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前列腺肿瘤的分段读出平面回波成像(RS—EPI)和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S-EPI)的影像表现,探讨RS-EPI在前列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行3.0TMRISS-EPI和RS-EPI检查并经穿刺活检确诊为前列腺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由两位影像医生在不提供任何临床及MRI序列信息的情况下,针对扩散加权成像(DWI)图像的病灶显示清晰程度、几何变形、空间分辨力、诊断信心四个方面按5个等级(1~5分)进行独立评分,由第三位影像医生在工作站上半定量测量图像的信噪比(SNR)、对比度和对比噪声比(CNR)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S-EPI序列上病灶显示清晰程度(K=0.649,P〈0.001)、图像变形(K=0.599,P〈0.001)、空间分辨力(K=0.768,P〈0.001)、诊断信心(K=0.622,P〈0.001)等方面,两位医师的评分具有良好的一致性。SS-EPI序列上,病灶显示清晰程度(K=0.587,P〈0.001)、图像变形(K=0.554,P〈0.001)、空间分辨力(K=0.640,P〈0.001)、诊断信心(K=0.597,P〈0.001)等方面,两位医师的评分具有良好的一致性。RS-EPI和sS-EPI序列的平均分值如下:病灶显示清晰程度分别为4.56和3.85分,几何变形分别为4.34和3.28分,空间分辨力分别为4.41和2.84分,诊断信心分别为4.34和3.74分,SNR分别为173.49和234.78,对比度分别为6.29和7.23,CNR分别为144.98和202.13。结论:基于RS-EPI序列的高分辨力DWI与SS-EPI序列相比明显提高了图像质量,更有利于前列腺肿瘤的显示。  相似文献   

2.
磁共振DWI结合T_2WI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化敏  夏黎明  金红花  程若勤  杨卫  汪杜   《放射学实践》2010,25(12):1384-1387
目的:探讨磁共振DWI结合T2WI在前列腺良恶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53例经组织病理学及随访证实的前列腺疾病患者,其中前列腺癌(PCa)15例,前列腺增生(BPH)38例,行磁共振平扫及DWI,测量其表观扩散系数(ADC)及病灶与周围正常外围带ADC值的相对比值,经2名有经验的医师进行双盲阅片,比较T2WI及DWI结合T2WI对PCa、BPH的定性诊断准确率。结果:T2WI对PCa、BPH的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3.3%、65.8%,DWI结合T2WI对PCa、BPH的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6.7%、92.1%。结论:DWI结合T2WI能提高前列腺疾病的定性诊断准确率,DWI及ADC值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对不同年龄段正常成人的前列腺进行定量研究,以探讨前列腺正常老年化过程中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表现和演变规律.资料与方法 筛选267名健康自愿者行前列腺DWI,按不同年龄段分为5组(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测量不同b值下(b=500s/mm2、800s/mm2、1000s/mm2)前列腺外周带和中央区ADC值,并分析其随年龄和b值变化的演变特点.结果 在年龄和b值相同条件下,前列腺外周带的ADC值大于中央区的ADC值,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相同而b值不同的条件下,随着b值的增加,外周带和中央区的ADC值逐渐减小,各b值之间所测的ADC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b值相同而年龄不同的条件下,随着年龄的增加,外周带和中央区ADC值逐渐增大,各年龄段之间的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年龄段和不同b值条件下,正常前列腺的ADC值不同.因此在利用病变的ADC值与正常组进行对照研究时,应选择相同b值条件下的同一年龄组进行对照,可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胆碱+肌酸)/枸橼酸盐(CC/C)值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联合应用两者对中央腺体癌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中央腺体癌27例,良性中央腺体病变62例,比较两者的平均CC/C值和ADC值(采用3种测量方法分别获得最小ADC值、平均ADC1和平均ADC2);通过判别分析计算平均CC/C值和ADC值诊断中央腺体癌时各自所占的权重;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计算平均CC/C值、3种ADC值及联合CC/C值和ADC值对中央腺体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1)前列腺中央腺体癌组和良性中央腺体病变的平均CC/C值、最小ADC值、平均ADC1和平均ADC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82、-9.416、-9.716、-9.889,P<0.05);(2)3种ADC值诊断中央腺体癌的权重均高于平均CC/C值;(3)3种ADC值、分别联合平均CC/C值和3种ADC值诊断中央腺体癌的曲线下面积(AUC)显著高于平均CC/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ADC值、分别联合平均CC/C值和3种ADC值诊断中央腺体癌的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ADC值诊断中央腺体癌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对中央腺体癌的诊断效能优于MRS;不同方法所测得的ADC值对中央腺体癌的诊断效能无差异;联合DWI和MRS对中央腺体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优于MRS。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患者治疗前后扩散加权成像(DWI)表现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相关性,从而以ADC值为定量分析指标,将DWI用于PC疗效的监测与评估。