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TCD在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82例单纯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均行TCD和CTA检查,以CTA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TCD诊断后循环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Kappa值。结果:82例共检查后循环血管410条,CTA诊断血管狭窄51条,TCD诊断血管狭窄40条,其中34条与CTA诊断结果相符,TCD诊断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椎动脉狭窄分别为13、7、20条,CTA诊断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椎动脉狭窄分别为17、9、25条;TCD诊断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椎动脉狭窄的敏感度分别为64.7%、66.7%、76.0%,特异度分别为96.9%、96.9%、98.3%,阳性似然比分别为17.5、21.5、44.7,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36、0.34、0.24,Kappa值分别为0.67、0.69、0.42。结论:TCD诊断后循环动脉狭窄与CTA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为后循环脑梗死的病因诊断提供了依据,是后循环脑梗死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32例SSS患者的椎动脉颅外段、颈动脉、锁骨下动脉(SubA)、无名动脉的彩色血流形态,内-中膜厚度及狭窄程度;TCD检测椎动脉颅内段与基底动脉血流方向及频谱的改变。结果:32例中SubA中度狭窄11例,重度狭窄12例,闭塞9例。TCD检查Ⅰ期盗血11例(34%);Ⅱ期盗血11例(34%);Ⅲ期盗血10例(32%)。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与TCD联合应用,通过对SubA及无名动脉的内-中膜厚度、狭窄程度及椎-基底动脉频谱形态的测量,有利于对SSS病因及程度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D)与MRA对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540条颅内动脉)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TCCD与MRA资料,并对比研究。结果:TCCD诊断颅内动脉狭窄148条,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2.7%和90.1%。MRA诊断颅内动脉狭窄151条。结论:TCCD与MRA均能较准确地反映颅内动脉的狭窄情况,TCCD对诊断颅内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将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联合检测诊断的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的检测资料进行分析,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做对比研究,客观评价二者对椎-基底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经TCD、CDFI诊断的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38例,均进一步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DSA检测,对比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与DSA比较,TCD、CDFI对椎动脉的检测敏感性为83%,特异性为91%;TCD对基底动脉狭窄检测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93%。以DSA为标准,TCD对基底动脉近段、中段、远段的检出率分别为100%、50%和33%。以DSA为标准,TCD+CDFI对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检出率为79%,MRA的检出率为96%,TCD、CDFI、MRA三者联合检出率为98%。结论①TCD、CDFI对椎-基底动脉狭窄的特异性较高,且无创、经济、方便,故可作为首选筛查手段。但因其敏感性不是很高,故当临床出现后循环神经缺失症状,而检测结果阴性时,可结合MRA检查;②TCD、CDFI、MRA三者联合对VBA狭窄有较好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颈动脉斑块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联合头颈部CTA在缺血性脑卒中(IS)颈动脉狭窄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80例IS患者,以DSA检查并根据血管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组25例、中度组30例和重度组25例,采用CDFI联合头颈部CTA对3组患者进行检查,观察各组斑块长度、斑块厚度以及斑块数量,并对斑块总面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颈总动脉指数(CCA)、颈内动脉指数(ICA)、椎动脉指数(VA)进行比较。结果 经DSA检查显示共有102条狭窄血管,超声检查检出81条狭窄血管,CTA检出狭窄血管90条,超声检查联合CTA检出98条狭窄血管,中度组与重度组斑块总面积、IMT、斑块长度、斑块厚度、斑块数量、CCA、ICA、VA均高于轻度组,且重度组均高于中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斑块CDFI与头颈部CTA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均高于单一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斑块CDFI联合头颈部CTA对检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TCD和BAEP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TCD和BAEP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临床诊断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病人34例在发病3d内进行TCD和BAEP检查,并与2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健康人的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TCD诊断VBI的敏感度79.4%,特异度为95%;BAEP诊断VBI的敏感度73%,特异度为90%;将两者结合则敏感度为91.2%.