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安瑞  何维萍  郭小春 《人民军医》2003,46(10):618-619
1997年 6月~ 2 0 0 2年 6月 ,我们采用综合治疗方法 ,治疗妇科下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 16例 ,疗效明显。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我院妇科下腹部手术后切口发生脂肪液化16例 ,占同期手术的 1 3%。年龄 2 3~ 33岁 ,平均 2 8岁临床表现 :术后第 3天皮肤切口有少量渗液 ,或第 5天拆线时切口部分裂开或全长自然裂开 ,深达腹直肌或皮下液化成腔隙 ,创口无脓液 ,周围无红肿。其中完全裂开 7例 ;不完全裂开脂肪液化形成空腔 9例。完全裂开清创后二次缝合 3例。1 2 治疗方法 将渗液切口下端扩创引流 ,引流口长 2~ 4cm ,尽量挤出腔隙中的液…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黄加芒硝外敷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妇科恶性肿瘤手术230例,分为观察组116例和对照组114例。观察组以大黄加芒硝外敷促进切口;对照组常规应用5%碘伏消毒切口换药治疗,比较两组切口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切口发生脂肪液化例数和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切口甲级愈合率显著提高。结论:大黄加芒硝外敷切口能降低切口脂肪液化,并可缩短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3.
肥胖病人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原因主要与血供差、组织受损坏死、渗液引流不畅等有关,提高手术技能、通畅引流可以有效预防脂肪液化。脂肪液化发生后,应根据情况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皮下脂肪组织修剪预防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与临床价值。方法600例肥胖患者随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0例,对照组按常规处理切口,不行皮下脂肪组织修剪治疗,治疗组行切口皮下脂肪组织修剪治疗。结果对照组切口脂肪液化42例,占14%;治疗组无切口脂肪液化。结论腹部切口皮下脂肪组织修剪对预防切口脂肪液化行之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病例男,72岁,主因“车祸伤致左小腿肿胀疼痛功能受限伴感染20d”于2005年11月29日入院,诊断为“右胫腓骨骨折伴感染”。入院后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并积极进行手术准备。12月21日给予患者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商品名:佑安,广东永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050904)约10m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处理腹部手术切口重度脂肪液化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分析法对2003年2月~2013年12月各种腹部手术的切口发生严重脂肪液化64例所进行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2009年2月前采用撑开引流法治疗共32例作为对照组;2009年2月后采用负压引流法共32例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的平均术后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切口重度脂肪液化时采用负压引流法治疗能减轻病人痛苦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7.
1病例报告患者,男,52岁,因燃放鞭炮致左手软组织多处炸伤,左手示指中节指骨开放性骨折,给予颜面部烧伤于19:58急诊入我院。经急诊给予外伤包扎、固定静脉补液,肌注破伤风抗毒素1 500 U后收入外科。入科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全身皮肤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外观无畸形,五官端正。T:36.5℃、P:84次/min,R:20次/min,BP:160/110 mmHg,心肺听诊正常,入科后于22:40静滴右旋糖酐-40氨基酸2 min即出现恶心、呕吐、烦燥、口吐白沫神志不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3.0 mm,对光反射存在,P:146次/min,R:42次/min,BP为0,立即停止…  相似文献   

8.
史亚利 《航空航天医药》2012,(10):1228-1229
目的:观察中药大黄及芒硝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50例在我科腹部手术后出现脂肪液化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药大黄及芒硝外敷的方法对这50例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此50例患者经用大黄及芒硝治疗后,伤口愈合良好。结论:应用大黄及芒硝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是一种简便、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周氏剖宫产术是否进行脂肪缝合与切口脂肪液化有无关系。方法:抽取采用周氏剖宫产术式31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切口脂肪液化例数等指标。结果:观察组184例,切口脂肪液化8例。对照组128例,切口脂肪液化5例。结论:两组比较腹部横切口脂肪液化与脂肪缝合无关,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周氏剖宫产术是否进行脂肪缝合与切口脂肪液化关系。方法:抽取采用周氏剖宫产术式31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切口脂肪液化等指标。结果:观察组184例,切口脂肪液化8例。对照组128例,切口脂肪液化5例。结论:两组比较腹部横切口脂肪液化与脂肪缝合无关,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1.
