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同病异治"理论遵循"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之意,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疗原则的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的灵活性。作者跟随导师门诊期间,总结张哲教授在临床上治疗老年人失眠的案例,论述张师治疗失眠的见解及经验,深入总结张师在临床上治疗疾病的经验。通过深入研究同病异治理论,了解同一疾病因症状或个人体质以及病机的不同,其治疗的方法不同。张师认为失眠的阴阳病机有阳虚不能入阴、阴虚不能敛阳两方面;临床上老年人失眠病机多以虚实夹杂为主,治疗上张师多从情志因素方面进行脏腑辨证;根据失眠时间寻找规律,运用子午流注法进行归经辨证;结合个人先天体质采取五运六气法,运用三因司天方进行治疗。张师基于同病异治理论治疗失眠的案例,为临床诊疗水平提供了思路与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张光霁教授肿瘤“瘀毒同治”特色理论及抗肿瘤创新药物研究成果。[方法]梳理张光霁教授肿瘤“瘀毒同治”特色理论,结合研究项目,总结研究内容,提炼研究思路,展示研究成果。[结果]基于中医病机“瘀毒互结”致病理论,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藤梨根抗胃癌作用研究;丹参活性部位抗肺癌作用及其创新药物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联用丹参酮“瘀毒同治”抗肝癌作用研究。研究获得10余项国家、省部级项目资助,研究成果先后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省部级奖项6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结论]基于中医病机“瘀毒互结”致病理论,张光霁教授构建了“活血化瘀、以毒攻毒”的“瘀毒同治”肿瘤治则治法,充分挖掘了中医药抗肿瘤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张萍青教授临证施治崩漏的经验。[方法]通过跟随张萍青教授临诊和学习张萍青教授的医案,整理并总结张师对崩漏病因病机的认识、治疗特色并辅以验案分析,探析张师治疗本病的临床经验。[结果]张师认为崩漏发病,无论寒热虚实,均会导致冲任失调,所以治法上以重建月经周期为根本目的,综合运用中医辨证和西医激素辅助疗法。在急性出血期,采用清热止血、调养肝脾之法,缓解期则采用人工周期疗法,据证加减,使患者周期恢复正常,达到肾阴阳平衡,血止而周期复,临床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整理张萍青教授诊治妇科崩漏之经验,有助于引导学生理解辨治崩漏之精髓,掌握治疗崩漏思路,具有较好的临床实践及中医教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程志清教授治疗更年期高血压合并失眠的临证经验特色。[方法]选取程志清教授诊治更年期高血压合并失眠之临床典型病案3则进行病机分析与讨论,总结程志清教授诊治该病的辨证思路和治疗特色。[结果]程志清教授认为,更年期高血压合并失眠的病机多与肝关系密切,并兼及心、肾等脏,病理过程多为母病及子所致,因此在治疗上以清肝、平肝、疏肝、养肝为主,兼以实则泻子,虚则补母,多脏同治,从而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对于更年期高血压合并失眠,程志清教授善于捕捉关键病机,以历代名方及经验方加减化裁,配伍严密,疗效确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张晓甦教授治疗育龄期排卵障碍性子宫出血(anovulatory uterine bleeding,AUB-O)的学术思想和经验进行总结。[方法]通过跟张晓甦教授临诊,学习整理张晓甦教授治疗AUB-O的病案,从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及遣方用药等各方面总结张师治疗本病的经验及特色,并佐以验案。[结果]对于排卵障碍性子宫出血,张晓甦教授认为此病以肾虚为本,肝郁为发病重要环节,以"补肾,疏肝"为治疗大法,急则治其标,缓则图其本,同时分期论治,中西医结合,辅以心理疏导。[结论]张晓甦教授从肝肾辨证论治,为排卵障碍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治疗提供了理论指导,有利于年轻中医学子的学习,促进该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俞欣玮教授辨治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的诊疗特点和用药思路。[方法]通过阅读学习俞欣玮教授的相关论文著作,结合跟师侍诊,从对桥本甲状腺炎病因病机的认识、辨治特点及用药特点等方面介绍俞欣玮教授在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方面的临床经验,并举验案一则加以说明。