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随机将患者分成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8例。常规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5、10 d血清sICAM-1、IL-6、TNF-α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情况,并探讨所有患者治疗前血清sICAM-1、IL-6、TNF-α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sICAM-1、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5、10 d,观察组患者血清sICAM-1、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所有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与血清sICAM-1水平呈正相关(r=0.632,P<0.05),与血清IL-6水平呈正相关(r=0.664,P<0.05),与血清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735,P<0.05)。结论 sICAM-1、IL-6、TNF-α参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能够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sICAM-1、IL-6、TNF-α水平及NIHSS评分,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七通舒胶囊联合活血通脉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解放军92493部队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入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常规组患者予以抗凝、降颅压等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予以三七通舒胶囊联合活血通脉片。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液高切粘度、血液低切粘度、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3%(39/41),高于常规组的71.2%(3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7 d、2周、4周,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IL-6、TNF-α、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CRP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液高切粘度、血液低切粘度、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高切粘度、血液低切粘度、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通舒胶囊联合活血通脉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高压氧治疗组(HBO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常规组)4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HBO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HBO治疗.另选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O组和常规组治疗前后以及埘照组血清TNF-α及IL-1β的水平.于治疗前与治疗后10、30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评分量表(NIHSS)对HBO组和常规组进行评分,评定其临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HBO组和常规组入院时血清TNF-α及IL-1β均明显增高[分别为2.56±0.40,2.50±0.45;4.10±0.30,3.95±0.40;4.05±0.45,4.00±0.40(单位为μg/L,下同),P<0.01];HBO组和常规组血清TNF-α及IL-1β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0天均有下降[分别为3.00±0.20,3.05±0.35,3.20 4±0.56,3.34±0.21,P<0.01],且HBO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HBO组治疗10 d后,NIHSS评分较常规组下降;治疗30 d后,HBO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分别为7.5±6.0,10.6±4.5,P<0.01).2组临床疗效比较,HBO组优于常规组(分别为77.5%和60.0%,P<0.05).结论 HBO综合治疗能显著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及IL-1β的水平,提高临床疗效;HBO可能通过减轻脑梗死急性期继发的炎性损伤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影响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在两组患者入院当天治疗前及治疗后第5天、第10天分别检测血清TNF-α、IL-6,并比较其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TNF-α及IL-6水平在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5天及第10天,实验组患者的TNF-α及IL-6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乌司他丁可明显降低TNF-α及IL-6,提示TNF-α、IL-6可能参与了COPD急性加重期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针刺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8例患者。对照组口服西乐葆,观察组采用中医针刺治疗,以7 d为1个疗程,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疗效,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2个疗程结束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2.45±0.43)分、(1.73±0.27)分]较治疗前[(5.32±0.68)分、(5.29±0.59)分]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8.2%)显著高于对照组(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IL-1β、IL-6与TNF-α含量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IL-1β、IL-6与TNF-α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出现2例不良反应,观察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针刺治疗可显著缓解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疼痛,降低其外周血血清中IL-1β、IL-6与TNF-α炎性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外周血TNF-α、IL-8、IL-18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解放军第九二医院门诊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阿奇霉素联合乙酰半胱氨酸口服,疗程18个月。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12、18个月,检测两组肺功能及血清IL-8、IL-18、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6、12个月,两组患者的FEV1%、FEV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18个月,观察组FEV1%、FEV1/FVC%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8、IL-1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12、18个月,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乙酰半胱氨酸可抑制COPD患者炎症因子,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抗氧化的作用,可延缓肺功能减退,在治疗COPD患者中具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及对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影响。方法选取自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收治的12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n=60)和B组(n=66)。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缬沙坦胶囊,B组在A组的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IL-6、IL-18、TNF-α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观察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24 h尿蛋白定量、UAER、SCr、BU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UAER、SCr、BUN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B组肾功能相关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NF-α、IL-6和IL-18水平均明显降低,B组降低程度大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B组总有效率为90.9%(60/66),明显高于A组的70.0%(42/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发生较少。