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发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2年11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诊断为早发STEMI(男≤55岁,女≤65岁)并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住院患者1428例,按年龄分为青年组(年龄≤45岁,n=381)和中年组(年龄>45岁,n=1047),分析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 青年组患者中男性(97.1% vs 76.7%,P<0.01)、吸烟(76.9% vs 65.7%,P<0.001)、超重(70.3% vs 64.9%,P=0.014)及高脂血症(53.3% vs 44.6%,P=0.004)比例均明显高于中年组,但高血压(35.4% vs 43.6%,P=0.005)、糖尿病(14.7% vs 23.9%,P<0.001)、肾功能不全(3.4% vs 8.5%,P=0.001)以及卒中史(1.6% vs 5.3%,P=0.002)的比例明显低于中年组。冠脉造影显示青年组多支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中年组(47.5% vs 63.6%,P<0.001)。青年组3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年组(7.1% vs 4.8%,P=0.04)。结论 青年早发STEMI患者的合并症较少,但可控性危险因素显著高于中年患者,且长期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首次暴露于海拔4500 m地区并停留半年时间的青年男性高血压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由平原首次前往藏北海拔4500 m地区并停留半年时间的青年男性228例,根据血压情况分为高血压(HTN)组(n=66)与非高血压(NTN)组(n=162)。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调查,并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以了解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及伴随症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伴随症状的发生倾向。结果 228例中青年男性66例发生高血压,发病率为28.9%,其中Ⅰ级高血压52例,Ⅱ级高血压14例;单纯舒张期高血压58例,收缩压合并舒张压升高8例。HTN组肥胖及超重、中心性肥胖、吸烟>10支/d、高血压家族史、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的比例明显高于NTN组(P<0.05),PSQI评分明显高于NTN组(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尿酸血症(P=0.02)、中心性肥胖(P=0.04)、高血压家族史(P=0.03)、PSQI评分(P<0.001)是高原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HTN组近1个...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老年男性住院患者超重/肥胖的临床特点及代谢综合征的关系,为武警部队老年患者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以2003~2005年在武警总医院住院的武警部队老年男性住院患者的病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超重/肥胖临床特点及代谢综合征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武警部队老年男性住院患者存在较高的超重/肥胖患病比例,随着年龄增长,超重/肥胖患病比例有增加趋势,但在不同年龄组呈现不同特点.(2)按体重指数(BMI)分层,不同BMI组高血压、血糖升高、血脂紊乱及代谢综合征的检出率不同(P<0.05),随着BMI的增加,代谢综合征及各组分的检出率逐渐升高(P<0.05).(3)与正常BMI组比较,超重/肥胖组老年男性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甘油三脂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P<0.05).(4)与正常BMI组比较,超重/肥胖组老年患者的颈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血糖及血脂紊乱的患病比例较明显增加(P<0.05).(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及甘油三脂升高与武警老年男性老年超重/肥胖呈正相关.结论 武警部队老年患者存在较严重的超重/肥胖状况,是导致老年患者代谢综合征及相关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防治肥胖对预防老年人的代谢综合征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最大脂肪氧化(maximal fat oxidation,FATmax)强度运动对超重/肥胖青年男子动脉硬度(arterial stiffness,AS)的影响。方法:选取32名无规律性运动习惯的超重/肥胖青年男子(BMI≥25kg/m2)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运动组(n=16)和对照组(n=16)。运动组完成12周FATmax强度走跑运动(每周3~5次,每次40~60 min),对照组保持平常生活习惯,不从事任何规律性运动。12周前后分别进行身体成分、心肺适能(VO2max)和C反应蛋白(CRP)、血常规等血液指标测试,采用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 PWV)评估动脉硬度变化情况。结果:与训练前相比,运动组受试者12周训练后的体重、BMI、体脂量、体脂百分比、ba PWV、CRP、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和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等显著降低(P<0.05),VO2max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升高(P<0.05)。训练前后ba PWV变化量(△ba PWV)分别与△CRP(r=0.604)、△NLR(r=0.535)、△WBC(r=0.406)呈正相关(P<0.05,n=32),与△VO2max呈负相关关系(r=-0.660,P<0.05,n=32)。结论:FATmax强度运动是下调机体炎症水平、提高心肺适能、改善血管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有氧运动降低超重/肥胖青年男子动脉硬度的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吸烟与非吸烟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行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东方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吸烟与否将患者分为吸烟组(n=114)和非吸烟组(n=66),再根据吸烟指数将吸烟组分为亚组1(n=65)和亚组2(n=49),比较吸烟组与非吸烟组治疗后肺功能、炎症因子、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Th17/Treg和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结果治疗后,非吸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呼气峰流速(PEF)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均显著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吸烟组(P<0.05),吸烟组PEF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FEV1%pred、FEV1/FV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亚组1和亚组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TNF-α)、Th17/Treg及SGRQ总分均明显高于非吸烟组(P<0.05),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水平明显低于非吸烟组(P<0.05),且亚组2上述各指标均显著优于亚组1(P<0.05)。结论非吸烟稳定期COPD患者行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的疗效优于吸烟患者,吸烟明显影响患者肺功能、免疫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和生活质量,吸烟量越大,其影响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6.
