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川崎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免疫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免疫指标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将40例KD患儿分为MP感染组16例和非MP感染组24例。比较两组患儿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沉降率(ES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血清免疫球蛋白(Ig)、补体、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和冠状动脉病变(CAD)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MP感染组hs-CRP、PCT、IgG、C_3、CD4~+/CD8~+、CD19~+水平及CAD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MP感染组(P<0.01),而CD8~+水平显著低于非MP感染组(P<0.01)。结论 KD合并MP感染患儿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更为严重,炎症反应更为强烈,并发CAD的概率更大,临床需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对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机体应激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辽阳市中心医院自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206例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n=101)和开腹组(n=105)。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后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IL-6、CRP、皮质醇和ACTH水平均较术前显著上升(P<0.05);腹腔镜组患者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IL-6、CRP、皮质醇和ACTH水平显著低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腔镜组CD3~+、CD4~+、CD8~+、CD4~+/CD8~+、NK细胞水平高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各指标术后、术前差值低于开腹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对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机体应激及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动态观察脓毒症休克患者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CD14~+)的表达,评价脓毒症休克患者的免疫状态。方法选择2016年3—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最终结局是否病死分为存活组(n=27)与病死组(n=13)。分别抽取两组患者入院1、4、7 d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LA-DR~+/CD14~+的表达情况,并进行脓毒症相关性器官衰竭(SOFA)评分。结果动态监测第1天,两组的HLA-DR~+/CD14~+及SOF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动态监测第4天开始,存活组HLA-DR~+/CD14~+高于病死组(P<0.05),SOFA评分低于病死组(P<0.05);动态监测第7天,病死组HLA-DR~+/CD14~+较存活组明显下降(P<0.01),SOFA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两组SOFA评分与HLA-DR~+/CD14~+呈负相关(P<0.01)。结论 HLA-DR~+/CD14~+持续低表达,说明脓毒症休克患者可能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其可能是脓毒症休克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之一,对评价脓毒症休克患者的免疫状态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处于临床缓解期B系淋巴瘤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方法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我院2010年11月至2014年7月处于临床缓解期的34例B系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缓解期B系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3~+、CD3~+CD4~+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8~+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惰性B系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3~+、CD3~+CD4~+、CD3~+CD56~+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8~+均较侵袭性B系淋巴瘤患者高(P<0.05)。结论缓解期B系淋巴瘤患者仍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且侵袭性较惰性淋巴瘤免疫功能紊乱更严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25(OH)D与T淋巴细胞亚群及α-干扰素(IFN-α)的关系。方法选取自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西安市第五医院风湿科收治的87例SLE患者作为SLE组,另外选择同期于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6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组。比较两组血清中25(OH)D、α干扰素(IFN-α)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同时比较不同病情和维生素D水平的SLE患者血清中25(OH)D、IFN-α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另外,分析SLE患者外周血中25(OH)D水平与及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及IFN-α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组比较,SLE组患者血清中25(OH)D、CD3~+、CD4~+及CD4~+/CD8~+水平明显降低,而血清中IFN-α、CD8~+、Th17和Treg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跃期SLE患者血清中25(OH)D、CD3~+、CD4~+及CD4~+/CD8~+水平明显低于缓解期患者,而血清中IFN-α、CD8~+、Th17和Treg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外周血中维生素D水平下降,CD3~+、CD4~+及CD4~+/CD8~+明显降低,而IFN-α、CD8~+、Th17和Treg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血清中25(OH)D水平与CD3~+、CD4~+及CD4~+/CD8~+呈正相关(P<0.05),而与IFN-α、CD8~+、Th17和Treg呈负相关(P<0.05)。