结论前列地尔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显著,并且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18水平,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叶氏益肾降糖方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患者胱抑素C(Cys-C)、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市隆福医院自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96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各48例。A组患者口服二甲双胍0.5 g,B组患者在A组的基础上联合叶氏益肾降糖方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Cys-C、IL-6、TNF-α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Scr、BUN、Cys-C、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B组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8%(45/48),显著高于A组的79.2%(3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氏益肾降糖方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患者的疗效确切,可降低Cys-C、IL-6、TNF-α水平,改善肾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TX)、来氟米特(LEF)联合补肾壮骨止痛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通过观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指标疗效和疾病疗效,对比分析补肾壮骨止痛汤联合甲氨喋呤、来氟米特与甲氨喋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4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完成为期15w的研究,补肾壮骨止痛汤联合甲氨喋呤、来氟米特组(以下称治疗组)及甲氨喋呤联合来氟米特组(以下称对照组)各20例。主要指标疗效以及疾病疗效在疗程后期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甲氨喋呤、来氟米特联合补肾壮骨止痛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是一个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中药青蒿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和滑膜细胞培养液TNF-α、IL-6水平的影响,探讨青蒿治疗RA的免疫机制.方法 (1)入选50例活动性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MTX)10 mg,1次/w.治疗组服中药青蒿20 g,1剂/d;MTX 10 mg,1次/w.两组疗程均为12 w.用ELISA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水平.(2)收集25例活动性RA患者关节液标本,体外分离培养滑膜细胞,以生长良好的3~5代滑膜细胞进行实验,分为对照组、青蒿琥酯(ART)12.5 μg/ml组、MTX 20 μg/ml组、ART + MTX组.结果 (1)两组RA患者血清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TNF-α水平虽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IL-6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2)RA患者滑膜细胞IL-6、TNF-α水平变化:ART 12.5 μg/ml、MTX 20 μg/ml及两种药物的混合液分别处理滑膜细胞48 h后,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6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组间比较,ART与MTX联合应用较单用一种药物能更显著降低细胞因子水平(P<0.05).结论 青蒿能明显降低RA患者的TNF-α、IL-6水平,这可能是青蒿治疗RA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急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早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60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均在外伤后24h内人院,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按知情同意原则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0例)、高压氧综合治疗组(高压氧组,30例).2组患者均在入院后1 ~3d内行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在术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高压氧组在术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并用高压氧治疗.分别在术前、术后1d(高压氧治疗1次后)、术后3d(高压氧治疗3次后)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并在术前、术后1个月时评定脊髓损伤患者ASIA损伤分级,确定疗效.结果 对照组术后1d血清IL-6水平[(13.35±3.60) ng/L]低于术前[(16.54±3.78)ng/L](P<0.05),术后3d时血清TNF-α[( 18.85±4.39)ng/L]、IL-6[(12.84±3.75) ng/L]水平低于术前[(23.89±4.83)ng/L,(16.54 ±3.78) ng/L] (P <0.05);高压氧组术后1d、3d时血清TNF-α( 19.65±4.21)ng/L,(17.44±5.43)ng/L;IL-6[(11.37±3.54)ng/L,(8.70±3.37) ng/L]水平均低于术前[(23.34±4.34)ng/L,(17.89±4.46)ng/L] (P<0.05).术后1d时高压氧组脊髓损伤患者血清TNF-α[(19.65±4.21) ng/L、IL-6 (11.37±3.54) ng/L]水平低于对照组[(22.58±5.04) ng/L,(13.35±3.60)ng/L] (P <0.05).结论 高压氧对脊髓损伤后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生成或分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助于减轻继发性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急性肺挫伤患者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急性肺挫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 d。观察急性肺挫伤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肺部感染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肺部感染率、ARDS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7 d后,治疗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能显著减少急性肺挫伤患者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IL-8的产生,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颅脑损伤患者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0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50例。A组患者采用常规麻醉,B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00μg/kg,之后以0.40μg/(kg·h)静脉输注2 h。比较两组患者的瑞芬太尼、七氟醚、异丙酚的使用剂量及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NF-κB mRNA与蛋白的表达。记录两组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瑞芬太尼、七氟醚、异丙酚的使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结束时、术后1 d,B组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NF-κB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均低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降低颅脑损伤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C"形针刀松解术对重型肩周炎患者血清IL-6、IL-10及TNF-α的影响,探讨其镇痛机制。方法 60例重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针刀治疗组(观察组)及痛点注射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臂丛阻滞后行肩周"C"形针刀松解术,对照组肩周痛点注射消炎镇痛液(含曲安奈德),两组均于治疗前后采用痛觉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进行疼痛评分,同时静脉采血,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IL-6、IL-10及TNF-α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及血清IL-6、IL-10、TNF-α水平均不同程度降低(P均<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形针刀松解术可有效解除重型肩周炎患者的疼痛症状,其机制与降低血清IL-6、IL-10及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对骨关节病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术后炎症因子和应激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术的骨关节病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入常规组(n=46)和观察组(n=47)。