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取向团体心理治疗对网络成瘾中学生应对方式、时间管理及家庭功能的影响,为网络成瘾心理治疗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网络成瘾量表(internet addiction test,IAT)评分筛选70名网络成瘾中学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心理及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参加认知行为取向团体心理治疗,对照组32人,试验组33人完成治疗。治疗前后分别以IAT、简易应对方式问卷(coping simplified style questionnaire,SCSQ)、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dolescent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scale,ATMD)、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 scale,FAD)对两组中学生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网络成瘾中学生各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干预后在积极应对[(1.89±0.51)分]、消极应对[(1.55±0.51)分]、时间监控感[(58.39±12.10)分]、时间价值[(26.64±4.48)分]、时间效能[(30.42±5.18)分]及家庭功能中沟通[(18.85±2.40)分]、角色[(24.18±3.77)分]、行为控制[(18.82±2.57)分]、总的功能[(24.79±3.90)分]方面与对照组[分别为(1.62±0.44)分、(1.84±0.55)分、(52.09±11.72)分、(19.34±3.96)分、(21.91±6.13)分、(21.16±2.63)分、(26.09±3.75)分、(20.59±2.54)分、(28.69±3.68)分]及干预前[分别为(1.46±0.48)分、(1.97±0.56)分、(48.73±13.46)分、(18.27±4.84)分、(20.00±5.79)分、(21.76±2.72)分、(26.58±3.86)分、(19.76±2.96)分、(29.27±4.76)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干预后FAD中解决问题[(12.67±2.50)分]、情感反应[(14.03±3.73)分]评分与干预前[(14.15±2.83)分、(14.61±3.66)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SCSQ各分项、ATMD各分项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认知行为取向团体心理治疗能优化网络成瘾中学生的应对方式并提高其时间管理能力,对家庭功能的角色、沟通、行为控制及总的功能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3月1日—2008年7月31日收入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瘾医学治疗中心的51例14~25岁的网瘾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化原则选取28名网瘾青少年作为实验组,参加本研究设计的团体心理干预,余23例为对照组未参加该团体心理干预。实验组成员参加本研究设计的团体心理干预至少6次,实验组与对照组成员均参加治疗中心的其他治疗。采用戴维斯在线认知量表(OCS)、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马氏量表IV版本1(Mach Scale IV version1),分别对2组研究对象作干预前、干预后即时、干预后1个月和干预后3个月情况的测查。结果1)实验组OCS中各维度及总分、FAD中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总的功能分量表、PSSS总分和马氏量表IV版本1总分在干预前、后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干预前与干预后3个时相两两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2)对照组仅OCS各维度及总分在干预前、后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干预前与干预后3个时相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实验组与对照组的OCS总分及社交安慰维度、FAD角色及总的功能分量表和PSSS总分在干预后3个月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设计的团体心理干预不仅对网络成瘾青少年成瘾总体情况和社交安慰方面有显著改善,而且对家庭功能的角色、总的功能及领悟社会支持方面的情况均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网瘾越来越成为一个令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每年媒体都会报道因为网瘾而毁掉的青少年,而关于网瘾的诊断治疗目前仍未有统一标准,故此综述一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CBT)对网络成瘾(IA)医学生的干预效果。方法:将58名IA医学生分为对照组30名和观察组28名,对照组日常进行一般的说服教育和管理;观察组以CBT为构架,设计方案,进行认知和行为训练干预,每周2次,每次1.0—1.5h,共计10周。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估2组学生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CBT干预后观察组干预有效率为82.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33%(P〈0.01),2组干预前各项指标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在心理总分、强迫、精神病性、人际关系等方面评分均较干预前和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干预后心理总分、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和敌对评分亦均较干预前有所改善(P〈0.05-P〈0.01)。而躯体化、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各因子评分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T干预对于IA医学生戒除网瘾和促进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网络依赖团体心理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改善大学生网络依赖行为的疗效。方法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481名大学生,使用Young氏网络依赖诊断问卷进行评估,筛选出≥5分者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团体心理治疗,随访六个月,在不同时间点用Young氏网络依赖诊断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查,采用自身对照、对照组对照的方法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八周,治疗组Young氏网络依赖诊断问卷、SCL-90自评量表总分均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治疗组Young氏网络依赖诊断问卷≥5分者比例比治疗前减少至46.7%,低于对照组90.3%,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在三个月、六个月末两次随访,与治疗后比较,治疗组Young氏网络依赖诊断问卷总分、网络依赖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团体心理治疗对大学生网络依赖,总体上有较大的改善效果,网络依赖者心理症状减轻,且半数以上的人不再对网络依赖。经过半年随访,未见明显复发,团体心理治疗对大学生网络依赖的疗效较为持久。  相似文献   

6.
