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在种植义齿的手术过程中,3D打印导板已被认为能有效提升手术精度、降低相关风险。但国外软件在应用上存在一定的限制,该文对国产手术模拟软件E-3D三维数字化医疗设计系统进行了临床试用,并对其辅助临床种植手术的精度进行了评价。方法对5例患者进行锥形束CT数据采样、石膏印模光学扫描,将上述数据导入手术模拟设计系统,制作牙支持式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CAD/CAM)种植导板。使用树脂3D打印机完成导板制造,按医疗要求处理后进行临床应用。种植后再次通过锥形束CT进行采样,对实际种植位置与预期种植位置进行比较,测定种植体顶部中点、底部中点的位置偏差和角度偏差,并与国外文献数据进行对比。结果种植体颈部偏差(0.805±0.567)mm,底部偏差(0.957±0.518)mm,角度偏差(3.124±1.582)°,与文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国产设计系统与国外系统效果基本一致,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半程导航种植导板和全程导航种植导板引导游离缺失患者种植手术的精确性。方法 选取12例游离缺失患者的颌骨锥形束CT(CBCT)数据,通过3D打印制取树脂模型,采用硅橡胶材料制作人工牙龈。分别采用CBCT及3shape trios真彩扫描仪获取树脂模型缺牙区的数字化信息,两者在计算机上整合匹配,于软件上预设种植体的位置(共34个植入位点)。采用配对设计,每组颌骨数据各打印两个树脂模型,其中一个设计为半程导航种植导板,另一个设计为全程导航种植导板。导板引导下按照相应的种植流程进行窝洞预备及种植体的植入,术后再次拍摄CBCT并与术前进行拟合,将种植体的实际植入位点与虚拟植入位点进行重叠匹配并测量两者在颊舌向和近远中向的颈部偏差、根端偏差、深度偏差及轴向角度偏差。结果 两种数字化导板引导下行种植手术,种植体在颊舌向及近远中向的颈部偏差、根端偏差、深度偏差和轴向角度偏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引导后牙游离缺失患者行种植手术时,两种数字化导板的安全性均能够满足临床需要,精确性无明显差异,从经济的角度考虑,临床上可以优先选择半程导航种植导板。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3shape扫描和锥形束CT影像,设计并3D打印解除磨牙锁牙合的腭侧种植钉导板,评价其稳定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正畸治疗磨牙锁牙合患者2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10例。实验组进行数字化设计3D打印金属种植钉腭侧导板植入种植钉固位,以预设在导板上的牵引钩给颊倾磨牙加力。对照组以传统方式腭侧植入微种植钉加力,评价安全稳定性和临床疗效。结果 3D打印金属导板可实现双侧磨牙锁牙合的治疗;锁牙合解除实验组平均时间为(3.2±0.67)个月,对照组为(4.1±0.32)个月,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垂直向移动无明显差异,垂直移动主要发生在治疗早期腭尖明显压低;2组水平向移动主要发生在第2和第3个月,腭尖显著舌向移动,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且在第2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20颗种植钉在治疗过程中无松动脱落,对照组脱落3颗在后期补种。结论 数字化腭侧种植钉导板在解除磨牙锁牙合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稳定性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可铸造基台在牙列缺损(缺失)种植修复的临床应用.方法 在临床上对50例牙列缺损(缺失)患者采用可铸造基台种植系统,植入种植体,3~6个月后进行Ⅱ期手术,完成种植修复.结果 70枚可铸造基台对各类牙列缺损(缺失)进行种植义齿修复的患者中,有1枚种植体植入4个月后,发生修复前脱落,有1枚8个月后基台固位螺丝折断而拔除,失败的两例均于6个月后再行种植体植入手术.随访2年,无松动、功能良好,无粘结固位冠脱落和烤瓷崩裂脱落.一次植入修复手术成功率97.1%,累计成功率100.0%.结论 可铸造基台具有精确可靠、稳固、操作简单、多样化的优点,近期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锥形束CT(CBCT)显像分析在测量支抗种植体患者颧牙槽嵴区软硬组织结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口腔科就诊并接受颧牙槽嵴区支抗种植体植入治疗的52例正畸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CBCT影像学资料,患者颧牙槽嵴区支抗种植体植入角度、颊侧及腭侧骨厚度和骨皮质厚度,于不同冠状层面测量上颌窦底的角度。结果所有支抗种植体的平均植入角度为(28.41±8.67)°,不同性别、植入侧的支抗种植体植入角度无明显差异(P>0.05);支抗种植体的颊侧骨厚度为(2.53±0.86)mm,骨皮质厚度为(2.33±0.71)mm;腭侧骨厚度为(5.41±1.48)mm,骨皮质厚度为(1.51±0.43)mm。颊侧与腭侧的骨厚度、骨皮质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不同性别、植入侧的支抗种植体颊侧及腭侧骨厚度、骨皮质厚度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冠状层面上颌窦底角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抗种植体周围的骨皮质量是保障术后初期稳定性的关键,不同层面上颌窦底的角度可反映上颌窦底形态,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上颌窦底形态差异决定支抗种植体的植入角度与深度,以降低上颌窦穿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王戎  杜建东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5):143-144
