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永久起搏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和心功能.方法 15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置入双腔起搏器患者,分别将起搏模式程控为心房抑制型按需起搏(AAI)、房室按需型起搏(DDD)、心室抑制型按需起搏(VVI),每种起搏模式稳定5 min后,在RT-3DE下取左心室全容积图像.应用Qlab4.2脱机分析软件,获得左心室整体与17节段容积-时间曲线和比较左心室16、12、6节段心电图QRS波起点至左心室最小容积点时间的标准差和最大时间差(即Tmsv16-s、Tmsv12-s、Tmsv6-s、Tmsv16-dif、Tmsv12-dif、Tmsv6-di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早期峰值充盈率、左心室17节段的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和节段射血分数.结果 心室同步性指标容积-时间曲线和Tmsv16-s、Tmsv12-s、Tmsv6-s、Tmsv16-dif、Tmsv12-dif、Tmsv6-dif在AAI模式明显优于DDD、VVI模式(P<0.05),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早期峰值充盈率在AAI模式下显著高于DDD和VVI模式(P<0.05);DDD和VVI模式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D与VVI模式时左心室前间隔、下壁和后壁基底段、心尖段节段射血分数较AAI模式明显降低(P<0.05).结论 采用RT-3DE可客观准确地评价永久起搏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金鑫  张岩  魏亚娟  张洁  白川  田刚 《心脏杂志》2022,34(6):683-687
目的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估左束支区域起搏(LBBP)与右心室流出道起搏(RVOP)手术前后患者左右心室收缩功能及左心室同步性。 方法 纳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永久起搏器置入患者56例,根据不同术式分为LBBP组(n=30)和RVOP组(n=26)。应用三维超声心动图获取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左右心室收缩功能以及左室同步性参数,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及两组之间的差异。 结果 术后6个月随访,RVOP组LV-GLS较术前降低(P<0.05);患者左心室16节段同步性参数Tmsv16-SD、Tmsv16-SD%、Tmsv16-Dif、Tmsv16-Dif%较术前均明显增大(均P<0.01);右心室收缩功能减低,TAPSE(P<0.01)、3D-RVEF(P<0.05)较术前下降。术后6个月随访,LBBP组LV-GLS值高于RVOP组(P<0.05),左心室16节段同步性参数Tmsv16-SD(P<0.05)、Tmsv16-SD%(P<0.01)、Tmsv16-Dif(P<0.01)、Tmsv16-Dif%( P<0.05)均明显减小,右心室收缩功能指标TAPSE(P<0.01)、3D-RVEF(P<0.05)高于RVOP术后组。 结论 早期随访显示相较于右心室流出道起搏方式,左束支起搏在改善左心室机械同步性更具优势,可维持良好的左心室及右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方法选择诊断为心力衰竭的患者21例作为心力衰竭组,同期另选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正常组。实时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Qlab软件计算左心室整体和17节段容积时间曲线变化,参数包括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左心室收缩末容积和LVEF。分别计算左心室16、12和6节段达最低左心室收缩末容积时间(Tmsv)的标准差(Tmsv 16-SD、Tmsv-12 SD、Tmsv 6-SD)、左心室16、12和6节段Tmsv的最大时间差异(Tmsv16-Dif、Tmsv 12-Dif、Tmsv6-Dif)。同时系统将所测的绝对值自动进行标准化,得到左心室1 6、12和6节段最大差异的标准化值(Tmsv16-SD/R-R、Tmsv12 SD/R R、Tmsv6-SD/R-R、Tmsv16-Dif/R-R、Tmsv12-Dif/R-R、Tmsv6-Dif/R-R)。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心力衰竭组LVEF明显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和左心室收缩末容积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msv16-SD、Tmsv12-SD、Tmsv6-SD,Tmsv16-Dif、Tmsv12-Dif、Tmsv6-Dif,Tmsv16-SD/R-R、Tmsv12-SD/R-R、Tmsv 6-SD/R-R,Tmsv16-Dif/R R、Tmsv12-Dif/R-R、Tmsv6-Dif/R-R参数值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的左心室容积时间曲线能全面显示心室容积、室壁运动及功能的动态变化,为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更完整的定量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右心室起搏患者的心室间及心室内非同步收缩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患者22例,分为右心室起搏组与对照组。应用定量组织多普勒技术获得患者左心室各节段心肌及右心室侧壁的组织多普勒速度曲线,分别测量各节段自QRS波起始至心肌收缩期峰值速度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的时限等收缩期同步性指标和舒张期同步性指标,以及运动速度峰值。结果右心室起搏组与对照组两组间可测得的组织多普勒参数左心室壁12个节段收缩期达峰时间[(188.3±46.0)ms比(142.6±33.3)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心室起搏组存在左心室壁收缩的延迟。但有关左心室壁12个节段内运动同步性的参数,左心室壁12个节段收缩期达峰时间的标准差[(29.9±18.7)ms比(30.3±20.3)ms]及左心室壁12个节段收缩期达峰时间最大与最小值的差值[(95.6±60.4)ms比(90.0±58.3)ms]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右心室心尖起搏致QRS波增宽,可造成心室间收缩不同步,但不一定会造成左心室内收缩不同步。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右心室起搏器术(VVI)与双心腔起搏术(DDD)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老年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将68例患者分为VVI组和DDD组,比较两组心功能变化、房颤、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结果:心动超声心功能测定,术前和随访结果比较:VVI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从(53.8±2.1)%下降至(49.5±3.4)%,P0.05;DDD组LVEF从(54.1±2.6)%下降至(52.7±2.8)%,P0.05。