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泪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有干眼症状的患者62例62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1例31眼,治疗组采用人工泪液(泪然)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金因舒)滴眼,对照组单用人工泪液。记录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2,4wk的干眼症状评分,裂隙灯下观察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test,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FL)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干眼症状评分、BUT,SⅠt,F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2,4wk,治疗组干眼症状评分、BUT,SⅠt,F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工泪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干眼疗效优于单用人工泪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人工泪液治疗儿童干眼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58例116眼经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Ⅰ test,SⅠt)、泪河高度、角膜荧光染色、睑板腺功能检查方法确诊为干眼症的儿童患者进行人工泪液治疗,疗程为1 mo,复查时再次行上述检查,对各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童于眼症患者58例116眼治疗前BUT为6.03±1.19s,SⅠt为7.67±2.32mm/5min,泪河高度为0.20±0.02mm,角膜荧光染色为1.02±0.13分,睑板腺功能评分为2.45 ±0.86分.其中31例62眼为脂质缺乏型干眼、20例40眼为水液缺乏型干眼、7例14眼为其他类型.根据其分型,给予相应的人工泪液治疗,治疗1mo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BUT为13.72±1.83s,SIt为12.38±3.64mm/5min,泪河高度为0.36±0.08mm,角膜荧光染色为0.03±0.24分,睑板腺功能评分为1.57±0.93分.各观察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利用人工泪液治疗儿童干眼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干眼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眼科确诊的420例儿童干眼的临床资料及统计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420例确诊干眼的患儿中每天持续看电脑、电视超过2h者380例(90.47%),有偏食习惯者224例(53.33%),有过敏性结膜炎病史者72例(17.14%),有急、慢结膜炎病史者106(37.17%),使用抗菌素滴眼超过1个月者182例(43.33%)。临床主要症状为瞬目频繁者190例(45.2%)、眼痒134例(31.9%)、异物感88例(20.95%)、分泌物多者39例(9.28%)、眼红134例(31.9%)、畏光55例(13.09%)、干涩者41例(9.76%)。Schirmer Test:340例为阳性(<10mm/5min),80例为强阳性(<5mm/5min)。BUT:420例全部<5s为强阳性。100例角膜上皮点状着染1-4象限。干眼仪检查:320例图像为3级以上。经过正规系统的抗干眼治疗,患儿不适症状缓解,检查结果均有所改善,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儿童干眼的发病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小儿眼科医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准确的诊断和针对病因的联合治疗是防治儿童干眼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患者出现干眼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方法:对我院61例122眼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 CRF组),与61例健康人员(对照组)两组人员进行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It),泪膜破裂时间测定(BUT),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 FL),比较分析两组人员各项检查结果,分析CRF患者发生干眼的相关因素。结果:CRF组患者的泪液分泌试验值,泪膜破裂时间低于正常人群(P<0.05)。 CRF组泪液分泌减少( SIt<10mm/5min)的比例为49.2%(60/122)高于对照组10.0%(12/1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39,P<0.05)。 CRF泪膜不稳定(BUT≤10s)的比例为75.4%(92/122),高于对照组27.0%(33/12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1, P<0.05)。角膜荧光染色(FL)阳性率为37.7%(46/122),高于对照组10.7%(13/1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34,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泪液分泌减少,泪膜稳定性下降是干眼症的易患人群,临床上应注意对CRF患者干眼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干眼症患者泪液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IL-18)与症状体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09/12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干眼门诊就诊的患者131例262眼,根据2013年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中干眼的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无干眼组、轻度干眼组、中度干眼组、重度干眼组,检测所有患者干眼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Ⅰ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FL)的情况,ELISA法检测患者泪液中IL-1β、IL-18的表达,分析干眼炎症因子与症状体征的相关性。结果:各组患者干眼症状评分、BUT、SⅠt、FL及泪液中IL-1β、IL-18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炎症因子IL-1β、IL-18与干眼症状评分、FL呈正相关(P<0.05),与BUT、SⅠt呈负相关(P<0.05)。结论:干眼患者泪液中炎症因子与干眼症状体征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陆守权  曾志成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10):1790-1792
