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iclmRNA特异性10-23脱氧核酶(deoxyribozyme,DRz)对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在小鼠体内感染的影响,及其单独或与异烟肼(isoniazidum,INH)联合应用治疗小鼠结核病的效果。方法分别用DZ4、INH、INH+DZ4-S或INH+DZ4对Mtb进行预处理,再用上述经过预处理的Mtb感染BALB/c小鼠,一定时间后进行小鼠肺组织Mtb培养及病理学改变观察。利用DZ4-FITC溶液对BALB/c小鼠进行滴鼻处理,检测滴鼻途径给药的效果。采用尾静脉注射法建立小鼠结核病模型,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5组(n=10),分别给予生理盐水、DZ4、INH、INH+DZ4、INH+DZ4-polyG治疗,于治疗完成2周后进行小鼠肺组织Mtb荷菌量检测和病理学改变观察。结果Mtb感染后2周,各组小鼠的肺组织荷菌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感染进行至4~12周时,INH+DZ4预处理组Mtb感染小鼠的肺组织荷菌量较其它各组均显著偏低(P<0.05),肺组织的病理改变较其他各组也明显轻微。经滴鼻途径给予DZ4-FITC溶液4h后,小鼠肺组织冰...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小鼠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株静脉感染小鼠模型。方法 30只BALB/c雌性小鼠经尾静脉感染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株每只106CFU,观察小鼠一般状况,并分别在感染后6周、10周、14周处死小鼠,进行脾、肺组织病理切片、抗酸染色、计脏器荷菌数。结果感染后小鼠体重呈逐渐上升趋势,脏器病理变化随时间推移由急性炎症逐渐转为慢性炎症反应,抗酸染色均为阳性,脏器荷菌数与感染剂量相对应,并至少可持续14周。结论成功建立了小鼠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株静脉感染动物模型,为其进一步用于结核病防治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减毒结核分枝杆菌(M. tb)H37Ra 感染小鼠模型及其病理损伤的机制。方法:将清洁级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和M. tb模型组,各3只。将H37Ra按照每只小鼠1×106 CFU的剂量,经尾静脉注射感染小鼠,分别于感染7、14和21 d后,无菌操作取小鼠肺和脾脏组织,测量肺和脾脏的脏器系数,匀浆后行活菌培养;肺和脾脏组织冷冻切片,行HE染色观察病理损伤情况。结果:小鼠感染M. tb 14和21 d后,脾脏脏器系数均较感染7 d后显著升高(P<0.01和P<0.05)。感染7 d后,肺和脾脏组织匀浆均可检出活菌,脾脏组织H37Ra活菌量明显高于肺脏,并随感染时间逐渐增加;感染14 d后,肺组织病理观察可见明显感染性病变损伤。结论:M. tb H37Ra 经尾静脉注射感染小鼠模型可造成部分结核病样病理性损伤。  相似文献   

4.
巴豆油体外抗结核分枝杆菌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巴豆油体外对结核杆菌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在用新鲜的人型结核分枝杆菌标准菌株(H37RV),分别接种于含有不同浓度巴豆油、食用色拉油、链霉素和空白对照的豆浸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基,观察各组、各管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情况。结果:空白对照组、色拉油组菌落生长情况正常,各浓度巴豆油组(1:10~1:5120)均对结核菌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1:10~1:160组到培养终止期(40d)仍无细菌生长。巴豆油1:160组的抗菌效果与含链霉素(100μg/mL)培养基基本相似。将无细菌生长的巴豆油培养基表面颗粒状物接种到空白对照培养基经恢复培养,均无结核菌生长。结论:巴豆油有体外抗结核菌的作用,一定浓度的巴豆油对结核菌有不可恢复的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TBQ注射剂的抗结核作用。方法:在体外抑菌实验基础上,通过三种不同的给药方案,观察TBQ注射剂对结核病模型小鼠ST50及脏器结核病变面积的影响。结果:TBQ注射剂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结核病模型小鼠的脏器结核病变面积,延长其ST50。结论:TBQ注射剂在体内外均具有一定的抗痨抑菌作用,进一步深入研究可望将TBQ开发成为新型抗结核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实验条件下观测部分中草药在单味和复方组合下,对结核分枝菌的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绝对浓度法,加入不同浓度的单味或复方中草药,接种结核分枝杆菌(HV37株),在37℃下培养一个月.结果:大蒜液1:10;百部液1:5;夏枯草液1:5有抑制结核茵生长作用;而大蒜百部混合液1:20;夏枯草大蒜混合液1:20;夏枯草百部混合液1:10;大蒜夏枯草百部混合液1:40均有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的作用.结论:三种中草药在实验条件下均有抗结核分枝茵的作用,联合药效比单药的作用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降糖宁胶囊对正常的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降糖宁胶囊1.0、2.0及4.0g/kg静脉滴注,给予正常和以四氧嘧啶70mg/kg静滴脉注及肾上腺素0.2mg/kg静脉滴注引起的小鼠高血糖模型,连续5天,然后测定血糖含量。结果:降糖宁胶囊2.0、4.0g/kg剂量时,可明显降低正常小鼠血糖水平,对四氧嘧啶及肾上腺素引起的小鼠高血糖升高均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降糖宁胶囊对正常和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血糖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大剂量心脑宁片对小鼠是否有急性毒性作用。方法:取40只小鼠,雌雄各半,体质量19~22 g,随机分为心脑宁片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心脑宁片组按小鼠最大可给药浓度(0.045 g·L-1),按最大可灌服体积(0.04 m L·g-1)灌服心脑宁片浓缩液;空白对照组按最大可灌服体积(0.04 m L·g-1)灌服生理盐水。并于24 h之内连续给药3次,每次间隔8h。观察14 d内小鼠饮食、毛色、二便、自主活动等一般情况,记录小鼠第7天、第14天小鼠体质量。然后处死小鼠,解剖,观察心、肝、脾、肺、肾、胃、肠、脑等脏器。结果:观察期间小鼠未出现死亡;心脑宁片组仅见小鼠初给药后活动稍有减少,一般给药2 h后小鼠活动恢复正常,第1天可见小鼠小便稍有发黄,饮食和饮水减少,第2天恢复正常;实验第7天、第14天,两组小鼠体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肉眼未见心、肝、脾、肺、肾、胃、肠、脑等脏器明显异常;小鼠每日积累最大耐受量相当于54g·kg-1,该量为临床用量的600倍。结论:心脑宁片毒性很小,临床用药安全无毒。  相似文献   

