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首发未服药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家庭功能对 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于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对我院门诊就诊,诊断为抑郁症且为首次发作、 未服用药物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单纯采用rTMS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4周,5次/周,共20 次,于 治疗前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FACESII-CV)对患者抑郁程度及家 庭功能进行调查,治疗4 周末再次应用HAMD 评估治疗效果,并分析家庭功能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最终 完成本次研究患者89例。结果 (1)治疗前患者HAMD评分为(27.08±5.32)分,治疗后为(14.52±4.76)分,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593,P < 0.01);(2)按照FACESII-CV 评分标准,本研究中极端型 34 例,中间型31 例,平衡型24 例,3 种家庭HAMD 评分在治疗前、治疗4 周末及差值变化比较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 < 0.01),其中极端型家庭在治疗前后HAMD 评分均高于中间型及平衡型家庭,治疗前后差 值变化低于中间型及平衡型家庭,中间型与平衡型家庭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治疗前HAMD 评分与家庭亲密度(r=-0.230,P< 0.05)及家庭适应性呈负相关(r=-0.220,P< 0.05),治疗前后HAMD 差 值与家庭亲密度(r=0.230,P< 0.05)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家庭亲密度及治疗前HAMD 评分是 治疗前后HAMD 差值的影响因素。结论 单纯rTMS 治疗可以改善首次发作且未服药患者的抑郁程度, 但可能仅限于轻中度抑郁症患者,而对于抑郁情绪严重的患者,单纯的rTMS 治疗效果可能并不理想; 抑郁症患者的家庭功能影响抑郁发作时的严重程度,极端型家庭患者抑郁发作时抑郁程度更重,家庭 亲密度低影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背景:22%至58%的患者在初级保健机构主诉躯体症状。既往研究发现躯体化与愤怒特质和家庭功能相关。然而,有关研究却非常缺乏,特别是评估家庭功能在愤怒特质如何成为躯体主诉中的调节作用。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验证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变化是否调节愤怒特质和躯体化之间的关系强度。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并从上海一所综合性大学招募2008名大学生。所有参加者完成问卷,包括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状态-特质愤怒表达量表2(STAXI-2中文版)、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第二版(FACES II中文版)来评估其当前的躯体化程度、愤怒特质与家庭功能。采用分层线性回归分析(进入)分别对男性和女性验证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愤怒和躯体化之间的关联性的调节作用。结果:躯体症状在男性女性中均与抑郁和愤怒特质以预期的方向显著相关。家庭亲密度和家庭适应性与躯体症状呈负相关。女大学生家庭亲密度对愤怒特质和躯体化之间的联系起到调节作用,而男大学生家庭亲密度的调节作用是轻微的。变量目前抑郁症状矫正后,家庭适应能力的调节作用在男性和女性中均没有显著性。结论:容易愤怒是躯体化的一个独立预测因素。对于女性来说,较高的家庭凝聚力是一种保护因素,可以减少愤怒特质对躯体症状的影响。没有当前抑郁的共病的话,家庭适应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有愤怒倾向的个体发展为躯体化。家庭凝聚力培养、家庭灵活性培养和抑郁治疗相结合的干预措施可能对有愤怒特质的躯体化患者更有效。  相似文献   

3.
背景:22%至58%的患者在初级保健机构主诉躯体症状.既往研究发现躯体化与愤怒特质和家庭功能相关.然而,有关研究却非常缺乏,特别是评估家庭功能在愤怒特质如何成为躯体主诉中的调节作用.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验证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变化是否调节愤怒特质和躯体化之间的关系强度.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并从上海一所综合性大学招募2008名大学生.所有参加者完成问卷,包括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状态-特质愤怒表达量表2(STAXI-2中文版)、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第二版(FACES II中文版)来评估其当前的躯体化程度、愤怒特质与家庭功能.采用分层线性回归分析(进入)分别对男性和女性验证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愤怒和躯体化之间的关联性的调节作用.结果:躯体症状在男性女性中均与抑郁和愤怒特质以预期的方向显著相关.家庭亲密度和家庭适应性与躯体症状呈负相关.女大学生家庭亲密度对愤怒特质和躯体化之间的联系起到调节作用,而男大学生家庭亲密度的调节作用是轻微的.变量目前抑郁症状矫正后,家庭适应能力的调节作用在男性和女性中均没有显著性.结论:容易愤怒是躯体化的一个独立预测因素.对于女性来说,较高的家庭凝聚力是一种保护因素,可以减少愤怒特质对躯体症状的影响.没有当前抑郁的共病的话,家庭适应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有愤怒倾向的个体发展为躯体化.家庭凝聚力培养、家庭灵活性培养和抑郁治疗相结合的干预措施可能对有愤怒特质的躯体化患者更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者家庭教养方式、家庭亲密度、适应性的特点、类型及其与应付方式之间的相关性,为IAD者的家庭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111例网络成瘾住院患者(IAD组)和12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应付方式和父母教养方式的问卷调查,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 (1)IAD组非民主平等型家长管教方式(包括暴力型、溺爱型、冷落型)显著高于对照组(76.6%∶6.7%;χ2=76.27,P=0.000);其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类型以松散型和僵硬型为主(58.6%,87.4%)。(2)IAD组FACES家庭亲密度因子中的实际亲密度评分、理想亲密度评分和适应性因子中的实际适应性评分、理想适应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个因子评分的不满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3)实际家庭亲密度和实际家庭适应性评分与解决问题、求助2个因子评分均呈正相关(P<0.01),与自责、幻想、逃避、合理化4个因子评分均呈负相关(P<0.01);家庭亲密度不满程度和适应性不满程度评分与解决问题、求助均呈负相关(P<0.01),与自责、幻想、逃避、合理化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IAD青少年父母教育以非民主型管教为主,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较低,对家庭教育方式不满意程度较高,且与其不良的应付方式显著相关。改变父母教养方式和改善家庭功能可以防治青少年IAD。  相似文献   

5.