比较两组患者在心功能变化、房颤的发生率均有统计学差异,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老年患者,两种起搏方式的比较,DDD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老年患者心功能的保护及房颤更低发生率均优于VVI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与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CAVB患者被随机分为RVOTS组(25例)和RVA组(25例),全部植入房室全能(DDD)型起搏器,分别观察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FS)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以DDD模式或心房同步心室抑制(VDD)模式起搏,心室起搏比例为100%。所有患者均完成1年随访。术后6个月两组LVEF、FS无显著差异(P均>0.05);术后12个月,ROVTS组LVEF[(57.29±2.87)%比(50.03±2.98)%]、FS[(34.24±2.59)%比(29.06±3.72)%]显著优于RVA组(P均<0.05)。结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左室收缩功能显著好于右室心尖部起搏。  相似文献   

7.
右心室不同位点起搏对起搏依赖性患者血BNP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右心室间隔部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起搏依赖性患者血BNP(脑钠肽)的影响。方法36例慢室率房颤伴高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6例窦律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0例显著窦性心动过缓,共72例患者,均植入VVI型心脏起搏器,按心室电极固定部位不同随机分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组(RVS组)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RVA组),观察2组术前与术后心电图QRS波宽度和形态;比较2组术前与术后血BNP(脑钠肽)变化。结果RVA组起搏心电图Ⅱ导联QRS间期显著长于RVS组([0.20±0.03]s vs[0.12±0.04]s,P<0.01),术前2组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随访检测BNP,RVA组较RVS组有显著升高([121.8±5.2]pg/ml vs[57.1±6.6]pg/ml,P<0.01)。结论RVA起搏扰乱了双心室电同步,恶化了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RVS起搏尽可能的维持了双心室激动顺序和双心室收缩同步性,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RVS起搏是比RVA起搏更加符合生理的起搏方式。  相似文献   

8.
生理性与非生理性起搏对术后房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探讨病窦综合征 (SSS)、房室阻滞 (AVB)患者安置生理性起搏器 (AAI/DDD)与非生理性起搏器 (VVI)对术后房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分别对 4 6例AAI/DDD与 6 1例VVI起搏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近 1年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随访。结果 :AAI/DDD组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由术前的 5 0 %降至术后的 32 % ,VVI组发生率由术前的 4 4 .2 %上升至术后的 6 5 .5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AAI/DDD组术后左室射血分数和心输出量改善 (P <0 .0 5 ) ,房室大小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VVI组术后左室射血分数和心输出血下降 ,心房、心室扩大 (P <0 .0 1)。结论 :生理性起搏优于非生理起搏 ,前者有利于消除心律失常、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房室顺序双心腔起搏、感知触发和抑制型(DDD)模式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20例DDD模式起搏器植入患者行右心室电极室间隔(RVS)及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其中最终10例行RVS起搏,10例行RVA起搏。术后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随访6个月及1年,观察左心功能变化,检测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结果术后6个月,RVS起搏组10例患者LVEF 54%±5%、SV(46.2±6.8)ml与术前LVEF 53%±6%、SV(43.2±5.4)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A起搏组10例患者INEF46%±6%、SV(34.3±5.8)ml与术前INEF 54%±8%、sV(42.3±6.8)ml比较均减低(P0.05),此时两组LV-EDV、LVESV较术前变化差异不明显;术后1年随访,RVS起搏组10例患者LVEF 54%±6%、SV(44.1±8.4)ml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A起搏组10例患者LVEF 43%±9%、SV(31.5±8.2)ml与术后6个月比较进一步减低(P0.05),RVS起搏组LVEDV、LVESV较术前仍变化不明显(P0.05),RVA起搏组10例患者LVEDV(71.2±8.1)ml、LVESV(41.8±6.1)ml均较术前LVEDV(68.5±10.7)ml、LVESV(27.1±3.4)ml增大。结论长期的RVS起搏对左心功能无明显影响,而RVA起搏可降低左心功能,并造成左心室重构的风险加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老年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评价RVOTS起搏对老年患者的安全性。方法选择双腔起搏器置入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和快慢综合征老年患者57例,按心室电极固定部位分为RVA起搏组30例和RVOTS起搏组27例,记录术后心电图QRS波的宽度,比较2组术后1、3、9、15、21个月末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的差异。结果 2组术前,术后1、3、9个月LVED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A起搏组术后15、21个月,LVEDD和NT-proBNP较RVOTS起搏组明显升高,LVEF明显降低(P<0.01)。