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输血杂志》2017,(9)
目的为了解医学生无偿献血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干预医学生献血行为,制订招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年10月通过自编问卷对赣南医学院1 020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医学生对无偿献血的态度及促进和阻碍无偿献血的原因等,共发放问卷1 020份,实收有效问卷971份。结果医学生献血率为22.45%,男、女生献血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生源地医学生献血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医学生无偿献血的促进和阻碍因素为自身职业伦理意识、帮助他人等精神层面追求,或担心感染、身体不适等对自身的负面影响,以及优先用血等个人利益。影响医学生无偿献血行为的因素为:帮助他人、精神追求、在献血过程中完成相关检查、担心献血影响健康、学校缺乏宣传及缺乏无偿献血观念(P均0.05)。结论医学生无偿献血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医学院校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医学生无偿献血意识。 相似文献
2.
影响公民自愿无偿献血的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14
目的了解影响公民无偿献血的各种因素以及公民决定献血的重点因素,以制定有针对性的招募策略。方法依照知、信、行(KAP)理论设计调查表,对成都市2385名献血与未献血的公民做现场问卷调查,通过对其无偿献血的知识、态度、行为的研究来做相关分析。结果①对无偿献血的认知:成都地区公民对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的知晓率较高(87.5%),但对无偿献血常识和危险行为方式总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29.4%、32.5%),其中献血者(1349名)对无偿献血常识和危险行为方式总的知晓率(分别为33.4%、38.1%)均高于未献血者(1036名)(分别为24.2%、25.1%)(P<0.05);文化程度越低,对献血常识和危险行为的知晓率越低,职业分布以医生的知晓率最高,农民的最低。②了解渠道:献血者通过人际传播的渠道了解的比例高于未献血者(P<0.05)。③献血动机:未献血者、初次献血者和重复献血者愿意献血的主要原因是“献爱心”,但献血动机比较多样,街头献血的行为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人道主义”、“同伴招募”和“健康检查”是促使公民初次献血的因素,而影响初次献血的重点因素是“便利和勇气”;再次献血的公民主要是“献爱心、没什么特别原因和享受用血优惠”。④关注信息:未献血者如果打算献血,最希望了解的依次为“献血后是否影响身体”、“是否会感染疾病”、“血液相关知识”、“相关疾病知识”、“献血后优惠”、“献血时间地点”和“其他“。⑤对待献血的态度和行为:认为献血不影响身体的公民占73.5%,献血者(76.3%)的比例高于未献血者(70%)(P<0.05);献血者愿意继续献血的占93.3%,重复献血者(97.1%)高于初次献血者(91.1%)(P<0.05);77.3%的献血者表示“如有危险行为时选择放弃献血”。结论动机、认知、态度、个性及职业与文化程度等自身因素,献血法律法规、献血宣传方式、献血服务过程等环境因素亦都会影响公民献血。献血者招募的策略,首先应研究不同人群对献血不同的需求,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促使公民献血;其次,应为献血者提供安全、舒适和方便的服务。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影响重庆市市民无偿献血的相关因素,为政府部门的无偿献血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指导采供血机构的无偿献血宣传、招募等工作。方法编制《重庆市公民献血心理调查表》,由调查对象现场完成问卷的填写或者由调查者当面代为填写。选取重庆市主城区3 000名受试者,年龄18~60岁,平均26.04岁,其中18~35岁者比例不低于60%,男女比例约为1∶1,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无偿献血相关影响因素调查分析。结果发放问卷3 000份,收回2 483份,有效问卷2 108份,其中来自男性992份(47.06%),女性1 116份(52.94%);35岁以下1 845份(87.52%)。917名无偿献血者,献血率为36.93%(917/2 483),其中男425名,女492名,大多数(52.45%)无偿献血者是基于奉献爱心。有3.71%的人选择通过献血体检。在2 483名被调查者中,有1 566名表示没有献血,占63.07%。男女未献血者在学历构成、职业构成、年龄分布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4.50、46.88、67.53,P0.05)。超过65%的人知晓献血有益健康,但对政策法规血液生理的知晓程度较低;电视、报纸(36.43%)对市民的影响大于网络和微信(32.41%)的影响。结论大多数无偿献血者是基于奉献爱心,极少数人选择通过献血体检,这给输血安全带来潜在风险;未献血的原因主要是市民献血不方便影响献血积极性,担心献血影响健康及负面舆论对他们的影响等;部分人对无偿献血的政策法规和科普知识知晓率较低;网络、微信等当红传播媒体对市民的影响力还不够。 相似文献
4.
5.