结论:TCD和BAEP相结合提高了对VBI诊断的敏感性,可以作为诊断VBI首选的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双源CT血管成像(CTA)在肠系膜上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11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肠系膜上动脉狭窄患者的双源CTA图像进行分析.以DSA为金标准,统计双源CTA诊断肠系膜上动脉不同程度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双源CTA诊断肠系膜上动脉轻度、中度、重度狭窄及闭塞的敏感度分别为86%、82%、100%,特异度分别为96%、92%、96%.结论 双源CTA能快速、准确地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狭窄.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DUS)、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CT血管造影(CTA)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本院115例诊断为糖尿病引起的下肢动脉病变(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行单侧或双侧的CTA、CE-MRA、DUS影像学检查,对其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15例患者中(149条下肢动脉),98条下肢动脉行DUS检查,63条下肢动脉行CE-MRI检查,85例下肢动脉行CTA检查。对血管分支进行分级,其中膝上动脉为1级,膝下动脉为2级,足背动脉为3级。将DSA检查为金标准,分别计算上述DUS、CE-MRA、CTA对评估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结果 115例患者149条下肢动脉中,按照血管分支分级,其中1级:轻度狭窄79条,中度狭窄41例,重度狭窄或闭塞29条;2级:轻度狭窄51条,中度狭窄48例,重度狭窄或闭塞50条;3级:轻度狭窄98条,中度狭窄37例,重度狭窄或闭塞14条。在行DUS检查的下肢动脉病变中,1、2、3级动脉中度狭窄的灵敏度分别为91.18%、87.23%、78.57%,特异度分别为93.75%、96.08%、98.57%;3级动脉重度狭窄的灵敏度分别为75.00%、81.82%、55.56%,特异度分别为93.02%、90.91%、97.75%。在行CE-MRA检查的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中,CE-MRA诊断1、2、3级动脉中度狭窄的灵敏度分别为91.43%、98.04%、94.74%,特异度分别为89.29%、83.33%、84.00%;CE-MRA诊断1、2、3级动脉重度狭窄的灵敏度分别为90.91%、80.00%、50.00%,特异度分别为94.23%、94.74%、96.23%。在行CTA检查的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中,CTA诊断1、2、3级动脉中度狭窄的灵敏度分别为100.00%、97.56%、93.33%,特异度分别为98.31%、93.18%、95.71%;CTA诊断1、2、3级动脉重度狭窄的灵敏度分别为100.00%、94.12%、85.71%,特异度分别为97.30%、97.06%、98.72%。结论 DUS、CE-MRA、CTA在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方面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其中CTA对评估患者下肢动脉重度狭窄的诊断效能高于其它两种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对急性脑卒中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03至2018-03入院的80例急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MRA、DWI 以及高分辨核磁血管(HR-MRA)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HR-MR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将MRA及MRA联合DWI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MRA诊断为基底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50.00%、96.87%和87.50%,MRA联合DWI检查,诊断为基底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5.00%、96.87%、92.50%,后者灵敏度和准确率均高于前者。MRA诊断为大脑中动脉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63.15%、70.49%和68.75%,MRA联合DWI诊断为大脑中动脉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9.47%、86.88%、87.5%,联合诊断各项指标均高于MRA诊断。结论 相比单独MRA检查,MRA联合DWI能更准确判断动脉狭窄的部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DUS)、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CT血管造影(CTA)三种影像学方法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本院115例诊断为糖尿病引起的下肢动脉病变(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单侧或双侧的CTA、CE-MRA、DUS影像学检查。结果 115例患者149条下肢动脉中,按照血管分支分级,其中1级:轻度狭窄79条,中度狭窄41例,重度狭窄或闭塞29条;2级:轻度狭窄51条,中度狭窄48例,重度狭窄或闭塞50条;3级:轻度狭窄98条,中度狭窄37例,重度狭窄或闭塞14条。在98条行DUS检查的下肢动脉病变中,1、2、3级动脉中度狭窄的灵敏度分别为91.18%、87.23%、78.57%,特异度分别为93.75%、96.08%、98.57%;1、2、3级动脉重度狭窄的灵敏度分别为75.00%、81.82%、55.56%,特异度分别为93.02%、90.91%、97.75%。