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肝门区域血管选择性阻断切除肝脏肿瘤11例。此法不同于传统的肝十二指肠韧带阻断切肝,该阻断更适合于现代肝脏外科的功能解剖,血管阻断不受时间限制,术中出血较少,术者显得十分从容,余肝血供无干扰,具有术后肝功损害轻,恢复快等优点。作者对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进行亏讨论。  相似文献   

2.
肝门区域血管阻断切除肝脏肿瘤6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国内外首次采用肝门解剖法阻断载瘤的半肝或一个肝叶、一个肝段的血管,施行肝段切除手术。应用此法,作者成功地切除了63例肝肿瘤,其中原发性肝癌43例(内含33例Ⅳ期肝癌)、转移性肝癌4例、肝血管瘤16例。肝段切除类型包括单肝段、多肝段、周围肝段、中央肝段及肝动脉栓塞后肝段切除、肝癌复发的再次肝段切除等。血管阻断时间:门静脉右支最长达120分钟,左支达70分钟,63例中58例出院,其中术后留院时间≤15天者14例,≤20天者11例,<25天者10例,<30天者10例,≥30天者13例。术后30天死亡2例,手术死亡率为3.1%。作者在文内对本手术方法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1 资料与手术方法1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8岁,自述肝区偶有不适,查体肝区有轻度叩击痛,肝肋缘下2cm,无腹水;CT检查:肝右叶巨大低密度灶,中心见不规则的更低密度区,增强后密度明显增高,病灶最大断面约152mm×121mm,右前缘已达肝门;B超检查:肝右叶可见一141mm×157mm的类圆形实性病灶,病灶与门静脉右支粘连;肝、肾功全项在正常范围内;凝血酶原时间正常;甲胎球蛋白检测阴性,包虫病8项免疫试验阴性;心肺无异常发现。手术前患者自家备血2次共800ml,准备手术中自家输血。12 手…  相似文献   

4.
肝切除术中的大量出血是导致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肝血流阻断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阻断入肝血流行肝切除可导致正常肝组织受到缺血再灌注损伤,会导致术后肝能衰竭及死亡,因此如何控制术中出血以及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肝脏的损伤,一直是肝脏外科的重大难题。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Pringle法肝门阻断,  相似文献   

5.
肝切除术大出血及术后严重肝功能损害是危及病人生命的严重并发症。我科采用选择性肝门阻断术行肝切除1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肝脏恶性肿瘤早期无症状,生长迅速,发现时多巨大,部位复杂,且早期侵犯下腔静脉、门静脉等重要血管,分离时极易破裂导致大出血死亡;术中残余正常肝组织少或血供破坏,术后易发生肝功能失代偿,甚至肝功能衰竭致死,以往多被认为不可切除,有报道[1]显示初诊可切除率为50%.  相似文献   

7.
巨大肝血管瘤临床上少见,因肿瘤巨大且侵犯尾状叶,手术中易损伤门静脉、肝右静脉等,手术难度大.为更好地配合手术,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在术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据《中华外科杂志》2001年10月39卷第10期报道 北京邮电总医院肝癌研究所肝脏外科芮静安等,为探讨肝三叶切除术治疗肝脏  相似文献   

9.
超声诊断1例婴儿巨大肝血管瘤李卓群,梁南南(附二医院B超室)男婴,2个月,出生后上腹部逐渐增大,发现腹部包块3d,以"肾胚胎瘤"收治。查体:一般情况好,全身淋巴结不肿大,上腹部隆起可扪及一儿头大包块,质中、表面尚光滑,上界不清,下界脐下2cm,无触痛...  相似文献   

10.
患儿男,70天,因左上腹肿块10天收住院.人院前10天家长无意中发现患儿左上腹有一肿块,伴面色苍白,不哭闹,无腹胀及呕吐,当地医院B超提示左侧腹膜后实质性占位病变,因要求手术治疗收住我科.  相似文献   

11.
患儿,女,2岁3个月。入院前20余天发现右侧腹部有一肿物,伴发热,体温38℃~39℃,可自行退热。大小便及饮食正常。因肿物增长迅速,于1989年4月26日收入院。体检:体温38.1℃,脉搏120次,呼吸22次。发育正常,营养中等,颜面部轻度潮红。腹部膨隆,以右上腹为明显。无腹壁静脉曲张。右侧腹可扪及一巨大实性肿物,自右肋缘达髂嵴下,左侧  相似文献   

12.
13.
腹腔镜肝肿瘤切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镜肝肿瘤切除1例报告杨五计鲁广恩胡安国张克伟济南铁路局中心医院外三科250001本院经腹腔镜成功切除肝肿瘤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65岁,慢性肝炎、肝硬化15a,右上腹发作性痛1月,无消瘦、黄疸、消化道出血史。CT示:肝表面呈结节性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肝门部胆管癌联合肝脏切除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1998年6月~2003年6月我院收治的肝门胆管癌病例中联合肝切除术者2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联合行左半肝切除17例,右半肝切除3例、尾状叶、右三叶各2例。手术并发症发生率36.5%,手术死亡1例,1、2、3年存活率分别为61.2%、29.2%、11.4%。结论:对肝门部胆管癌应持积极的手术态度,联合肝切除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选择性肝门阻断联合逆行肝切除治疗巨大肝癌对健侧肝组织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012年3月~2014年2月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1例巨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传统肝切除术治疗,观察组31例患者采用选择性肝门阻断联合逆行肝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健侧肝组织中丙二醛含量、钙离子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凋亡指数及术后7d血清前白蛋白、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丙二醛、钙离子浓度及凋亡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7 d肝功能指标前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谷丙转氨酶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肝门阻断联合逆行肝切除治疗巨大肝癌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健侧肝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健侧肝脏肝功能。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资料患儿,女,6mo,体质量7 kg,出生后发现左腰背部核桃大包块,进行性增大,来我院就诊,以"左腰背部畸胎瘤,隐性脊柱裂,硬脊膜膨出"收入院.  相似文献   

18.
肝后巨大滑膜肉瘤切除1例报告赵海鹰,戴显伟,余云,王强(沈阳第二临床学院普外科,110003)关键词滑膜肉瘤;整块切除腹膜后滑膜肉瘤较少见,肝后巨大滑膜肉瘤更为罕见。作者在1994年5月经治1例肝后肿物,病理证实为滑膜肉瘤。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女...  相似文献   

19.
l病例报告患者男,18岁,因右上腹持续性胀痛1月,乏力、纳差伴发热20余天,双下肢浮肿tod,由消化科转入.查体:营养不良,极度消瘦。腹部高度膨隆,胸腹壁浅静脉怒张,剑突下可相及15cmx20cm肿物,质硬,有触痛,腰背部、阴曼及双下肢高度水肿。辅助检查:总胆红素35....  相似文献   

20.
肝门部胆管癌是一种特殊的临床病理类型的癌。该处有重要的入肝血管,故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是腹部外科困难的手术之一。我科于1998年12月行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