[结果]俞欣玮教授认为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当从肝脾肾入手,辨证辨病互参、分证分期论治,诊疗过程始终贯彻"治未病"思想,关注女性患者,临床用药攻补兼顾、中西结合、内外并举、分阶段合理使用含碘药物,疗效显著。[结论]俞欣玮教授对桥本甲状腺炎的认识和诊疗经验特色鲜明,疗效确切,值得深入学习和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浅析张杰教授运用"肝脾建中"思想辨治疾病的经验。[方法]通过跟随张杰教授门诊,选取张师运用"肝脾建中"思想辨治的肝积、呕吐、痫病、痿证之验案4则,并结合历代名家的相关论述,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用药特点等方面对验案进行分析,进一步研讨"肝脾建中"思想。[结果]张师认为,肝脾在生理上同居中焦,关系密切,为后天之源泉,人身之枢机,病理上则每易相兼为病,独创"肝脾建中"思想指导临床。"肝脾建中"思想是将肝脾作为一个矛盾的整体纳入杂病的辨治过程,其指导下的治法即是肝脾同治、调和气血、健运中焦,以协调上下,通达内外,临证用于辨治肝郁脾虚、痰毒瘀阻之肝积,肝气犯胃、胃阴不足之呕吐,肝脾两虚、风痰上扰之痫病,阳气不足、络脉瘀阻之痿证等,疗效显著。[结论]张师临证运用"肝脾建中"思想辨治疾病,旨在突显肝脾二脏的相关性及"肝脾建中"的重要性,经验特色鲜明,值得学习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江苏省名中医顾锡镇教授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诊学习,收集相关病案,分析顾锡镇教授对原发性失眠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总结原发性失眠的辨治经验,并附医案佐证。[结果]顾锡镇教授认为营卫运行是形成睡眠的最为重要的生理机制,阳不入阴是其病理理论基础,气血亏虚、脏腑功能失调是其致病因素。基于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提出治疗当以重镇降逆、引阳入阴为先,结合补益气血阴阳、清热、化湿、理气、活血等方法,并于特定时间服药,临床疗效颇佳。[结论]顾锡镇教授运用重镇潜阳结合辨证论治治疗原发性失眠,疗效颇显,值得临床进一步学习与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傅萍教授诊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方法]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方面论述傅萍教授诊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对其遣方用药及中医调理方面的特色予以总结,并举案例佐证。[结果]傅萍教授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为正虚邪实、痰瘀互结;根据病因病机,扶正祛邪、调理冲任为主要法则;常用化痰除湿、温肾健脾、补肾疏肝、理气活血等治疗方法,临床上取得了比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傅萍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经验临床上行之有效,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毛水泉教授临床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方法]通过跟随毛水泉教授临诊辨病与辨证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实践,结合历代中医文献有关"痞满""胃痞""虚痞""嘈杂""胃痛"等病证的阐述,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验案举例等方面总结毛水泉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结果]历代中医文献中有关"痞满""胃痞""虚痞""嘈杂""胃痛"等病证的阐述非常丰富。结合现代西医诊断技术,毛水泉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应以脾胃阴虚为本、气滞血瘀为标,治疗上当以重视健脾、理气、养阴、活血为大法。所举案例显示,此经验可得临床佐证。[结论]毛水泉教授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继承、有创新,病证相合,疗效确切,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杨骏教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思路和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回顾性整理杨骏教授临床病案资料、主编书稿、文章等,研究其学术观点,总结杨骏教授针灸治疗面瘫病的诊治思想和临床经验,并举验案佐证。