结论三种不同影像学方法(DUS、CE-MRA、CTA)在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方面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其中CTA对评估患者下肢动脉重度狭窄的诊断效能高于其它两种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6排CT血管成像在肠系膜上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因腹痛而拟诊断为肠系膜上动脉狭窄的21例患者进行16排CT血管成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本文中的21例患者中DSA确诊为单纯肠系膜上动脉狭窄8例,单纯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并管腔狭窄2例,主动脉夹层累及肠系膜上动脉引起管腔狭窄11例;21例患者共计检查了304条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及其Ⅰ级分支,其中CTA共计发现狭窄及闭塞血管124条,DSA发现狭窄及闭塞130条。经统计分析显示CTA诊断轻度狭窄的敏感度为86%,特异度为96%,阳性预测值为75%,阴性预测值为98%;CTA诊断中度狭窄的敏感度为82%,特异度为92%,阳性预测值为70%,阴性预测值为96%;CTA诊断重度狭窄及闭塞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6%,阳性预测值为89%,阴性预测值为100%。结论 16排CT血管成像能快速、准确地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狭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CT血管造影(CTA)及减影血管造影(DSA)三种检查方法在颈内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高度怀疑颈内动脉狭窄的患者行TCD、DSA与头颅CTA检查,以DSA诊断为金标准,比较TCD和CTA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结果 60例患者480条受检的血管中,经DSA检查为正常、中度、重度狭窄的血管条数分别为38条,57条及55条。CTA、TCD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95. 5%、80. 0%、92. 7%和87. 1%、75. 0%、80. 7%。TCD结果显示重度狭窄段的收缩期流速显著高于中度狭窄段的流速,P 0. 05。结论 CTA、DSA作为经典检测方法,均能准确显示颈内动脉狭窄程度,TCD方法对重度狭窄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64层颅颈联合CTA诊断颅颈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9月到2014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颅颈动脉狭窄患者75例,均行颅颈联合CTA及常规DSA造影。以DSA为金标准,评价颅颈联合CTA诊断颅颈动脉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同时评价CTA与DSA在动脉狭窄程度评估上的一致性。结果:在动脉狭窄的检出率上CTA与D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颈联合CTA诊断颅颈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8.9%、99.1%;在评价颅颈动脉狭窄程度上,CTA与DSA的一致性较好,K=0.843。结论 :64层颅颈联合CTA是可靠的血管成像方法 ,能较好地发现颅颈动脉狭窄,在评价颅颈动脉狭窄程度上与DSA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无创影像检查方法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无创影像检查方法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糖尿病导致的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且一侧或双侧下肢动脉行DSA和无创影像检查的227例患者(292条下肢动脉).无创影像检查方法包括CTA、三维增强MRA(CE-MRA)和彩色多普勒超声(DUS)中的至少1种.共169条下肢动脉行CTA检查,123条下肢动脉行CE-MRA检查,194条下肢动脉行DUS检查.对血管进行分支分级,将血管分为1级(膝上动脉)、2级(膝下动脉)和3级(足背动脉).以DSA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CTA、CE-MRA和DUS诊断下肢动脉中、重度狭窄病变的效能,并采用一致性分析评价DSA和无创影像检查方法诊断不同下肢血管分支分级中、重度狭窄病变的一致性.结果 CTA诊断糖尿病下肢1、2、3级动脉中度狭窄的敏感度分别为100%(56/56)、97.6%(82/84)和93.8%(30/32),诊断重度狭窄的敏感度分别为100%(19/19)、94.4%(34/36)和61.5%(8/13);诊断中、重度狭窄的准确度为95.9% (162/169) ~ 99.4% (168/169);与DSA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760~ 0.916,P<0.05.CE-MRA诊断糖尿病下肢1、2、3级动脉中度狭窄的敏感度分别为93.2% (68/73)、97.2% (103/106)和93.2%(69/74),诊断重度狭窄的敏感度分别为91.3%(21/23)、80.8% (42/52)和42.1%(8/19);诊断中、重度狭窄的准确度为86.2%(106/123)~96.7%(119/123);与DSA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767 ~ 0.868,P<0.05.DUS诊断糖尿病下肢1、2、3级动脉中度狭窄的敏感度分别为89.9%(62/69)、88.8%(87/98)和79.2%(42/53),诊断重度狭窄的敏感度分别为73.1%(19/26)、84.8% (39/46)和44.4%(8/18);诊断中、重度狭窄的准确度为89.7%(174/194) ~ 93.8%(182/194);与DSA诊断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值为0.476~0.864,P<0.05.结论 CTA、CE-MRA及DUS等方法评价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具有较高准确性,与DSA检查结果一致性较好.对于下肢动脉重度狭窄的评价CTA优于CE-MRA及DUS.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结果及介入治疗前后的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改变,评价TCD在SS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经TCD诊断的94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均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验证,且11例进一步经DSA检查证实。对15例患者分别于6~18个月内进行TCD随访。