结论对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及快慢综合征老年患者行RVOTS起搏是安全可行的,对患者心功能影响小,是较为理想的起搏部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主动电极行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RVSP)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可行性及其对左室重构、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6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分为RVSP组33例、右室心尖部起搏组28例(RVAP组).比较两组植入术后20 min、12个月的心室电极导线参数(起搏阈值、R波感知及阻抗);术前及术后12个月的QRS波时限、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两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术中X线曝光时间.结果 ①两组术后20 min、12个月起搏阈值、R波感知及阻抗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两组术后12个月QRS波时限均较术前延长(P均<0.01),且RVAP组较RVSP组延长更明显(P<0.01);③RVSP组术后12个月LVEDD明显低于RVAP组,LVEF明显高于RVAP组(P均<0.05);④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但RVSP组术中X线曝光时间明显长于RVAP组(P<0.05).结论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采用主动电极行RVSP是安全的,其对左室重构的影响小于RVAP.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房室双腔起搏(DDD)与心室单腔起搏(VVI)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血浆脑钠素水平的影响。方法20名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接受人工永久双腔(n=13)或单腔(n=7)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术前和术后10个月分别取静脉血,通过放射免疫法测量血浆脑钠素(BNP)水平。结果术后10个月时,接受心室单腔起搏的患者血BNP水平显著高于接受房室双腔起搏的患者(81.85±17.21pg/mlvs54.15±18.16pg/ml,P<0.05)。结论DDD起搏后患者血BNP水平较VVI起搏的低。本试验结果进一步支持双腔起搏可较心室单腔起搏获得更好的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心脏起搏术后患者心绞痛的发生情况。方法 35例起搏器术后一年内并发心绞痛的为心绞痛组,选取同期的495例永久心脏起搏患者为非心绞痛组,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并对不同起搏原因及不同起搏方式的心绞痛发作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与非心绞痛组比较,心绞痛组年龄、吸烟、性别构成无差异,但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比例较高。因房室传导阻滞(AVB)行心脏起搏者较因病窦综合征起搏者术后发生心绞痛比例高(15.4%vs 1.8%,P<0.001),而安置VVI者与DDD者心绞痛发生率相似(6.7%vs 6.3%,P>0.05)。结论起搏术后发生心绞痛患者多合并多种冠心病危险因素,AVB者术后心绞痛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行希氏束起搏,进一步验证希氏束起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临床对照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慢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伴缓慢心室率患者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接受心脏起搏器治疗的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传统右心室起搏组和希氏束起搏组,至少随访6个月,对比两种手术方式的成功率及术后的心脏电和机械同步性、心脏功能、纽约心脏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等情况。结果希氏束起搏组最终完成研究36例,传统右心室起搏组完成研究35例。希氏束起搏组在术中、术后6个月的起搏阈值均高于传统右心室起搏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希氏束起搏组在术中、术后6个月的起搏感知、起搏阻抗与传统右心室起搏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希氏束起搏组术后6个月的QRS宽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希氏束起搏组术后6个月的QRS宽度明显低于传统右心室起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的房室间同步性参数LVFT/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希氏束起搏组在心室间机械延迟时间(interventricular mechanical delay,IVMD)及左心室心肌12个节段的收缩期达峰值速度时间的标准差(Ts-SD)均明显低于传统右心室起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希氏束起搏组术后6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高于传统右心室起搏组术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前以及术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和NYHA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希氏束起搏治疗心房颤动伴缓慢心室率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需要更高的起搏阈值,能够获得更好的心室电及机械同步性,并且对LVEF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右心室双部位起搏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探讨不同的起搏部位对血流动力学的即刻影响及右心室双部位起搏后近期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患者 6例 ,其中男性 4例 ,女性 2例。诊断扩张型心肌病 1例 ,缺血性心肌病 5例。心房颤动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QRS波时限 (167± 2 0 )ms ,心功能Ⅱ~Ⅳ级。置入右心室心尖部及流出道二根起搏电极 ,连接于全自动双腔起搏 (DDD)起搏器。结果 安置起搏器术后即刻采用右心室双部位起搏血流动力学参数优于单纯右心室心尖部及右心室流出道起搏 ,随访 3个月、6个月、12个月 ,右心室双部位起搏心功能均有改善。