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研究初治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后复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和完善干预措施,减少结核病复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从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导出江苏省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试点城市张家港、丹阳、泰兴三地2009-2018年患者病案信息,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结核病复发风险,各组复发率之间比较采用Log-rank法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研究肺结核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研究对象的8 704例成功治疗本地初治结核病患者中,截至观察终点共有410例(占4.71%)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02/100人年,其中77.32%的患者3年内复发,5年内累积复发占93.4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HR=1.385,95%CI:1.10~1.75,P=0.007)、40~岁组(HR=2.12,95%CI:1.117~4.032,P=0.022)和≥60岁组(HR=2.726,95%CI:1.446~5.140,P=0.002)、农民(HR=4.225,95%CI:1.884~9.476,P0.001)、被动发现(HR=4.551,95%CI:2.261~9.164,P0.001)、病原学阳性(HR=2.460,95%CI:2.007~3.015,P0.001)、合并糖尿病(HR=3.028,95%CI:1.986~4.617,P0.001)、单耐药(HR=3.456,95%CI:1.868~6.394,P0.001)和诊断时长超过30天(HR=1.579,95%CI:1.205~2.069,P=0.001)患者复发率较高。多因素分析发现,合并糖尿病(aHR=2.698,95%CI:1.32~5.53,P=0.007)和耐药(aHR=3.496,95%CI:1.88~6.51,P0.001)是结核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应加强结核病患者治疗成功后的随访和管理,以早期发现结核病复发并纳入规范化治疗,同时对结核病复发高危人群开展针对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群结核病已成为全球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其高发病率、高患病率、高不良反应率和高死亡率的疾病特点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群的晚年生活与健康。结核病兼具慢性病和传染性疾病的特征,受多种因素影响,分析老年人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明确老年人结核病的危险因素,对老年人结核病的防控有重要指导价值。本文对国内外老年人结核病的流行趋势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为老年人结核病进一步的研究和干预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新余市耐药结核病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耐药结核病防治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 - 2017年新余市所有涂阳肺结核病人痰标本进行培养,用比例法进行药敏试验,用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新余市2014 - 2017年涂阳结核病标本340例,其中6.47%(22例)为非结核分枝杆菌,93.53%(318例)为结核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的总耐药率20.44%(65例),单耐药率6.60%(21例),多耐药率4.09%(13例),耐多药率9.75%(31例)。初治病人耐药率15.44%(42/272),复治病人耐药率50.00%(23/46)。年龄(OR = 1.023,95%CI = 1.006~1.040) 、吸烟史(OR = 2.126,95%CI = 1.111~4.067)、居住农村(OR = 0.468,95%CI = 0.233~0.938)和抗结核病治疗史(OR = 4.580,95%CI = 2.291~9.158)是新余市结核病发生耐药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新余市结核病耐药形势严峻,结核病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均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耐多药结核菌株中以同时耐6种药物为主。应提高初治病人的治愈率和加强耐药结核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5.