结果①94例患者中有症状者65例(表现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8例,同侧患肢缺血症状6例,胸前区疼痛1例),无症状者29例;②Ip-VAⅠ度盗血占45%,Ⅱ度盗血占35%,Ⅲ度盗血占20%。基底动脉(BA)参与盗血6例,大脑后动脉参与盗血2例。5例SSS患者颅内椎动脉Ⅱ度盗血,而颅外椎动脉Ⅲ度盗血;③94例患者中有15例患者分别于6~18内个月进行了随诊,有1例患者盗血程度加重,1例患者出现新的盗血途径。11例行DSA检查的患者中,只有4例经TCD检查示椎动脉Ⅲ度盗血的患者,在DSA中能观察到血流从对侧椎动脉反向流入狭窄侧椎动脉最后到狭窄侧远端锁骨下动脉的全过程。而其余7例TCD检查示椎动脉Ⅰ、Ⅱ度盗血的患者,DSA仅能看到部分血流逆转过程或仅表现为患侧椎动脉显影稍淡或正常。4例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术治疗,在第18个月随访时,4例均无临床症状复发,2例TCD表现复发。结论①TCD是观察SSS现象及盗血程度的敏感可靠的方法,且能判断颅内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受影响的情况,能使更多的SSS患者及时得到正确诊断。②TCD经济,方便,无创,准确,可用于评价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治疗效果及长期随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头颈部128层CT血管成像(CTA)检查诊断椎-基底动脉发育异常对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患者发病诱因和解剖基础。方法收集经临床诊断或拟诊为PCI并行128层CTA检查的患者729例,其中头颈部CTA诊断为椎-基底动脉发育异常的患者204例(占27.9%)。回顾性统计并分析了椎基底动脉在起源、路径、口径、窗式等发育异常的部位及数量与PCI诱因的相关性。结果 204例PCI患者中,单纯椎动脉发育不良50例(6.86%);单纯椎动脉路径异常37例(44根,5.08%);椎动脉窗式异常33例(4.53%);单干椎动脉形成基底动脉29例(3.98%);起源异常合并路径异常28例(3.84%);起源异常合并椎动脉发育不良21例(2.88%);单纯椎动脉起源异常5例(0.69%);椎动脉数目异常1例(0.14%)。结论头颈部128层CTA检查可以简单快速、无创、完整直观的显示椎基底动脉的各种发育和解剖异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椎-基底动脉开窗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899例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本院的256层螺旋CT进行血管成像检查,回顾性分析椎-基底动脉开窗畸形的检出率、发生部位、形态及并发其他血管异常情况。结果1899例头颈部CT血管成像中,检出56例椎-基底动脉开窗畸形(检出率2.9%),其中基底动脉32例(近段15例、中段9例、远段8例)、椎动脉24例(左侧椎动脉15例、右侧椎动脉9例;颅内型5例、颅外型13例、颅内-外型6例);椎-基底动脉开窗畸形按形态可分为裂隙型(14处)、凸透镜型(31处)及重复型(11处);另外,56例椎-基底动脉开窗畸形中,11例伴有动脉瘤。结论多层螺旋CT的血管成像能够准确显示椎-基底动脉开窗畸形的发生部位、形态、毗邻关系,进一步的了解椎-基底动脉的开窗畸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CT血管造影(CTA)及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颈内动脉狭窄临床价值。方法对60例高度怀疑颈内动脉狭窄的患者行TCD、DSA与头颅CTA检查,以DSA诊断为金标准,比较TCD和CTA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结果 60例患者480条受检的血管中,经DSA检查为正常、中度、重度狭窄的血管条数分别为38条,57条及55条。CTA、TCD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95.5%、80.0%、92.7%和87.1%、75.0%、80.7%。TCD结果显示重度狭窄段的收缩期流速显著高于中度狭窄段的流速,P0.05。结论 CTA、DSA作为经典检测方法,均能准确显示颈内动脉狭窄程度,TCD方法对重度狭窄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诊断颈内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中的价值,并与当前血管成像的金标准DSA进行比较。方法对40例病人(80个颈动脉)进行了CTA和DSA检查,两项检查时间间隔不超过1周,并将CTA与DSA结果进行对照,计算出两者之间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CTA对轻度(狭窄程度:0~29%)颈动脉狭窄和颈动脉闭塞显示得非常好,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接近100%。在明确经DSA测量狭窄程度>50%的狭窄时,CTA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9%、91%。CTA在鉴别狭窄程度为50%~69%或70%~99%时的特异度高,而敏感度较低,分别为65%和73%。CTA同时可以检出DSA不能发现的所有类型的斑块。结论64层CTA在显示颈内动脉狭窄方面与DSA有很好的一致性,同时可发现与颈动脉狭窄相关的溃疡,而DSA只能显示狭窄。  相似文献   

20.
复杂性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介入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治疗复杂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003年11月至2007年12月对5例复杂性多发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进行了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治疗.结果 5例患者中,一侧椎动脉闭塞4例,另1例双侧椎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治疗侧椎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合并椎动脉颅内段及基底动脉狭窄4例,另1例椎动脉颅内段及基底动脉多发重度狭窄.狭窄率80%~95%,狭窄段长度10~20 mm.支架植入手术全部成功,血管残余狭窄均小于20%,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全部患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均消失.本组5例患者术后6~12个月分别行DSA检查随访,均未发现再狭窄,近期疗效满意.结论 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预防椎-基底动脉系统卒中的安全、有效方法,近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