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是常见的成年人白血病之一。虽然AML的标准治疗方案可以使大多数初诊患者获得完全缓解(CR),但是其复发率高,并且复发后易对原化疗药物产生耐药。目前,AML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OS)率仅约为25%,亟需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CD123在白血病干细胞(LSC)及多种白血病细胞表面高表达,与AML...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IA和HAD方案诱导治疗成人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方法分析2014年5月至2019年1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接受IA或HAD方案诱导化疗的199例成人初诊AML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1个疗程微小残留病(MRD)转阴率、总生存(OS)和无复发生存(RFS)情况。评估年龄、初诊WBC、NPM1突变、FLT3-ITD突变、2017ELN危险度分层、第1次完全缓解(CR1)期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和巩固化疗时使用大剂量阿糖胞苷(HDAC)对于不同诱导化疗组预后的影响。结果 199例患者中, 男104例, 女95例, 中位年龄37(15~61)岁。90例患者接受IA诱导方案, 109例接受HAD诱导方案。1个疗程诱导化疗后IA和HAD方案组的CR率分别为71.1%和63.3%(P=0.245), 流式细胞术MRD转阴率分别为53.3%和48.6%(P=0.509);3例患者诱导化疗1个疗程后60 d内死亡, IA组1例, HAD组2例;两组2年OS率分别为61.5%和62.1%(P=0.835), 2年RFS率分别为51.6%和57.8%(P=0.291),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ELN危险度分层是两种诱导方案组的独立预后因素;CR1期HSCT是IA组患者OS和RFS的独立预后因素, 对于HAD组患者, CR1期HSCT是RFS的独立预后因素, 但不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年龄、高白细胞、NPM1突变和FLT3-ITD突变均无独立预后意义。结论 IA与HAD方案疗效相同, 均是AML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诱导治疗达完全缓解(CR)所需疗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97例成人初发AML(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除外)患者的治疗反应、复发和生存情况,初始诱导治疗应用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IA “3+7”)方案,CR后给予巩固化疗,有移植条件的患者在第1次缓解期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结果 在397例患者中可评估的CR患者为347例,存活的CR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8.0(2.4~115.4)个月,CR患者3年累积复发率(CIR)、无病生存(DFS)率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33.0%、58.6%和67.1%.多因素分析显示:细胞遗传学危险度高、达CR所需疗程数多、未行allo-HSCT是影响DFS和OS的共同危险因素,FLT3-ITD突变阳性是影响DFS的独立危险因素.1个疗程达CR(255例)和2个疗程达CR(73例)的患者之间DFS和OS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DFS(P值分别为0.002和0.030)和OS率(P值分别为0.006和0.061)均优于≥3个疗程达CR组(19例).在183例持续化疗患者中,多因素分析显示:2个疗程内达CR是改善DFS和OS的共同独立预后因素(P值分别为0.001和0.035).结论 IA方案初始诱导治疗AML,2个疗程内获得CR有利于改善CR患者的DFS和OS.  相似文献   

4.
对于首次完全缓解(CR)、适合标准化疗的低危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 中外指南推荐中、大剂量阿糖胞苷(Ara-C)2~4个疗程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巩固治疗[1,2,3]。有研究显示, 细胞遗传学低危AML患者采用多个化疗药物联合的化疗方案和单一大剂量Ara-C比较, 无病生存(DFS)及总生存(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2019年Ara-C全球供应不足, 米托蒽醌断药, 结合既往研究, 我中心制定改良IA"3+4"方案替代中剂量Ara-C(MD-Ara-C)作为AML缓解后巩固治疗方案。现回顾性分析本中心37例于2019年接受改良IA"3+4"方案巩固治疗2~4个疗程低危AML患者, 以81例2017-2018年接受MDAra-C方案患者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巩固治疗的疗效, 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初治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缓解后治疗及疗效。方法:对2008年至2013年在本院血液病中心初治1-2疗程完全缓解的110例AML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巩固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4组:1疗程ID-Ara-C,2疗程ID-Ara-C,3-4疗程ID-Ara-C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对行不同疗程ID-Ara-C和allo-HSCT巩固治疗的患者进行无病生存(DFS)和总生存(OS)分析。结果:110例AM L患者经1-2个疗程达CR,中位随访时间26.8个月,复发35例,死亡58例,中位DFS和OS时间分别为20.5和26.8个月。1,2和3-4疗程ID-Ara-C及allo-HSCT组3年DFS率分别为0%、36.1%、37.5%和67.9%;5年DFS率分别为0%、30.1%、37.5%和63.0%;3年OS率分别为24.0%、36.0%、58.3%和67.8%;5年OS率分别为0%、30.0%、35.0%和62.9%。