密配合。收集尿标本作物理、化学、细菌学及显微镜等检查 ,以了解病情 ,协助诊断和治疗 ,是临床三大常规之一[1] 。但由于新生儿排尿不定时 ,以往留尿的成功率低。我科 1998年 1月~ 1999年 12月收住新生儿 56 5例 ,应用婴幼儿尿液收集器 ,并改进留尿方法 ,提高了新生儿留尿成功率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8年 1月~ 1999年 12月住院新生儿 56 5例 ,其中男婴 317例 ,女 2 4 8例 ,年龄 5h~2 7天。采用浙江省乐清康复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的S…  相似文献   

10.
尿常规在临床诊断疾病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3]。男性婴幼儿因好动不配合、尿量少、排尿不规律、大便次数多的特点,导致采集尿常规标本困难。以往男性婴幼儿采用一次性集尿袋留取尿常规标本,将集尿袋贴于会阴部,外面穿纸尿裤。此方法存在以下问题:男性婴幼儿好动,成功留取尿液前,一次性集尿袋易脱落;一次性集尿袋里已留取尿液,因未及时发现,体位改变过程中尿液逆流至会阴部,一次性集尿袋黏贴处浸湿后脱落,集尿袋里的尿液流至纸尿裤;尿标本易被大便污染,以致患儿需反复多次、长时间留取尿常规标本,造成患儿不适、家长焦虑,也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1.
谢晓慧  曹淑媛 《护理学报》2017,24(16):77-78
介绍一种婴幼儿简易接尿器,其结构包括水胶体连接敷贴、接尿口、储尿器、观察取尿口.此接尿器由水胶体敷贴、橡胶套以及圆柱形漏斗制成,水胶体敷贴材质柔软且具有弹性,与皮肤紧密贴合,遇尿液不易脱落,不会对婴幼儿皮肤造成伤害,还能保护患儿皮肤;同时圆柱形漏斗颈部及端部设有盖体,可观察尿液颜色,性质并可直接打开留取尿标本,很方便适用且制作成本低.  相似文献   

12.
产科婴儿室收集围产儿尿液送检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女婴。我们利用报废吸乳器上的橡皮球作留尿器(女婴需将球上的圆口剪修至直径为3cm,男婴可直按使用),现已收集围产儿尿液230次,成功率为100%。现将方法介绍如下。方法按常规煮沸消毒橡皮球,备用。使用时分别清洁男婴阴茎、女婴外阴,然后将橡皮球平置入会阴下方(男婴将阴茎置入球内),用尿布固定包好。出  相似文献   

