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应用替格瑞洛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沈阳军区总医院2015年1—3月收治的ACS患者201例,均行PCI治疗,其中,101例接受替格瑞洛治疗,作为研究组(n=101)。选取同期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n=100)。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在阿司匹林(100 mg,1次/d)基础上,研究组服用替格瑞洛(90 mg,2次/d),对照组服用氯吡格雷(75 mg,1次/d)。术后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MAC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呼吸困难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用于ACS患者行PCI术后的抗血小板治疗,临床疗效确切,但有一定出血风险和呼吸困难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细胞色素P450 2C19(CYP2C19)基因型检测指导冠心病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04至2015-02在武警总医院心内科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71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为进行CYP2C1基因型检测并调整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组,即根据基因型结果快代谢型患者继续口服氯吡格雷75 mg,1次/d、中慢代谢型患者随机调整为氯吡格雷150 mg,1次/d或替格瑞洛90 mg,2次/d;对照组为未检测基因型的常规治疗组,即口服氯吡格雷75 mg,1次/d。观察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事件)和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术后6个月MACE事件的发生率研究组(4.7%)显著低于对照组(8.9%),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6)。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 vs 6.7%,P=0.475)。结论 对于PCI术后的冠心病患者,进行CYP2C19基因型检测并调整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可减少术后MACE事件的发生,且不增加出血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常规剂量、大剂量氯吡格雷及替格瑞洛方案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北京市垂杨柳医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143例行PCI术的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A组(n=56)、B组(n=47)与C组(n=40)。分别给予常规剂量、大剂量氯吡格雷及替格瑞洛口服行抗血小板干预,比较3组患者CYP2C19基因型、随访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C两组患者正常代谢型比例显著低于A组,中代谢型、慢代谢型比例显著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MACE发生率低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治疗行PCI术ACS患者,可有效预防CYP2C19基因突变及MACE的发生,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行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4 401例接受药物洗脱支架植入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规律应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300 mg负荷剂量,100 mg 1次/d),联用替格瑞洛(180 mg负荷剂量,90 mg 2次/d)或氯吡格雷(300~600 mg负荷剂量,75 mg 1次/d),并根据联合用药分为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研究终点为术后1年内的有效性终点事件(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支架内血栓及复合终点事件)和安全性终点事件(根据美国出血学术研究会制定的标准定义划分的全部出血、大出血和小出血事件)。结果替格瑞洛组的有效性的复合终点事件(HR=0.64,95%可信区间0.42~0.99,P<0.05)和心血管死亡事件(HR=0.07,95%可信区间0.02~0.30,P<0.01)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且安全性终点中大出血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97,95%可信区间0.50~1.87,P>0.05),但替格瑞洛组小出血和总出血事件明显高于氯吡格雷组。结论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行药物洗脱支架植入的患者,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相比能够明显减少血栓事件再发风险且不增加致命性大出血事件。 相似文献
6.
侯培培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3):310-311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对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给予负荷剂量后的起效时间及近期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在发病12小时内急诊行介入治疗的ACS患者,随机分成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各50例,两组患者入院诊断明确后分别立即给予替格瑞洛180 mg和氯吡格雷600 mg,术后两组分别给予替格瑞洛90 mg/d二次和氯吡格雷75 mg/d的维持治疗,观察给药前及给药后0.5、2、24 h及7天时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以及30天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及出血发生率。结果①相同时间点的两组比较,替格瑞洛组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②两组30天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③两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起效更快,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更强,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同时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7.
8.
《临床军医杂志》2017,(10)
目的探讨在基因检测条件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应用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1—6月在西京医院心血管内科诊断为ACS并行择期PCI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1年,最终纳入有1年随访资料并行基因检测患者933例。依据患者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DAPT)不同,分为替格瑞洛组(n=239)和氯吡格雷组(n=694)。根据等位基因功能缺失的基因型差异分为快代谢型、中间代谢型和慢代谢型。比较3种代谢型下两种药物的临床效益,即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包括心血管死亡、缺血驱动的血运重建、缺血性卒中。结果在快代谢型组,与服用替格瑞洛患者比较,氯吡格雷是发生MACCE的保护性因素(HR=0.481,95%可信区间0.268~0.863,P=0.014);在慢代谢型组,与服用替格瑞洛患者比较,氯吡格雷是发生MACCE的危险性因素(HR=3.481,95%可信区间1.122~10.799,P=0.031)。氯吡格雷与其代谢型间存在明显交互作用(P<0.05)。结论对于慢代谢基因型患者,替格瑞洛的临床效益明显优于氯吡格雷。 相似文献
9.
王松男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3):329-330
目的 研究分析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分别应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4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掷骰子法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术前术后均给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研究组术前术后均给予阿司匹林与替格瑞洛进行治... 相似文献
10.
满晓红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9)
目的 研究比较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在2016年2月-2017年4月就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选出158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79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替格瑞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功能、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用药2h、24h、5d时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和平均聚集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1个月期间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且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8.86%低于对照组的20.25%,P<0.0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替格瑞洛治疗疗效确切,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06至2015-06医院收取的68例采用PCI治疗的ACS患者,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用药7 d后,复查血栓弹力图(TEG)比较两组血小板抑制率,随访2个月,对比两组的主要不良事件。结果 服药7 d后,替格瑞洛组ADP途径血小板抑制率较氯吡格雷组升高[(76.15±12.88)% vs(51.08±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2个月随访,氯吡格雷组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死亡、消化道出血各1例,替格瑞洛组1例因明显呼吸困难导致停药。结论 在接受PCI的ACS患者中,替格瑞洛抗血小板聚集效果较氯吡格雷更强,且临床验证安全。 相似文献
12.
