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FLT3-ITD基因及其碱基重排长度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总体生存时间(OS)及无复发生存时间(RFS)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6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75例FLT3-ITD~+ AML(除外M3)及76例FLT3-ITD~-正常核型AML(除外M3,作为对照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DNA基因测序分析40例FLT3-ITD~+ AML患者ITD基因重排碱基长度。结果:FLT3-ITD~+ AML患者初诊时白细胞数、骨髓原始细胞比例较FLT3-ITD~- AML患者高(95.13 vs 10.85(P0.01);72%vs 59%,P=0.003),CR率较FLT3-ITD~-患者低(70.42%vs 94.7%(P0.01)。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FLT3-ITD~+患者OS及RFS明显长于单纯化疗FLT3-ITD~+患者(P0.01),且移植后早期接受索拉菲尼维持治疗患者OS和RFS较未接受者明显延长(P0.05和P0.05)。FLT3-ITD插入重排碱基长度60 bp组OS长于≥60 bp(P0.05),其中2组单纯化疗患者OS及R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重排碱基长度60 bp组OS长于≥60 bp组(中位OS分别未达到、达到、15个月,P0.05),且与allo-HSCT FLT3-ITD~-患者OS相似。结论:FIT3-ITD~+ AML患者(除外M3)预后较FLT3-ITD~-患者差,其中ITD重排碱基长度≥60 bp患者预后更差,单纯化疗并不能改善FLT3-ITD~+患者的预后。造血干细胞移植能够明显延长RFS,移植后早期索拉菲尼维持治疗能显著改善这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诱导化疗序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FLT3-ITD突变阳性伴正常染色体核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FLT3-ITD+伴正常染色体核型AM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例FLT3-ITD+AML患者纳入研究,男31例,女18例,中位年龄46(16~59)岁。所有患者均接受诱导化疗,24例患者序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组)。中位随访时间为465 d,确诊后1年总生存(OS)率为(70.0±7.4)%,1年无病生存(DFS)率为(70.3±7.4)%。移植组、非移植组1年OS率分别为(85.2±7.9)%、(52.6±12.3)%(P=0.049),DFS率分别为(84.7±8.1)%、(55.2±11.9)%(P=0.061)。在移植组和非移植组中,FLT3-ITD低频突变与高频突变患者1年OS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组、非移植组中各有12例FLT3-ITD高频突变患者,1年OS率分别为(68.8±15.7)%、(26.2±15.3)%(P=0.027),1年DFS率分别为(45.5±21.3)%、(27.8±15.8)%(P=0.032)。结论诱导化疗序贯allo-HSCT可改善FLT3-ITD+患者(特别是FLT3-ITD高频突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结论:11q23/MLL重排AML基因突变发生率较高,但多为单一突变,其中RAS通路基因突变最常见。该类患者预后不良,各种基因突变并不影响该类患者的总生存期,FLT3突变患者初诊时血红蛋白高于FLT3野生型患者,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使该类患者获得较好预后。摘要目的:了解AML中常见基因突变在11q23/MLL重排的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发生率,探讨伴有基因突变的11q23/MLL重排AML患者的临床特点,评估这些基因突变对该类AML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53例AML患者的核型均涉及11q23易位,采用FISH和/或多重PCR进行MLL重排检测;采用基因组DNA-PCR技术对该组标本进行AML中11种常见基因突变的检测,这些基因包括:FLT3-ITD、FLT3-TKD、TET2、N-RAS、ASXL1、EZH2、DNMT3、C-Kit、NPM1、WT1、CEBPA等。结果:53例患者均为MLL重排,其中21例(39.6%)同时合并有其它染色体异常,最常见的为+8;23例(43.4%)为突变阳性,均为单一突变。其中N-RAS突变发生率最高,为8例(15.1%),其次为WT1为4例(7.5%)、FLT3-ITD突变3例、ASXL1突变2例,DNMT3A突变2例,EZH2突变1例,c-Kit17突变1例,FLT3-TKD突变1例,FLT3-ITD和TKD双突变1例,而CEBPA、NPM1、C-KIT8、TET2等基因在本组病例中未发现突变。基因突变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8.5个月,未突变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13个月。