结论SLE患者外周血中25(OH)D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及IFN-α密切相关,其可能是通过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及IFN-α治疗SLE。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醋酸泼尼松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4年4月至2017年3月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967医院就诊的31例ITP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醋酸泼尼松治疗,评估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CD4+CD25+CD127low、血清白细胞介素-10、转化生长因子-β1浓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完全反应率为51.6%(16/31),总有效率为93.6%(29/3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血小板计数、CD3+、CD3+CD4+、CD3+CD4+/CD3+CD8+、CD4+CD25+CD127low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D3+CD8+、CD19+、白细胞介素-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1浓度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血小板计数与外周血CD19+细胞、CD4+CD25+CD127low细胞有相关性(P<0.05)。治疗前、治疗后血小板计数与治疗前、治疗后外周血CD3+、CD4+、CD8+、CD4+/CD8+比值均无相关性(P>0.05)。治疗前血小板计数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0、转化生长因子-β1有相关性(P<0.05)。结论醋酸泼尼松治疗ITP疗效显著,能调节异常的淋巴细胞亚群,其可升高血小板计数并上调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下调CD19+、白细胞介素-10、转化生长因子-β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对高龄肿瘤患者T细胞、B细胞、NK细胞的影响。方法将40例肿瘤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实验组除常规治疗外,皮下注射胸腺肽α1注射液1.6 mg,每日1次,连续14~21 d;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CD3+、CD4+、CD8+和NK细胞阳性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并观察血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变化,肝功能改变、严重感染发生情况、患者生活状态改变等临床疗效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用药后CD3+、CD4+、和NK的阳性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均高于实验组用药前和对照组用药后水平(P<0.05);而临床疗效指标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胸腺肽α1对高龄肿瘤患者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在模拟HCV HVR1免疫7肽(7P)的刺激下,正常人免疫细胞分泌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4(IL-4)的细胞频数变化,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分离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分为CD4~+ CD8~- T细胞组、CD4~- CD8~+ T细胞组、NK细胞组、NKT细胞组四组,各组设阴性对照及豆蔻酸-佛波醇-乙酸酯(PMA)阳性对照,与7P共同孵育后,应用IL-10、IFN-γ、TNF-α、IL4流式抗体进行细胞内因子检测,采用FAGS Calibur流式细胞仪及FACS Calibur软件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分泌IFN-γ的细胞频数在NK细胞、NKT细胞以及CD4~+ CD8~-、CD4~-CD8~+ T淋巴细胞均明显增高(P<0.01);分泌IL-4的细胞频数变化不明显;分泌IL-10的细胞频数在CD4~+ CD8~-、CD4~- CD8~+ T淋巴细胞表现为升高(P<0.01,P<0.05),在NK细胞、NKT细胞表现为下降(P<0.01);分泌TNF-α的细胞频数在CD4~+ CD8~- T淋巴细胞表现为下降(P<0.01),在NK细胞表现为升高(P<0.01).结论 7P能够通过调节细胞因子分泌改变免疫细胞的免疫反应方式,这种调节在以NK、NKT细胞为代表的固有免疫细胞和以CD4~+ CD8~-、CD4~- CD8~+ T细胞为代表的适应性免疫细胞之间存在差异,可能有利于在清除病毒的同时缓解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四色荧光分析37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患者和2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及NK细胞的比例变化,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SAP患者CD3+T细胞、CD4+T细胞、CD16+CD56+NK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CD8+T细胞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MAP患者CD4+T细胞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AP患者尤其是SAP患者存在免疫功能损害,这可能是SAP易发生严重感染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淋巴细胞是参与特异性免疫的主要细胞,其中T细胞主要介导细胞免疫,B细胞介导体液免疫。而完成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主要是吞噬细胞。人体外周血的吞噬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因此,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历来是运动免疫学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就近几年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1运动与淋巴细胞1.1运动与淋巴细胞亚群运动对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和亚群均有影响,主要表现为CD4+所占T细胞的比例下降,而CD8+上升或不变;也可表现为CD8+增加的比例大于CD4+增加的比例。最终结果是CD4+/CD8+比值下降。但也有报道运动后CD4+百分比…  相似文献   

11.