结核病死亡率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世界范围内结核病曾经是导致人口死亡的首要病因,1880年结核病在北美土著人中暴发,死亡率高达9000/10万,到了1912年,美洲的黑奴中结核病的死亡率达到700/10万[1].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住院时间超过30天的患者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长时间住院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对应措施。方法:提取江苏省某三甲综合性医院2016年139 292例出院患者病案首页信息,分析其中住院时间超过30天的2 230例病例的性别构成、年龄、出院科室和ICD-10疾病名称的分布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住院日的影响因素。根据长时间住院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对应措施。结果:经多因素回归分析,性别、住院期间是否转科、是否进行手术、术前天数、入院病情是否危重、出院情况和ICD-10 疾病分类对超长住院日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长时间住院原因中,疾病是住院时间超过30天的主要原因,同时存在部分医方的原因。根据住院时间超过30天的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医院应对重点科室、重点病种加强监管,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浙江省居民对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5-8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浙江省11个市的6 532名普通居民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问卷调查,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浙江省居民结核病核心信息知晓率为44.5%;各年龄组知晓率分别为12岁~组49.6%,20岁~组49.2%,30岁~组51.9%,40岁~组48.2%,50岁~组40.1%,60~65岁组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性知晓率(45.9%)高于女性(43.0%)(P<0.05);知晓率随文化程度的提高而提高,文盲/半文盲知晓率最低(24.9%),小学学历者为35.4%,初中学历者为52.1%,高中学历者为54.7%,大学学历者最高(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职业人群中,医务人员知晓率最高(90.6%),无业人员知晓率最低(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家庭人均收入≥ 15 000元和<15 000元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文化程度、职业、年人均收入是知晓率改善的影响因素;在信息的获取方式中,报纸、传单、电视、宣传栏、听说及主动学习是知晓程度改善的促进因素。结论 浙江省公众对结核病核心信息的知晓程度依然较低,文化程度、家庭收入、部分职业因素,以及结核病信息的获取方式等均会对结核病核心信息的知晓情况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皖南地区部分中学生伤害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目的:探讨中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建立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样取皖南地区5所中学的初、高中5个年级共38个班2135名学生进行伤害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伤害的年发生率为67.03%,初中生伤害发生率高于高中生;男生的伤害发生率高于女生;前5位伤害依次为:跌伤(39.02%)、碰伤(37.00%)、交通伤(30.02%)、刀割伤(24.22%)、烧烫伤(20.98%)。伤害的发生地点主要为家中和学校;发生的原因主要有运动、骑车、玩耍及走路;发生形式以自伤为主,其次为他伤。且伤害发生率与其父母化程度及是否独生子女有密切关系。结论:应针对伤害的特点和发生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中学生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14年新乡县结核病筛查的结果,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新乡县结核病筛查制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11月在新乡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结核病筛查的人群,对所有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者和疑似病例进行痰涂片检测和X线检查,并对结核菌素强阳性患者和非强阳性患者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接受结核菌素试验的9 631例试验者,阳性率为12.4%。结论通过结核菌素进行初步的筛选工作,再进行X线检查和痰涂片检测是防治结核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影响结核病治管的主要因素与对策杨泉德根据流调表明我省结核病患病率为523/十万,有现症病人46万人,占全国病例数的.具有传染性12万人,居全国第二位。严峻的疫情现实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相继制订了《传染病防治法》、《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和予卫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08-2017年武汉市结核病患者就诊延迟行为特征、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为结核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08-2017年武汉市64 208例0~95岁结核病患者病案信息,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核病患者就诊延迟的影响因素。结果 2008-2017年武汉市结核病患者的就诊天数为M=10(P25P75:3~28)d,就诊延迟率为52.5%(33 703/64 208),总体呈下降趋势(趋势χ2=10.64,P<0.001)。