18例患者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位总生存期为22.5个月,仅行化疗患者的OS时间为7.5个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阴性(NPM1~(wt)/non-CEBPA~(dm)/FLT3-ITD~(neg))中危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诱导化疗达首次缓解(complet remission,CR1)后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0月至2016年5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收治的268名中危NPM1wt/non-CEBPAdm/FLT3-ITDneg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移植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化疗组、同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组及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组的2年总体生存(OS)率分别为63.7%、71.7%和75.5%(P0.05);2年无复发生存(RFS)率分别为52.8%、67.1%和71. 3%(P0.001);累积复发率(CIR)分别为24.7%、16.9%和14.4%(P0.05);非复发死亡率(NRM)分别为26.2%、17.3%、14.4%(P0.05)。移植相关不良事件分析显示,MSD-HSCT组与haploidentical-HSCT组Ⅱ-Ⅳ度aGVHD分别为48.9%和45.6%(P0.05);广泛c GVHD分别为21.6%和8.8%(P0.05)。结论:中危NPM1~(wt)/non-CEBPA~(dm)/FLT3-ITD~(neg)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首次缓解后行同胞全相合或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效果优于单纯巩固化疗。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与同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巩固治疗效果和移植相关死亡率上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初发AML患者FLT3基因突变,探讨其在AML疾病特征和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54例初发成人AML患者的骨髓标本FLT3基因突变。结果:54例初发成人AML患者中FLT3-ITD突变检出率为22.22%,发生FLT3-ITD基因阳性的AML患者中伴染色体正常核型10例(占83.3%),复杂异常核型2例(占16.7%)。FLT3-ITD基因突变阳性的AML患者的白细胞及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未发生突变者(P0.05),但在性别、年龄、诱导化疗第1疗程CR率、生存率等方面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例出现FLT3-TKD基因突变的患者与FLT3-TKD阴性AML患者相比,在初诊时性别、年龄、白细胞计数、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以及第1疗程CR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FLT3-ITD突变阳性在染色体正常核型AML患者中比例较高;FLT3-ITD突变的阳性组在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和骨髓原始细胞数量方面明显高于该突变阴性组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FLT3-ITD及DNMT3A突变对细胞遗传学中等风险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2016年美国俄勒冈州健康与科学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AML初诊患者132例,根据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细胞遗传学组(简称预后良好组)24例、中等风险细胞遗传学组(简称中等风险组)79例、不良风险细胞遗传学组(简称不良风险组)27例,另有细胞遗传学信息不详2例。使用下一代测序(NGS)技术检测与血液系统肿瘤发病相关的42个基因突变。结果 132例AML患者中有120例(91%)至少发生1个基因突变,多基因(≥2)突变占61%。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在中等风险组中,FLT3-ITD突变阳性组的总体生存期与FLT3-ITD突变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一步分析发现,FLT3-ITD突变阳性+DNMT3A突变组的中位生存期明显短于FLT3-ITD突变阴性组(P0.001),FLT3-ITD突变阳性+DNMT3A野生型组的中位生存期与FLT3-ITD突变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LT3-ITD突变阳性+DNMT3A突变组的总生存期明显短于FLT3-ITD突变阴性组(P0.001)和FLT3-ITD突变阳性+DNMT3A野生型组(P=0.003)。结论在细胞遗传学中等风险的AML患者中,如果同时存在FLT3-ITD及DNMT3A突变,提示预后不良。检测FLT3-ITD及DNMT3A突变状态有助于对AML进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7.