目的:探讨人工泪液(泪然)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舒)滴眼液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青光眼滤过术后有干眼症状的患者60例60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30眼,治疗组采用人工泪液和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对照组单用人工泪液。记录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2,4wk的干眼症状评分,裂隙灯下观察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FL)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干眼症状评分,BUT,SⅠt,F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2,4wk治疗组干眼症状评分,BUT,SⅠt,F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工泪液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干眼疗效优于单用人工泪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人工泪液联合重组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滴眼液治疗翼状胬肉术后干眼的疗效.方法 选择翼状胬肉术后有干眼症状的患者82例(96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1例(48只眼),治疗组给予人工泪液(泪然)和重组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金因舒)治疗,对照组单用人工泪液,裂隙灯下观察,记录用药前及用药后2周、4周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实验(schimer-1),角膜荧光素染色(FL)以及干眼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Schirmer-1、BUT、F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2周、4周,治疗组schimer-1、BUT、FL以及临床症状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人工泪液联合重组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滴眼液治疗翼状胬肉术后干眼疗效优于单用人工泪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儿童干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骆非  邹留河 《眼科》2006,15(6):411-414
目的探讨儿童干眼是否存在及有何临床特点。设计前瞻性病例观察系列。研究对象38例(76眼)可疑儿童干眼患者,38例(76眼)正常儿童。方法对符合成年人干眼诊断标准的38例(76眼)儿童作为可疑干眼的观察组,取年龄与之匹配的正常儿童38例(76眼)作为对照组分别做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泪膜破裂时间检查(BUT)、角结膜荧光素(FL)染色检查,对观察组行药物治疗并追踪观察6个月,再行以上三项检查。对可疑儿童干眼患者的症状、病因进行分析。主要指标症状, Schirmer,BUT,FL染色检查。结果38例可疑儿童干眼中瞬目次数增加21例(55.26%),干涩15例(39.47%),畏光14例(36.84%),眼红14例(36.84%)。观察组比对照组Schirmer和BUT均有显著性降低(P均=0.0000)。观察组和对照组Schirmer和BUT左右眼明显相关。观察组和对照组Schirmer和BUT两种检查无相关性。观察组药物治疗6个月前后Schirme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8),BUT和FL检查有显著性改善(P=0.049,P=O.001)。结论儿童干眼确实存在,症状中以瞬目次数增加为最多,儿童干眼并非一时的主观症状,患儿可能存在较长时间(至少>6个月)的影响泪液分泌的病理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儿童干眼的临床特点及与过敏性结膜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诊治的105例(210只眼)儿童干眼患者的资料,分析病史、症状、基础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过敏原检查结果.结果 (1)症状:儿童干眼患者中主要症状为瞬目次数增加95例(90.48%),眼红43例(40.95%),干涩38例(36.19%),眼痒24例(22.86%),以及分泌物增多,异物感,眼痛等.(2)干眼检查:基础泪液分泌结果为右眼(10.81±8.36) mm/5min,左眼(10.85±7.50) mm/5min,泪膜破裂时间为右眼(4.33±2.15)s,左眼(4.52±2.23)s,泪液分泌量与泪膜破裂时间二者无相关性.(3)过敏原检查:89例(84.76%)过敏原检查阳性,过敏原中植物花粉和尘螨尘土类居多,其次是多价兽毛,再次是霉类.结论 过敏性结膜炎是引起儿童干眼的主要原因,其主要症状为瞬目次数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应用人工泪液对白内障合并干眼症患者术后泪膜功能及干眼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06/2019-06在我院接受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合并干眼症的白内障患者107例107眼。随机分为对照组:术前未使用人工泪液;研究组:术前1wk使用0.1%玻璃酸钠人工泪液滴眼液。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7、30d的临床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检查(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以及角膜荧光染色评分(FL)情况。结果:两组术前OSDI评分(28.59±8.10 vs 29.08±9.18分)、BUT(5.15±0.47 vs 5.02±0.53s)、SⅠt(6.86±0.98 vs 6.71±1.02mm/5min)、FL评分(3.96±0.89 vs 3.76±0.83分)均无差异(P>0.05)。术后7、30d,研究组OSDI评分(42.12±10.54、48.71±9.74分)和FL评分(5.10±1.12、4.55±1.0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BUT(3.29±0.54、3.56±0.45s)与SⅠt(5.62±0.91、5.21±0.73mm/5min)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应用人工泪液可明显改善术后早期干眼症状,恢复泪膜功能,防止术后干眼症加重。  相似文献   

11.