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镇痛,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帕瑞昔布钠。分别于术前0.5 h(T_0)和术后1 h(T_1)、6 h(T_2)、12 h(T_3)检测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IL-4、IL-10水平;于T_0和术后1 d(T_4)、3 d(T_5)、7 d(T_6)评估两组患者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MMSE)评分变化;于T_0、T_1、T_2、T_3检测两组患者血管紧张素Ⅱ(ATⅡ)、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两组患者T_0、T_1时TNF-α、IL-6、IL-8、IL-4、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T_3时TNF-α、IL-6、IL-8水平高于T_0时,IL-4、IL-10水平低于T_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时TNF-α、IL-6、IL-8、IL-4、IL-10水平改善情况优于T_2、T_3时,T_3时TNF-α、IL-6、IL-8、IL-4、IL-10水平改善情况优于T_2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_2、T_3时TNF-α、IL-6、IL-8、IL-4、IL-10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_0、T_6时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4、T_5时MMSE评分低于T_0、T_6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_5时MMSE评分高于T_4,T_4、T_5时MMSE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_0、T_1时ATⅡ、皮质醇、肾上腺素、N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T_3时ATⅡ、皮质醇、肾上腺素、NE水平高于T_0时,T_2、T_3时ATⅡ、皮质醇、肾上腺素、NE水平低于T_1,T_3时ATⅡ、皮质醇、肾上腺素、NE水平低于T_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_2、T_3时ATⅡ、皮质醇、肾上腺素、NE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可有效缓解骨关节病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炎症反应和应激反应,并改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干扰素治疗前后血清IL-1β、IL-6和TNF-α活性,探索应用干扰素抗病毒作用后它们的变化规律。方法 用ELISA法检测HBsAg、抗HBs、抗HBc、HBeAg和抗HBe;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BV-DNA;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IL-1β,IL-6和TNF-α。结果 (1)干扰素治疗组治疗后IL-1β、IL-6和TNF-α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2)两组中HBeAg和HBV-DNA阴转的29例中,治疗前IL-1β、IL-6和TNF-α明显高于未转阴组(P<0.01,P<0.05和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β、IL-6和TNF-α活性测定可以作为评估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强龙脉冲对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TAO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50例。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给予甲强龙脉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相关指标水平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B组有效率为94.0%(47/50),显著高于A组的84.0%(4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临床活动(CAS)评分、睑裂宽度以及眼球突出度显著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TNF-α、IL-6水平显著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强龙脉冲治疗TAO,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黏附分子与C反应蛋白(CPR)表达水平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二科诊治的ACS患者7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常规组37例,予以常规处理,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术前服用150 mg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1次/d,持续用药7 d;术后服用100 mg阿司匹林,1次/d。观察组37例,在常规组基础上,术后加用参麦注射液40 ml于5%葡萄糖溶液250 ml稀释后,1次/d静点。两组患者均术后连续用药8周。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CPR、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 VCAM-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临床心电图标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CPR、IL-6、TNF-α、s ICAM-1、s VCAM-1、心肌梗死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以及ST段下移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60%,高于常规组的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PR、IL-6、TNF-α、s ICAM-1、s VCAM-1、心肌梗死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以及ST段下移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对ACS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清黏附分子与CPR的表达水平,对临床治疗ACS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灌洗联合BiPAP通气治疗吸入性肺炎并低氧血症的临床观察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9月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88例吸入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44例给予纤支镜灌洗联合BiPAP通气治疗;对照组44例;给予纤支镜灌洗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氧分压(PaO2)指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SaO2)、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serum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并对2组患者进行APACHEⅡ分值评分.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72 h后试验组PaO2、SaO2明显优于对照组,而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TNF-α、IL-6及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09%,显著低于观察组的84.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PACHEⅡ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纤支镜灌洗联合BiPAP通气治疗吸入性肺炎并低氧血症患者,可有效清除炎性因子,恢复血气指标,临床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参茸益精片对高原脑水肿患者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高原脑水肿患者给予高压氧、降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吸氧等基础治疗。随机分组:31例同时服用参茸益精片(观察组),30例不加用参茸益精片(对照组),两组治疗14 d后,通过ELISA及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测定各组患者血清中IL-1β、MMP-9、TNF-α含量水平。于治疗14 d后根据Glasgow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参茸益精片治疗前,两组血清中IL-1β、MMP-9、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参茸益精片治疗14 d后,上述因子水平均显著降低 (P<0.01)。结论 参茸益精片可以降低高原脑水肿患者血清中IL-1β、MMP-9、TNF-α含量,可减轻缺氧损伤,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