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大鼠脑出血后活性循环因子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血管紧张素Ⅱ,心房利钠多肽的生物学效应及对脑出血周围脑缺血损害的病理学意义。方法 实验动物为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脑出血组24只,对照组23只,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建立大鼠尾状核出血模型,分别于脑出血后4h、8h、12h、24h、72h,及7d取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外周血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血管紧张素Ⅱ,心房利钠多肽含量测定。结果 大鼠脑出血后4h血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血管紧张素Ⅱ,心房利钠多肽均开始升高,8h达到高峰,12h后下降,7d后恢复至正常范围,8h的血清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血管紧张素Ⅱ、心房利钠多肽测定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活性循环因子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血管紧张素Ⅱ,心房利钠多肽可能参与了脑出血后的缺血性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白细胞和凋亡细胞变化及其与脑组织含水量的关系.方法 48只大鼠采用自体不凝血注入法制备脑出血模型,随机分为8组:假手术组、脑出血6h组、脑出血12h组、脑出血24h组、脑出血48 h组、脑出血72 h组、脑出血1周组和脑出血2周组.分别在相应时间点断头取脑,进行脑组织含水量测定和HE染...  相似文献   

3.
巴曲酶对大鼠大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ET1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采用大鼠急性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模型,研究巴曲酶对脑缺血及脑缺血再灌注时内皮素(ET1)基因表达的影响。用中大脑动脉(MCA)线检法大鼠模型,共12只,分为缺血组及缺血再灌注组(每组各6只),每组又分为巴曲酶组及盐水组(对照组)。缺血组在缺血后24h,再灌注组则在缺血1.5h及再灌注24h后用原位杂交,并采用IBHS图像分析系统研究ET1基因表达。发现巴曲酶组或对照组手术侧大脑皮质及尾壳核ET1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对侧(非手术侧)。但是巴曲酶组手术侧的ET1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提示,巴曲酸可使缺血及缺血再灌注ET1基因表达下调。这可能是巴曲酶对缺血再灌注的脑保护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脑出血Wistar大鼠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内Ca2+浓度、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含量变化及美托洛尔(β-阻滞剂)对其影响,探讨β-阻滞剂对出血后神经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8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24h、48h、72h组)、药物治疗组(24h、48h、72h组)。采用大鼠断尾取血注入尾状核建立脑出血模型,模型组造模后即刻给予生理盐水1.5ml灌胃,药物治疗组造模后即刻给予美托洛尔100g/kg灌胃。采用Fura-2/AM荧光探针法测定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内Ca2+浓度、放射免疫方法(RIA)测定各组血浆CGRP及ET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内Ca2+浓度、血浆ET与CGRP含量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药物治疗组各时间点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内Ca2+浓度降低(P0.05),药物治疗组24h ET、CGRP含量增高;48、42h ET及CGRP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3d内ET/CGRP比值药物治疗组比模型组偏低。结论 Ca2+、CGRP、ET参与了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美托洛尔(β-阻滞剂)可能是对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内Ca2+浓度及血浆CGRP、ET含量调节,使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内Ca2+浓度降低、血浆ET/CGRP比值接近正常,达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双氧水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及氧自由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氧水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及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实验一: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单纯缺血再灌注组和双氧水预处理组(每组10只)。实验二:18只雄性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和双氧化预处理(每组6只)。预处理组动物于缺血前24h用微量泵1h内静脉内缓慢泵入3%的双氧水1ml。动物再灌注后24h,对实验一两组动物行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并处死动物取大脑行TFC染色测量脑梗死容积;取实验二的所有动物的脑组织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测定。结果双氧化预处理组神经功能损害评分和脑梗死容积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缺血再灌注组SOD含量和NSE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双氧水预处理组(P〈0.05)。