失眠症患者的心理特征与家庭功能关系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失眠症患者的心理特征、家庭功能及其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自我和谐量表(SCCS)、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FACES—Ⅱ),对51例失眠症患者进行测评,并与正常对照组46例进行比较。结果(1)失眠组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不满意度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SCCS总分及不和谐度因子分显著高于正常组,灵活性因子分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3)失眠组的家庭亲密度与PSQI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不满意度A及SCCS总分、不和谐度与PSQI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失眠症患者多有自我内部和谐度低,灵活性差的心理特征,且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差、满意度低,可能是其睡眠质量不满意及症状慢性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维持期精神分裂症病人认知功能、家庭功能及家庭亲密度/适应性的关系。方法入组42例维持期治疗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及42例正常对照者,分别对病人组和对照组进行家庭功能量表、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量表评估,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SCT)、Stroop色词测验来评估认知功能,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精神分裂症组在家庭功能量表、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量表中指标明显下降(除理论亲密度、实际适应度、理论适应度外)(t=-12.75~1.95,P0.05);认知功能方面,病人组在所测量各指标明显下降,(t=-3.27~10.62,P0.05);同时发现:概念化水平与情感反应、正确应答数与亲密不满度、非持续错误数与情感介入分值显著相关(r=0.36~0.50,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病人在家庭亲密度、家庭功能感受方面及注意力、认知灵活性、抽象概括方面功能受损,维持期精神分裂症部分认知功能与家庭功能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功能以及亲密度和适应性特点.方法:采用家庭功能量表(FAD)以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 Ⅱ-CV)对52例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6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调查,并比较结果.结果:患者组在沟通、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以及总的功能等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患者组的家庭亲密度和家庭适应性各因子评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支持系统不良,应针对其家庭特点开展家庭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惊恐障碍患者的自我功能、家庭功能、社会支持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20例惊恐障碍患者进行测评,并与正常对照组20例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自我和谐总分、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实际家庭亲密度与实际家庭适应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亲密度不满意度、适应性不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领悟社会支持总分、领悟家庭内支持、领悟家庭外支持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家庭亲密度与社会支持各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对亲密度不满意程度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家庭外支持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对适应性不满意程度与家庭内支持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惊恐障碍患者的自我和谐性较低,家庭功能存在缺陷,领悟社会支持程度较低,家庭功能与领悟社会支持互为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自尊与家庭环境的关系。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和自尊量表(SES)对9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抑郁症患者的家庭环境量表得分与中国常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抑郁症患者在家庭亲密度、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和组织性方面显著低于国内常模,且矛盾性明显为高。抑郁症患者的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与自尊之间呈正相关(P〈0.01或〈0.05)。结论:抑郁症患者的自尊水平与家庭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留守儿童的自杀意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友谊质量量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对南京的4所中小学4~6年级及初1~初3的1 087名中小学生进行测查,比较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自杀意念出现率,分析留守儿童在自杀意念、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友谊质量间关系及留守儿童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954份。自杀意念出现率留守儿童(10.3%)与非留守儿童(10.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留守儿童中,自杀意念组(54名)与无自杀意念组(468名)间,年级(即年龄)、离异家庭及父母在外工作时间项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留守儿童的自杀意念与友谊质量总分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各维度呈负相关(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亲密度不满意度及友谊质量评对自杀意念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均0.001)。结论:留守儿童自杀意念的出现率与非留守儿童相似;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及与同伴的友谊质量是其自杀意念及其强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