翟倩  丰雷  张国富  刘敏  王晶晶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3):1687-1694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作为信息科学技术的产物,普及率逐年递增。个体与互联网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一个全新的单元,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网络在带来前所未有便利的同时,网络成瘾作为一种新的成瘾现象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广大青少年人群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一个既重要又特殊的时期,同时也是对文化知识进行选择的一个关键性阶段,心理和生理状态尚未成熟和稳定,很容易出现网络成瘾情况。调查显示青少年网民数量在网民年龄结构比中所占的比例最高。本文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现况从多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短程团体认知行为治疗(Group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GCBT)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观察短程GCBT和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Computerize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CBT)联合对青少年抑郁治疗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精神科门诊及医学心理咨询中心门诊收治的9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CCBT组(n=30,因未完成5次治疗脱落19例,最终11例)、GCBT组(n=30,因未完成5次团体治疗脱落3例,最终27例)及CCBT+GCBT组(n=30)。在服用抗抑郁药物基础上,CCBT组合并5周的CCBT,GCBT组合并5周的GCBT,CCBT+GCBT组合并5周的GCBT及CCBT。治疗频率均为1次/周。比较3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 Items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24)评分及减分率,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ental Health Scale for Middle...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团体辅导模式对网络成瘾中学生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从威海市两所城区重点中学和两所城郊普通高中筛选出30名学生,网络成瘾量表分均在6分以上。采用结构式、同质性团体的形式,从认知、情绪、行为、社交技能等方面对网络成瘾者进行多形式的心理干预。用网络成瘾倾向问卷、MHT、SCL-90等工具进行评估。结果:团体辅导后MHT评定除自责倾向、恐怖倾向两个因子外,其余六个因子得分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网络成瘾倾向问卷得分亦有明显下降(P<0.01)。团体辅导后SCL-90量表的总分、因子分中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及精神病性五个因子的评分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对网络成瘾中学生增进心理健康、减少上网行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网络成瘾对青少年基本认知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互联网的使用逐渐深入,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对人自身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然而由于网络固有特点的影响,有许多青少年沉湎于网上不能自拔,不少人还患上了网络性心理障碍,即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以往已有报告关于IAD给个体造成身体依赖症状,对学业、人际关系、经济、职业等造成的严重损害,本研究探讨IAD青少年在基本认知能力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电脑和网络不仅作为计算和信息处理工具而存在,现已嬗变为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当代青少年与信息网络相伴相随,形成强烈的依恋情结。而今网络依恋已经演化为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极大的冲击,造成无法弥补的消极影响,这已引起了社会、家庭和有关部门的普遍关注,已演变成了一个社会问题。不少人认为应采取“管、卡、压”的方式,完全让青少年与电脑、网络“隔离”,这无疑是因噎废食之举。只有真正面对它和了解它之后,认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积极寻找行之有效解决和补救的对策,才能有效防治和控制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团体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药物治疗的增效作用.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60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奥氮平片联合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研究组接受团体心理治疗+奥氮平片联合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难治性强迫症患者的疗效。方法17例难治性强迫症患者根据症状特点有侧重的采取综合心理干预。治疗前、治疗后分别用Yale-Brown强迫量表( Y-BOCS),治疗后采用下列疗效评定法评定:有效率( Y-BOCS 减分率>50%人数的比例,减分率=原分数-现分数/原分数);缓解率( Y-BOCS<19分人数的比例)。结果治疗前后Y-BOCS得分配对t检验按P<0.01标准,在统计学上存在差异,Y-BOCS 减分率>50%的有11例,有效率为65%;Y-BOCS<19分人数有14例,缓解率为82%。结论综合心理干预治疗难治性强迫症患者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集体心理治疗对癌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将68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放化疗指导;实验组除接受常规放化疗指导外同时参加为期6周、每周2次的支持性集体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水平及整体生活质量有无差异。结果:经过6周的支持性集体心理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39.41±11.53)、(41.18±4.78)分,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33.82±4.93)、(37.35±7.51)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1;对照组患者干预后整体生活质量中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状况各维度评分分别为(71.82±15.98)、(63.85±13.03)、(56.97±10.82)、(76.53±5.00)、(44.06±16.54)、(55.09±12.85)分,实验组分别为(83.68±5.78)、(68.97±8.23)、(68.85±8.44)、(81.27±4.00)、(66.06±6.20)、(66.32±8.53)分,实验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支持性集体心理治疗可以缓解癌症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提高整体生活质量,可作为癌症治疗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4.
