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研究比较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在2016年2月-2017年4月就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选出158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79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替格瑞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功能、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用药2h、24h、5d时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和平均聚集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1个月期间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且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8.86%低于对照组的20.25%,P<0.0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替格瑞洛治疗疗效确切,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陈博  杜岩 《临床军医杂志》2021,49(3):352-353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自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入阿司匹林组和双抗组,每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降压、降脂、降糖、改善供血等常规治疗;阿司匹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300 mg口服,1...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方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探索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9月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9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应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方案治疗的96例患者为观察组,应用院阿司匹林治疗的94例为对照组,应用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冠脉再通率77.1%,不良反应率12.5%,死亡率1.01%;对照组冠脉再通率为58.5%,不良反应率18.1%,死亡率9.6%,经统计学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方案能够改善急性心肌梗死预后效果,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氯吡格雷联用泮托拉唑是否比氯吡格雷单独使用增加心血管疾患高危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方法从Medline、High Wire Press、EMBASE、Elsevier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博硕论文数据库(未限定时间)检索研究氯吡格雷联用质子泵抑制剂是否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临床对照试验文献。采用统计软件Review Manager4.2对各项研究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4项研究符合入选标准。分析结果表明,氯吡格雷联合泮托拉唑使用相比氯吡格雷单独使用并不明显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OR=1.04,95%可信区间:0.92~1.18)。结论对于抗血小板治疗而同时需服用质子泵抑制剂的患者,泮托拉唑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6.
目的 系统性评价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应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预防心血管事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指导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Cocharne Library、CNKI、万方数据库,手工检索有关引用文献,并结合文献追溯的方法,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PCI术后应用氯吡格雷的随机对照...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或普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应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15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CS患者,入院后给予阿司匹林300mg/d,氯吡格雷负荷量300mg继以维持量75mg/d的抗血小板治疗,并随机分为A阿托伐他汀组(A120mg/dn=30,A240mg/dn=30,A380mg/dn=30)、B普伐他汀组(20mg/d,n=30)和C无他汀组(n=30)。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CD62P、CD63含量及比浊法检测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结果:他汀治疗前后,A组、B组、C组上述指标的差值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A1组、A2组、A3组与C组相比,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差值组间比较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不抑制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模式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入院到出院1年全程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全程综合护理,有利于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有效率,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机制的质子泵抑制剂对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2009年9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实施PCI术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氯吡格雷75mg/d+阿司匹林100mg/d)的患者40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拉唑组(40mg/d,146例)、泮托拉唑组(40mg/d,140例)和对照组(未服用质子泵抑制剂,120例),连续用药30d.观察比较各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紧急靶血管血运重建、亚急性支架内血栓、脑卒中)发生率和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的临床基本资料、冠脉造影及PCI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奥美拉唑组的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紧急靶血管血运重建、亚急性支架内血栓、脑卒中的发生率分别为0.70%、2.11%、3.52%、1.41%、0.70%;泮托拉唑组分别为0.72%、2.90%、2.90%、0.72%、0.72%,对照组分别为0.83%、1.66%、3.33%、1.66%、0.83%,三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10.83%)比较,奥美拉唑组和泮托拉唑组出血发生率(分别为6.33%、6.52%)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之间的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作用相近,不降低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氯吡格雷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对心血管事件的预防效果,同时可明显降低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06至2015-06医院收取的68例采用PCI治疗的ACS患者,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用药7 d后,复查血栓弹力图(TEG)比较两组血小板抑制率,随访2个月,对比两组的主要不良事件。结果 服药7 d后,替格瑞洛组ADP途径血小板抑制率较氯吡格雷组升高[(76.15±12.88)% vs(51.08±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2个月随访,氯吡格雷组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死亡、消化道出血各1例,替格瑞洛组1例因明显呼吸困难导致停药。