漆雅  吴倩  于刚 《眼科》2015,24(4):268-271
目的 观察无干眼症状的儿童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泪膜稳定性。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无干眼症状的儿童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患者30例(60眼)。无干眼症状的屈光不正患儿20例(40眼)为正常对照组。方法 受试者进行病史询问以及外眼、眼前节及干眼相关检查,包括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荧光素染色评分0~12分,无染色为0分。主要指标 BUT、SIt和FL评分。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BUT分别为(7.35±2.46)s、(11.95±2.183)s( t =9.569,P=0.000);SIt分别为(18.28±5.123)mm、(16.50±5.149)mm( t =1.702,P=0.092);FL评分不为0者分别为13例(20眼)、6例(6眼)(χ2=4.193,P=0.041)。观察组中FL评分、BUT与病史长短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无干眼症状的儿童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也可能存在泪膜稳定性下降和角膜上皮完整性受损的改变。(眼科,2015,24:268-27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泪道塞在LASIK术后早期对干眼症状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LASIK手术的患者54例108眼,其中27例54眼术后第2d植入诊断性泪道塞,另外27例54眼给予倍然眼药水点眼,于术后2wk进行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test,SⅠt)、泪膜破裂时间(breaking-uptime,BUT)和荧光素染色(FL)评分。结果:泪道塞组与倍然组泪液分泌实验结果分别为11.90±4.20,10.85±3.42mm/5min,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泪道塞组与倍然组BUT分别为13.12±2.58和11.67±3.29s,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泪道塞组与倍然组FL评分分别为6.23±1.12和5.42±2.1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泪道塞在LASIK术后早期缓解干眼症状中与人工泪液具有相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联合rhEGF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hEGF )对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10/2016-05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患者150例150眼,随机分为试验组(75例75眼)和对照组(75例75眼)。试验组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联合rhEGF治疗,对照组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单药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wk,1mo的干眼主观症状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 FL)情况、泪液分泌试验( SⅠt)以及泪膜破裂时间( BUT)。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干眼主观症状、泪膜稳定性指标(BUT、FL、SⅠ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随时间延长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较对照组干眼主观症状更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BUT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Ⅰt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联合rhEGF可有效改善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状,恢复泪膜稳定性,其疗效显著优于单独使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干眼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的相关性。方法:将干眼病例临床症状及体征量化处理后进行相关性统计学处理。结果:年龄和泪流量检查(ShirmerⅠtest,SⅠt)呈负相关(r=-0.219,P<0.05),眼干和SⅠt呈正相关(r=0.156,P<0.05),眼干和泪膜破裂时间(BUT)呈负相关(r=-0.254,P<0.01),眼干和视疲劳呈正相关(r=0.313,P<0.01),畏光和SⅠt成负相关(r=-0.231,P<0.01),畏光和角膜荧光染色检查(FL)呈负相关(r=-0.165,P<0.05),视疲劳和FL呈负相关(r=-0.220,P<0.01)。结论:老年人更易患干眼,干眼患者的多种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滴眼液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的疗效。设计 回顾性比较性病例系列。 研究对象 238例(476眼)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患者。方法 患者分成两组:组1,聚乙二醇滴眼液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120例(240眼);组2,聚乙二醇滴眼液联合夫西地酸眼凝胶治疗118例(236眼)。裂隙灯观察记录用药前及用药后2、4周泪膜破裂时间(BUT)、 泪液分泌试验(Schimer-I)、 角膜荧光素染色(FL)以及干眼症状的改善程度。主要指标 BUT、 Schimer-I、 FL评分以及干眼症状。结果  治疗前,组1与组2 Schirmer-I、BUT、F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用药后2周,组1和组2的Schirmer-I、BUT和FL评分分别为(13.6±4.2)mm和(12.5±3.8)mm(P=0.45),(12.4±3.2)和(5.6±2.8)s(P=0.00), (1.3±0.7)和(4.7±1.1)(P=0.00)。用药后4周,组1和组2的Schirmer-I、BUT和FL评分分别为(14.7±3.7)和(13.4±2.5)mm(P=0.09),(14.2±2.8)和(8.6±2.4)s(P=0.00), (1.1±0.4)和(3.4±0.8)(P=0.00)。用药后2周,组1和组2的临床症状评分分别为(2.6±0.9)和(5.4±1.5)(P=0.00);用药后4周,组1和组2的临床症状评分分别为(1.4±0.7)和(3.8±1.3)(P=0.00)。结论 短期应用聚乙二醇滴眼液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王琳  关娟 《眼科》2011,20(6):420-423
目的 通过对纹眼线患者的眼表情况进行临床检查,分析纹眼线与干眼症的关系。设计 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 病例组为接受纹眼线的女性患者46例(92眼),对照组为与病例组年龄匹配的未纹眼线的女性健康查体者53例(106眼)。方法 所有对象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试验,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参照日本干眼症的诊断标准,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主要指标 主观症状、Schirmner I 试验、BUT、角膜荧光素染色。结果 病例组中确诊为干眼症者18例(39.13%),有主观症状者27例(58.70%),Schirmer I试验≤5mm/5min者14例(30.43%),BUT≤5 s者21例(45.65%),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者20例(43.48%);而对照组确诊为干眼症者10例(18.87%),有主观症状者18例(33.96%),Schirmer I试验≤5mm/5min者7例(13.21%),BUT≤5s者12例(22.64%),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者12例(22.64%)。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中诊断干眼症及有主观症状者比例较高、Schirmer I 试验值下降、BUT 值缩短、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率增加(P均<0.05)。结论 纹眼线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眼表损害及干眼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发性结膜下出血患者的泪液及眼表改变。方法:本研究包括在眼科门诊无明显诱因结膜下出血患者110例(119眼),其中男54例.针对每位患者完成一份干眼症状调查问卷,进行测量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观察角结膜荧光染色状态,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在110例患者中不同程度干眼的发生率达93.6%,符合日本干眼诊断标准的患者为81例(73.6%)。在自发性结膜下出血119眼中,泪液分泌量≤5mm为35眼,5~10mm为47眼,共计68.9%;泪膜破裂时间≤5s为53眼,5~10s为38眼,共计76.5%。眼表荧光染色轻度异常24眼,中度异常48眼,重度异常35眼,共计89.9%。结论:自发性结膜下出血往往伴随不同程度的干眼,应引起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