结论双氧水预处理可诱导超氧化物歧化酶生成,降低自由基对大脑的损害,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介素(IL)-8在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及地塞米松对其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组及地塞米松组,后两组又各分为术后1h、2h、4h、8h、12h、24h、48h、72h组;每组12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在相应的时间点应用ELISA法检测各组脑组织及血清中IL-8的水平。结果缺血组与地塞米松组脑组织及血清中IL-8水平于缺血1h后逐渐升高,后于24h及4h达高峰;缺血组与地塞米松组脑组织及血清中IL-8水平各时间点又低于空白对照组与假手术组(均P<0.05),地塞米松组又低于缺血组(均P<0.05)。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及血清中IL-8表达与时间关系密切;地塞米松可明显抑制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中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预防性应用辛伐他汀对大鼠脑出血后血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6只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4)、脑出血组(n=24)、高剂量辛伐他汀组(HS组,n=24)和低剂量辛伐他汀组(LS组,n=24)。采用Ⅶ型胶原酶注射法建立大鼠ICH模型,对照组注入1 μl生理盐水。辛伐他汀干预组造模前2周给予辛伐他汀灌胃至造模当天(LS组2 mg/kg·d,HS组8 mg/kg·d)。造模前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水平;造模后24 h,每组取6只大鼠测定血肿体积;造模后5 d,每组取6只大鼠评估肢体运动功能,然后采用干/湿重法检测脑含水量;造模后5 d,每组取6只大鼠采用FluoroJade B染色检测血肿周围神经元变性;造模后5 d,每组取6只大鼠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通道蛋白(AQP)4、磷酸化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和磷酸化c-Jun 氨基末端激酶(p-JNK)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脑出血组血肿体积显著增加(P<0.05),脑含水量、血肿周围脑组织FJB阳性细胞数以及VEGF、AQP4、p-ERK和p-JNK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神经功能显著变差(P<0.05)。预防性应用辛伐他汀,显著缩小血肿体积(P<0.05),显著降低脑含水量、血肿周围脑组织FJB阳性细胞数以及VEGF、AQP4、p-ERK和p-JNK表达水平(P<0.05),显著改善大鼠神经功能(P<0.05)。HS组血清TC和LDL-C水平、神经功能、血肿周围VEGF、AQP4、p-ERK和p-JNK表达水平较LS组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血肿体积、脑含水量、血肿周围变性神经元数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预防性应用辛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VEGF和AQP4的表达,减轻血肿周围脑组织水肿,减少血肿周围神经元变性,从而改善大鼠脑出血后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皮素(ET)在脑心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组织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实验性脑出血大鼠的中枢心血管特定调节区域及心肌ET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并对阳性反应物进行图像定量分析.结果实验性脑出血可迅速诱导ET基因在脑出血周围区、下丘脑、脑干、海马、心肌的异常表达.脑出血6 h即可见ET mRNA表达上调,到24 h达高峰,72 h时段虽略有减少,但仍高于正常水平.同时心肌的ET表达增多.结论脑出血周围区及中枢心血管调节区域的ET过多释放,这可能是脑心综合征的病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模型血清内毒素与TNF-αmRNA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探讨脑源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CMODS)的可能发生机制。方法将54只Wistar大鼠按随机化原则分为9组:正常对照组6只;假手术组6只;脑出血组42只,分为4、8、12、24、36、48和72h时相点的7个亚组,每亚组6只。向大鼠尾状核内注射Ⅶ型胶原酶0.8U加上适量肝素建立脑出血模型;分别采用偶氮显色法鲎试验定量测定血清内毒素和原位杂交技术测定肺、肝、小肠和肾组织TNF-αmRNA水平;使用CMIA真彩色医学图像分析系统,检测TNF-α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脑出血组血清内毒素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P<0.001),血清内毒素于术后8h开始升高,24~36h达高峰,72h仍维持较高水平。脑出血组肺、肝、小肠和肾组织TNF-αmRNA的表达自8h开始升高,24~36h达高峰,12~48h各器官组织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肺、肝、小肠和肾组织中TNF-αmRNA的表达与血清内毒素均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大鼠脑出血致MODS模型存在内毒素血症和炎症因子TNF-α在各脏器的异常表达,提示内毒素血症刺激炎症因子TNF-α的异常释放,诱发全身炎症反应,导致MOD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长期饮酒脑缺血大鼠血浆NPY、CGRP、ET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长期饮酒对脑缺血大鼠血浆中神经肽Y(NP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用180~200g雄性Wistar大鼠50只,分为饮水组与饮酒组,饮酒组以7.2%酒精喂养100d,制作长期饮酒模型,后将两组用线拴法制作脑缺血模型,在缺血前、缺血1h、3h、6h分别取血,用放免法测定NPY、CGRP、ET。结果 各时间段饮酒组NPY含量明显高于饮水组P%0.05,缺血3h时,两组血浆NPY含量明显升高,于6h逐渐下降;各时间段饮酒组CGRP均低于饮水组P%0.01,饮水组于缺血3h、饮酒组于缺血1h时,血浆中CGRP明显下降;饮酒组血浆ET于缺血前及缺血1h明显高于饮水组P%0.05,饮水组于缺血3h、饮酒组于缺血1h血浆ET明显升高。结论 脑梗死超早期伴有血浆NPY、CGRP、ET的动态改变,长期饮酒可加重这些变化.增加血浆中缩血管物质的含量减少舒血管物质的含量,进一步减少脑部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