《临床军医杂志》2018,(3)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对氯吡格雷中间代谢型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9月心内科收治的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为氯吡格雷中间代谢型并接受PCI的NSTE-ACS患者9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入A组(n=50)和B组(n=47):A组患者PCI术后接受常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即阿司匹林100 mg+氯吡格雷75 mg,每天1次口服;B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100 mg+替格瑞洛90 mg,每天1次口服。电话、门诊或住院随访患者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A组和B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分别为(58.78%±8.46%)和(38.84%±1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MACE发生率分别为10.0%(5/50)和6.4%(3/4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PCI的氯吡格雷中间代谢型NSTE-ACS患者,替格瑞洛对血小板的抑制效果优于氯吡格雷,可替代氯吡格雷。 相似文献
13.
14.
卵巢癌是死亡率最高的妇科肿瘤,其主要亚型高级浆液性卵巢癌的标准治疗模式效果欠佳,目前尚缺乏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 CDK)12作为CDKs中的一员,在调节基因转录、RNA剪接和DNA损伤修复等多种细胞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已有研究发现多种卵巢癌中存在CDK12基因突变,这些都提示了CDK12可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作者在阐述CDK12作用机制的基础上,介绍目前已发现的能够选择性抑制CDK12的试剂,并探讨CDK12抑制剂在多种类型卵巢癌中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一次和反复力竭游泳运动后大鼠大脑ATP受体P2X之三个亚型P2X2、P2X4和P2X6的时相性变化特点。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8只,分为一次力竭游泳运动组和反复力竭游泳运动组及安静对照组,反复力竭组大鼠每日负重3%体重进行力竭游泳运动,共训练2周。运动组分别于力竭运动后即刻、4小时、12小时和24小时取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力竭运动后大鼠P2X2、P2X4和P2X6受体亚型mRNA水平。结果:(1)反复力竭运动后12小时组P2X2相对表达率达到峰值,与反复力竭其它各组及安静对照组、一次力竭12小时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2)一次力竭即刻组P2X4相对表达率与安静对照组、4小时组、12小时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分别为P<0.01、P<0.05、P<0.01)。(3)反复力竭运动后12小时组P2X6相对表达率达到峰值。结论:3种受体亚型在一次力竭运动和反复力竭运动后12小时出现峰值或峰值趋势,提示在力竭运动后12小时,这3种P2X受体亚型所参与的中枢神经生理生化活动在此时可能会达到一个活跃期。 相似文献
16.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一种慢性疼痛,其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最近研究显示脊髓背角神经根的小胶质细胞激活所表达的P2X4受体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提示其可能参与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本文就P2X4受体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细胞色素P450酶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肝硬化患者术后服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TIPS术治疗的171例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中采集门静脉及肘静脉血液样本并行CYP2C19基因检测.术后每3个月临床随访,比较分析基因检测结果与临床随访结果.结果 110例TIPS术前无输血且术后规律服用氯吡格雷患者纳入本研究.术后平均服用氯吡格雷时间为192.4 d(31~517 d),门静脉血及肘静脉血基因检测结果一致,CYP2C19基因型为*1/*1有49例(44.5%)、*1/*2有27例(24.6%)、*1/*3有18例(16.4%)、*2/*2有11例(10.0%)、*2/*3有3例(2.7%)、*3/*3有2例(1.8%);随访显示慢代谢型基因携带患者分流道功能异常发生率为87.5%(14/16),较中等代谢型患者(20.0%,9/45,x2=22.9,P=0.006)及快代谢型患者(8.2%,4/49,x2=37.91,P=0.000 1)明显增高;Cox回归模型多变量分析提示CYP2C19慢代谢型基因变异,是分流道功能异常的重要预测因素(95%CI 1.80~9.03,P=0.000 7).结论 CYP2C19慢代谢基因变异(*2/*2、*2/*3、*3/*3)是影响TIPS术后患者氯吡格雷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术前检测可为术后提供较为有效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氯吡格雷治疗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短期疗效、3个月神经功能预后及1年内卒中复发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通过基因芯片对120例急性重症脑梗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15分且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CYP2C19基因型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其分为快代谢组(A组,n=48)、中等代谢组(B组,n=60)及慢代谢组(C组,n=12)。3组患者48 h内予以氯吡格雷治疗,21 d后予以氯吡格雷75 mg/次,1次/d,进行二级预防。比较3组患者发病7 d的NIHSS评分、3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1年内卒中复发率及病死率。结果 3组患者7 d后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3个月mRS为0~2分的例数均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1年内卒中复发率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B组、C组(P<0.05)。结论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CYP2C19基因为快代谢时,可使用氯吡格雷急性期治疗及二级预防。中等、慢代谢患者可于急性期加量应用氯吡格雷治疗,但不适宜使用长期治疗及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分析采用两种检测方法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后血小板反应性与CYP2C19基因型的关系,以及不同血小板检测方法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7-10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且接受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ACS患者43例。使用基因芯片行CYP2C19基因型检测,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内血管扩张型刺激磷酸化蛋白(VASP)法与两种诱导剂诱导的光比浊法[LTA法,包括花生四烯酸诱导的光比浊法(AA-LTA法)、二磷酸腺苷诱导的光比浊法(ADP-LTA法)]评价抗血小板反应性,比较不同评价方法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43例患者中,39.5%(17/43)为快代谢型(EM型)、44.2%(19/43)为中等代谢型(IM型)、16.3%(7/43)为慢代谢型(PM型)。PM型、IM型患者的VASP检测结果均高于EM型患者,PM型患者的AA-LTA法检测结果高于IM型和EM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VASP法与AA-LTA法、ADP-LTA法血小板反应性均呈正相关(r=0.383、0.369,P<0.05);AA-LTA法与ADP-LTA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