慢性长期微波辐照对大鼠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慢性低剂量微波辐照对大鼠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探讨微波辐射致免疫组织损伤的效应和机制.方法 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按照微波辐照平均功率密度随机分为0(对照)、2.5、5、10mW/cm24组,每天辐照6min,每周5d,连续辐照1个月,于辐照14d后以及连续辐照1个月后的1、30、60、180d活杀大鼠取材.采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进行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流式细胞仪检测胸腺组织中活性氧自由基(ROS)水平,以及大鼠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亚群和CD45RA+B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①连续辐照结束后60d,外周血WBC在2.5mW/cm2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在10mW/cm2组明显降低(P<0.01).辐照后180d,各辐照组WBC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②连续辐照14d后,胸腺组织内ROS水平随辐照剂量增加而持续升高,呈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辐照1个月结束后的60d,5mW/cm2组RO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辐照1个月结束后的1~60d,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不明显,但辐照后180d,2.5mW/cm2组CD3+和CD4+T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5mw/cm2组CD8+T细胞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各辐照组CD4+/CD8+比值虽然在辐照后180d出现升高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④辐照后60d,5mW/cm2组外周血CD45RA+B淋巴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而辐照后180d,各辐照组CD45RA+B细胞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大鼠经长期低剂量微波辐照后,免疫功能在早期改变不明显,晚期损伤较为明显,外周血WBC和CD45RA+B淋巴细胞在辐照后180d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α1胸腺肽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5年12月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40例。两组均采用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方案,观察组加用α1胸腺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5.0%(30/40),常规组为52.5%(21/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CD3~+、CD4~+、CD4~+/CD8~+在治疗后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在治疗后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比较,观察组CD3~+、CD4~+、CD4~+/CD8~+在治疗后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在治疗后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1胸腺肽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胃癌临床效果良好,可提高CD3~+、CD4~+的浓度,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重型脑外伤患者T细胞亚群与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与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42例重型颅脑外伤(GCS≤8分)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血清免疫球蛋白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37例门诊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 脑外伤患者CD3^+、CD4^+、CD4^+/CD8^+比值均显著下降(P&;lt;0.01);CD8^+明显升高(P&;lt;0.01),IgG、IgM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lt;0.01),脑外伤感染组CD4^+、CD4^+/CD8^+比值及IgG、IgM显著低于未感染组(P&;lt;0.01)。结论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处于严重抑制状态,其不仅有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也存在体液免疫功能降低。机体的整体免疫功能降低,是伤后继发感染的主要原因。早期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血清免疫球蛋白,并对有严重免疫功能抑制的患者早期使用适当抗生素及适量的免疫调节药物,预防感染,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静脉输注同种异基因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对体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从Wistar大鼠骨髓分离培养MSCs,通过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表面标志以鉴定其纯度.选择20只正常SD大鼠,随机均分为4个组,分别经静脉输注5×106/ml、5×105/ml、5×101/ml的MSCs及PBS各lml.10d后取受体SD大鼠脾脏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淋巴细胞增殖率、外周血CD4+、CD8+、CD4+/CD8+及CD4+ CD25+/CD4+ T淋巴细胞比率,以评价体内MSCs对正常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输注MSCs达5×106/ml的受体SD大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率为8.58%±0.27%,明显低于输注PBS大鼠(24.40%±5.21%,P<0.01).输注5×106/ml MSCs 的SD大鼠脾脏、外周血CD4下降,CD4+ CD25+/CD4+ T细胞比率上升,与注射PBS大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输注5×105/ml、5×104/ml MSCs的大鼠各项指标与输注PBS大鼠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浓度同种异基因MSCs静脉输入后可以部分抑制活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CD4+ CD25+/CD4+T细胞的比率,为诱导移植免疫耐受及治疗自身免疫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陈哲  康虹阳  刘洁  张斌  张灵  高炳华  仲梅 《临床军医杂志》2023,(11):1187-1189+1193