[结果]杨骏教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是在中医整体观指导下,结合当代医学科学研究,形成以"针、灸、导引"为一体的临床诊疗思路。其临床治疗周围性面瘫病特色主要为:面瘫辨证、经络为主,分期论治、对证施法,导引吐纳、舒筋理气血等。验之临床,常获良效。[结论]杨教授临床治疗面瘫病综合考虑面瘫疾病发病、发展进程中的各个因素及特点,形成其特有的辨病与辨证结合的诊治思想,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其诊治方法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范永升教授运用中医诊治成人斯蒂尔病的特色。[方法]通过多年侍诊,从病名、病因、病机、治疗原则、辨证方法、用药特色等方面出发,整理和分析范永升教授诊治成人斯蒂尔病的中医特色。[结果]范永升教授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提出了"热疹痹"的新病名,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为风湿热毒,痹阻气血。治疗原则初期应疏风清热、解肌透邪;进展期应清热祛湿、解毒通络,或清营凉血、透热转气;恢复期当养阴清热、散瘀通络。选方用药强调清热解毒,注重祛除湿邪,善用和解法。[结论]范永升教授运用中医特色辨证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张杰教授辨治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的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诊,阅读张师著作,整理分析相关医案,总结张师辨治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的经验,并附验案一则。[结果]张师认为肝硬化的病位在肝,涉及脾肾,并创“虚、毒、瘀”理论,认为正虚是该病发生的前提和内在条件,肝炎病毒(湿热毒邪)侵及血分,戕害肝体是重要的发病因素,肝木失疏,脾土失运,肾失开阖,痰湿浊毒瘀阻肝络为发病病机,致腹腔内形成癥积痞块等顽疾。治疗上,张师主张肝脾建中,兼顾肾脏以补虚治本;利湿清热,解毒以祛邪;化瘀消癥,气血水并治。所附医案,张师辨为肝郁脾虚、浊毒瘀滞,治宜疏肝健脾、化瘀消癥、利湿解毒,以桂枝人参汤、小柴胡汤、茵陈蒿汤加减治疗,收效甚佳。[结论]张师临床辨治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以“虚、毒、瘀”理论为主线,善从肝脾入手,以肾为本,思路清晰,经验特色鲜明,拓宽了该病的诊治思路,值得学习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符为民教授对痿证的诊治思路和治疗经验。[方法]通过跟随符为民教授临证抄方,整理并分析符为民教授治疗痿证的典型医案,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方面论述符为民教授运用中医疗法论治痿证的临床诊疗思路及临证方药特点,并通过典型医案一则予以佐证。[结果]符为民教授认为痿证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湿热互结为标、脾肾亏虚为本是该病的基本病机。治疗上主张初期以外祛湿热除标为先、后期以内补脾肾之本为要。此外,符为民教授还注重病后调养,倡导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针灸导引按摩及心理疏导等方法,临证疗效确切。所举案例具体展示了外祛湿热、内补脾肾的治疗经验。[结论]符为民教授外祛湿热、内补脾肾之法治疗痿证的临床特色突出、疗效斐然,其经验值得我辈认真学习、研究、探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全国名中医傅萍教授临床辨证施治经行咳血的经验。[方法]从病名、病因病机、治法治则等方面总结傅师治疗经行咳血的学术观点,选择傅师验案举隅,并归纳分析其诊治特色与治疗效果。[结果]傅萍教授认为经行咳血多是肝火犯肺、肺肾阴虚、气滞血瘀或脾虚肝旺所致,其病位在肺,与肝、肾密切相关,治疗上以中药滋阴润肺,清肝降火为主。临床上偶遇一例经行咳血患者证属脾虚肝旺,傅师以培土抑木法治疗疗效显著。[结论]傅萍教授辨治经行咳血的经验,特色鲜明,疗效确定,值得深入学习和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张念志主任医师扶正祛邪法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经验。[方法]通过分析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病因病机,论述张师坚持扶正祛邪治疗总则、运用自拟肺积1号方并灵活加减主方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并附病案说明。