13.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由于各种疾病导致长期卧床、行动不便的尿失禁病人,没有一种理想的接尿工具。目前临床上除导尿术外,使用的一次性尿液收集器存在储存量小、尿液容易反、成本高等弊端,而家属给病人采用的避孕套、翅料袋接尿又易引起阴囊水肿、湿疹:长期导尿又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新生儿入院后,常需进行尿常规,尿渗透,尿巨细胞病毒等一系列检查。但由于新生儿不能配合留尿,且尿量较少,尤其是女婴的特殊生理结构致使尿液不易收集、易被大便污染,婴儿在活动时收集到的尿液容易倾洒。针对这一问题,我科在临床实践工作中总结并改进标本的收集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尿路结石术后使用一款带过滤功能的尿液收集器的价值研究。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赣州市立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输尿管结石并行尿路结石手术的120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用带过滤功能的尿液收集器收集尿液,对照组患者用广口塑料尿液收集器收集尿液。比较两组患者排石时间、结石排出量,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患者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排石时间较短,结石排出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医护人员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尿路结石术后患者采用带过滤功能的尿液收集器收集尿液中的结石可缩短结石收集时间,提高结石排出量和患者医护人员的满意度,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桂红民 《护理研究》2006,20(31):2885-2885
临床上新病人入院后一般均需要留取尿标本作尿常规检查。而婴儿不易留取到尿,若将尿瓶直接放在会阴部既不安全也易损伤皮肤,致使尿标本的收集存在一定的难度,导致临床检验不及时。针对此问题,总结出了一个简便易行又经济安全的方法,现介绍如下。若为男婴,将一次性薄膜手套的指套套在婴儿的阴茎上,用一条胶布将指套固定于阴茎根部皮肤,接到尿液后取下,再将尿液倒在标本瓶内送检。若为女婴,将一次性薄膜手套或食品保鲜袋的开口端敷于会阴部,并用胶布固定,接到尿液后取下,再将尿液倒在标本瓶内送检。此方法也适合尿培养标本的收集,只是薄膜手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食用受三聚氰胺污染奶粉患泌尿系结石婴幼儿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食用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对患婴肾脏功能产生的损害。方法对2008年9月中下旬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中我院腹部B超筛查出疑似泌尿系结石的300例婴幼儿进行尿十二联和肾功能测定,并对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300例B超筛查疑似泌尿系结石婴幼儿中有202例尿液pH值≤6.0(占67.33%);尿隐血阳性41例,阳性率为13.67%,其中34例尿液pH值≤6.0;尿蛋白阳性7例,阳性率为2.33%,且尿微量白蛋白(mA lb)均>0.15 g/L;尿mA lb阳性(≥0.15 g/L)31例,阳性率为10.33%;尿白细胞阳性15例,阳性率为5.00%。pH值≤6.0组隐血阳性率和尿mA lb阳性率均显著高于pH值>6.0组(P<0.025、P<0.05);pH≤6.0组白细胞阳性率与pH值>6.0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食用受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可对婴幼儿肾脏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必须加强婴幼儿食品的安全性的检测和评估。  相似文献   

18.
王能 《当代护士》2016,(4):187-187
正婴幼儿浅表血管瘤是指位于乳头真皮层的血管瘤。若血管瘤边缘距肛门近,婴儿月龄小、大便次数多而未成形,部分患儿肛门排气时有粪汁流出,女婴尿液下流,尿不湿使用不当等因素均易导致婴幼儿浅表血管瘤破溃,加之患儿小配合度差等因素,血管瘤在破溃后极易形成溃疡面,治疗护理护理难度大。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婴幼儿感染人巨细胞病毒(HCMV)对肾脏的早期损伤。 方法 分别收集20例健康婴儿、21例HCMV潜伏感染和27例活动性感染婴幼儿尿液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尿HCMV-DNA载量;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尿微量清蛋白(MA)和转铁蛋白(Tf);苦味酸速率法测定尿肌酐(Cr);速率法测定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γ-谷氨酰转移酶(GGT)的活性。 结果 健康婴儿对照组、HCMV潜伏感染组和活动性感染组间尿液中MA(F=1.740,P>0.05)和Tf(F=0.160,P>0.0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活动性感染组尿GGT和NAG活性与健康婴儿对照组、潜伏感染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MV感染患儿尿GGT、NAG活性与HCMV DNA载量的对数值均无相关性(r分别为0.098和0.201,P均>0.05)。 结论 HCMV感染患儿尿液中GGT和NAG活性的测定有助于临床早期肾损伤的判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食用受三聚氰胺污染奶粉患泌尿系结石婴幼儿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食用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对患婴肾脏功能产生的损害。方法对2008年9月中下旬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中我院腹部B超筛查出疑似泌尿系结石的300例婴幼儿进行尿十二联和肾功能测定,并对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300例B超筛查疑似泌尿系结石婴幼儿中有202例尿液pH值≤6.0(占67.33%);尿隐血阳性41例,阳性率为13.67%,其中34例尿液pH值≤6.0;尿蛋白阳性7例,阳性率为2.33%,且尿微量白蛋白(mAlb)均〉0.15g/L;尿mAlb阳性(≥0.15g/L)31例,阳性率为10.33%;尿白细胞阳性15例,阳性率为5.00%。pH值≤6.0组隐血阳性率和尿mAlb阳性率均显著高于pH值〉6.0组(P〈0.025、P〈0.05);pH≤6.0组白细胞阳性率与pH值〉6.0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食用受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可对婴幼儿肾脏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必须加强婴幼儿食品的安全性的检测和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