结论 在接受PCI的ACS患者中,替格瑞洛抗血小板聚集效果较氯吡格雷更强,且临床验证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对氯吡格雷中间代谢型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9月心内科收治的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为氯吡格雷中间代谢型并接受PCI的NSTE-ACS患者9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入A组(n=50)和B组(n=47):A组患者PCI术后接受常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即阿司匹林100 mg+氯吡格雷75 mg,每天1次口服;B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100 mg+替格瑞洛90 mg,每天1次口服。电话、门诊或住院随访患者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A组和B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分别为(58.78%±8.46%)和(38.84%±1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MACE发生率分别为10.0%(5/50)和6.4%(3/4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PCI的氯吡格雷中间代谢型NSTE-ACS患者,替格瑞洛对血小板的抑制效果优于氯吡格雷,可替代氯吡格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抵抗(CPGR)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手术(PCI)治疗后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4年1月收治的18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出现CPGR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观察组,84例)和非氯吡格雷抵抗组(对照组,96例).比较两组术前的血糖、血脂以及炎症指标;并于PCI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血糖和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非致死性心梗、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及再住院率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存在CPGR时,可能增加PCI术后心梗、支架内血栓率等发生率.对于此类患者,应积极降血糖、血脂,对降低CPGR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B型尿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并糖尿病患者预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相关性。 方法 对医院的221例ACS合并糖尿病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入院时行BNP、心脏彩超、冠脉造影,并评价患者心功能,然后按照BNP水平分为升高组(≥100 pg/ml)、正常组(<100 pg/ml)。比较BNP升高患者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射血分数、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性,并于发病后2、6、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的指标包括死亡、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ACS再入院、充血性心力衰竭),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结局指标的不同。 结果 (1)144例中,心功能Ⅱ级48例,BNP浓度为(223.0±89.1) pg/ml,LVEF为(60.3±8.3)%,冠脉病变程度Gensin评分(27.4±10.8)分;心功能Ⅲ级52例,BNP浓度为(423±125.5 )pg/ml,LVEF为(46.5±7.4)%,冠脉病变程度Gensin评分(56.5±18.4分);心功能Ⅳ级44例,BNP浓度为(665.0±157.5)pg/ml,LVEF为(35.0±4.5)%,冠脉病变程度Gensin评分83.1±29.7分。不同级别(Ⅱ-Ⅳ级)心功能患者BNP 水平、LVEF、冠脉病变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NP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高度负相关,与冠脉病变程度及心功能分级呈显著正相关。(2)发病后2、6、12个月死亡人数、再发心梗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力衰竭再住院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Kaplan-Meier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生存率,发现BNP升高组生存率明显高于BNP正常组(P=0.019)。 结论 血清BNP水平能够作为病情判断及预测ACS合并糖尿病患者远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阿司匹林抵抗患者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每日服用阿司匹林100mg,连服14天;治疗组每日服用阿司匹林100mg加波立维(氯吡格雷)75mg,连服14天。结果氯吡格雷可以有效地降低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的血小板平均聚集率(P<0.05),阿司匹林抵抗和半抵抗总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较少发生缺血性脑卒中(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阿司匹林抵抗患者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结合高压氧对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A-pPCI)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及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脂联素(ADP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10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TRA-pPCI的冠心病患者108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脏磁共振(CMR)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在低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入选22例怀疑或确诊低危ACS患者,均行CMR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及冠状动脉造影(CAG).以CAG作为参考标准,分析CMR诊断效能,并与SPECT结果作对比.结果 以患者为基础分析,CMR诊断ACS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75%;SPECT相应值分别为79%,63%.CMR诊断效能为0.897, 略高于SPECT 0.723 (P=0.19).以血管为基础分析,CMR诊断ACS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87%;SPECT相应值分别为68%, 83%.CMR诊断效能0.923, 高于SPECT 0.774 (P<0.05).在左前降支(LAD)供血区,CMR诊断效能明显高于SPECT(0.900,0.553,P=0.009 6).结论 CMR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能准确探测低危ACS患者心肌缺血,诊断效能好于SPECT负荷心肌灌注显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风险评分联合脑钠肽(BN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近期死亡率(≤30 d)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选取诊断为ACS的患者240例,测定各患者的BNP值,并计算GRACE风险评分,根据GRACE风险评分将研究人群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分析ACS患者在院及出院后30 d内随访期间的死亡率与入院时BNP及GRACE风险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各组患者间性别、肥胖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危组BNP的自然对数(Ln BNP)明显高于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Ln BNP与GRACE风险评分对于近期死亡率的预测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提示,GRACE风险评分曲线下面积(AUC)为0.869(95%可信区间0.785~0.952,P<0.01),Ln BNP的AUC为0.861(95%可信区间0.755~0.967,P<0.01),两者联合AUC为0.900(95%可信区间0.806~0.989,P<0.01)。结论 GRACE风险评分联合BNP对ACS患者近期死亡率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