目的了解本市献血的相关信息,以制定有针对性地宣传招募策略,提高固定献血者的比例。方法以无记名问卷调查表方式进行调查,内容涉及献血目的、获得献血信息的渠道、影响献血的因素和献血感受等4大类问题。发放调查表1 000份,有效答卷659份,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6.6%初次和74.0%的重复献血人群表示其献血目的为"挽救生命"和"社会责任",男女献血人群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2)男、女性重复献血人群因"无意间看到献血站(车)"而获得献血信息的分别占64.7%和47.8%,从"新闻媒体"得知献血消息的占47.0%和35.4%,且男女性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选择"朋友推荐"的则分别占26.9%和27.5%。3)男、女重复献血人群选择"没有时间献血"的分别占68.9%和43.4%,"担心献血医用品安全"的占20.5%和25.3%,和"可能影响身体健康"的占16.3%和20.7%(P0.05)。16.9%的女性重复献血者易受到"朋友或媒体的负面宣传"的影响。4)重复献血人群献血过程中和献血后积极感受与不良感受的比例分别为36.9%和8.4%,初次献血人群分别为10.6%和2.5%,存在显著差异(P0.01),且女性高于男性。结论深圳无偿献血"挽救生命、社会责任"的宣传已经获得广泛认同,而今后的无偿献血的宣传发动的重点内容包括:应针对性地在人流大的闹市区域增加献血点,延长时间;继续加强"献血安全、无碍健康"的宣传;和发挥献血志愿者自身的宣传作用,带动亲朋好友参加献血,不断扩大献血人群队伍,提高献血者中固定献血者(含骨髓志愿者)的比例。 相似文献
6.
7.
《中国输血杂志》2015,(5)
目的分析既往10年本地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无偿献血数据,辅以随机问卷调查,了解高校学生参加无偿献血的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随机问卷调查及回溯性分析本地区无偿献血历史数据,统计高校学生参加无偿献血的既往信息。结果 2003-2009年高校学生参加无偿献血人数增长约1.3倍,2010年以后呈下降趋势;学生捐献血液的复检淘汰率在3%左右波动,显著低于血液复检总体淘汰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自愿参加无偿献血居首位为43.3%,集体组织、亲友带动及其它因素献血占比依次为23.7%、19.5%和3.6%,有9.9%的被调查学生未参加无偿献血;传媒信息对大学生无偿献血影响最大,占比达44.5%,心理畏惧、安全担忧、献血服务、亲友意见等因素对高校学生献血意愿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依次为16.6%、13.7%、20.4%、4.8%。结论高校学生是相对更加安全的献血者群体,但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此外,无偿献血动员和招募工作需要针对高校学生特点,做好相关普及,动员及服务。 相似文献
8.
无偿献血者对国家有关献血政策及献血知识的了解程度对其献血行为会产生影响,笔者对本站2002年街头自愿无偿献血及单位组织计划无偿献血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无偿献血行为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10.
11.
张乐吴小娃张珺瑶卢岑吴艳丽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22,23(6):113
目的 分析江门市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 对江门市中心血站2017—2020年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1265例无偿献血者进行现场调查,对不良反应发生资料进行回顾性分类统计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结果 本血站2017—2020年无偿献血共180 221人次,报告不良反应1265例次,总发生率为0.702%。女性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18~29岁年龄组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学生群体性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其他职业为高,时间分布中以夏季(6—8月)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初次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献血2次以上者,1次献血400 mL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1次献血200 mL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精神紧张所致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在各种献血不良反应诱因中居首位。结论 精神紧张是引起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主要诱因,多见于学生、年轻献血人群和献血200 mL的初次献血者中,应通过加大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提高医护人员技术水平,提高采血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以有效降低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大学生无偿献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某大学3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同卷调查,了解大学生无偿献血状况,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大学生无偿献血率为31.2%.男生无偿献血率明显高于女生(P<0.05),高年级学生无偿献血率明显高于低年级学生(P<0.05).结论 应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大学生无偿献血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血站外无偿献血采血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对自愿参加无偿献血的2008人次采血200ml的采血时间予以记时。然后对超过3min者在性别、年龄、献血次数以及血型等方面与3min内的比较。结果性别对采血时间无影响;采血时间超过3min者,年龄越小比例越大;与献血的次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初次献血的人比献血2次及以上的高出9.65个百分点;与各种血型有显著性差异(P<0.01),可能血型与人的性格有关,从而间接影响采血时间。结论针对影响采血时间的各种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缩短采血时间。 相似文献
14.
