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持续48 h即可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导致动脉栓塞,其中90%是缺血性脑卒中,而慢性肾脏疾病可进一步增加房颤患者的卒中和出血风险。因此,在伴有慢性肾脏疾病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的抗凝尤为重要。华法林用于肾功能不全的房颤患者虽可减少血栓栓塞的发生率,但是随着肾功能的恶化,华法林可增加出血的风险,且维持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目标范围的时间非常困难。与华法林相比,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能显著地降低卒中、颅内出血和死亡风险。然而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在轻度、中度、重度,甚至血液透析房颤患者的应用仍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2.
慢性肾脏疾病和心房颤动常在中老年患者中同时存在。在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心房颤动恢复窦性节律和控制心室率的治疗中,要充分考虑药物的代谢途径。在预防血栓栓塞治疗中,要充分考虑药物的效益-风险比,减少出血发生率。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应慎用华法林,并作严密的国际标准化比率监测。新型抗凝药物的临床研究中包含了一部分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应作进一步研究以明确这些药物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药房》2017,(26):3737-3740
目的:了解口服抗凝药物在血液透析并发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应用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就华法林、阿司匹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在血液透析并发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血液透析并发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和血栓事件风险增高,同时具出血倾向,应合理使用抗凝药物。阿司匹林不能预防因心房颤动凝血异常引发的血栓;而华法林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尚存在争议;阿哌沙班是目前唯一获美国FDA批准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结论:有效控制血液透析并发心房颤动患者的多种出血因素以及平衡脑卒中和出血风险仍是该领域临床研究的一项难题,阿哌沙班是血液透析并发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华法林不同强度抗凝治疗高出血风险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发生出血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具备抗凝治疗且HAS-BLED评分≥3分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120例,随即平均分成低强度华法林组、标准强度华法林组和阿司匹林对照组各40例,随访18个月,比较三组脑卒中发生率和出血的发生率。结果低强度华法林组、标准强度华法林组脑卒中发生率明显低于阿司匹林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强度华法林组与标准强度华法林组脑卒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强度华法林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标准强度华法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具有能够达到疗效且安全性高的特点,可作为高出血风险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首选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心房纤颤患者通过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治疗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的临床分析。方法持续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共120例,根据临床用药分为两组:阿司匹林组60例口服阿司匹林,华法林组60例口服华法林,进行临床观察,发生血栓栓塞疾病情况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循环栓塞疾病并发症发生率,接受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组明显低于口服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组。结论华法林能有效预防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心房颤动(房颤)合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抗凝治疗状况,为提高抗凝治疗的合理性、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收集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房颤合并CKD患者90例以及房颤但肾功能正常者90例的病历资料。对患者华法林使用率、抗血小板药使用率、抗栓药物的出血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分析,并分析年龄、合并慢性疾病、既往脑血管事件、出血风险评分等单因素对华法林使用率的影响。结果:房颤合并CKD患者的抗栓比例为68.9%,其中华法林抗凝比例为10.0%,低于肾功能正常患者;合并CKD患者的抗栓药物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 CKD并未增加抗栓药物的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华法林使用单因素分析提示高龄、冠心病、CKD对其影响较大。结论:我院房颤合并CKD患者的抗凝治疗严重不足。临床药师应加强药学服务,协助医师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开展药学跟踪随访工作,确保抗凝治疗的延续性以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消融治疗获得成功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特别是栓塞风险低的个体,术后是否需要继续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方法入选低危栓塞风险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107例,射频消融术后随机分为华法林治疗组(55例)和非华法林组(52例),华法林治疗组患者术后服用华法林治疗至少3个月,抗凝治疗强度为INR2.0~3.0;非华法林组只服用阿司匹林,每日100mg。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栓栓塞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射频消融术,即刻成功率为100%。两组患者术中均未发生栓塞或出血事件。随访6~18个月,华法林组发生血栓栓塞事件2例(3.6%),非华法林组发生2例(3.7%),两组患者栓塞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1。华法林组有3例(5.5%)出血事件,非华法林组无出血事件发生。结论对于射频消融取得成功的低危心房颤动患者,可以考虑不应用华法林抗凝,而只服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非瓣膜心房颤动(NVAF)患者华法林抗凝出血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我科收治的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NVAF患者177例,其中抗凝治疗过程中发生出血事件者56例(出血组);未出现出血事件者121(非出血组).比较2组患者华法林用量、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有无差别.结果 2组患者华法林用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40);出血组INR显著高于非出血组(P<0.01);2组患者INR与华法林用量间不存在明显相关性(P =0.062);INR判断出血风险的敏感性为75.4%,特异性为80.2%.结论 INR可作为评估出血风险的重要指标,随INR增大患者出血风险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
王芳 《北方药学》2011,8(8):16-17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其治疗仍然是医学界面临的挑战。药物是心房颤动一线治疗的首选。华法林、阿司匹林抗凝治疗可降低卒中率,但是长期服用其副作用明显,目前正在进行的房颤抗栓治疗临床评价的新型抗凝药包括希美加群、达比加群酯以及利伐沙班等,其疗效与华法林相似;出血等并发症更少;与食物药物无相互作用、不用监测等优于华法林。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约1/3的房颤(AF)患者伴发慢性肾脏疾病(CKD)。AF患者存在全身性栓塞风险,因抗凝药物的使用存在出血的风险。CKD,尤其是终末期CKD,增加了AF患者血栓栓塞以及大出血的风险。许多研究已评估了华法林在AF合并CKD,尤其是终末期CKD患者(包括血液透析患者)缺血性卒中,全身栓塞和大出血风险的影响,但研究结果不一致。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s)已在Ⅲ期(中度)CKD患者中进行了研究,研究提示,经剂量调整后,NOACs可获得与华法林相近的预防血栓栓塞的疗效,并可明显减少致命性出血的风险。本文就CKD合并非瓣膜性AF患者使用华法林和NOAC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