[结果]张师主张扶正与祛邪并举的治疗原则,扶正以益气养阴为主,祛邪以理气化痰消瘀为主,灵活运用自拟肺积1号方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张师扶正祛邪思想,灵活运用自拟肺积1号方治疗肺癌的经验在临床上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指导老师宋康教授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师承讲授和随师侍诊,收集宋康教授临床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病例,并查阅文献及结合自身临床体会,将宋康教授对本病的思想理论及方法进行整理归纳总结。[结果]宋康教授根据络病学说,认为"肺络痹阻"、"络虚不荣"为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基本病机,将该疾病归于"肺痹"、"肺痿"范畴,属本虚标实之证。治疗上采用通补法,治以化痰祛瘀、补益肺脾、滋阴补肾等,并针对主要症状,合理组方;同时根据病情结合一定西药治疗,在临床上达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宋康教授采用中医通补法结合一定西药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疗效显著,其临床遣方用药经验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及学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顾宁教授应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合并失眠的经验。[方法]通过跟随顾宁教授临诊和学习,窥得老师对高血压合并失眠病因病机的理解,总结老师治疗该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并附验案举隅。[结果]顾教授认为高血压合并失眠的根本病机是脏腑亏虚,尤以肝肾阴虚为主,同时多伴有肝火、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证属本虚标实。在肝肾阴虚的基础上可分为阳亢化火、痰湿中阻及瘀血阻络三种证型。治疗宜在补虚扶正的基础上分别加以平肝降火、化痰祛湿、活血通络,在临床上佐以镇静安神、消食化积及补气理气中药往往收效甚佳。[结论]顾宁教授辨治高血压合并失眠的经验特色鲜明、疗效确定,其经验值得深入学习和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连建伟教授辨治失眠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以期指导失眠的临床治疗。[方法]选择连教授治疗的不同证型失眠验案4则,结合平素跟师随诊的心得体会,详加按评,从病因病机、辨证重点、组方化裁、用药特色等方面探索连教授治疗失眠的特色和经验。[结果]连教授认为临床上失眠多见痰热扰心、肝郁脾虚、气滞血瘀、心脾亏虚4种证型,其辨证重点在于两手关脉之表现和舌质、舌苔之变化。临证治疗,连教授善于以经论为指导,应用历代名方,加减化裁,合而成方,熔数方于一炉,疗效显著。所选4则医案,分别代表上述4种证型。痰热扰心者治以化痰清热以安神,肝郁脾虚者治以疏肝健脾以安神,气滞血瘀者治以行气活血以安神,心脾亏虚者治以健脾养心以安神,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连建伟教授辨治失眠,突出舌脉的辨证意义,并根据虚实之不同,随证论治,临床疗效颇佳,其学术观点和临床遣方用药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曾庆琪教授运用经方诊治失眠合并生殖系统疾病的学术经验。[方法]通过跟诊学习,阅读古籍,整理相关临床医案,从失眠的经方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经方治疗、失眠合并生殖系统疾病的中医异病同治思路等方面,分析曾师治疗失眠合并生殖系统疾病的临床经验,并佐医案以论证。[结果]曾师治疗失眠合并生殖系统疾病遵循中医异病同治理念,主张运用基于大中医观的辨体-辨病-辨证-辨局部-辨微观的“五辨”诊疗模式,用药重视因势利导、温清并用、通补兼施,认为经方治疗失眠合并生殖系统疾病取效的关键在于处理好“抑亢”与“释放”的问题,重视心(脑)、心肾之间关系的调和,既要疏通以治其标,亦要培补以治其本。所举两则医案中,案一患者失眠合并阳痿,辨为肝郁气滞、脾肾两虚证,治以四逆散合肾气丸化裁;案二患者失眠合并月经病,辨为心肾不交、冲任虚寒、瘀阻胞宫证,治以黄连阿胶汤合栀子豉汤合温经汤化裁,悉用经方,皆获良效。[结论]曾师擅用经方治疗失眠合并生殖系统疾病,辨证灵活,用方精当,疗效确切,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值得临床学习和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