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对比分析埃克替尼与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复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治的52例复发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生存期和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部分缓解9例、稳定10例、进展7例,近期有效率为50.0%,疾病控制率为73.1%;无进展生存期为(7.9±1.6)个月,不良反应率26.9%.观察组:部分缓解10例、稳定10例、进展6例,近期有效率为53.8%,疾病控制率为76.9%;无进展生存期为(8.7±1.4)个月,不良反应率57.7%.观察组生存期和不良反应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吉非替尼比较,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复发临床疗效一致,但埃克替尼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阿帕替尼单药对照吉西他滨单药治疗二线及以上化疗失败的晚期卵巢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47例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静注,观察组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口服,依据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对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评估.记录患者的生存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依据RECIST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3±0.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0.4±1.7)个月.对照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3.6±0.2)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8.9±0.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以高血压(76.0%)、手足综合征(36.0%)、蛋白尿(16.0%)、乏力(16.0%)为多见,各项不良反应中无4级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以贫血(81.8%)、中性粒细胞减少(68.2%)、血小板减少(63.6%)等骨髓抑制反应为主,其中1例因中性粒细胞减少(4级)而延期治疗.观察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与疾病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二级及以上化疗失败的晚期卵巢癌患者使用阿帕替尼治疗,相较于吉西他滨,无进展生存期与总生存期均明显延长,不良反应可控,疗效可观,是二级及以上化疗失败的晚期卵巢癌患者更好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和培美曲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方法对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肿瘤内科收治的35例进行吉非替尼和培美曲塞治疗的非小细胞癌脑转移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其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吉非替尼组RR(CR+PR)率高于培美曲塞组,两组治疗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吉非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治疗有较好效果,但是要注意其不良反应如皮疹、腹泻等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多西紫杉醇联合沙立度胺片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12月—2010年7月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6例,并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将其随机平均分组,对照组53例,行多西紫杉醇二线治疗,观察组53例,接受多西紫杉醇联合沙立度胺片二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局部控制率、2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局部控制率为94.3%,对照组分别为86.8%和73.6%,观察组疗效及局部控制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00.0%,均出现粒细胞下降,治疗结束后症状自行缓解,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观察组2年生存率为79.2%,对照组为50.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沙利度胺片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及局部控制率,且不增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肺癌是最常见的肺原发性恶性肿瘤,大约80%的肺癌患者属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主要是外科治疗,但约有30%~4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诊断时已是晚期,而且多数为老年患者,不适宜手术,因此化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肺癌患者的一线化疗总缓解率不是很高,很多患者在化疗中或化疗后出现疾病进展,需要进行二线治疗。我院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帕替尼在治疗失败的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9例经行阿帕替尼治疗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其无进展生存期(PFS),疾病控制率(DCR)进行分析,评价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9例患者中,患者的中位PFS为5.5个月(3.2-12个月),治疗后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2例,疾病稳定3例,疾病进展4例,疾病控制率55.5%,不良反应主要是乏力、骨髓抑制、高血压、手足综合征、腹泻、一过性转氨酶升高、出血、恶心呕吐、口腔炎、蛋白尿、声嘶等。结论阿帕替尼在晚期恶性肿瘤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可控,罕见心脏毒性,是晚期肿瘤患者的一个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卡铂分别联合伊立替康、拓扑替康、羟基喜树碱,治疗经一线方案治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86例晚期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29例)给予卡铂350mg/m^2d1+伊立替康60mg/m^2d1、8、15,每4周重复1次;B组(29例)给予卡铂350mg/m^2d1+拓扑替康1mg/m^2d1~5,每3周重复1次;C组(28例)给予卡铂350mg/m^2d1+羟基喜树碱10mg/m^2d1~5,每3周重复1次。结果伊立替康方案组有效率为28.00%、拓扑替康方案组有效率为26.92%,羟基喜树碱方案有效率为28.57%。三组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伊立替康组独有延迟性腹泻。结论卡铂分别联合伊立替康、拓扑替康、羟基喜树碱三种喜树碱类衍生物治疗经一线方案治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相似,但不良反应有所不同,伊立替康独有延迟性腹泻,有待进一步临床上应用观察。  相似文献   

8.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新时代:免疫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目前已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除外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之外的又一重要选择.无论是一线还是二线治疗、鳞癌还是非鳞癌,免疫治疗均有可能带来优于传统化疗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对于PD-L1阳性患者.本文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疗效、分子标志物选择、联合治疗、耐药机制应用等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9.
