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章回顾了中国公共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70年历程。公共卫生的发展是通过不断改革实现的,其中一些重大事件具有鲜明的标志性,使中国公共卫生发展呈现出不同阶段性特征。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经济改革推动公共卫生改革;2003年抗击"非典",认识到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十八大以后提出"健康中国"建设战略,为中国公共卫生指明了发展方向。70年来,中国公共卫生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从在薄弱的经济基础上提供低水平服务,到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到共建共享全民健康,并走向国际合作。中国公共卫生发展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也为世界卫生工作提供中国方案,服务于世界人民健康。  相似文献   

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强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期健康服务”。《纲要草案》通篇贯穿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执政理念,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高度重视,既有宏伟蓝图,又有发展路径,为新时代新阶段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谭颖 《中国卫生》2023,(2):32-33
<正>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坚持高质量发展主题,建设更高水平健康江苏。新的一年,江苏省卫生健康系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坚持高质量发展主题,建设更高水平健康江苏。更加科学精准高效强化疫情防控。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稳妥有序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总体方案,聚焦“保健康、防重症”,加强疫情监测、患者救治,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砥砺70年,奋斗新时代。中国公共卫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开放后,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防疫防病相结合的公共卫生体系,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卫生事业。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卫生吹响了新时代"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号角,全力推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加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是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有效措施.江西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通过高水平人才培训、高规格人才培育、高素质人才交流,全力打造江西省公共卫生领域多层次、复合型人才队伍,为重大...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人民健康。针对不同时期人民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不断推进卫生改革发展,稳步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构建起世界上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不断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质量水平,使群众从“不得病、少得病”到“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提高了人民健康水平,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卫生改革发展道路,为全球健康治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历史经验表明,我国卫生改革发展要坚持党的领导和与时俱进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坚持立足国情,预防为主,卫生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随着新时代我国卫生健康事业面临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经济社会转型、人口疾病状况转变、医改进入深水区等一系列形势和挑战,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改革理论、路径和方法,为人民健康更好地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障,同时为全球健康治理提供更多的智慧和经验。  相似文献   

7.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促进健康公平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南京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主导,突出公共卫生服务的公益性,着力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升公共卫生服务保障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8.
《中国卫生人才》2024,(3):24-26
<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着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重任,是构建分级诊疗制度的“网底”。2016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要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近年来,河北省多措并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坚持资源统筹,加强乡村一体化管理,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卫生与健康政策不断调整与优化,随政权过渡和国家发展主要阶段变化发生一系列演变:卫生与健康发展理念萌发与群众性卫生运动阶段、福利化阶段、市场化改革阶段、回归公益性阶段。纵观政策演变过程,体现循序渐进的发展特点,坚持化大阶段为小过程的原则,立足现实设置合理的政策,对正确方向道路的一以贯之,实现政策系统的循环发展。回顾卫生与健康政策,在曲折中发展,取得巨大的历史成就,新时代人民健康事业发展要坚持四个统一:坚持经济发展与人民健康的统一,推进高质量经济发展和全民健康;坚持底线思维与战略思维的统一,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持循序渐进与整体推进的统一,坚持走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道路;坚持本土意识与全球视野的统一,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正>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卫生健康事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基层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坚持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坚持改革创新,加强顶层设计与尊重基层实践相结合,着力构建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维护人民健康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开启了健康中国建设新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满足我国不同地区人群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日益增长的需要,应结合不同地区人口特征、疾病负担、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内容进行调整。方法:以多准则决策分析理论为依据,基于文献研究构建各省新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遴选评估框架,并进行公共卫生干预项目遴选评估案例模拟,探索形成可操作的省级新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遴选流程及补助标准规范。结果:初步构建了包含3个维度、8个指标的遴选框架,形成了省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遴选调整的流程步骤。结论:为各省新增地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与补助标准提供了循证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国民营养事关国民健康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信息,是公共卫生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不可缺少的基础信息,为全民营养健康状况改善、食物生产及慢性病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持。近年来,我国营养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国民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改善。本期“营养健康监测”栏目发表的论文来自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及省(市)级自主开展的营养监测报告,这些数据为制定全国或地方性营养与健康策略提供了科学的参考。当前,我国营养工作面临多重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人民群众的营养与健康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为促进全民健康,我国政府已实施多项营养促进政策或策略,营养监测又将进一步评估这些措施实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健康扶贫的关键问题与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贫困人口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健康状况低下又加剧了贫困的发生,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严重。各类医疗保险保障水平依然较低、医疗救助制度尚不完善、县域内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较低、县域外转诊率高、贫困地区公共卫生问题较为突出。我国健康扶贫体系的构建,要坚持政府主导、多部门协同的多元健康扶贫主体,加强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多路径健康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的发展战略位置。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对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和医德医风建设作为公立医院党组织重要任务作出重要部署,由此可见医院党的建设与医德医风建设有机结合尤为重要。加强党的建设与医德医风建设有机结合,以党建工作为抓手,建立医德医风建设长效机制;以规范行为为目标,从各方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以监督考核为重点,实现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追求。以党的建设统领行业作风、医疗服务、医疗质量的全过程,将有效推动医务人员医疗行为规范化、推动医院管理科学化、推动医疗卫生行业监管实效化,构建风清气正的医疗行业环境,促进健康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癌症是全球人群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等原因,中国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持续上升,已成为危害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癌症防控形势,中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里做出了巨大努力,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以适应我国的癌症防治需求。目前,我国减少癌症负担的策略主要集中于一级和二级预防。本研究对我国癌症疾病负担及三级预防现状展开述评。  相似文献   

16.
健康影响评估(HIA)制度已经被列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但是HIA的技术体系还亟待建立和完善。本文对HIA中流行病学方法的应用进行梳理,结合国际HIA完整案例,重点介绍健康决定因素的生态模型作为理论基础在HIA评估体系建立中的应用,并总结各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在不...  相似文献   

17.
Public health draws from a range of academic disciplines, social, medical and statistical, and answers questions relevant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populations. We have initiated a Europe-wide study, Strengthening Public Health Research in Europe, to assess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public health research in both public policy and local decision making. The contemporary challenge for public health research is to integrate the capabilities of different academic disciplines to address policies for health. We have considered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health research in five fields: political epidemiology, community health, health services, economics, and evaluation evidence and synthesis. The organisation and funding of research in Europe should be able to support new research fields and issues, to contribute to policy development and public health practice.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从战略目标、战略内容和主要指标等三方面,比较分析了美国"健康公民计划"与"健康中国2030"的异同,结合我国社会经济环境,提出了注重健康战略的针对性、动态性和持续性;在全覆盖的基础上有重点地保障人群;确定阶段实施重心,并重视信息监测系统的建设;制定可操作的监督和评价体系及适宜的指标值等建议,以期为"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行和进一步完善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9.
健康中国2030提出要加快养生保健服务发展,但我国养生保健产业尚在发展初期,相关立法、行业法规、政府监管处于缺失状态。当前的中医养生保健监管困境主要有中医养生保健监管缺乏立法保障,中医保健业务与中医治疗范围存在交叉难监管,没有统一的中医保健服务的行业标准、中医保健行业违规成本低、监管碎片化且缺乏实质服务监督。结合国内外监管经验,本文提出如下建议:加强政府对中医保健全过程监管,立法明确卫生监督主体及监管权责,甄别假伪信息、提升公众中医素养,发挥行业自律监督,创新多种政府主导的中医养生保健监管方式如网格化监管、分类管理、建立信誉体系、联合监管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