目的研制一种微型种植体外科导板并观察导板在微型种植体植入手术中的作用,消除种植体定位偏差,避免对周围解剖结构的损伤,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方法用于30颗微型种植体支抗钉的植入手术,术后拍摄平行投照X线牙片,观察微型种植体植入情况。结果应用微型种植体外科导板便于种植床的定位,导板起到近似三维空间的指示作用,对指导微植体植入手术有一定指导意义。结论应用微型种植体外科导板进行植入术,植入角度易于控制,手术操作简单,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3D打印数字化导板技术对下颌后牙区连续多牙种植的修复效果及三维精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6月因牙列缺损在赤峰市医院就诊的下颌后牙区连续多牙种植患者86例(共种植190颗),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种植导板,研究组采用3D打印数字化种植导板。比较两组种植体植入误差、牙周健康、种植体植入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及种植体满意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种植体轴向、倾斜向的颈部、根尖、深度、角度误差均小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种植体植入12个月的牙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种植体植入12个月的骨吸收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种植体植入3个月、6个月的种植体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种植体植入12个月的种植体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种植体满意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数字化导板技术用于下颌后牙区连续多牙种植修复可提高种植体植入三维位置精确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数字化导板引导下,单颗牙缺失区域对种植体植入精确度的影响,并研究误差产生的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方法 研究93例患者植入的132枚种植体。患者术前的口内扫描数据或传统取模数据与圆锥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数据结合,以3D打印手术导板引导种植体植入,术后通过CBCT测量种植体三维方向上与术前设计的偏移距离的误差绝对值,比较术前术后的误差。结果 前牙区缺失与后牙区缺失的植入误差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游离端缺失时在颊舌向及冠根向的误差高于前牙区及后牙区植入误差(P<0.001)。而在游离端缺失的病例中,通过使用传统取模仓扫数据制作的手术导板与使用口内扫描数据相比,冠根向的植入精确度明显更高(P<0.001)。结论 在数字化导板引导下,单颗牙种植的病例中游离端缺失病例的颊舌向和冠根向误差明显高于非游离端病例。而在游离端病例中,通过仓扫传统研究模型制作的数字化导板能降低游离端缺失位点的植入的误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采用3D导板种植技术后,种植体植入精确性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形式,对3D导板种植组及常规种植对照组种植患者手术前后均拍摄CBCT,比较手术前设计种植方向及术后实际种植方向差异。结果采用数字化种植导板组手术前后CBCT结果进行分析未见明显差异(t=-5.341,P<0.05)。发现上颌后牙区种植体常规手术组CBCT测量结果与实际种植体末端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431,P<0.05)。结论 3D导板技术在控制种植方向,手术操作精确性上明显高于常规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种植支抗在牙颌畸形矫治中的应用。方法应用Branemark种植系统、国产华西医大研制种植系统以及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等种植体在缺失磨牙区植入,并以此为支抗进行牙列矫治,在治疗完成后视情况拔除种植体(钉)或保留种植体进行缺牙区固定修复。结果29例患者都能顺利完成治疗,而且种植体(钉)无明显松动。结论采用种植支抗配合临床进行正畸治疗,不仅可以起到增加支抗,使正畸治疗顺利进行的作用,而且还能对缺牙区进行修复,不会对邻牙产生影响。经过治疗及追踪,种植支抗对口颌系统无不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