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研究的可靠性有赖于试验中的生物样本质量。本研究通过设置自定义编码规则、设计导入模板、注册样本源与样本、设计打印二维码等,对生物样本管理系统(BIMS)进行应用开发,实现了药物Ⅰ期临床试验样本系统流程化管理。通过与纸质系统以及现存数据管理系统进行比较,发现BIMS的应用能进一步提高标准化操作的效率和准确性,改善临床试验质量,并且有利于试验机构的监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过程质量控制在Ⅰ期临床试验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选:选择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前(2018年1月-2019年1月)和实施后(2019年6月-2020年6月)的96例受试者和40名研究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实施传统的回顾式方法及全过程质量控制质量管理流程,采用量表分析法比较两组受试者依从性、脱落...  相似文献   

3.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是新药研发中临床阶段的第一步,其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可溯源性至关重要。本院引进Abs Studio-Ⅰ软件,结合本院临床试验的需求与经验,对软件的模块功能进行优化与实践,初步建立了本院药物Ⅰ期临床试验全流程信息管理系统,可实现实时记录试验过程、结构化完整转译方案、自动扫描核对样本、嵌合医院信息系统(HIS)、在线开单、数据有痕修改与管理、多用户远程登录监管等功能。该系统的应用能提升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的实施质量,增强受试者的依从性,提高研究者工作效率,同时加大研究机构对临床试验过程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的持续落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安全高效的开展Ⅰ期临床试验是当前各研究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本院实践,对疫情防控常态化下Ⅰ期临床试验开展过程中各个环节要点和风险进行梳理与探讨,以期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Ⅰ期临床试验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完善注射剂Ⅰ期耐受性临床试验各环节的技术要求,从用药剂量、递增方案、疗程、配液的选择、给药方法、随机入组设计、理化结果的判断、人体反应预测等方面总结归纳,提出标准操作步骤。经试验证实能有效保证试验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烟碱筛查(以下简称烟检)高阳性率的相关因素,探讨降低烟检阳性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对2016年4月至2016年10月自愿参加某循环系统药物生物等效性试验和某抗肿瘤辅助药物生物等效性试验的227例志愿者,严格按照试验流程对尿液中尼古丁的代谢物可替宁进行定性检测。对于第一次烟检结果阳性(偶尔吸烟或从不吸烟)且愿意继续参加试验的志愿者,在禁烟或避免二手烟3~4 d后进行第二次烟检。结果志愿者第二次烟检阳性率为11.5%,远远低于第一次的66.5%(P<0.001)。结论被动吸烟是烟检阳性的首要因素,禁烟4 d或避免二手烟3 d以上,可有效提高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烟检的合格率,提高筛选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健康人体对加替沙星滴耳液的耐受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单中心临床研究。52名健康受试者,男女各半,分两部分试验,均点耳后耳浴10 min。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纳入36例,随机分为5组(6、6、8、8、8例,每组包含2例安慰剂),给药剂量分别为0.45、0.9、1.35、1.8、2.25 mg(即3、6、9、12、15滴)。连续给药耐受性试验纳入16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8例(每组包含2例安慰剂),给药剂量分别为1.8(12滴)、2.25 mg(15滴),3次·d-1,疗程为7 d。观察受试者用药前后生命体征、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记录不良事件。结果 51例受试者完成试验,1例脱落。单次给药和连续给药耐受性试验中,受试者用药前后生命体征、全身症状、实验室检查均未出现有临床意义的改变。连续给药试验中有2例出现耳部不适感,考虑与试验药物肯定有关。11例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血糖、血脂升高,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异常),单次给药7例,连续给药4例。所有不良事件均为轻度,考虑与试验药物可能有关,未经干预,均自行缓解。结论健康受试者耳点加替沙星滴耳液,单次用药2.25 mg·次-1以内,连续用药1.8 mg·次-1以内,每日3次,疗程7 d,可安全耐受。  相似文献   

8.
贵刊第85期《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现状和发展调研报告》中指出当前欧美国家开发成本压力大,本国的病人数下降,使得欧美药企的临床试验转向发展中国家。外企建议我国以此为契机全面开放临床试验领域,特别是Ⅰ期临床试验,这样有利于中国药物创新能力的全面培养。  相似文献   