切口脂肪液化是手术切口愈合过程中并发症之一,传统治疗为换药、引流、扩创及抗生素治疗,疗程长,痛苦大,费用多。近一年多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切口脂肪液化100例.效果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放置一次性引流管预防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腹部手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间断全层缝合腹膜及腱膜肌层,皮下放置一次性引流管后间断缝合皮肤及皮下组织;对照组常规间断全层缝合腹膜及腱膜肌层,全层缝合皮肤及皮下组织,比较两组切口愈合时间、拆线时间和愈合率。结果: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愈合时间、拆线时间非常显著早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后放置一次性引流管可提高切口愈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大黄、芒硝联合红外线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0月期间术后腹部手术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10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n=50例)脂肪液化之切口,用大黄、芒硝混匀后外敷,并给予红外线治疗,每日1次。对照组(n=51例)应用普通换药及挤压方法,每日换药1次。结果试验组的切口愈合时间、更换敷料及应用无菌蝶形胶布固定切口次数、二次清创缝合术的几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结论中药外敷加红外线治疗能促进脂肪液化伤口炎症渗出物的吸收,加快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4.
病人 ,男 ,76岁 ,头昏、肢体乏力、言语含糊 ,血压 173/98mmHg(1mmHg =0 .133 3kPa) ,呈不全运动性失语 ,左侧中枢性面、舌瘫 ,左侧肢体肌力Ⅳ级 ,感觉障碍。胸背部可见 4cm× 3cm溃疡面 ,心率 82次 /min ,律齐、无杂音。双踝及足背部浮肿。头颅CT示右侧基  相似文献   

15.
肥胖病人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原因主要与血供差、组织受损坏死、渗液引流不畅等有关,提高手术技能、通畅引流可以有效预防脂肪液化.脂肪液化发生后,应根据情况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胆囊切除术切口脂肪液化36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红旗  黄鹏 《武警医学》2004,15(6):437-43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肥胖人群不断增多 ,加之胆囊切除术中电刀的不当使用 ,使胆囊切除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日趋增多。本文就我院 1992年 10月~ 2 0 0 2年 8月所行的开腹胆囊切除病例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查找病因 ,以期达到减少术后脂肪液化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剖宫产切口减少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效果, 探讨切口脂肪液化的处理方法.方法:观察组病人于术后48h切口换药后常规给予中药袋外敷剖宫产切口,持续应用,湿透后自然晾干,两袋交替应用,若渗出仍较多,可更换新药,直至渗出明显减少.对照组产后48h常规给予换药,未作特殊处理.结果:观察组术后切口脂肪液化3例,发生率0.75%,给予挑开小口引流后5~7d均愈合良好,对照组8例术后出现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剖宫产术后切口给予芒硝大黄外敷明显减少脂肪液化的发生率,且取材方便,价格便宜,安全可靠,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朱红 《武警医学》1999,10(5):305-305
患者,男,52岁,因突发性左耳闷胀感,听力减退,前来就诊。查体:耳廓、外耳道正常,鼓膜未见异常,电测听左耳呈感音性聋,诊断为突发性耳聋。即给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滴。输入约50ml时,患者感全身瘙痒、胸闷、恶心、畏寒、喉部发紧、呼吸困难,检查T:...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药物预防脂肪栓塞综合征(FES)的效果与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成低分子右旋糖酐组(A组)、地塞米松组(B组)、地塞米松与低分子右旋糖酐联用组(C组)及空白对照组(D组),每组20只.均采用油酸静脉注射诱发FES,于药物注射后1、2、3、4小时各取5只大鼠行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