多因素分析显示,接受ID-Ara-C巩固治疗的疗程数和allo-HSCT是影响患者DFS和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疗程ID-Ara-C可作为AML患者缓解后巩固治疗方案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以地西他滨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初治中、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就诊于本院年龄大于50岁的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除M3)49例(所有患者均因各种原因不适合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诱导治疗均采取以地西他滨为主的化疗方案,包括地西他滨单药(DAC)、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DAC-CAG)及地西他滨联合HAAG方案(DAC-HAAG)。在强化治疗方面对大部分患者继续应用原诱导方案治疗,部分患者给予标准"3+7"方案及中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患者缓解后疗程数为2-4周期。结果:49例患者全部完成诱导治疗,完全缓解(CR)26例,部分缓解(PR)7例,无效(NR)16例,CR率53%,总有效率(ORR)67%。DAC组、DAC-CAG组及DAC-HAAG组有效率分别为17%、77%及63%。诱导过程感染14例,死亡1人,死因为肺部感染。诱导过程中平均输注红细胞9 U,输注血小板69U。白细胞恢复时间15 d,血小板恢复时间20 d。患者0.5、1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75%、30%及26%,0.5、1及2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3%、54%及47%。诱导治疗是否能达到CR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而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数、年龄、诱导治疗效果、预后分层、化疗方案及诱导时是否合并肺炎均为非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地西他滨联合化疗方案诱导效果优于单药,首次诱导治疗结果是独立的预后因素,而初诊时高白细胞、不良核型、合并症、伴有病态造血相关改变并不影响长期生存。DAC-CAG方案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相对较少,适合应用于年龄大、合并症多、不适合常规方案化疗的中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用大剂量伊达比星(IDA)联合马利兰(Bu)组成的IBu预处理方案对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HSCT)治疗低、中危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4年7月在本院以IBu预处理方案(IDA 20 mg/m2,持续静脉滴注,移植前13至移植前11 d;Bu 0.8 mg/kg,6 h 1次,静脉滴注2h,移植前5至移植前2 d)的auto-PBHSCT治疗的11例低、中危AML(低危5例,中危6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记录不良反应和移植相关死亡(TRM)。以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率(OS)、无病生存率(DFS)和累积复发率(RR),以Cox回归对DFS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10例患者获造血重建,1例患者在移植过程中死亡,TRM为9.1%。患者对不良反应耐受性良好。中位随访31.6(8.7-52.5)个月,结果7例患者(63.3%)仍然存活,其中6例患者(54.5%)处于持续完全缓解(CR)状态,中位OS及DFS未能获得;3年OS为(57.7±16.3)%,3年DFS为(52.5±17.6)%,3年RR为47.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性别、诊断至移植间隔时间、初诊时白细胞计数、危险度分组(低危或中危)、移植前疾病状态(CR1或CR2)、回输单个核细胞数对DFS均无明显影响(均P0.05)。结论:以IBu为预处理方案的auto-PBHSCT治疗低、中危AML的安全性及疗效均良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化疗方案的不断改进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广泛开展,使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无病生存(DFS)期得到延长。正是由于完全缓解(CR)期和DFS期的延长.AML髓外复发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CNS)复发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我们对我院CR后出现CNS复发的34例AM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探讨AMLCNS复发的高危因素、治疗策略和预后。  相似文献   

9.
周平 《江西医学检验》2006,24(6):547-548
随着化疗方案的完善,急性髓性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不断增加。然而无病长生存(disease free survival.DFS)的患者仍然有限。影响患者长生存的主要原因就是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导致的复发.即便连造血干细胞移植仍存在复发的风险。树突状细胞(dendritie cells.DCS)起源于髓系,是迄今所知人体功能最强大的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cell,APC),能诱导原发和继发的免疫应答.激活辅助T淋巴细胞(Th)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克服对肿瘤抗原的自身耐受,从而产生强大的抗肿瘤反应。因此DC用于免疫治疗AML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刘巧雪  魏辉 《临床荟萃》2021,36(10):880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 AML)是一种以原始造血细胞克隆性增殖和分化为特征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属于异质性疾病,其治疗应结合患者的染色体和分子学异常情况、预后危险度分层、对化疗的耐受程度等进行综合考虑。诱导缓解的常用方案有DA、HA、HAD方案,缓解后的巩固维持治疗方案的选择应结合患者预后危险度分层进行考虑。目前,造血干细胞移植也是AML规范化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老年AML患者的治疗面临更严峻的挑战,针对白血病细胞特异性位点的靶向治疗成为最具前景的治疗方案,其与常规诱导化疗相结合将成为老年AML患者治疗的新策略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是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大量的研究【1-2】表明,老年AML患者疗效差的主要原因是老年AML患者对治疗反应差,耐药性高,完全缓解率(complete remission ,CR)和临床治愈率(disease free survival,DFS)低。