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和电子输液泵不同的参数设置用于腔镜手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腔镜下手术术后镇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枸橼酸舒芬太尼镇痛组(S组,n=60),盐酸羟考酮镇痛组(O组,n=60)。S组PCA泵方案:舒芬太尼0.1 mg+0.9 NS=100 ml,1μg/ml;背景剂量2 ml/h,单次给药剂量2 ml,锁定时间15 min。O组PCA泵方案:羟考酮50 mg+0.9 NS=100 ml,0.5 mg/ml;背景剂量2 ml/h,单次给药剂量2 ml,锁定时间5 min。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8、12、24、48 h各时间点的静态和动态VAS值;比较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尿潴留、皮疹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PCA人均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无效按压次数;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满意度(满意、可接受、不满意)。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静态和动态VA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组术后恶心呕吐、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高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组PCA总按压次数、无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组满意度明显高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羟考酮用于腔镜手术的术后镇痛效果良好,明显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腹腔镜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应用羟考酮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通过芬太尼进行术后自控静脉镇痛,观察组通过羟考酮进行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对比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数据表明,观察组与对照组NRS评分在静息时、活动时、内脏痛等方面的评分对比具有明显差别( 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2%、18.4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术后通过羟考酮进行自控静脉镇痛可获得理想的效果,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肋间神经阻滞联合盐酸羟考酮超前镇痛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择期进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麻醉后切皮前于超声引导下行肋间神经阻滞和手术结束前给予盐酸羟考酮0.1 mg/kg静脉推注;对照组于手术结束前给予芬太尼1μg/kg静脉推注。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T0)、手术结束时(T1)、拔管时(T2)、拔管后30 min(T3)、拔管后2 h(T4)、拔管后4 h( T5)的血压、心率、脉氧饱和度及两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气管导管的拔出时间,以及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评价患者于T3、T4、T5时视觉模拟评分( VAS)。结果对照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气管导管拔出时间明显较实验组长,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患者在T0、T1时SBP、DBP、HR无统计学意义,T2到T5对照组SBP、DBP、HR明显升高,和实验组有显著差异;T3到T5时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肋间神经阻滞联合盐酸羟考酮超前镇痛可以有效的防止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引起的术后疼痛,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研究腹横筋膜平面阻滞联合盐酸羟考酮超前镇痛在腹腔镜子宫肌瘤核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核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T组和D组。 T组在麻醉后切皮前于超声引导下行TAP阻滞和手术结束前给予盐酸羟考酮0.1 mg/kg静脉推注;D组于手术结束前给予芬太尼1μg/kg静脉推注。分别记录术后2 h、4 h、8 h、12 h、24 h患者的VAS评分和Ramsay评分,及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术后镇痛满意度。结果 T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D组,而Ramsay评分则无统计学差别,T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D组,镇痛满意率高于D组。结论腹横筋膜平面阻滞联合盐酸羟考酮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核除术能够减少患者术后疼痛,增加术后镇痛满意度,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羟考酮注射液对宫颈癌腹腔镜术后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入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常规组应用舒芬太尼注射液2.0μg/kg+1 000.0 ml生理盐水,3 ml/h匀速泵注;观察组应用舒芬太尼注射液1.0μg/kg+盐酸羟考酮注射液0.3 mg/kg+1 000.0 ml生理盐水,3 ml/h匀速泵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和复苏相关指标,各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Ramsay镇静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麻醉时间和手术时间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后15 min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入复苏室时、拔管时、拔管后5 min,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在入复苏室时、拔管时、拔管后5 min时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拔管后15 min时,两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8%(8/45),观察组为6.7%(3/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考酮注射液在宫颈癌腹腔镜术后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的镇痛效果良好,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缩短患者苏醒时间,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患者119例,起始剂量10mg/12h,根据疼痛缓解程度进行剂量滴定,评价镇痛疗效、QOL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104例患者在服药后1h内疼痛开始减轻,平均剂量38.6mg/d。119例中重度癌痛患者中,部分和完全缓解112例,缓解率94.1%。QOL评分:用药第1w后QOL评分提高4~12分,睡眠、精神及食欲均有好转。不良反应主要为便秘、恶心、呕吐、嗜睡等,但均为轻中度。结论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起效快,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轻,服用安全。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中的镇痛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将患者分入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组(n=32)和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组(n=38)。比较两组患者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T_1)、气管拔管即刻(T_2)、气管拔管后10 min(T_3)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数字疼痛评分、曲马多补救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T_1、T_2、T_3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2、T_3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较T_1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组患者的数字疼痛评分、曲马多补救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在全身麻醉苏醒期中应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效果良好,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症状,且安全性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羟考酮联合曲马多在蛛网膜下腔麻醉产妇中预防剖宫产术寒战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待产妇分娩后均出现持续1 min的寒战,常规组产妇注射曲马多,观察组注射羟考酮联合曲马多。