方法:48例经病理证实的PC患者均行内分泌治疗,其中12例行去势手术。分别在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0天行常规MRI及DWI检查,测量其治疗前后的ADC值和血清PSA水平,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48例PC患者治疗前病灶ADC值为(0.778±0.108)×10^-3mm2/s,PSA值为(28.055±28.880)μg/L;治疗后病灶ADC值显著升高为(1.068±0.187)×10。mm。/S(P〈o.05),PSA值显著降低为(6.265士13.203)μg/L(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C患者治疗前后ADC值与PSA均呈负相关(r=-0.677,P=0.001;r=-0.644,P=0.00)。结论:PC患者内分泌治疗后ADC值升高,与PSA水平呈负相关,DWI有望连续、定量、便捷地监测和评估PC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联合磁共振灌注成像和扩散加权成像评价前列腺癌(PCa)生物学特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9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PCa患者,使用GE Echospeed 1.5T超导MR成像仪,均采用单次激发EPI序列行MR灌注成像(PW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通过GE4.2工作站进行数据处理,以闭孔内肌作为灌注指标的内参照,计算不同兴趣区的相对负增强积分(rNEI),对比分析表观扩散系数(ADC)与rNEI的相关性。结果:PCa、前列腺增生(BPH)及正常外周带(PZ)的ADC值分别为2.282×10-3、2.559×10-3和2.892×10-3mm2/s,rNEI分别为6.44、3.01和1.29。PCa的rNEI、ADC值与BPH和PZ存在明显差异(P<0.05)。PCa的rNEI与ADC值大小存在负相关关系(r=-0.31,P=0.04),与PCa的Gleason评分、PSA及TNM分期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DWI和PWI能从不同角度反映前列腺癌生物学特性,前列腺癌的rNEI与ADC有相关性,从影像学角度反映了组织灌注水平与微观结构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MR扩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中央腺体偶发癌和中央腺体癌的表现扩散系数值(ADC值)进行定量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前列腺中央腺体偶发癌和32例中央腺体癌患者病例资料,比较两者ADC值.结果:①中央腺体ADC值:前列腺中央腺体偶发癌组与中央腺体癌组分别为(1.48±0.18)×10-3mm2/s、(1.20±0....  相似文献   

8.
不同年龄段正常成人前列腺外周带ADC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对不同年龄段正常成人前列腺外周带ADC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无泌尿系统疾病病史的47例成年男性,按照年龄分成3组:15~30岁,31~50岁,>50岁3组。测量不同b值(b=0、300、500、800 s/mm2)下前列腺外周带ADC值,并对各年龄组ADC值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DW I检查在GE 1.5T磁共振机上完成,使用单次激发EPI序列。结果b=300 s/mm2时,3个年龄段的ADC值依次为(2.03±0.29)×10-3mm2/s、(2.37±0.33)×10-3mm2/s、(2.75±0.29)×10-3mm2/s,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F=36.66,P<0.01,one-way ANOVA);b=500 s/mm2时,3个年龄段ADC值依次为(1.67±0.23)×10-3mm2/s、(2.01±0.30)×10-3mm2/s、(2.48±0.26)×10-3mm2/s,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F=62.75,P<0.01);b=800 s/mm2时,3个年龄段ADC值依次为(1.57±0.15)×10-3mm2/s、(1.85±0.22)×10-3mm2/s、(2.30±0.25)×10-3mm2/s,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F=73.90,P<0.01)。结论不同年龄段正常成人前列腺外周带ADC值不同,在利用ADC值诊断前列腺外周带病变时应考虑年龄不同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前列腺癌及31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进行了MR常规扫描、DWI和DCE-MRI扫描,测量病变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观察病灶常规MRI、DWI和动态增强MRI特征,绘制信号强度-时间曲线(SI-T曲线),SI-T曲线分成3型:Ⅰ型为信号强度早期增高后仍持续增高;Ⅱ型为信号强度早期增高后出现平台期;Ⅲ型为信号强度早期增高后出现下降期。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组织和病灶间差异。结果经DCE-MRI检查,20例前列腺癌患者中17例病灶区呈Ⅲ型曲线,2例呈Ⅱ型曲线,1例呈Ⅰ型曲线;3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中26例呈Ⅰ型曲线,4例呈Ⅱ型曲线,1例呈Ⅲ型曲线。前列腺癌组与BPH组的SI-T曲线类型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例前列腺癌病灶于DWI上为高信号,于ADC图上呈明显低信号,ADC值为(1.18±0.08)×10-3 mm2/s,未被癌组织侵及的外围叶于DWI、ADC图上均呈等信号,ADC值为(2.67±0.09)×10-3 mm2/s;3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中央叶和外围叶于DWI、ADC图上均呈等信号,ADC值分别为(1.87±0.07)×10-3 mm2/s、(2.64±0.11)×10-3mm2/s。除前列腺增生的外围叶与未被癌组织侵及的外围叶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的外围叶和未被癌组织侵及的外围叶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和DWI联合应用在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达80%以上。