结论 初步临床观察提示右心室双部位起搏治疗心力衰竭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RT-3DE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T2DM)病人左室收缩功能。方法选取T2DM病人30例为病例组,正常对照组30名。应用M型超声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RT-3DE技术测量LVEF,左室16、12、6节段达收缩末期最小容积的标准差(Tmsv16-SD、Tmsv12-SD、Tmsv6-SD)、最大差值(Tmsv16-Dif、Tmsv12-Dif、Tmsv6-Dif及心率校正后测值。结果Tmsv16-SD、Tmsv12-SD、Tmsv6-SD、Tmsv16-Dif、Tmsv12-Dif、Tmsv6-Dif)及心率校正后测值比较,病例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3DE技术可以发现T2DM病人早期左室收缩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TDI)评价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RVSP)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人,均置入DDD型起搏器,心室电极放置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RVOT),入选病人根据术者建议和病人意愿置入右心室间隔部起搏,保持病人年龄、性别基础心脏疾病、缓慢心律失常类型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分别测量病人术前及术后3个月、9个月、12个月时的右心室内径、右心房内径、左心室内径、左心房内径、心输出量及左室射血分数,从而评价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对心脏功能的影响。结果术后3个月、9个月、12个月右心室、右心房、左心室、左心房内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9个月及12个月心输出量及左室射血分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基本可行,且较为安全,适合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右室流出道(RVOT)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脏收缩同步性、收缩功能和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82例高度或III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分为RVOT起搏组(A组,n=43)和RVA起搏组(B组,n=39),以术前左室12节段达峰时间标准差(Ts-SD)是否>32.6ms对两组患者进行亚组分组,Ts-SD>32.6ms者为A1亚组与B1亚组,Ts-SD≤32.6ms为A2亚组与B2亚组。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舒张末左室容积(LVEDV)、收缩末左室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采集组织多普勒图像(TDI)进行脱机分析,测量主动脉瓣射血前时间(APET)、肺动脉瓣射血前时间(PPET)、左室12节段收缩达峰时间(Ts),计算室间电机械延迟(IVMD)和Ts-SD。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的IVMD均较术前增加;两组Ts-SD与术前比无差异。亚组分析表明术前同步性好的A2、B2亚组术后Ts-SD升高;术前同步性差的A1亚组术后Ts-SD降低。术后6个月两组LVEDV、LVESV及LVEF与术前比较均无差异,组间比较亦无差异。结论RVOT和RVA起搏短期内对左室收缩功能及左室重构均无影响,术前收缩不同步者可从RVOT起搏中获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房室间期(AVD)对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患者房室顺序起搏(DDD)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接受DDD起搏治疗的Ⅲ°AVB患者16例,其中男女比例3∶1,平均年龄(64.50±15.96)岁。起搏器术后调整不同的AVD,应用左心导管检查测量左心室内压力上升/下降的速率(±dP/dT),评价不同AVD对Ⅲ°AVB患者DDD起搏后心功能的影响。结果:个体间最佳AVD的离散度较大(120~260 ms);不同AVD时,±dP/dT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佳AVD在160~220 ms区间的分布较集中;在160~220 ms区间的+dP/dT水平与其他区间的+dP/d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dT组最佳AVD与-dP/dT组最佳AV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AVD对Ⅲ°AVB患者DDD起搏后心脏的收缩及舒张功能均有影响,最佳AVD能使其心脏的收缩及舒张功能达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前瞻性观察不同起搏模式对心功能长期的影响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 185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均采用常规方法经锁骨下静脉途径成功置入永久双腔心脏起搏器,术后即刻程控起搏器,根据SAS软件的PROC程序产生一组随机序列分为AAI(92例)及DDD(93例)起搏组。采用心脏超声观察术前,术后1、2、5年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比较两种起搏模式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术后1、2及5年进行随访结合起搏器程控记录房颤发生并记录DDD起搏组右室起搏百分比(VP%),探讨VP%与心功能变化及房颤发生的关系。结果 AAI起搏组术前,术后1、2、5年随访LVEDV,LVESV及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D起搏组术前、术后1、2、5年LVED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LVESV(60.33±13.28)ml较术后1、2年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388,P〈0.05),术后5年LVEF(41.75±8.74)%较术前、术后1、2年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4393,P〈0.05);AAI组与DDD组房颤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DDD组中〈50%VP%,组中出现房颤患者为3例,≥50%VP%组中出现房颤患者为15例,两组之间房颤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DDD起搏模式下,高的VP%可对患者的左心功能造成损害并增加房颤的发生。对于不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SSS患者,AAI起搏较DDD起搏能使患者更受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