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发病率逐年增高,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全球,都已成为致死率最高的肿瘤。数十年前,由于肺癌治疗手段单一,导致晚期肺癌患者生存期短,生存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近年来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克唑替尼等分子靶向药物先后进入临床应用,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及生存质量都得到了质的飞越。201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及欧洲肿瘤内科协会(ESMO)年会上均有大量关于非小细胞肺癌诊治进展的重要报道。本文结合这两次大型会议的报告,分别从化疗、分子靶向治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耐药对策、免疫治疗等方面对2014年非小细胞肺癌内科治疗的进展进行梳理和述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铂类联合化疗方案在高龄(≥80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9例患者行顺铂联合化疗治疗,其中,年龄≥80岁作为高龄组(n=27),年龄≤69岁作为对照组(n=42)。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并观察高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的不良反应。结果高龄组总有效率40.7%,生存期11个月;对照组总有效率35.7%,生存期12个月;两组疗效及生存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高龄组Ⅲ度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铂联合化疗方案对高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取得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药膳配合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中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将6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用药膳配合化疗,对照组(31例),单用化疗。观察生存质量、免疫指标及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生存质量改善、免疫指标提高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毒副反应比较,治疗组恶心、呕吐及白细胞下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药膳配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对于改善生存质量、减轻化疗反应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Ⅲb-Ⅵ期非小细胞肺癌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GP方案化疗;观察组给予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GP方案化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近期疗效、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近期有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改善率78.8%,非常显著优于对照组46.7%(P〈0.01);观察组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鸦胆子油乳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并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吉非替尼(易瑞沙)是一种选择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药,为新型靶向抗肿瘤药物。与传统细胞毒性化疗药物相比,吉非替尼具有口服耐受性好,以及对东方人种晚期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的特点。但随着临床使用的增加,吉非替尼药品不良反应报道也日益增多。现对2005--2010年国内医药期刊有关吉非替尼所致的不良反应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含铂两药联合化疗方案目前仍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分子靶向药物为晚期NSCLC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临床研究证实,在晚期NSCLC患者的二线治疗中,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与标准化疗相比具有明确的非劣效性.然而,肿瘤组织标本检测显示EGFR基因突变阳性的NSCLC患...  相似文献   

15.
杨艳 《人民军医》2015,(2):203-204
老年肺癌患者因机体免疫力及脏器功能减退等原因,常不能耐受一线、二线化疗药物,或者接受一线药物化疗后疾病仍在进展[1]。对于此类患者,治疗的重点应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其生活质量[2-3]。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们采用培美曲塞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癌(NSCLC)80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老年晚期NSCLC 80例中,男43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晚期胃癌患者采取甲磺酸阿帕替尼与替吉奥结合治疗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肿瘤标志物、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肿瘤介入科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74例,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替吉奥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替吉奥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数据观察:临床近期疗效、对患者治疗前后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及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upplied group of factors,TSGF)、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199,CA199)等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患者治疗后体力状况评分采用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标准、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及1年患者生存率。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27%(26/37)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45.96%(1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EA、CA199及TS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CEA及CA199、TSGF水平均下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EA及CA199、TS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体力状态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主要不良反应均症状较轻,可自行缓解或处理后缓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生存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观察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晚期胃癌患者采取甲磺酸阿帕替尼与替吉奥结合治疗疗效显著,可较好抑制患者肿瘤细胞增殖及扩散,患者体力状态好,不良反应可缓解,较为安全,且患者1年生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陕海丽  王妮娜  王也  丁琳 《武警医学》2009,20(10):951-952
特罗凯(厄洛替尼,Tarceva)是2007年3月在中国上市的一种口服的I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药。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化疗或不适于化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在临床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腹泻、皮肤干燥、甲沟炎等。我科于2008年10月收治了1例应用特罗凯治疗晚期肺腺癌合并骨、脑转移的患者,临床中出现了广泛皮疹及严重甲沟炎,经过2—3周的治疗与护理,皮疹消退,甲沟炎痊愈,患者出院。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4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所有病例于2008-08至2012-08均行伽马刀治疗后,开始口服靶向药物厄洛替尼,100~150 mg/d,进食1 h前或进食2 h后服药;连续不间断服药至少2个月。伽马刀治疗结束至少1个月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全组42例患者客观有效率(response rate,RR)19.9%(8/42),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61.9%(26/42);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he median time to disease progression,TTP)5.2个月,中位生存期(median survival time,MST)11.5个月。不良反应多为Ⅰ/Ⅱ度,Ⅲ/Ⅳ度较少。结论采用γ-立体定向放疗结合靶向药物厄洛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治疗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轻微,多数患者能耐受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应用微球栓塞支气管动脉并灌注化疗对比全身化学药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8月~2018年9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65例(灌注化疗栓塞组),应用微导管经支气管动脉行超选择灌注化疗栓塞,2月后复查,个别病例必要时多次灌注栓塞治疗;同时选取我院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7例(化学药物治疗组),化学药物治疗4~6个周期,与灌注化疗栓塞组一样2月后复查。结果栓塞组ORR 78.5%(51/65),化学药物治疗组ORR 58.3%(33/57);栓塞组患者1年生存率69.2%(45/65);化学药物治疗组患者1年生存率45.6%(26/57),两组ORR、1年生存率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III、IV级),呕吐(III、IV)等,化疗栓塞组发生率23.1%(15/65),化学药物治疗组发生率35.1%(20/65)。结论对于难以耐受全身化学药物治疗或不愿行化学药物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副作用小,可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观察单纯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与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40例肝癌切除术后出现残癌或复发灶的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作为观察组。并收集同期采用单纯TACE治疗的同类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AFP水平及生存情况。 结果 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ORR)为47.5%,较对照组(25.0%)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高血压、皮肤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AF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的AF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12个月随访结束时,对照组生存11例、死亡29例,观察组生存22例、死亡18例,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1个月,观察组生存时间尚无法估算,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癌较单纯TACE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可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