结论 DCE-MRI、DWI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中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2种方法联合应用提高了MRI诊断前列腺癌的诊断和分期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对胰腺癌诊断价值。方法:搜集胰腺癌患者35例,正常对照组共32例。DWI选用b值分别为50、400、700s/mm^2,分别测量胰腺癌组织、癌周胰腺组织及正常对照组的ADC值,并进行对比分析;分别测量胰腺癌组织在T2WI,DWI(b=400s/mm^2)及磁共振增强扫描图像中病灶最大直径,并进行分析。结果:3组b值所测得ADC值统计结果示胰腺癌组织与正常对照组、癌周胰腺组织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组与癌周胰腺组织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胰腺癌组织在T2WI,DWI(b=400s/mm^2)及动态增强图像中最大直径测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DWI可以较清楚地显示胰腺癌病灶,b值为400s/mm^2时图像效果最佳,与ADC值测定共同分析对胰腺癌病灶的检出有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3.0T磁共振采用不同扩散敏感系数(b值)对颈段脊髓行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优选最佳b值.方法 49例行颈段脊髓DWI检查,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成像序列,b值分别取400、600、800、1000s/mm2,测量颈段脊髓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分析各组DWI图像及ADC图像质量,对比不同b值对成像效果的影响.结果 49例受检者均获得较满意的DWI和ADC图像.随着b值由400 s/mm2升高至1000 s/mm2,脊髓与脑脊液信噪比逐渐降低,脊髓脑脊液对比噪声比b值为600 s/mm2时最高,此后逐渐降低,且ADC参考范围较稳定.结论 b值为600 s/mm2时,颈段脊髓DWI图像质量最好,可以获得较满意的DWI及ADC图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EPI-DWI评价TURP手术对前列腺不同组织弥散特性的影响,对DWI在疗效观察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分析46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的前列腺癌病例,其中10例为TURP手术组,对照组为36例。使用GE E-cho-speed 1.5 T超导成像仪,联合应用盆腔相控阵线圈和直肠内表面线圈,DWI采用单次激发EPI进行扫描。标出前列腺癌、BPH和正常前列腺周围带的感兴趣区,计算其大小及体积及X、Y和Z轴三个方向计算ADC值,并由工作站处理产生ADC图。结果:前列腺癌TURP手术组分级、分期及大小体积高于非手术组(P<0.05)。前列腺相同组织的ADCx值在手术组与非手术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值分别>0.05)。结论:TURP手术有促进前列腺癌进展的可能性;DWI及ADC值能准确地对TURP手术后前列腺癌做出诊断,但不能用于TURP术后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3D1 H MR波谱(MRS)分析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前列腺中央腺体癌的检出价值。方法对55例前列腺中央腺体疾病的患者行MRS和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经穿刺活检证实,15例为前列腺癌(PCa),40例为前列腺增生(BPH),比较两组间的(胆碱+肌酸)/枸橼酸盐(CC/C)值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 PCa组和BPH组的CC/C值分别为2.93±1.77和0.67±0.39,PCa组和BPH组的ADC值分别为(0.71±0.32)×10-3 mm2·s-1和(1.21±0.26)×10-3 mm2·s-1,PCa组和BPH组之间的CC/C值和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S和DWI对前列腺中央腺体癌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以及作为预测因子的可行性.方法:根据10例乳腺癌化疗后退缩情况将肿瘤分成缓解和进展两组,比较两组化疗前后ADC值和DWI信号强度的变化,并评价治疗前ADC值与化疗结束肿瘤退缩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无论是治疗前还是治疗后,ADC值和DWI信号强度在缓解组和进展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缓解组治疗后ADC值升高,而进展组则降低,尤其在b=1000和2000 s/mm2时明显.b=1000 s/mm2时,肿瘤高活性区和低活性区对治疗反应比较显示,肿瘤高活性区ADC值较低,治疗后ADC值升高(1.195±0.230和1.371±0.295);而肿瘤低活性区ADC值较高,治疗后ADC值反而下降(1.632±0.241和1.312±0.297);与病理对照显示,治疗后肿瘤细胞蜕变,并伴有明显的胶元和纤维化形成.治疗前ADC值与治疗后肿瘤退缩呈负相关,当b取1000和2000 s/mm2时相关更明显,前者为r= -0.802,P=0.005,后者的r = -0.745,P=0.013.结论:DWI可以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作评价,并能对治疗疗效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训练3D U-Net模型,研究自动分割前列腺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扫描所获得的扩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像中骨质结构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前列腺mpMRI患者的图像.手工标注DWI高(b=800 s/mm2)、DWI低(b=0 s/mm2)和ADC图像上的骨质结构....  相似文献   

16.