目的 探讨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表达。方法 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20例成人ITP患者纳入B组。根据血小板计数(PLT)及是否有出血,将B组患者分为有效组(n=83)与无效组(n=37)。另选取12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A组。比较各组CD4+、CD8+T淋巴细胞表面PD-1与PD-L1表达水平、PLT、ITP出血评分。结果 有效组与无效组治疗前后CD4+、CD8+T淋巴细胞表面PD-1与PD-L1表达率、出血评分均高于A组,PLT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治疗后CD4+、CD8+T淋巴细胞表面PD-1与PD-L1表达率均低于无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治疗后PLT高于无效组,出血评分低于无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与CD4+、CD8+T淋巴细胞表面PD-1、PD-L1表达率具有极强负相关性(P<0.05);而出血评分与CD4+、...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以及对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2016年本溪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5例脓毒症及2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发病4、7 d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同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和预后转归。同期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脓毒症组患者发病4 d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对照组和脓毒性休克组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7 d,复测T淋巴细胞亚群,死亡组CD3~+、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低于存活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在疾病的不同阶段表现不同,随着病情进展,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持续低下,预示了疾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肾生血方联合司坦唑醇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临床疗效及其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方法将60例CAA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另设空白对照组20例。实验组给予补肾生血方加司坦唑醇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司坦唑醇口服治疗。检测实验组、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9个月以及空白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1)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CAA患者治疗前CD4+、CD8+、CD4+/CD8+,CD4+CD45RA+、CD4+CD45RO+、CD8+CD45RO+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D3+、CD8+CD45RA+的表达两者间无差异(P>0.05);(3)实验组治疗前后CD3+、CD4+、CD8+、CD4+/CD8+、CD4+CD45RA+、CD4+CD45RO+、CD8+CD45R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8+CD45R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CD4+、CD8+、CD4+CD45RA+、CD4+CD45R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3+、CD4+、CD8+、CD8+CD45RA+、CD8+CD45R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生血方联合司坦唑醇治疗CAA疗效显著,并且在改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方面能体现出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非典型肺炎患者外周血的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变化。方法 10例健康人和13例确诊非典型肺炎患者于发病第2周采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T淋巴细胞。结果 与村照组比较,非典型肺炎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结论 非典型肺炎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机体呈异常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确定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区别于CD4~+ CD25~+ FoxP3~+ 调节性T细胞的细胞表型特征,观察HLA-G~+ T细胞在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在移植免疫调节中的活性和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肾移植受者外周血CD4~+ HLA-G~+ GD8~+ HLA-G~+ T淋巴细胞的含量,分选HLA-G~+ T淋巴细胞,分析细胞表型,采用RT-PCR检测调节性T细胞的特异性标志FoxP3在HLA-G~+ T淋巴细胞的表达情况,以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的PBMC、CD4~+ CD25~(high)、CD4~+ CD25~-细胞作为对照.取5对活体肾移植供受者的淋巴细胞进行混合培养,分别加入流式细胞术分选纯化后的HLA-G~+ 、HLA-G~- T淋巴细胞,对照组只加入供、受者淋巴细胞,MTT法观察细胞增殖和抑制情况.结果 肾移植受者外周血CD4~+ HLA-G~+ 、CD8~+HLA-G~+ T淋巴细胞表达率分别为1.95%±0.34%、3.13%±0.56%.流式细胞术分选HLA-G~+ T淋巴细胞后纯度可达55.0%~75.1%.RT-PCR 结果证明上述细胞CD25、FoxP3均为阴性表达.与HLA-G~- 组、对照组比较,混合淋巴培养3d后HLA-G~+ 组细胞增殖率明显受到抑制(P<0.05).结论 在肾移植受者外周血中存在CD4~+ HLA-G~+ 、CD8~+HLA-G~+ T淋巴细胞,这类细胞不同于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它们不表达CD25和FoxP3而表达免疫耐受分子HLA-G,在混合淋巴培养体系中,能显著抑制反应性细胞增殖,具有免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以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联合细胞因子介导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为基础的免疫途径治疗恶性实体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临床确诊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手术联合细胞免疫治疗,对照组给予手术及细胞因子治疗.采集肿瘤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成熟DC及CIK细胞,最后再回输给患者.观察疗效和治疗前后细胞免疫指标变化(CD3+、CD4+、CD8+、CD4+/CD8+、NK细胞)、外周血象、肝肾功能变化(白细胞、转氨酶、尿素氮、肌酐)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43.33%,对照组有效率26.67%,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D3+、CD4+、CD4+/CD8+免疫学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0,0.026,0.021),治疗组细胞免疫学指标(CD3+、CD4+、CD4+/CD8+)在治疗前后变化与对照组相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23,0.012).两组患者外周血象及肝肾功能检测无异常,免疫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以DC、CIK细胞为基础的细胞免疫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肾癌术后患者临床疗效,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临床应用无明显不良反应,是肾癌术后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