《临床与病理杂志》2020,(3):718-722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是一种常见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AML患者中约有30%会发生FLT3基因突变,ITD突变是最常见的FLT3突变类型之一。携带FLT3-ITD突变的患者具有高白细胞的表现,并且预后不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FLT3突变状态在疾病整个过程中持续进展,因此早期对FLT3突变的诊断可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实现针对性治疗。同时,FLT3抑制剂对改善AML的治疗效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FLT3-ITD+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allo-HSCT治疗的FLT3-ITD+AML患者56例,对其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等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中性粒细胞植入,粒系造血重建中位时间为13(10-20)d,巨核系造血重建中位时间为15(9-23)d。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4.3(5.6-101.4)个月,至随访结束41例(73.2%)患者存活,15例(26.8%)患者死亡,3年OS率及DFS率分别为71.2%和65.6%。单因素分析显示,未发生aGVHD患者OS率为(81.2±9.4)%,显著高于发生aGVHD患者(55.4±9.1)%(χ~2=5.309,P0.05);移植治疗前1个疗程即达到CR的患者OS率为(80.2±9.2)%,显著高于 1个疗程才达到CR的患者(45.3±8.5)%(χ~2=4.275,P0.05)。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化疗1个疗程未达到CR及发生aGVHD为影响该类患者OS率的危险因素。结论:allo-HSCT治疗可显著改善FLT3-ITD+AML患者的预后,移植治疗后未发生aGVDH及移植前化疗1个疗程达到完全缓解(CR)患者的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伴NUP98基因重排的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血液科收治的伴有NUP98基因重排的成人AML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遗传学异常、治疗方案及生存情况等临床资料。结果:410例成人AML患者中,共检测出15例伴有NUP98基因重排的患者,检出率为3.7%。15例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1∶1,中位年龄43(17-76)岁,FAB分型主要为M2型和M4/M5型,遗传学预后分层11例为中危组,4例为高危组。NUP98基因重排类型主要为NUP98-HOXA9(13/15),10例患者行二代测序(NGS)检测,其中5例伴有多种表观遗传学基因突变,3例伴有FLT3-ITD或WT1突变,2例突变阴性; 15例患者诱导治疗后13例获得完全缓解(CR),其中8例行标准诱导治疗后7例获得CR; 7例老年或不能耐受标准化疗患者行DCAG方案诱导治疗全部获得CR。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15例患者中位OS为31.5个月(95%CI 10.7%-52.2%),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组(6例)中位OS为18.5个月(95%CI 17.8%-19.1%),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组(9例)中位OS未达到。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明显改善伴有NUP98重排AML患者的预后,NUP98基因重排可同时伴有多种表观遗传学基因突变,对于老年或不耐受标准诱导治疗的患者应用含去甲基化药物的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种具有异质性的血液系统肿瘤。FLT3是一种在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重要的受体酪氨酸激酶,也是AML中常见的突变基因之一。AML患者伴FLT3-ITD突变提示预后差、易复发,因此早期识别FLT3基因突变,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目前,小分子靶向药物的使用为FLT3-ITD突变的AML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方法,但随之而来的耐药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对FLT3突变机制、FLT3突变对AML的临床意义、FLT3抑制剂及耐药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46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FLT3基因突变及其预后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以WHO分型诊断的上海地区急性白血病(AI)患者巾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基凶突变的发生率,以及其对AL的完全缓解(CR)率、无病生存(DFS)时间和总体生存(OS)时间等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PCR方法榆测468例AL患者仞诊时FLT3基因内部串联复制(ITD)突变和D835点突变;随访病例,用Kaplan-Meier和Log-rank等生存率分析方法分析AL患者的预后.结果 468例AL患者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374例(79.9%).其中FLT3-ITD突变59例(15.9%),FLT3-D835点突变15例(4.0%);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83例(17.7%),ALL中未检测到FLT3-ITD突变,检出FLT3-D835点突变2例(2.4%).FLT3-ITD突变对AML[去除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CR率、DFS和OS时间均有不良影响,FLT3-ITD突变阳性和阴性组CR率分别为52.3%和71.2%,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9个月和18个月.FLT3-ITD突变对APL的CR率无明显影响,但对DFS和OS时间有不良影响.FLT3-D835点突变对AML患者的预后无明显影响.结论 FLT3基因突变在AML中较常发生,其中FLTS-ITD突变对于AML的CR率及OS时间均有明显影响;而FLT3-D835点突变预后意义小大.  相似文献   

12.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虽然在接受诱导化疗后大多数患者可以达到完全缓解,但是较高的复发率是影响ALL预后的关键.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BMT)已成为治疗ALL的有效方法,对减少复发、提高长期生存至关重要.在移植供者的选择上,HLA相合的亲缘供者是首选,HLA相合的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与相合同胞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相似,也有部分研究中心的报告表明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效果优于亲缘供者.HLA半相合的亲缘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也是可行的选择.Ph染色体+是ALL患者明确的不良预后因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改善Ph+ALL患者的预后,与伊马替尼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联合应用可使治疗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虽然在接受诱导化疗后大多数患者可以达到完全缓解,但是较高的复发率是影响ALL预后的关键.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BMT)已成为治疗ALL的有效方法,对减少复发、提高长期生存至关重要.在移植供者的选择上,HLA相合的亲缘供者是首选,HLA相合的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与相合同胞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相似,也有部分研究中心的报告表明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效果优于亲缘供者.HLA半相合的亲缘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也是可行的选择.Ph染色体+是ALL患者明确的不良预后因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改善Ph+ALL患者的预后,与伊马替尼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联合应用可使治疗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虽然在接受诱导化疗后大多数患者可以达到完全缓解,但是较高的复发率是影响ALL预后的关键.