比较两组产妇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F-κ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 7%(55/6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1. 7%(49/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产妇的hs-CRP、NF-κB及VEGF水平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15 min后,两组产妇的MAP、Sp O2明显降低,且观察组MAP、Sp O2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产妇的恶心、呕吐发生率,Apgar评分及寒战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羟考酮与曲马多联合用药,可明显提高行蛛网膜下腔麻醉的剖宫产产妇的寒战缓解有效率,改善产妇炎性因子及MAP、Sp O2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复合丙泊酚实施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6月在北部战区空军医院行ESD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单纯丙泊酚组(P组)、芬太尼+丙泊酚组(F组)及羟考酮注射液+丙泊酚组(O组)。记录各组入室(T_0)、诱导完成(T_1)、内镜进入食管入口(T_2)、内镜粘膜下剥离时(T_3)及术毕苏醒后15 min(T_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 O2);观察手术过程中体动发生情况和术后胃痉挛痛分级;同时记录各组患者丙泊酚用量、麻醉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T_1~T_4时间点F组和O组患者的SBP、DBP、HR均高于P组对应时间点(P <0. 05)。F组和O组患者术中Ⅱ级、Ⅲ级体动发生率及术后2级、3级胃痉挛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P组(P <0. 05)。F组和O组术中丙泊酚用量均低于P组(P <0. 05)。F组和O组丙泊酚注射痛、咽部不适、低血压发生率均低于P组(P <0. 05); O组患者术中呛咳反应、低氧血症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F组(P <0. 05)。结论盐酸羟考酮注射液辅助丙泊酚应用于ESD麻醉,患者呼吸循环平稳,可明显减少丙泊酚用量,加强术中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王玲  李澜  马丹 《西南国防医药》2011,21(10):1089-1091
目的观察小儿全麻术后静注曲马多超前镇痛对患儿术后疼痛的影响,探讨曲马多超前镇痛应用于小儿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最佳时机。方法选择45例6~12岁ASAⅠ级行双侧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组)于手术结束后10 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g/kg;曲马多组(T1、T2组)分别在术后10 min及60 min静脉注射曲马多2mg/kg。比较3组患儿术后306、01、20、360 min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观察3组患儿术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标定法,即VAS评分)及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T1组患儿术后躁动发生率、VAS评分及MAP、HR均明显低于N组;T1组与T2组比较,术后躁动发生率及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N组比较,T1、T2组患儿哭闹发生率明显降低,而恶心、呕吐发生率3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曲马多超前镇痛能有效减轻全麻患儿术后急性疼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安全用于小儿术后镇痛,术后10 min给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羟考酮注射液滴定法在急诊创伤后术前疼痛处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自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创伤后急性剧烈疼痛(VAS>80)患者120例,采用羟考酮注射液滴定法对患者的疼痛进行处理,观察并记录患者给药后5、10、15、20 min各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O_2);评判并记录给药后5、10、15、20 min各时间点的静态、动态VAS值,Ramesay镇静评分;记录患者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计算患者羟考酮的总用量。结果与给药前比较,给药后各时间点的SBP、DBP、HR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R、SpO_2值也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给药后各项呼吸循环观察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给药后各时间点的静态、动态VAS疼痛评分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10、15 min两个时间点患者的静态疼痛达到缓解标准;镇静评分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恶心6(5.0%)例,呕吐患者3(2.5%)例,呼吸抑制患者2例(1.7%),尿潴留患者4(3.3%)例,羟考酮的总用量0.08~0.10 mg/kg。结论羟考酮滴定法用于急诊创伤后术前疼痛处理是安全有效的,并以0.08~0.10 mg/kg的总用量为安全有效剂量。  相似文献   

15.
盐酸羟考酮控释治疗中、重度疼痛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振华  李卉  李彦  丁全福 《武警医学》2005,16(3):211-213
疼痛是患者的主观感受 ,是患病机体对机械、物理、化学、生物、炎症、肿瘤等伤害性刺激的保护性生理反应。持续性或阵发性疼痛往往引起抑郁、焦虑 ,睡眠、心理及人际交往障碍 ,生活质量下降 ,甚至产生敌意或自杀。目前新观念认为 ,疼痛是第五生命体征 ,在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对术后苏醒和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常规使用咪达唑仑0.03mg/kg、芬太尼4μg/kg、依托咪酯0.3mg/kg、阿曲库铵0.6mg/kg进行麻醉诱导。所不同的是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氯诺昔康8mg进行超前镇痛。术中两组均置入喉罩控制呼吸,采用丙泊酚、阿曲库铵和芬太尼维持麻醉。采用VAS评分和躁动评分评估苏醒期及术后的疼痛和躁动情况。记录术后镇痛药的使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芬太尼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和拔除喉罩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0.5h、1h、6h、12hVAS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拔除喉罩即刻、术后0.5h及1h躁动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氯诺昔康进行麻醉诱导前超前镇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来伟  丁国友  王信磊  孟海兵  帅君  胡平 《人民军医》2011,(12):1059-1060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口腔颌面手术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口腔颌面手术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2mg/kg,对照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中采用静脉复合全麻,比较两组各时间节点平均动脉压、手术时间,麻醉药总用量和术后苏醒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气管拔管时平均动脉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时间节点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总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苯磺顺阿曲库铵(顺式阿曲库铵)总用量、拔管时间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可减少麻醉药总用量,降低全麻气管拔管时平均动脉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