结核病就诊延迟者主要为男性,女性、≥65岁组所占的构成比逐渐增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远城区(与近城区相比,OR=1.29,95% CI:1.25~1.35)、≥45岁组(45~、≥65岁组与<25岁组相比,OR=1.22,95% CI:1.15~1.29;OR=1.30,95% CI:1.22~1.39)是结核病患者就诊延迟的危险因素,职业、患者来源和患者分类也是结核病患者就诊延迟的影响因素。结论 2008-2017年武汉市结核病患者的就诊延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应重点关注结核病患者中的女性和中老年就诊延迟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利用时空分布模型和集成嵌套拉普拉斯近似算法研究上海市肺结核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区域化肺结核疫情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基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下载的2013-2020年上海市户籍肺结核病例,采用层次贝叶斯模型对肺结核病例数据进行拟合,识别肺结核的时空变化特征,从时空角度,评估肺结核发病风险与人口、经济、卫生服务等因素的关系。结果 2013-2020年,上海市共报告肺结核病例29 28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5.224/10万。2013-2020年的发病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4年的报告发病率最高(27.991/10万)。上海市肺结核的发生具有空间聚集性,通过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的热点分析和风险分析发现,上海市肺结核的高风险区域为郊区,低风险区域为中心城区。肺结核的发病风险与地区人均生产总值(RR=0.48)、每万人医疗机构床位数(RR=0.56)、归一化植被指数(RR=0.50)、夜间灯光指数(RR=0.80)有关。结论 在上海市中心城区肺结核防控工作的稳步推进下,需要格外关注郊区的防控。在后续的研究中,应进一步探索肺结核发病与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夜间灯光指数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贵州省肺结核患者的规则服药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贵州省肺结核患者管理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自然间断点分级方法将全省按照2017年贵州省结核报告发病率分为高中低三层,每层随机抽取一个县作为样本县,收集三个县2017年纳入基本公共卫生管理的肺结核患者的健康管理资料,调查患者规则服药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使用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对患者一般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 logistic 回归。结果 共调查1 796名肺结核患者,规则服药率86.97%。年龄、复治、服药不良反应、依从性、村医按规定频率随访、村医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规则服药的主要影响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R(治疗分类)=6.436,复治患者出现不规则服药的危险性是初治患者的6.436倍;OR(村医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5.352,村医未进行健康教育的患者出现不规则服药的危险性是村医进行了健康教育的患者的5.352倍;OR(村医按规定频率随访)=13.187,村医未按规定频率随访的患者出现不规则服药的危险性是村医按照规定频率随访患者的13.187倍。结论 贵州省肺结核患者规则服药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应重点加强对高龄患者和复治患者的督导管理,充分发挥乡村医生在结核病防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西藏农牧区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西藏农牧区开展有针对性的结核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西藏4个市中8个村落的1 466名农牧区居民进行入户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率统计描述,最优尺度回归统计分析。结果 西藏农牧区居民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34.9%。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按重要性依次为,居住地、是否接受过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文化程度、年龄。结论 西藏农牧区居民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低,应均衡推进各市农牧区健康教育工作,以青年人、文化程度较低者为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5.
海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不同时期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海南省不同时期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1952年以来乙脑疫情资料,按照乙脑自然流行期(1952-1978年)、推广使用乙脑灭活疫苗期(1979-1986年)、计划免疫使用乙脑灭活疫苗期(1987-1990年)、计划免疫使用乙脑减毒活疫苗期(1991-2007年)四期分析乙脑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乙脑疫苗接种率、病例免疫史、病例及媒介监测等资料,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海南省不同时期中以乙脑自然流行期年均发病率最高为7.12/10万,死亡率0.89/10万;推广使用乙脑减毒活疫苗期年均发病率最低为0.11/10万,死亡率0.01/10万.海南省于2002年开始建立乙脑监测系统以来,监测报告乙脑疑似病例标本采集率达到92.8%,确诊病例发病率波动在0.05/10万~0.2/10万之间,确诊病例中86%无明确乙脑疫苗免疫史;2004-2007年乙脑疫苗年均保护率为95.69%.海南省媒介密度高,宿主动物中猪乙脑感染率从4月持续到10月呈上升趋势,个别监测点感染率高达99.3%,媒介密度和宿主动物感染呈反向曲线分布.结论 海南省应用乙脑减毒活疫苗对保护易感儿童,降低乙脑发病率.