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发病率高,目前治疗疗效不满意,传统化疗、姑息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新药应用等,在过去的20 年间均未取得大的进展。【3】。地西他滨(Decitabine)是一种去甲基药物, 单药治疗AML的疗效并不乐观,临床有效率低于30% 【4】 。近年来有研究证实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阿克拉霉素 阿糖胞苷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老年AML,疗效较好【5-6】。而地西他滨和伊达比星的联合应用的临床研究,目前没有更多的报道。现将2012年6月~2014年7月我科收治的老年初治AML病人予地西他滨联合减低剂量伊达比星的化疗过程中的护理体会和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依据治疗方案及危险度分层,对老年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患者预后进行综合评价,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年龄≥60岁初发M5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5例患者接受诱导缓解治疗并评估疗效,依据治疗方案分为标准剂量化疗方案组、低强度化疗方案组,依据细胞遗传学或分子生物学指标分为低危、中危及高危组,分析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65例患者完全缓解(CR)率61. 5%(40/65),中位生存时间355 d,1年总生存(OS)率64. 0%,2年OS率为36. 5%,1年无病生存(DFS)率51. 2%,2年DFS率为14. 1%。标准剂量化疗方案组CR率为69. 2%(27/39),2年OS率为46. 4%、2年DFS率为11. 7%,与低强度化疗方案组的50%(13/26)、23. 3%、17. 5%,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P 0. 05)。低危组患者CR率87. 5%(14/16),中危组CR率61. 5%(16/26),高危组CR率43. 5%(10/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此外,低危组1年OS率、1年DFS率,2年OS率,2年DFS率,均优于中危及高危组。危险度分层内标准剂量化疗方案组与低强度化疗方案组相比:中危患者前组2年OS率优于后组(P 0. 05),低危及高危患者两治疗组CR率、2年OS率及2年DF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老年AML-M5患者中危组可从标准剂量化疗方案诱导化疗方案中受益,延长生存时间,低危组及高危组需结合患者综合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异质性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除疾病本身因素外, 年龄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1,2], 研究显示, 60岁以上AML患者4年总生存(OS)率显著低于60岁以下患者(16%对37%)[3]。本研究我们对本中心采用阿扎胞苷(AZA)+维奈克拉(VEN)方案与AZA+ HAG方案诱导治疗老年AML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治疗费用进行比较, 从而为我国老年初诊AML患者诱导治疗的选择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AC(米托蒽醌、阿糖胞苷、环磷酰胺)、FLAG(氟达拉滨、阿糖胞苷、粒系集落刺激因子)及CAG(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粒系集落刺激因子)方案治疗初始诱导失败和复发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08年1月至2016年4月间经MAC、FLAG或CAG方案挽救治疗的初始诱导失败和复发的156例AML患者(除外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资料,按化疗方案分为156患者MAC组(60例)、FLAG组(45例)和CAG组(51例)。比较不同挽救方案的完全缓解率(CR)、部分缓解率(PR)、总生存(OS)、无病生存(DFS)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化疗后完全缓解率(CR),MAC组高于FLAG组和CAG组(55.4%vs 34.1%vs 34.0%)(P0.05)。MAC、FLAG和CAG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5.46和10.2个月,3个组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骨髓抑制仍为主要的不良反应,3个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MAC方案治疗的患者更多地出现粒细胞缺乏性发热(93.3%vs 86.7%vs 64.7%)(P0.001);但致死性感染的发生率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5%vs 8.9%vs 5.9%)(P0.05)。结论:与FLAG及CAG方案相比,MAC方案可以使更多的初始诱导失败和复发的AML患者获得缓解,且没有增加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了后续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标准剂量的IA方案诱导治疗,继以FLAG方案巩同治疗原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影响.方法 2004年5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23例初治AML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采用R显带技术.诱导方案为IA:去甲氧柔红霉素(IDA)12 mg·m-2·d-1,第1~3天,阿糖胞苷(Ara-C)100 mg·m-2·d-1,持续静脉点滴,第1~7天.继以FLAG方案巩固治疗,即氟达拉滨(Flud)50 mg/d,第1~5天;Ara-C 2 g·m-2·d-1,第1~5天;G-CSF 300μg/d,皮下注射,化疗前1天至第5天.结果 1个疗程结束后完全缓解(CR)率为91.3%.良好和中等预后核型患者的CR率分别为100%和91.3%.19例CR患者继之采用FLAG方案巩固治疗,9例患者在FLAG方案1~3个疗程后进行自体干细胞采集,其中6例(66.7%)采集到足够的自体造血干细胞.4例AML患者复发,23例患者中位生存期19.5个月,中位无病生存期为14个月.IA和FLAG方案化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粒细胞缺乏所致感染,未见严重的非造血系统不良反应.结论 标准剂量的IA方案诱导继以FLAG方案巩同治疗AML疗效肯定,尤其对于良好和中等预后的AML患者.