目的T2wI结合DWI对PSA异常患者前列腺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前列腺疾病患者53例,其中前列腺癌患者13例,前列腺炎患者6例,前列腺增生(benign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34例,行MRI常规平扫及b值1000s/mm^2的DWI扫描检查,经2名有经验的副主任医师进行双盲阅片,比较T2WI与DWI结合T2wI对前列腺癌、前列腺炎、BPH的定性诊断准确率。结果T。wI对前列腺癌、前列腺炎、BPH的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9.2%、33.3%、73.5%,DWI结合T:wI对前列腺癌、前列腺炎、BPH的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4.6%、66.7%%、88.2%。结论对于前列腺PSA异常的患者,b值1000s/mm。的DWI结合TzwI能提高前列腺疾病的定性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列腺中央腺体癌的磁共振波谱分析(MRS)及扩散加权成像(DWI)表现,并对误诊病例进行分析。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研究术前MR诊断为前列腺中央腺体癌的患者共58例,术后确诊为癌40例、非癌18例,比较两组间的(胆碱+肌酸)/枸橼酸盐(CC/C)值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中央腺体癌组CC/C值及最小ADC值分别为2.89±1.26、(0.81±0.16)×10-3mm2/s,非癌组CC/C值及最小ADC值分别为1.28±0.59、(1.02±0.18)×10-3mm2/s,中央腺体癌组与非癌组之间的CC/C值及最小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994、-3.862,P值均<0.05)。结论 MRS和DWI对于前列腺中央腺体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DWI及常规MRI征象对睾丸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经病理证实的睾丸恶性病变46例,其中精原细胞瘤25例,非精原细胞瘤13例,淋巴瘤8例,均行MRI平扫及DWI扫描.2位医师双盲法进行影像征象分析及ADC值测量,一致性的分析运用Kappa检验及组内相关系数(ICC);计数资料的差异性分析运用x2检验...  相似文献   

19.
MR DWI监测兔肝VX2肿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兔肝VX2肿瘤的MR扩散加权成像(DWI)的成像参数与成像特征。方法:10只新西兰大白兔(雄性,2.5±0.3 kg),9只经手术制作肝VX2肿瘤模型,分别于种植前、种植后第7天、第14天及第21天行MR DWI检查,b值分别设为100、200、300、400、500和600 s/mm2,使用EPI-SE序列,扫描时间为30 s。由扩散加权序列产生表观扩散系数图(ADC map)。兴趣区(ROI)以DWI为参考手工绘制,计算平均ADC值。以ADC值作为统计指标,使用随机区组的双因素方差分析及SNK法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兔肝VX2瘤在DWI上呈明显高信号,边缘清楚。不同b值时正常肝脏与VX2瘤组织的ADC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随着b值的增大,病灶与周围肝组织对比度降低,同时病灶内部的ADC变异度降低。b值为400 s/mm2以上时,同一ROI所得的ADC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值100、200和300 s/mm2时,同一ROI所得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WI在发现、追踪肝脏VX2瘤生长过程有重要价值,在肝脏DWI成像参数中b值选择400 s/mm2以下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20.
张康  李红   《放射学实践》2013,28(6):695-697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作为磁共振功能成像方法之一,是目前唯一能够在活体上观察水分子扩散运动的无创性影像学方法,可间接反映组织功能状态,并以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量化水分子扩散的情况。随着MR硬件、软件的进一步开发,体部DWI应用日益广泛。本文就DWI对宫颈癌病变检出、定性、术前分期、评价淋巴结转移、放化疗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估等的应用现状及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