控制流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盐城市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的影响因素,为早发现并控制肺结核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盐城市2009 - 2015年确诊的24 656例肺结核患者病案信息,描述并分析就诊延迟的影响因素。结果 盐城市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时间中位数30 d,就诊延迟率58.5%。与男性、青年、因症就诊/推荐、非重症、北五县患者相比,女性(OR = 1.10,95%CI: 1.04~1.17)、老年(OR = 1.46,95%CI: 1.35~1.58)、追踪(OR = 1.69,95%CI: 1.51~1.89)、重症(OR =1.25,95%CI: 1.13~1.38)、中(OR = 2.06,95%CI: 1.92~2.22)南(OR = 1.65,95%CI: 1.54~1.76)四区(市)患者就诊延迟风险更高。非农民(OR = 0.91,95%CI: 0.85~0.99)、痰检涂阴(OR = 0.86,95%CI: 0.81~0.91)、新型服务体系实施后(OR = 0.80,95%CI: 0.75~0.85)的患者就诊延迟风险分别低于农民、痰检涂阳和新型服务体系实施前的患者。结论 盐城市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现象较严重,年龄、是否农民、重症、性别、痰检结果、区域、新型服务体系是其影响因素,应采取综合措施减少就诊延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1 536例肺结核患者的耐多药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数据资料来自2018―2020年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登记管理的兰州市1 536例确诊肺结核患者。利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探索肺结核患者耐多药的影响因素。结果  1 536例肺结核患者中,耐药患者445例(29.0%),耐多药患者327例(21.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户籍类型和登记分类间患者耐多药情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职业为农牧民及工人(OR=2.95, 95% CI: 1.32~6.59, P=0.008)、其他职业(OR=3.12, 95% CI: 1.41~6.88, P=0.005)、登记分类为复发(OR=6.16, 95% CI: 3.66~10.39, P < 0.001)、复治失败(OR=11.93, 95% CI: 4.61~30.88, P < 0.001)和初治失败(OR=14.10, 95% CI: 7.74~25.69, P < 0.001)的患者出现耐多药可能性较高;而兰州市户籍患者发生耐多药的可能性较低(OR=0.11, 95% CI: 0.08~0.16, P < 0.001)。结论  兰州市肺结核患者耐多药率较高。农牧民及工人、其他职业、非兰州市户籍、复发、初治失败和复治失败是发生耐多药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刘祥敏  何燕  文艳  向希  王丹  薛秒 《现代预防医学》2018,(16):2972-2975
目的 了解西南某大型三甲医院结核住院患者出院时疾病不确定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对2017年5月 - 10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结核病房当天出院的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影响结核患者出院时疾病不确定感的因素。结果 163例结核患者出院时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74.20±11.94)分,其中不确定性(46.94±9.33)分、复杂性(26.78±4.79)分。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影响因素有是否方便就医(β’ = -0.469,95%CI = -14.136~-8.876)、是否为涂阳/复治耐药/合并其他传染病(β’ = 0.251,95%CI = 3.407~8.279)、收入(β’ = -0.274,95%CI = -4.198~-1.742)、年龄(β’ = 0.180,95%CI = 0.048~0.185)、民族(藏)(β’ = 0.201,95%CI = 3.151~9.720)、文化程度(β’ = -0.126,95%CI = -2.145~-0.077)。结论 该院结核患者出院时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高水平,可能与基层防痨力量薄弱、患者自身病情复杂性、结核易患人群特殊性以及可获得的社会支持较低有关。结核患者出院时健康教育应注意针对性、个体化,方式多元化,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为患者(尤其边远藏区)提供院外信息支持,以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减少复治及耐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改善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2009-2013年在深圳市宝安区接受治疗的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成功与未成功治疗患者在人口学特征、诊断结果、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同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成功治疗的影响因素.结果 2009-2013年深圳市宝安区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的成功治疗率为86.06%.成功治疗与未成功治疗患者在年龄、职业、来源、就诊时间、诊断结果、治疗分类、是否系统管理和有无空洞的构成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为20~40岁.职业为家政、家务及待业,无空洞是成功治疗的保护因素,OR(95% CI)分别为1.463(1.225~1.748)、1.229(1.037~1.455)和1.459(1.216~1.752);而转诊、诊断结果阳性和复治患者是成功治疗的危险因素,OR(95% CI)分别为0.808(0.677~0.963)、0.567(0.461~0.698)和0.495(0.389~0.630).结论 各种因素导致的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未成功治疗是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应当引起关注,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成功治疗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