9.
结核分枝杆菌是引起人结核病的主要病原,全世界约有1/3人口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尽管该病原可感染并引起许多动物疾病,但人类是其中心宿主.为研究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机理及宿主对本病原的保护性和免疫病理学反应,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非常必要.本文阐述了结核病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模型及各种模型的优缺点.实验模型的合理应用将促进我们对结核病的认识,从中获取的资料将有助于我们发现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安胃宁胶囊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药物颗粒密度分光光度比色法.结果:安胃宁胶囊能够明显增强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结论:中药制剂安胃宁胶囊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评价白细胞介素12(IL-12)对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小鼠伪治疗结果和三种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 将BALB/C小鼠50只,制成小鼠结核分支杆菌感染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PBS)和IL-12共两组(每组25只)。给予PBS或IL-12治疗,KLISA法检测血清IFN-γ、IL-4、IL-10水平和器官菌落计数。结果 PBS组与IL-12组的器官菌落计数,IFN-7和儿-1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血清IL-4水平变化不大,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IL-12诱导IFN-γ产生,促进Thl细胞分化成熟,改变了/Th2平衡,对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小鼠产生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2.
小鼠腹部心脏移植模型的制作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并改进小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为器官移植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SPF级近交系小鼠112只进行心脏移植手术,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观察改进后手术效果并分析其优势.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89.28%.总手术时间 (103.9±16.5) min,受体手术时间 (73.0±7.9) min.改进的方法简化了操作步骤,降低了手术难度.结论 改进的小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技术是一种简便、有效、成功率高的模型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和评价微卡辅助治疗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初复治涂阳肺结核1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A、C组及对照组B、D组,A、B组(初治涂阳)分别给予2HRZE/4HR及2HRZE/4HR联合应用微卡治疗,C、D组(复治涂阳)分别给予2HRZE/6HRE及2HRZE/6HRE联合应用微卡治疗。观察治疗后痰菌阴转及病灶吸收情况。结果 A、B组2月末痰检阴转率分别为97.56%、80.49%,病灶吸收率分别为97.56%、80.49%;C、D组2月末痰检阴转率分别为90.91%、63.64%,病灶吸收率分别为90.91%、66.67%,疗程结束时痰检阴转率分别为96.97%、75.76%,病灶吸收率分别为96.97%、75.76%。结论涂阳肺结核在正规化疗的基础上辅助微卡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痰菌阴转率及病灶吸收率,不良反应少,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将结核分枝杆菌(MTB)接种猕猴肺部,建立结核病模型。方法:分别用不同菌量的MTBH37Rv株,Erdman株和临床耐药株、经纤维支气管镜接种实验猴右肺下叶,在规定的时间,观察其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和胸部X线表现、肺部病理学改变和肺组织细菌载量。结果:所有感染猕猴的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呈阳性,胸部X线呈现结核样改变,病理解剖显示肺部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显微镜下肺组织中可见特征性的结核结节,肺组织中均培养出了数量不等的结核分枝杆菌。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将一定量的结核分枝杆菌接种实验猕猴的右肺能成功建立结核病实验猴模型,该方法能为结核疫苗和药物疗效评价平台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结核杆菌特异性抗原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以CFP10-ESAT6、38kDa、Ag85B、HspX单一或联合采用ELISA实验,计算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Youden指数。结果38KDa垣CE、38kDa垣HspX、38kDa垣CE垣HspX,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均在72%以上;38kDa垣CE垣HspX联合诊断,实测敏感度达80.39%、特异度18.99%,X线片结核空洞影敏感度97.06%(33/34)。结论单一与联合结核杆菌特异性抗原效用存在一定差异,38kDa垣CE垣HspX诊断效用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6.