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BMT)已成为治疗ALL的有效方法,对减少复发、提高长期生存至关重要.在移植供者的选择上,HLA相合的亲缘供者是首选,HLA相合的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与相合同胞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相似,也有部分研究中心的报告表明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效果优于亲缘供者.HLA半相合的亲缘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也是可行的选择.Ph染色体+是ALL患者明确的不良预后因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改善Ph+ALL患者的预后,与伊马替尼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联合应用可使治疗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虽然在接受诱导化疗后大多数患者可以达到完全缓解,但是较高的复发率是影响ALL预后的关键.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BMT)已成为治疗ALL的有效方法,对减少复发、提高长期生存至关重要.在移植供者的选择上,HLA相合的亲缘供者是首选,HLA相合的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与相合同胞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相似,也有部分研究中心的报告表明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效果优于亲缘供者.HLA半相合的亲缘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也是可行的选择.Ph染色体+是ALL患者明确的不良预后因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改善Ph+ALL患者的预后,与伊马替尼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联合应用可使治疗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虽然在接受诱导化疗后大多数患者可以达到完全缓解,但是较高的复发率是影响ALL预后的关键.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BMT)已成为治疗ALL的有效方法,对减少复发、提高长期生存至关重要.在移植供者的选择上,HLA相合的亲缘供者是首选,HLA相合的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与相合同胞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相似,也有部分研究中心的报告表明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效果优于亲缘供者.HLA半相合的亲缘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也是可行的选择.Ph染色体+是ALL患者明确的不良预后因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改善Ph+ALL患者的预后,与伊马替尼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联合应用可使治疗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虽然在接受诱导化疗后大多数患者可以达到完全缓解,但是较高的复发率是影响ALL预后的关键.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BMT)已成为治疗ALL的有效方法,对减少复发、提高长期生存至关重要.在移植供者的选择上,HLA相合的亲缘供者是首选,HLA相合的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与相合同胞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相似,也有部分研究中心的报告表明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效果优于亲缘供者.HLA半相合的亲缘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也是可行的选择.Ph染色体+是ALL患者明确的不良预后因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改善Ph+ALL患者的预后,与伊马替尼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联合应用可使治疗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虽然在接受诱导化疗后大多数患者可以达到完全缓解,但是较高的复发率是影响ALL预后的关键.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BMT)已成为治疗ALL的有效方法,对减少复发、提高长期生存至关重要.在移植供者的选择上,HLA相合的亲缘供者是首选,HLA相合的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与相合同胞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相似,也有部分研究中心的报告表明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效果优于亲缘供者.HLA半相合的亲缘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也是可行的选择.Ph染色体+是ALL患者明确的不良预后因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改善Ph+ALL患者的预后,与伊马替尼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联合应用可使治疗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虽然在接受诱导化疗后大多数患者可以达到完全缓解,但是较高的复发率是影响ALL预后的关键.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BMT)已成为治疗ALL的有效方法,对减少复发、提高长期生存至关重要.在移植供者的选择上,HLA相合的亲缘供者是首选,HLA相合的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与相合同胞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相似,也有部分研究中心的报告表明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效果优于亲缘供者.HLA半相合的亲缘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也是可行的选择.Ph染色体+是ALL患者明确的不良预后因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改善Ph+ALL患者的预后,与伊马替尼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联合应用可使治疗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虽然在接受诱导化疗后大多数患者可以达到完全缓解,但是较高的复发率是影响ALL预后的关键.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BMT)已成为治疗ALL的有效方法,对减少复发、提高长期生存至关重要.在移植供者的选择上,HLA相合的亲缘供者是首选,HLA相合的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与相合同胞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相似,也有部分研究中心的报告表明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效果优于亲缘供者.HLA半相合的亲缘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也是可行的选择.Ph染色体+是ALL患者明确的不良预后因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改善Ph+ALL患者的预后,与伊马替尼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联合应用可使治疗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