9.
Ⅰ期临床试验是药物临床研究的起始阶段,是整个药物研发链中十分重要的一环。Ⅰ期临床试验通常是以健康受试者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单中心临床研究,健康受试者不但不能获得疾病治疗的益处,还常常需要承受高剂量试验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对Ⅰ期临床试验受试者的保护应贯穿在试验的整个过程中,从方案设计、伦理审查和知情同意、保险和研究协议、身份识别和个人信息保护、临床观察及安全性评价等方面进行严格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人体对柴胡鼻腔喷雾剂的耐受性,确定安全耐受的人用剂量,了解在此剂量下的不良反应,为制定本品Ⅱ期临床试验给药方案提供安全的剂量范围。方法采用随机、开放的单中心临床研究,选择56名健康受试者,采用单次给药及连续给药进行耐受性观察,6个单次给药组每日分别给药0.2、0.4、0.6、0.8、1.0、1.2 m L(即3、6、9、12、15、18 g·d-1);2个连续给药组每日分别给药1.0、1.2 m L(即15、18 g·d-1),给药疗程为7 d。结果完成试验56例,其中54例纳入统计。9例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单次给药受试者7例,连续给药受试者2例;2例单次给药受试者出现头晕;所有受试者均出现鼻腔刺激感。除1例单次给药受试者肌酸激酶升高程度为中度外,其余不良事件均为轻度。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受试者每日用药剂量在1.2 m L(18 g·d-1)以内,疗程在7 d内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制定合理的标准食谱,可以减少因为饮食导致的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受试者的依从性,保障药物临床试验的质量。本中心研究者与营养师、配餐师调研影响标准餐的因素,力争在不影响药物临床试验研究并让受试者有较好的进餐感受的前提下,建立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的标准餐。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本中心Ⅰ期临床试验中血液标本采集时可能引起溶血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究试验过程中可能引起血样溶血的高危因素,以期在后续临床实践中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来减少溶血的发生。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8月Ⅰ期临床试验中受试者228例,详细记录每例受试者性别、年龄、留置针埋管部位、留置时间等,观察记录每份血标本的溶血程度,受试者性别、年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部位、留置时间为分析因素,对可能引起静脉留置针采血样本溶血原因进行单因素分析,进而筛选样本溶血的有关因素。结果女性受试者较比男性受试者在试验采血过程中发生溶血,年龄轻的受试者比年龄较大的受试者更易发生溶血。结论研究对溶血高危因素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样本溶血的发生率,进而提高试验质量。  相似文献   

13.
Ⅰ期临床试验之目的是研究人体对药物的耐受程度,并通过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消除的规律,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Ⅰ期临床试验必须全过程高度重视受试者的安全.因此,加强试验中健康受试者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主要包括受试者的招募、培训、筛选、食宿、用药等环节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抗肿瘤新药Ⅰ期临床试验发展迅速,肿瘤药物试验的受试者与健康人群差异大,试验风险高,降低试验的风险是抗肿瘤新药Ⅰ期临床试验的重要关注点。本文讨论了抗肿瘤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的方案设计以及临床实施过程中的风险,探讨了降低风险的措施和方法,为提高抗肿瘤新药Ⅰ期临床试验的成功率和保护受试者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将起源于企业的6S管理工具应用在医院Ⅰ期临床试验中心的模式和效果。方法 在Ⅰ期病房建设初期即应用6S管理工具从整理、整顿、清洁、规范、素养、安全6个方面形成质量管理基础,通过初期(2019~2020年)与持续改进阶段(2021~2022年)的自身对比,考察6S管理工具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 试验现场6S诊断表评分由初期(87.07±3.08)分上升到持续改进阶段(93.43±2.23)分,成效显著。物品准备和档案查找的操作耗时分别由初期(4.47±0.48)min和(5.36±0.42)min,显著下降到持续改进阶段(1.94±0.31)min和(0.84±0.08)min,显著减少了时间。近100名受试者完成全部筛选流程时间由前期(5.1±0.4)h显著降低到(4.5±0.4)h。结论 通过6S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从领物、存物、摆放、标识、洁净、应用形成全程化管理体系,提高了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和素养。从而为临床试验安全提供保障。6S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保证了临床试验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使Ⅰ期临床试验中心在运行中不断发现问题并持续改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受试者管理是影响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该文就如何加强Ⅰ期临床试验受试者全流程的细节管理,从受试者的招募、筛选入筛、样本采集、临床安全性观察等环节的全流程管理谈管理工作体会,以期提高Ⅰ期临床试验受试者的管理水平、临床试验质量和受试者的权益与安全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药物的首次人体试验(FIM)中,必须全面分析受试者的安全性数据后再谨慎决定药物剂量是否应继续递增。安全性数据中最重要的就是不良事件,目前我国健康受试者药物试验的不良事件分级标准仍有争议。本文介绍了法国Ⅰ期临床工作组(CPⅠ)的FIM不良事件分级标准,同时探讨剂量递增的规则,为同行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Ⅰ期临床试验过程中受试者的管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莉  焦凯  李丹  乔华  常威  冯泽岸  王婷 《中国药房》2012,(37):3472-3473
目的:促进Ⅰ期临床试验过程中受试者的规范化管理。方法:总结我院Ⅰ期临床试验过程中受试者的管理体会,探讨有效的管理模式。结果与结论:通过设立专人管理受试者,在知情同意环节坚持完全告知等原则,选择依从性好的受试者,与其建立相互尊重、理解及合作的关系,为其营造舒适的受试环境等规范受试者的管理,从而提高受试者的依从性,提升临床试验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Ⅰ期临床试验是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因其以健康受试者为主,且受试者人数较少,所以对数据准确性的要求更高。如果受试者用药不够准确,将影响整个试验结果,无法对Ⅱ、Ⅲ期临床试验提供参考。因此,受试者用药是Ⅰ期临床试验的关键步骤之一。本文总结并探讨了口服、注射、吸入、透皮给药等不同给药方式的关键步骤,以期保证试验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与客观性,进而保证后期临床试验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0.
摘要Ⅰ 期临床试验是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其风险性较大。试验中为保障受试者的安全,必须加强研究者的准入制及其培训,严格遵循《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原则,按临床试验方案入选标准纳入受试者;严格按GCP准备试验药物与医疗设施;密切观察受试者的不良反应、做好受试者的心理护理等安全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