肥胖症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肥胖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作用及其影响。方法选择超重/肥胖或(和)中心型肥胖135例患者做多导睡眠图检查。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和经皮血氧饱和度分轻(n=46)、中(n=39)和重度(n=34)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及对照组16例。结果超重/肥胖者91.7%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正常、轻、中和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分别占8.3%、32.2%、31.4%和28.1%;中心型肥胖88.7%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正常、轻、中和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分别占11.8%、34.1%、28.9%和25.5%,两组间各患病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87~0.201,P均>0.05)。随体重指数、腰围和颈围的增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严重程度越高(P<0.01)。体重指数、腰围、颈围与低通气指数均呈正相关(r=0.326、0.432和0.475,P均<0.05),与入睡中血氧饱和度最低值及血氧饱和度平均值均呈负相关(r=-0.302~-0.539,P均<0.05),其相关程度依次为颈围>腰围>体重指数。结论总体脂和局部体脂增加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颈围、腰围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相关性优于体重指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与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肝癌手术治疗的4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BMI将患者分为低重组(n=73,BMI<18.5 kg/m~2)、正常组(n=298,BMI 18.5~25.0 kg/m~2)与超重组(n=70,BMI≥25.0 kg/m~2)。分析不同BMI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BMI与肝癌血管侵犯、三酰甘油、总胆固醇、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均有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数目、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血管侵犯、BMI均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正常组、超重组5年存活率均高于低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I是影响肝癌患者远期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改善患者的营养水平有利于提高其远期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并分析江苏地区绝经女性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自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江苏地区某社区内绝经1年以上、年龄≥50岁的4 526例女性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A组(50~59岁,n=1476)、B组(60~69岁,n=2 058)及C组(年龄≥70岁,n=992);根据患骨质疏松症情况分为非骨质疏松组(n=2 108)与骨质疏松组(n=2 418)。比较各年龄层髋部与腰椎部骨密度、骨质疏松症发生率,分析患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结果绝经女性髋部(股骨颈、Wards三角、大转子)与腰椎部(L1、L2、L3、L4)骨密度比较,A组、B组均高于C组,且A组高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部股骨干比较,A组、B组均高于C组,且A组高于B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骨质疏松症发生率为42.07%(621/1 476),B组为56.32%(1 159/2 058),C组为64.31%(638/99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骨质疏松组比较,骨质疏松组年龄、生育数、绝经年限及存在骨折病史率均高于非骨质疏松组,体质量指数、运动情况均低于非骨质疏松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症是绝经女性的高发病,女性绝经时间越长、生育个数越多,女性的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也越高,应鼓励绝经女性积极参与运动、适当提高自身体质量指数,以防范女性出现骨质疏松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长沙市第一医院心内科2017年3—12月收治的169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及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PHQ-9),对患者住院期间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伴及不伴有焦虑抑郁症状患者睡眠质量差发生率分别为64.8%(83/128)、22.0%(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年龄、焦虑抑郁、呼吸系统并发症与高血压3级为影响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冠心病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差发生率较高。影响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有女性、年龄、焦虑抑郁、呼吸系统并发症与高血压3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吸烟对牙周健康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非牙周病主因就诊于大连市口腔医院的235例成年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吸烟,将患者分为吸烟组(n=128)和非吸烟组(n=107)。观察所有患者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和附着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软垢指数(DI)及牙周治疗需要指数(CPITN)。结果吸烟组患者DI高评分比例及CPITN评分牙周炎患者比例均高于非吸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是可能导致牙周炎的危险因素,劝诫戒烟可作为牙周病治疗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