石磊 《医学综述》2012,18(11):1609-1611
结核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大传染病之一。结核分枝杆菌抗原遗传背景较复杂,且个体差异较大,应用单一抗原和单一的诊断方法无法对结核病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发现了一些新的结核分枝杆菌菌属抗原和特异性抗原,并逐渐完善了结核病的诊断方法,对结核病的诊断具有重大意义。现就这些抗原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结核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在肺结核复治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肺结核复治的特点 ,以及免疫调节剂———冻干治疗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 (微卡 )对肺结核复治的疗效观察。方法 :把 6 7例复治病人随机分成两组 ,采用WHO推荐的复治方案 2H3 R3 Z3 E3 S3 /6H3 R3 E3 为对照组 33例 ;与用复治方案 2H3 R3 Z3 E3 S3 /6H3 R3 E3 加用冻干治疗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 (微卡 )为治疗组 34例。对症状体征 ,病灶吸收 ,痰菌转阴 ,空洞闭合等方面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在症状体征 ,病灶吸收 ,痰菌转阴 ,空洞闭合等方面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冻干治疗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在复治性肺结核治疗中的作用肯定 ,疗效确切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
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ICR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玲玲  黄澜  徐艳峰  李加美  肖冲  刘颖  秦川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0,20(1):23-27,I0006,I0007
目的比较小檗碱及小檗碱与添加剂对2型糖尿病ICR小鼠模型的降糖、降脂效果。方法100只三周龄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小檗碱组、小檗碱加低剂量添加剂组、小檗碱加高剂量添加剂组及二甲双胍组,以高糖高脂加尿链佐菌素诱导小鼠2型糖尿病模型,并分别以小檗碱、小檗碱加低剂量添加剂、小檗碱加高剂量每天灌胃干预治疗6周。检测血糖、血清血脂、肾功指标的变化情况;给药前后做糖耐量胰岛素耐量实验。每周量小鼠体重,动态观察小鼠体重变化。代谢笼中测量小鼠饮食水量变化。结果模型组血糖较普食组显著上升(P0.01),且维持较好;血脂指标CHO、HDL-c、LDL-c均较普食组升高(P0.05);其他各检测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小檗碱组空腹血糖较模型组总体下降趋势明显且维持较好(P0.01);血脂较模型组有降低;糖耐量胰岛素耐量较模型组有改善。二甲双胍组血糖较模型组有下降趋势,血脂较模型组无显著差别。小檗碱加低剂量添加剂组较模型组血糖血脂无显著差别。小檗碱加高剂量添加剂组血糖较模型有下降趋势,血脂较模型组有下降趋势,其他各项生化指标均无差别。结论小檗碱降糖效果优于二甲双胍,小檗碱加低剂量添加剂,小檗碱加高添加剂。  相似文献   

19.
182例肺结核分支杆菌耐药结果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捷晖  吴波  张艳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1,14(11):1088-1090
了解肺结核患者分支杆菌菌型鉴定结果及初复治耐药现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182例分支杆菌培养阳性的肺结核住院病人进行了菌型鉴定和耐药测定,耐药性测定方法和耐药标准按中国防痨协会制定的全国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进行。结果:菌型鉴定表明182株分支杆菌中人型结核杆菌176株,占96.7%,非典型分支杆菌6株,占3.3%。182株分支杆菌中耐药74株(40.7%),非典型分支杆菌耐药率100%,74株耐药菌对链霉素耐药率最高(60.8%);单一耐药56.8%,耐3种药以上24.3%;初治耐药率28.2%,复治耐药率67.2%,P<0.01;51岁以上老年组耐药率73.2%,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耐药率100%。结论:分支杆菌耐药性与临床肺结核病的类型、病程、年龄均密切相关,分支杆菌的菌型鉴定和耐药性测定对临床诊断与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加强对结核分支杆菌耐药的监测,化疗的管理,实行科学的临床用药,是降低结核病耐药率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的噬菌体裂解法并探讨其在肺结核快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215份临床痰标本分别用荧光法,L-J培养法和噬菌体裂解法进行检测.结果 与L-J培养法相比,噬菌体裂解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1.0%,97.9%,而普通荧光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5.7%,91.2%.结论 噬菌体裂解法可以快速鉴定结核分枝杆菌,用其检测痰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较高的敏感性,可以用于肺结核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