《中国输血杂志》2017,(5)
目的了解本地区适龄人群对无偿献血相关问题知晓情况及参与献血的意向,为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新模式,制定新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5年10月-2016年8月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随机、自愿、匿名方式对360名本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献血知识、获取路径、献血态度与行为等,利用epidata 3.1进行数据录入,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调查共发出问卷360份,回收有效问卷234份,回收率65%,其中有献血经历者102份,无献血经历者132份。现场问卷调查显示有献血经历人群的大部分献血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无献血经历群体(P0.05),特别在无偿献血优惠政策方面,2组人群的正答率差距更大(80.40%vs.50.0%)。在献血知识获得途径方面,居民更愿意学习更多知识的途径是电视和手机微信(均占20.55%),效果最差的末2项是报刊杂志及场地广告(2.47%、2.74%);而无献血经历人群最希望了解的献血知识则为血液生理知识(占25.55%)。在献血态度方面,有献血经历者的献血目的主要为奉献爱心帮助他人(占32.56%)、献血有益身体健康(占18.99%);而无献血经历不愿意参加献血主要原因为工作忙(16.75%)、献血地点不便利(9.57%)、献血会传染疾病(9.57%),而因媒体负面报道这一拒绝献血因素比例则最低(2.39%)。结论本血站在献血知识、政策宣传途径方面需要改进,加大血液生理知识内容宣传;调整血站采血地点及采血时间的设置,建立稳定有效献血宣传招募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献血人群认知率,巩固并壮大固定献血人群。方法通过自制调查问卷,对2018年1—6月莱芜地区650名无偿献血人群进行人口学调查,并从性别、文化程度、献血次数、家人支持参与情况及献血宣传途径等因素对无偿献血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对影响献血认知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对献血认知的影响因素进行筛查分析。结果献血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平均知晓率71.17%。单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性别、献血次数、家人的支持与参与献血情况,微信网络、无偿献血讲座及举办大型公益活动宣传方式对献血人群的献血认知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文化程度、献血次数、举办大型公益活动宣传方式、家人的支持及参与献血情况是影响献血人群献血认知的因素。结论根据影响献血人群的因素,需要我们及时调整宣传方式和内容,针对不同献血人群制定相应的宣传和服务策略,以便进一步提高献血人群的认知率,进而转变为固定献血人群,建立稳定地献血队伍。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适龄健康公民的献血意识不断加强,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献血、操作、献血环境等因素均可影响采血过程的顺利进行,导致血液采集不够,血液部分凝集等现象发生。笔对3500名无偿献血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国输血杂志》2017,(8)
目的探讨洛阳地区人群无偿献血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促进本地区无偿献血工作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知信行(KAP)模式理论设计问卷调查表,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4个市区采血屋、6个县区采血屋为调查地点,随机向被调查者发放问卷调查表,发放问卷3 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 798份,对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献血认知和态度、献血动机和行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798份被调查者中献血者1 472份、未献血者1 326份;两者比较,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P值均0.05;献血者中男性比例58.91%高于女性41.09%;25-34周岁年龄段参与献血最多为32.40%;职业划分,农民占比例最高为30.43%;被调查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最高是71.77%,献血者和未献血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了解献血知识的来源途径方面,以街头献血屋和献血车为最高占56.83%;献血者献血动机以奉献爱心比例最高占70.99%;献血者对专业技能的满意率最高为87.64%;愿意再次参加献血的比例为86.14%;首选到固定采血点献血的比例为66.24%;48.85%的献血者献血目的是奉献爱心不需要回报。结论针对不同人群制定多样化的宣传策略,多渠道全方位的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人群对无偿献血知识的知晓率,创建更安全、卫生、温馨的献血场所,营造良好的献血氛围,吸引更多的人群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 相似文献
18.
影响自愿无偿献血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无偿献血行为的影响因素,推进无偿献血工作。方法 应用自编的问卷对随机抽取的324名无偿献血者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收入、文化程度、年龄、职业以及对献血知识的了解程度均影响无偿献血行为。结论 普及献血知识、加强政策支持是提高公民自愿无偿献血意识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等应组织本单位职工参加无偿献血。近来互联网上有很多关于医生从不参加无偿献血的帖子,让网友误认为医生都不参加无偿献血,从而怀疑"科学献血无损健康"。医务人员既是无偿献血的捐献者,又是血液的支配者,他们对无偿献血的参与和了解直接影响群众参与无偿献血的热情。为总结经验,笔者对本市2011年团体预约参加无偿献血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以便更好地开展无偿献血的宣传招募工作,促进张家港市无偿献血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