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1~2个疗程FLAG方案对造血干细胞可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诱导化疗序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FLT3-ITD突变阳性伴正常染色体核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FLT3-ITD+伴正常染色体核型AM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例FLT3-ITD+AML患者纳入研究,男31例,女18例,中位年龄46(16~59)岁。所有患者均接受诱导化疗,24例患者序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组)。中位随访时间为465 d,确诊后1年总生存(OS)率为(70.0±7.4)%,1年无病生存(DFS)率为(70.3±7.4)%。移植组、非移植组1年OS率分别为(85.2±7.9)%、(52.6±12.3)%(P=0.049),DFS率分别为(84.7±8.1)%、(55.2±11.9)%(P=0.061)。在移植组和非移植组中,FLT3-ITD低频突变与高频突变患者1年OS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组、非移植组中各有12例FLT3-ITD高频突变患者,1年OS率分别为(68.8±15.7)%、(26.2±15.3)%(P=0.027),1年DFS率分别为(45.5±21.3)%、(27.8±15.8)%(P=0.032)。结论诱导化疗序贯allo-HSCT可改善FLT3-ITD+患者(特别是FLT3-ITD高频突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微移植(MST)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NK细胞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3-2018年接受MST治疗的93例AML患者的数据。诱导方案为蒽环类药物与阿糖胞苷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后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GPBSC)输注,获得完全缓解(CR)后给予2-4个疗程的中大剂量阿糖胞苷联合GPBSC强化治疗。分析移植前未达CR的42例患者经1个疗程、2个疗程MST诱导治疗后的效果。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供者NK细胞数量与KIR基因型包括KIR配体错配、2DS1、单倍型和HLA-Cw配体对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42例患者接受MST诱导治疗1个疗程后CR率为57.1%,2个疗程后CR率为73.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中、高剂量NK细胞与患者较长的无病生存(DFS)时间显著相关(HR=0.27,P=0.005;HR=0.21,P=0.001),高剂量NK细胞与患者的较长的总生存(OS)时间显著相关(HR=0.15,P=0.000)。供者2DS1阳性显著提高患者的OS(HR=0.25,P=0.011)。对于60岁以下高危患者,供受者KIR配体错配组患...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化疗方案的完善,急性髓性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不断增加.然而无病长生存(disease free survival,DFS)的患者仍然有限,影响患者长生存的主要原因就是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导致的复发,即便连造血干细胞移植仍存在复发的风险.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起源于髓系,是迄今所知人体功能最强大的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能诱导原发和继发的免疫应答,激活辅助T淋巴细胞(Th)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克服对肿瘤抗原的自身耐受,从而产生强大的抗肿瘤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以VICP+L-ASP/TKI为诱导方案治疗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疗效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08年8月至2014年6月期间41例成人B-ALL患者进行了随访,观察接受VICP+LASP/TKI方案诱导治疗后的完全缓解率(CR)、毒副作用和总生存(OS)、无事件生存(EFS)。比较分析不同危险因素分层亚组之间的治疗结果,观察规范化巩固、维持治疗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等因素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41例ALL患者无早期死亡,其中37例患者为CR,1疗程CR率为90.2%,随访至2015年3月17日,中位随访时间25(9-79)个月;1年OS率为75.3%,EFS率为58.3%。3年预期OS为48.6%,EFS率为37.5%。危险因素分析显示,初诊时白细胞计数≥30×10~9/L,LDH≥250 U/L,诱导治疗后微小残留病灶(M RD)水平10-4是预后的不良因素。缓解后根据《2012年中国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进行规范化巩固治疗或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均能改善长期生存,3年OS分别为73.8%和61.5%、3年EFS分别为63.5%和65.7%。主要毒副作用是血液学毒性,诱导治疗中有97.6%(40/41)出现Ⅳ级血液学不良反应。结论:以VICP+L-ASP/TKI为基础诱导化疗和缓解后根据《2012年中国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进行规范化巩固治疗将有助提高疗效。对于初诊白细胞或LDH升高的高危患者,应积极实施造血干细胞移植,与此同时,规律监测MRD,根据MRD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以改善成人ALL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正>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累及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白血病细胞克隆性生长导致骨髓正常造血功能丧失为其特征表现。随着老年化社会的到来,老年AML患者越来越多,由于老年患者机体状态欠佳、器官功能减退、基础疾病较多等因素,难以耐受标准诱导方案治疗,如何使这部分患者延长寿命,改善生活质量,是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我院根据患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