认知行为干预对青少年学习困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探讨青少年学习困难(LD)与家庭环境、个性特征、心理状态和学习适应性的关系及认知行为干预对青少年学习困难的影响。方法 对符合学习困难诊断标准的 286例青少年进行为期六个月的认知行为干预,干预前后分别采用家庭环境量表、心理状态自评量表、YG性格测试量表、中学生学习适应量表进行评定,并设 160例正常青少年作对照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LD组家庭亲密度 (7. 36±1. 71)、情感表达(5. 67±1. 56)、知识性(5. 53±1. 78)评分低于对照组(P<0. 01),而矛盾性 (2. 77±1. 45)高于对照组 (P<0. 01 )。个人学习动机 ( 66. 14±14. 43 )、学习期望 ( 60. 32±15. 74 )和意志力 ( 39. 76±7. 16)、学习方法(31. 88±6. 19)评分低于对照组 (P<0. 01)。在YG性格测试量表中,抑郁性、情绪变化、神经症、协调性及细致性与对照组有差异(P<0. 05, P<0. 01),干预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LD青少年处在相对不良的家庭环境中,学习困难与学习适应性、个性特征及心理状态等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认知行为干预对青少年学习困难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青少年学习困难(LD)与家庭环境、个性特征、心理状态和学习适应性的关系及认知行为干预对青少年学习困难的影响.方法对符合学习困难诊断标准的286例青少年进行为期六个月的认知行为干预,干预前后分别采用家庭环境量表、心理状态自评量表、YG性格测试量表、中学生学习适应量表进行评定,并设 160例正常青少年作对照比较.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D组家庭亲密度(7.36±1.71)、情感表达(5.67±1.56)、知识性(5.53±1.78)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1),而矛盾性(2.77±1.45)高于对照组(P <0.01).个人学习动机(66.14±14.43)、学习期望(60.32±15.74)和意志力(39.76±7.16)、学习方法(31.88±6.19)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1).在YG性格测试量表中,抑郁性、情绪变化、神经症、协调性及细致性与对照组有差异(P <0.05,P <0.01),干预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LD青少年处在相对不良的家庭环境中,学习困难与学习适应性、个性特征及心理状态等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认知行为干预对青少年学习困难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社交恐惧症青少年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状况,探讨其与社交恐惧相关性,并评估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对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疗效。 方法 选取了46名于2016年7-8月因社交恐惧就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门诊和心理咨询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使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在治疗前、治疗12周后分别评估治疗组和对照组。 结果 社交恐惧症青少年在表达积极自我效能感为(13.91±3.2)分,在管理沮丧自我效能感为(9.80±3.25)分,在管理生气自我效能感为(9.77±3.96)分。表达积极的自我效能感与社交回避及苦恼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社交回避呈显著负相关(P<0.05)。管理沮丧的自我效能感与社交回避及苦恼总分、社交回避、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管理生气的自我效能感与社交回避及苦恼总分、社交回避、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治疗组经干预后,表达积极情绪的自我效能感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表达积极情绪调节效能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社交恐惧症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偏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社交恐惧症有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后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合并氟西汀治疗青少年强迫症的疗效.方法 将72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用心理干预合并氟西汀(36例为研究组)和单用氟西汀(36例为对照组)系统治疗8周;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Y-BOC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第8周末,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100%,88.9%,x2=4.24,P<0.05);研究组Y-BOCS[(6.5±3.6)分]和HAMA总分[(11.6±5.3)分]与治疗前[分别为(25.6±5.5)分,(27.5±6.2)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结论 心理干预合并氟西汀治疗青少年强迫症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8.
19.
集体心理治疗对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集体心理治疗对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将180例恢复期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精神药物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对其中的90例进行集体心理治疗(治疗组),另90例为对照组的比较(对照组),采用BPRS、IPROS总分、DAS、SDS及SAS于治疗前和治疗后三个月时进行量表评定。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三个月时的社会功能缺陷程度明显降低,IPROS总分与干预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BPRS总分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同时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亦均有明显减低,SAS及SDS标准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除BPRS总分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各量表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后各量表评分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集体心理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心理障碍,提高社会心理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0.
集体心理治疗对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集体心理治疗对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将180例恢复期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精神药物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对其中的90例进行集体心理治疗(治疗组),另90例为对照组的比较(对照组),采用BPRS、IPROS总分、DAS、SDS及SAS于治疗前和治疗后三个月时进行量表评定.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三个月时的社会功能缺陷程度明显降低,IPROS总分与干预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BPRS总分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同时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亦均有明显减低,SAS及SDS标准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除BPRS总分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各量表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后各量表评分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集体心理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心理障碍,提高社会心理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